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8日
甲級商廈空置率創新高 物業顧問料年內沒改善 中環等核心區供過於求
【有線新聞】去年本港甲級商廈空置率創歷史新高,有物業顧問預期今年情況不會改善,尤其是中環等核心區域,因為仍然供過於求。 本港商廈市道疲弱,去年甲級商廈空置率創歷史新高,物業顧問高力預料今年商廈租金仍然有下行壓力,最少將下調2%,甲級商廈空置率亦有機會繼續創新高,當中以核心商業區情況更為明顯。 高力香港研究部主管李婉茵:「有數個原來預計應該是去年落成的新供應,包括中環兩個新供應都有延後完工日期,都會去到今年才會正式完工及入伙。就算今年其預租率或出租率有改善情況下,可能這些新供應都會令整體空置率,在需求不是很大改善情況下,可能有機會繼續推高,(空置率)可能到16%、17%。」她預期市場需要兩至三年時間消化大部分新供應。 至於商舖市道則有回暖跡象,去年一線街舖租金全年錄得7.5%升幅。隨著旅客增加,高力預料餐飲、娛樂等零售商將成為今年租賃市場主要動力,估計一線街舖租金今年最多可上升一成,但與疫情前租金水平仍有一段距離。 李婉茵:「其實整體疫情時間(街舖租金)跌了25%至30%,現在都未回到疫情前情況。如果今年升多10%,加上之前8%升幅,仍然未返回疫情前水平。」近日港人北上消費成風,高力認為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8日
港股表現疲弱 歐冠昇:市場乏信心接近「投降點」 解釋不與港交所續約原因
【有線新聞】近日港股表現疲弱,港交所行政總裁歐冠昇認為是市場對港股缺乏信心。 歐冠昇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接受《彭博》訪問時表示,香港股市欠缺信心,加上利率高企、地緣政治局勢以及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憂慮,造成投資者共同拋售的環境,認為港股已接近「投降點」,亦即投資者已沽售資產離場。另外他又解釋不與港交所續約的原因,是因為目前家人居於美國,需要考慮其他個人發展。
- 財經資訊
- 2024年01月18日
開市交易所直播室02 18/01/2024
- 財經資訊
- 2024年01月18日
開市交易所直播室01 18/01/2024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7日
全球宜居城市香港回升至77位 惟十年來排名大幅下滑 機構:受政治環境影響
【有線新聞】有機構調查顯示,香港的年度宜居城市排名由2022年的92位回升15級、至77位,但遠低於10年前的17位,新加坡繼續排名全球首位。 隨著本港去年全面放寬防疫限制,香港宜居程度略見改善,全球外派人力資源顧問機構發布年度宜居城市排名,香港由2022年的92位回升至77位,新加坡繼續排名全球第一。 不過用十年數字比較,本港已由2013年的17位下跌60級,主要受政治環境及言論自由評分下跌影響。亞洲區域總經理夏力信:「過去十年排名整體呈下降趨勢,香港確實有情況令外籍人士面臨更大挑戰,與其他地點相比,例如香港的污染水平仍然高於機構關注的其他城市;自然災害的影響,過去六個月左右本港出現數個強烈颱風及黑色暴雨。 但機構認為國安法不太影響外派人員,所以對排名的影響輕微。亞洲區域總經理夏力信:「我們不太認為國安法是重要(因素),外籍人士在日常中不太可能對他有重大影響。」 他指本港相較新加坡等其他城市較大機會面對自然災禍挑戰,但本港處理能力已較其他地區高,加上本港仍然擁有優良基礎建設、娛樂活動及低犯罪率,在亞洲地區中吸引力僅次於新加坡、日本及南韓。
- 財經資訊
- 2024年01月17日
中銀香港:機管局零售債券有一定吸引力
機管局零售債券開始接受認購,年利率定息4.25厘。聯席牽頭行之一的中銀香港認為今批債券仍有一定吸引力。 中銀香港個人數字金融產品部助理總經理梁美怡說:「美國今年有機會減息,市場定存息率開始有所回落,今批機管局債券有2.5年期,在2.5年內能鎖定利率4.25%的回報水平,在市場上有一定吸引力。」 今批債券集資所得用於興建第三跑道及一般企業用途,由於今次債券集資只得50億元,她預期認購反應不俗,認購人數或達到20萬人,建議每人最少認購3手。 今批債券每手一萬元,下周四下午截止認購,下月6日在港交所上市。 中銀香港提醒市民,在二手市場交易債券時要留意涉及的手續費以及發行人信貸風險。機管局評級是標普「AA+」,代表有穩健信用狀況。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7日
中國去年GDP增5.2%略遜預期 房地產開發投資跌幅擴大 國統局料消費保持增長
