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02月16日
聶德權:兒童接種中心首日運作暢順 擬為長者、兒童專設接種中心
【有線新聞】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說,兒童社區疫苗接種中心首日運作暢順,呼籲家長盡早帶子女接種。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新一波疫情如此嚴峻,保護兒童很重要。我見到家長願意(讓子女)接種疫苗的意欲高了很多,我們會盡量配合,亦有計劃再增加一個專為兒童、青少年以及長者接種的中心。」
- i-cable
- 2022年02月16日
台媒:疑似大陸武裝直升機在台灣西南低飛
【有線新聞】台灣傳媒報道,疑似大陸的武裝直升機星期三飛入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超低空飛行,有分析認為可能為縱深打擊作戰做準備。而解放軍一批直升機,近日進行突擊演練。 解放軍一支空中突擊旅近日進行日夜空地協同突擊演練,由直-20直升機投送部隊,直-10武裝直升機就在空中偵察以及提供火力掩護。第83集團軍某空中突擊旅副參謀長湯軍表示:「這些年,隨著新裝備的更新換代升級之後,尤其作為我們新質作戰力量,更是讓鋼刀插上了獵鷹的翅膀。」 台灣傳媒報道,星期三早上兩度有大陸軍機進入西南防空識別區,其中一次以30公呎高度超低空飛行,懷疑是武裝直升機。有台灣的分析表示,解放軍愈來愈重視直升機部隊,很可能是為日後對台灣本島,實施縱深打擊的機動作戰做準備。
- i-cable
- 2022年02月16日
哈佛大學研半活體機械魚 將人類細胞融入機械設計 冀套用技術製人工心臟
【有線新聞】美國哈佛大學的學者將活細胞融入機械設計,研發了一種生物機械魚。活動能力源自人類的心臟細胞,背後技術有望啟發更先進的人工心臟。 表面上它是普通的機械魚,但耐心觀察會發現魚尾的擺動並不死板,反而有種活生生的感覺。這是因為它身上真的有活細胞,而且是人類細胞。這條人造魚出自哈佛大學,是一條半活體、半機械的魚。 學者先將人類幹細胞培育成心肌細胞,然後在魚尾的兩側各自鋪上兩層心肌細胞,形成某種肌肉組織。當魚尾某一邊的肌肉收縮,另一邊就會伸展,收縮和伸展形成循環,類似心臟跳動,令魚尾反覆擺動,產生推力。機械魚身上設有起搏器,協調肌肉的節奏,加上外來的光線刺激,可以控制魚的快慢及方向。隨著細胞成長,機械魚的游動能力和真的斑馬魚相若。 如果只是為了研發水中機械,這種方式似乎有點迂迴。學者指,這條機械魚是個示範,驗證將活細胞動態轉移到機械的技術,終極目標是以這種技術製作人工心臟,拯救心臟發育不健全的兒童。
- i-cable
- 2022年02月16日
特首:已覓逾四千間酒店房作隔離 據悉每間房可補貼逾千元 另聘約千名退休公僕支援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與酒店業界舉行視像會議,商討用酒店作為隔離設施,讓確診的輕症或無病徵人士入住。政府說已成功物色約4,400個間房,當中約1,700個本周啟用。有業界說政府要求發展商撥出一萬個酒店房間。 政府說在開會前已有約4,400個酒店房間計劃轉為隔離酒店,約1,700間在本周內啟用,其餘就在下周內啟用。 與會的發展商有大約15間,包括新世界、新地、九倉等。消息指,政府將向隔離酒店提供補貼,每間房介乎1,000至1,600元。有業界代表說,政府要求發展商將整幢酒店改為隔離酒店,如果有困難就要考慮將部分樓層用於隔離。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梁志堅:「房間要七千至一萬間,多過一萬間也不要緊,你間酒店有200間房才適合,如果只有150間房便不適合。我們地產建設商會的會員可能有一些已承諾提供,我估計應該提供到的,總比房間空置好,又沒有遊客。」 新世界回應說正積極考慮將旗下酒店改為隔離設施的可能性,會全力支持及配合政府,與社會齊心抗疫;新地則說正與相關部門全面評估旗下合適酒店的配套及設施。 當局已招募約1,000名退休紀律部隊人員支援隔離酒店運作,保安局會負責督導。政府會為參與計劃的
