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06月28日
63歲男與朋友爭執被拳毆倒地 三日後不治 警拘一男涉誤殺
【有線新聞】一名男子在天水圍遭朋友襲擊,留醫三日後不治,他的朋友涉嫌誤殺被捕。 案發在星期六晚天水圍俊宏軒商場對開,63歲男子與多名朋友吃飯後,懷疑因為瑣碎事情爭執,被其中一名男子揮拳襲擊及推倒在地上,後腦大量出血,送院留醫近三日後不治。警方翻查閉路電視,追查到屯門一間鐵皮屋,拘捕涉案的61歲男子,檢獲案發時的衣物,他目前被扣留調查。
- i-Cable
- 2022年06月28日
NASA研3D打印技術建太空站 突破火箭運送容量限製 最快2024年試驗
【有線新聞】人類將來如果想在太空「大興土木」,單靠運載火箭是不夠。美國太空總署正籌備一項試驗,以機械臂配合3D打印,嘗試在太空印出大型建築組件,突破火箭容量的限制。 上世紀60年代,太空任務相對簡單,將所有設備放入火箭,仍然有不少空間。但當任務愈來愈複雜,火箭的空間開始不足,唯有不斷追求更大的火箭。如果要建造太空站等更大型的太空設施,必須「斬件式」逐一發射組裝,但發射成本幾何級數飆升,而且組件的體積依然不能超出當下最大運載力的火箭,可以說運載火箭思維本身限制了對太空建設的想像。 美國太空總署認為3D打印的冒起是太空建設進化的契機。2019年,當局批出一項約7千萬美元的測試項目,近日公布了具體內容。主角是一枚人造衛星,上面有機械臂和3D打印機,可印出巨大橫樑。由機械臂打燈,以光線將材料硬化,只要材料足夠,要印多長也可以,之後只要機械臂將打印機調轉,就可以印出另一條橫樑,兩條巨大橫樑一體成形,以現時火箭的尺寸是沒可能運上太空。 這項試驗最快2024年展開,如果新思維得到驗證,將來的太空建設,就算是再巨大的組件,也有可能在太空由零建造出來。
- i-Cable
- 2022年06月28日
拜登簽備忘錄打擊非法捕魚 官員表明針對印太、中國漁船最多犯法 中方:指控失實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拜登簽署國家安全備忘錄,打擊非法捕魚。華府官員表明尤其針對印太地區,又稱中國漁船涉及最多非法活動,中國駐美大使館反駁指控失實。 美國總統拜登身在德國,出席七國集團峰會期間,簽署首份有關加強打擊非法捕魚的國家安全備忘錄。公私營機構以至和國內外夥伴,會透過加強巡查、監控分享資訊和協調執法等合作,打擊非法、未通報及未受管制的捕魚行為,還有經常同時涉及的強迫勞動、販運人蛇等活動。 美國又會與加拿大和英國組成聯盟採取緊急行動,加強監察管控。而國防部、勞工部和海岸防衛隊等21個部門更會聯同私人夥伴和台灣、越南、巴拿馬等海外機關合作,打擊非法捕魚,並推動全球海洋安全。 有關公布無指明針對個別個家,但早前有華府官員提到,會重點應對印太地區的非法捕魚問題。更有官員點名指中國涉及最多相關非法行為,而且阻礙國際組織的打擊措施。 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發聲明駁斥指控失實,指中國在捕魚方面是負責任國家,有與國際合作打擊非法捕魚,遵從有關專屬經濟海域的雙邊協議,反指美國的指控對保護海洋環境和促進可持續捕魚的國際合作毫無作為。
- i-Cable
- 2022年06月28日
北京無人車指定區域提供服務 新一代感應器增設顯示屏
【有線新聞】在北京,有企業研發新一代的智能汽車,目前可以在指定區域內,提供無人車服務。 現時這款無人車約有120輛,在北京亦莊的公開道路上行駛。據研發的百度指,第五代無人車成本較第四代大幅降低,車內設有的感應器,較以往輕外亦設有顯示屏,可提醒其他道路使用者。 無人車的下一步計劃會增設13個鏡頭,協助車輛判斷路面情況。至於新一代的無人車輛,調整感應器的準確度,只需5分鐘左右就可完成。
- i-Cable
- 2022年06月28日
網上訛稱可獲衛生署陰性檢測證明 內地女子被騙2000元 警列詐騙無人被捕
【有線新聞】有人涉嫌在網上假扮醫療檢測機構,訛稱可以取得衞生署的陰性檢測證明,騙取一名女子超過2000元。 受騙的35歲內地女子早上在機場登機離港前,被職員發現持有懷疑虛假的陰性檢測證明。警方調查後相信,這名女子在網上聯絡了一間自稱香港醫療檢測機構,聲稱可以聯絡衞生署取得陰性檢測證明,女子支付2200元後獲發一封懷疑虛假的電郵證明。警方列作詐騙案處理,暫時未有人被捕,提醒市民不要輕信網上廣告。如果需要檢測,就應該找政府認可的機構。