【有線新聞】中國去年經濟增長5.2%,第四季增速略低於預期。國統局指支撐消費持續回升的有利條件較多,儲備優化的措施仍為經濟穩定運行護航。 中國去年經濟增速一如預期加快,全年升5.2%,增速高於2022年的3%,亦高於官方設定5%左右的目標。第四季GDP按年升5.2%,增速較第三季加快0.3個百分點,按季比較升1%,略低於預期的升1.1%。 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2023年我們5.2%的經濟增速不僅高於全球3%左右的預期增速,而且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我國經濟2023年對世界經濟成長的貢獻率有望超過30%,是世界經濟增長最大的引擎,展望2024年我們也要看到。當前外部環境依然複雜嚴峻,國內有效需求不足,部分產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依然較多。推動我國經濟進一步回升向好,還要克服一些困難和挑戰。」 上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升7.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升6.8%,去年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升3%,增速較首10個月加快0.1個百分點。但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跌9.6%,跌幅較首11個月擴大。 國統局指支撐消費持續回升的有利條件較多,估計消費仍保持較好增長。而去年推出增發國債、減稅費、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7日
內地樓價按月跌幅創九年最大 一線新建商品房按年轉跌
【有線新聞】內地上月樓價跌幅擴大,當中按月跌幅是近九年以來最多。 國家統計局公布去年12月70大中城市住宅樓價,按年及按月的跌幅齊齊擴大至0.4%,按月的跌幅是2015年2月以來最大,按年跌幅也是9個月以來最多。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售價按年計轉跌0.1%,雖然北京及上海樓價仍有升幅,但廣州及深圳跌幅逾3%,二線城市的升幅就放緩至0.1%。
- 財經資訊
- 2024年01月17日
開市交易所直播室02 17/01/2024
- 財經資訊
- 2024年01月17日
開市交易所直播室01 17/01/2024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6日
內地明公布全年經濟增長等數據 IMF:若中國不結構改革或令增速降至4%以下
【有線新聞】內地明日公布季度及全年經濟增長等數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指,若中國不進行結構改革,經濟增速可能會降至4%以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指,中國需要進行結構改革,避免經濟增長大幅下降。她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接受CNBC訪問時指,中國正面對短期及長期挑戰。短期內中國的房地產行業仍需要修復,地方政府債務水平也很高,長遠來看需要面對人口老化及人民失去信心等挑戰,又指若中國不改革,經濟增長可能降至4%以下。她認為中國需要改革,並要繼續開放經濟、平衡增長模式,亦要多加注重國內消費,令國民有更多信心,使他們增加支出、減少儲蓄。 國家統計局明日將公布去年第四季經濟增長等數據,市場預計內地上季經濟增速,將會加快至約5.3%,全年增長達5.2%,略高於官方訂下的5%目標。IMF在去年11月,因應北京採取一系列措施支持房地產市場,上調內地2023年,經濟增長預測至5.4%,但考慮到內房問題仍然持續,預料今年將放緩至4.6%。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6日
摩根大通警告資本增值稅或招恐慌性拋售 施永青憂收益減少損換樓意欲
【有線新聞】投行摩根大通指,假如本港引入資本增值稅,在徵稅前會令樓市恐慌拋售,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擔心,如果賣樓收益減少,可能會影響換樓。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會在下月底公布,面對公共財政壓力,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指出,資本增值稅是研究範圍之內,不過摩根大通警告做法或會令樓價波動。摩通指參考外國的做法,資本增值稅可高達50%,若香港實施這個稅種,相信在徵稅前令樓市出現恐慌拋售,對樓價造成短期壓力,但長線就不一定會有影響。摩通認為本港難以實行有關稅制,因為是完全違背本港的低稅理念,區內競爭對手新加坡亦沒有資本增值稅。即使本港實施,亦相信只會限於某些情況下,例如只對2至3年內轉售的物業徵稅,減輕對短期恐慌拋售的潛在影響。 不過業界人士擔心,如果徵稅範圍沒有時限,可能會影響市民換樓。施永青:「我在觀塘買了住宅,300萬元購入,500萬元沽售,然後到其他地區,牛頭角又買入另一個單位,牛頭角的住宅同樣由300萬元升至500萬元。市民賣了自己物業,他想再買另一間本地物業,(樓價)一樣變貴了,沒有得益。政府徵收了資本增值稅,豈不是愈住愈小?」施永青亦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不但要維護資金的出入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