- i-cable
- 2022年02月16日
廣州支援香港抗疫 有公司提高檢測量
【有線新聞】 本港疫情不斷蔓延下,廣州亦支援香港抗疫,有檢測機構表示,已獲特區政府批准,在港設立第二個實驗室,預計日均檢測量可提升至12萬份。 廣州市政府舉行分享會,介紹當地企業如何支援香港抗疫,其中金域醫學已派出超過70名檢測人員到港,檢測量達到日均7萬份,佔全港檢測量的三分之一,目前正準備進一步提升檢測量。 金域醫學高級副總裁汪令來說:「根據疫情的進一步延展,我們準備啟用第二實驗室,第二實驗室啟用後,整個在香港的日產能可以達到一天12萬人份左右,之後還要增加氣膜,大規模的篩查產量會更高。」 而為應對香港蔬菜等鮮活食品價格上漲,多個食品供應商都增加人手及產能。廣州昇永農業副總經理劉生髮說:「從四川大涼山地區招聘60多人隊伍,補充到公司的生產種植一線。」 廣州百興畜牧飼料副總經理郭煥榮說:「在廣州海關相關部門協助下,新鮮宰殺的冰鮮雞不到10個小時就可以送達到香港市民手中。」 另一方面,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亦增置了一架快速檢測車,爭取在採集跨境貨車司機的核酸樣本後做到即採即送檢,最快可以在一個小時左右就有結果。
- i-cable
- 2022年02月16日
周五起 300輛的士免費接送求診者往返指定診所 市民可經網上或電話預約
【有線新聞】用作免費接送求診人士的專屬車隊星期五起開始提供服務,約有300輛的士參與。 提供服務的的士車身會貼有特定標示,每日消毒車廂。司機開車前的快速檢測要陰性,必須穿上防疫裝備,包括面罩、口罩及防護衣等,乘客只可以坐後座。專車會接送求診人士,往返指定診所及其住所,費用全免。已預約指定診所服務的求診人士,星期五早上7時起,透過預約平台或當日起朝8至晚10致電預約專車服務。
- i-cable
- 2022年02月16日
台灣擬開放商務客入境
【有線新聞】台灣星期三新增14宗新型肺炎本地確診,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正考慮不限人數開放商務客入境,但開放旅遊就要一步步規劃。 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表示,當全台第3針覆蓋率超過50%,本地疫情穩定可控以及有完備的配套措施,最快在3月中就可以將入境檢疫期縮短到10天。他接受台灣傳媒訪問時再表示,會首先全面開放商務客入境,不設人數限制,若疫情控制得好,10天的居家檢疫可以再減。 至於開放旅遊,他就說要一步步規劃。陳時中稱:「年底或下半年,那還是步步為營。我們人民出去就會陷入比較高風險的區域裏面,他是出去不是說去的地方比台灣更安全。」他強調,與病毒共存是時勢所逼,若台灣不開放邊境,與其他開放邊境的國家經濟就會相差一大截。 至於台灣星期三就新增14宗新型肺炎本地確診,針對星期二出現首宗Omicron本地死亡個案,當地衛生福利部專家指,80多歲要長期洗腎的女死者已接種兩劑疫苗,但仍然死亡,反映Omicron一旦擴散到社區,長者染疫風險倍增,重症、死亡率就會提高,強調慢性病患者必須接種第三針,才算有基礎保護力。
- i-cable
- 2022年02月16日