- i-Cable
- 2022年06月28日
中證監據傳將禁內地投資者參與滬深股通
【有線財經】據報中國證監會將由7月起,嚴禁內地投資者通過開設滬深港通賬戶交易A股,打擊「假外資」。內地有券商分析,監管可有效打擊跨境違規活動,不過「一刀切」的做法可能會阻礙資金回流,甚至與香港金融體系相矛盾。 隨著近年海運市場蓬勃發展,中國造船業迎來近十年以來的高峰,並帶動船用油漆的需求急升。
- i-Cable
- 2022年06月28日
沙田錦英苑錦雅閣和大埔德雅苑圍封強檢
【有線新聞】多兩座大廈要圍封強檢。 在沙田錦英苑錦雅閣架起了帳篷,穿保護衣的工作人員為住客做檢測。另外,大埔德雅苑都要圍封強檢,政府說考慮了污水檢測病毒量及確診個案等因素決定圍封,目標明早8時解封。
- i-Cable
- 2022年06月28日
重慶專線巴士與貨車相撞釀5死12傷 上海巴士失控衝落河道
【有線新聞】上海及重慶星期二分別發生涉及巴士的交通事故。其中重慶一輛巴士與貨車相撞,造成5死12傷。 巴士撞毀後,其中一邊車窗全部破碎,車身嚴重變形,雜物散落一地;相撞的貨車翻側,橫臥在路中。事發在星期二上午10時許,一輛由合川區獅灘鎮開往重慶城區的專線巴士,在一處彎位與貨車相撞,當時車上載有17人,當局正調查事故原因。 另外在差不多時間,上海有一輛沒有載客的巴士失控鏟上行人路後,直接衝落路邊河道。據了解,當時巴士駛至浦東人民東路南祝路附近時突然失控,撞毀路邊多處護欄。 有早一站落車的乘客說,事發前司機曾表示不適,消防員到場後將司機救出,連同兩名被擦撞受傷的電動單車司機一同送院。
- i-Cable
- 2022年06月28日
凌晨起灣仔一帶封路、周四關閉會展站 全港禁飛無人機 警:提防本土恐怖主義
【有線新聞】國家主席習近平七一當日將會出席慶回歸25周年酒會及第六屆特區政府就職禮,獲邀嘉賓周三起要入住酒店閉環管理。另外,警方預計習近平會親身來港,決定凌晨起在會展一帶封路,港鐵會展站星期四開始暫停服務,全港禁飛小型無人機。 金鐘通往灣仔的車路沿途擺放了大量水馬,警方計劃星期三凌晨2時起封閉會展一帶,包括博覽道、會議道、菲林明道、龍和道、中環灣仔繞道前往灣仔北的道路等,範圍內的車要在封區前離開,否則會被拖走。途經附近的巴士路線要改道,所有進入會展辦公大樓的人及車輛,都要接受安檢。港鐵會展站星期四凌晨1時起暫停服務,直至星期五下午2時,東鐵綫列車將不停會展站。警方說活動地點會分成「核心保安區」及「保安區」,封鎖範圍有多大視乎地理環境等因素。 警務處助理處長呂錦豪:「(如果最終習主席以視像形式出席,警方這麼高規格的布防會否浪費?)安保安排的細節都是預計了國家主席會來港出席,有任何更新的話,我們會作出相應的調節,會以盡量減少對市民影響為主題。」港島總區高級警司廖珈奇:「國家主席能夠出席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的重大日子,希望市民多些包容和體諒,可以的時候就會取消封閉措施。」 至於習近平是否會去
- i-Cable
- 2022年06月28日
上海老婦蓄意推倒電單車 車主損失近萬元難追討
【有線新聞】上海一個七旬老婦,周一被閉路電視拍到故意推倒一輛停泊在路邊的電單車;車主事後表示損失近萬元,決定報警求助,不過警方說要得到對方賠償,恐怕機會很微。 閉路電視畫面所見,這個行動不便的老婦看見這輛停泊在路邊的電單車後,一手握緊車柄,一手托住車身,然後用力向前一推,整輛車應聲倒地。 車主表示:「這邊,對,這邊全是擦傷,板子上也是全是刮痕,然後這邊是倒地接觸點,然後這後視鏡也被刮了。」車主還說,車身其他位置和擋風玻璃等都有不同程度破損,自己座駕這樣子倒地後,經維修公司查驗,維修費要近1萬元人民幣。 他決定報警求助,並在居委會等部門協助下,找到老婦的住址。他於是帶同警察,打算向對方問個究竟,豈料老婦說:「你滾,我要睡覺!(妳知道嗎阿姨?妳把人家那個車給推倒了)肯定要推,肯定要推!(你幹嘛?)馬上我打死(你),給你打死!」 明明是老婦自己做錯,為甚麼她當場發難,警方都無加以制止呢?他們事後這樣解釋,「第一個是年齡70歲以上的,第二個就是她這個是精神病患者,就是從法律角度上,你說去觀察是幹嘛。但是你也知道她一個孤寡老人,本來生活都是靠接濟的,你想要拿讓她拿出多少錢來賠你,估計也不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