廣東自貿試驗區出台27條新措施 助廣期所與港交所業務聯動
【有線財經】廣東當局在星期二公佈27條推進廣東自貿試驗區新措施,在金融領域上,提到將會推動廣州期貨交易所與港交所、深交所聯動,納入更多期貨品種。另外,措施亦提到將構建粵港澳大灣區健康國際貿易平台,出台更多內地臨床急需進出口港澳藥品醫療器械管理的相關政策。 元宇宙風氣席捲全球,內地有虛擬社交應用程式上線不足一個月,在應用商店的下載量即超越微信,不過應用涉嫌侵犯用戶私隱及抄襲,目前已經被下架。
- i-cable
- 2022年02月16日
有染疫孕婦下周分娩、至今未送院 醫管局:重症機會較常人倍增 倡盡快打針
【有線新聞】確診數字持續上升,當中約有60人懷孕。醫管局說孕婦感染新冠病毒後得重症的機會比普通人高兩倍,建議未染病的準媽媽盡快接種疫苗。 第五波疫情近日急速惡化,累計確診超過16,000宗,當中至少60人是準媽媽,數字已經超過之前四波疫情總和。懷孕39周、下星期就分娩的鄧小姐是其中之一,她至今仍未送院。鄧小姐:「本來今天連去產檢去都不能去,不能服藥。剛確診時是最辛苦,顫抖、發燒,在床上半小時才能起床。(怕不怕經胎盤傳染嬰兒?)不擔心就假的,但也沒有辦法。」 醫管局說準媽媽不幸受感染,如果症狀輕微對胎兒影響不太大,可以自行服藥,但提醒孕婦確診後得到重症的機會比一般人高兩倍,要避免由輕症變重症,打針是其中一個方法。 醫管局婦產科統籌委員會主席歐陽錦全:「懷孕多少周適合打針,其實我就會答是任何時間、任何周數都可以,不過中國人始終有個迷信,太早怕胎兒未穩定會流產,所要等到滿三個月胎兒穩定,我都不反對。」 他又指根據外國經驗,如果媽媽受感染,胎兒有機會經胎盤感染,甚至胎死腹中。
- i-cable
- 2022年02月16日
美國年度報告︰中方履行首階段貿易協議未達標
【有線新聞】美國指,需要以新的貿易手段應付中國非市場主導的貿易方式。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表年度報告,指中國加入世貿組織20年,國家主導的非市場經濟和貿易方式有增無減。有需要更新國內的貿易工具,應對當今中國的工業政策;並確保美國勞工與企業,有更公平的競爭環境。 講到中美首階段貿易協議,報告指中方未達標,特別是農業生物技術、豬牛肉採購。美國貿易代表戴琪促請中國履行協議承諾,為未來雙邊接觸奠定基礎。
- i-cable
- 2022年02月16日
內地男子被綁架到柬埔寨當「血奴」
【有線新聞】江蘇一名男子被介紹到廣西工作,結果被綁架到柬埔寨做「血奴」,遭人定期大量抽血,逃走後經搶救才渡過危險期,中國駐柬埔寨大使館和金邊警方已介入調查。 一名姓李男子去年6月被高薪吸引到廣西工作,但是一抵埗就被綁架到柬埔寨,並要求他加入網絡詐騙集團,他拒絕後被多次轉賣,並成為血奴。「(抽你的血是真的嗎?)真的。(一個半月抽幾次?)一個半月一次。(是強迫你的還是你自己抽的要賣的?)我怎麼可能自己要賣,這邊3次,這裏1次,7次。」 據內地傳媒了解,每隔個半月他就會被抽1500毫升血,根據內地捐血標準,健康男性一次捐血最多400毫升,而且要隔6個月才能再捐血,直至近日他趁機逃走,並向中柬商會求助,最終在上星期五入院接受治療。協助他的義工稱,當時姓李男子身上有多處針孔。義工小陳表示:「剛進醫院的時候,(姓李男子)也就是命懸一線,然後醫生不是要抽血化驗,從他身上抽不出一絲血了,(後來找了)大動脈,從這裏割開的放出來血,給他做的化驗,當時出了血的時候,還是血水放了一段時間,後面才抽出一點血出來。」 他入院時有嚴重貧血、浮腫、腹水、肝硬化等問題,經醫生向他輸了8袋共2800毫升的血後,終於度過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