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3日
財智商傳|打風不停市大費周章? 李惟宏憂不做窒礙發展 港股暫未需「加時」配合A股
【有線新聞】港交所推出諮詢文件建議「打風不停市」,有立法會議員認為銀行交收及結算等安排如能配合,相信證券業界亦會支持。 港交所「打風休市」可能將會成為歷史,港交所諮詢市場建議惡劣天氣下港股照常營業,最快明年七月生效。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李惟宏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問時指,只要與銀行等各方面配合到,相信業界亦會支持。李惟宏:「永遠我認為是一個平衡點,例如我經常以支票為例,現時金管局仍接受支票為付款方式,所以我認為要提高最大程度,如何能夠接受一些不同付款方式。即使業界願意配合,可能不同銀行都需要訂立一些標準,不可以說一些大銀行做到,一些小銀行又有不同要求,最重要是標準化。」 2018年至今五年內,港股只有11次因惡劣天氣而停市,即是每年可能只得一、兩個交易日的成交受影響,是否需要大費周章改革?李惟宏:「如果可以多走一步做到的話,我們未來的發展空間可能更大。假若因為欠缺這數日,有很多互聯互通未能暢通,反過來令香港可能在投資產品服務範圍變得更為狹窄,某種情況下都會窒礙香港未來長遠發展。」 為了提振股市,中證監八月時提出研究適度延長A股交易時間,李惟宏認為港股沒有逼切需要「加時」,除非為了配合
- 財經資訊
- 2023年12月01日
有線財經 01/12/2023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1日
彭博消息:恒大債權人欲奪三公司控股權 恒大暫沒回應 下周一終極清盤聆訊
【有線新聞】據報恒大債權人提出取得恒大在內3間上市公司的控股權,目前的清盤聆訊已經是最後一次押後,恒大需要提交可行重組方案。 債權人要求恒大再讓步,希望獲得更多的權利。彭博引述消息指,恒大境外債權人小組討論修改後的債務重組方案時,要求將現有的債務轉換成集團系內三間上市公司的控股權,即是恒大、恒大物業及恒大汽車。恒大暫時未有回應要求,亦未知會否為了達成協議,而要向前邁出一大步。 恒大的清盤聆訊在香港高等法院進行,早前主審法官強調已經是最後一次押後,如果恒大一方未能提出實質的重組方案,將會頒令集團清盤。據報恒大在新修訂的重組方案已經提出轉讓恒大物業及恒大汽車各三成的股權,最新亦會轉讓逾17%的恒大股權。 恒大早前公布,截至10月底為止,境內子公司恒大地產已經到期但仍未還清的債務,累計逾3,000億人民幣,集團轉讓了75個房地產項目。涉及逾3,000萬人民幣資產而未有裁決的案件,共有約2,000宗,累計金額逾4,700億元。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1日
阿里市值遭拼多多爬頭 大摩:暫停分拆雲業務阻釋放價值 分析:內地政策亦不利
【有線新聞】阿里巴巴市值被拼多多超越,失去中國最高價值電商的寶座,有大行認為阿里暫停分拆雲業務不利透過重組釋放價值。 內地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市值被後起之秀超越,在美國上市的拼多多今年來股價上升逾80%,與阿里的市值差距不斷收窄,在昨晚更加超越阿里成為中國最具價值的電商企業,市值達到約1,960億美元,反觀阿里今年來跌約15%,市值跌至約1,900億美元。 資本市場明顯更加看好拼多多的前景,有分析認為與內地政策取向有關。意博金融合伙人鄧聲興:「基本上電商平台看似簡單,只是在銷售、『鬥平』。你說得對,其實最重要是背後玩算法,這個算法過往內地平台是玩得出神入化,是厲害的。但我覺得有個很大程度的問題,就是政策的問題,很相信阿里再玩得勁點是可以的,但你敢不敢玩得勁呢,因為如果你玩得勁的話就不是共同富裕了,是你自己富裕而已。阿里巴巴有賺錢的,不是沒有賺錢,只是變了低增長。」 摩根士丹利認為,阿里轉身的速度慢過預期,而且擱置分拆雲業務,對重組後釋放的價值帶來不確定因素,將評級由「增持」降至「持有」。大摩將拼多多列為內地電商行業首選,認為消費者對價格敏感,越來越根深蒂固,拼多多可以有更好的定位。
- 財經資訊
- 2023年12月01日
中午交易所直播室 1/12/2023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1日
許正宇發文反駁「國際金融中心遺址」論 指中長期機遇大於挑戰
【有線新聞】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發文反駁「國際金融中心遺址」論。 他在網誌指有關說法完全站不住腳,強調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成就是倚靠「一國兩制」、政府、監管機構和業界的長期耕耘,以及國際投資者口碑而來。並認為近期港股成交及新股集資表現,主要受環球經濟前境不明朗、地緣政治情況不穩,以及高息環境等宏觀因素影響。他指中長期而言,香港金融市場面對的機遇肯定大於挑戰,政府會聯同各監管機構,推動更多新政策和措施,繼續融通內地及全球資本。
- 財經資訊
- 2023年12月01日
開市交易所直播室 01/12/2023
- 財經資訊
- 2023年11月30日
有線財經 30/11/2023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30日
下周一起泰國可用「轉數快」 胡慧冲:較信用卡、找換店安全 匯率高低成考慮因素
【有線新聞】港人下周可以用「轉數快」在泰國消費,有居泰港人認為「轉數快」可以代替使用信用卡,減低被盜用風險,但關注匯兌成本是否吸引。 泰國是港人熱門旅遊地點之一,下星期開始在當地除了可以用現金與信用卡消費,亦可以考慮用「轉數快」。 有「泰國通」之稱的居泰港人胡慧冲認為,使用「轉數快」可減低信用卡被盜用的風險。胡慧冲:「因為通常香港人來泰國玩,很多時要去香港的找換店兌錢或在泰國兌錢。往往每間都一定要求給予護照,掃瞄留一個副本,有些人會認為拿自己護照去掃瞄,然後交給甚麼人又不知道,所以有些人真的會擔心,亦有些人會認為用信用卡會否有機會被人盜用信用卡資料。但如果可以用「轉數快」就可以一勞永逸,不用擔心以上問題。」 他表示泰國使用二維碼支付已經很盛行,相信很多商戶可以支援「轉數快」,但港人會否樂於使用,匯率也是考慮因素。胡慧沖:「如果匯率好,大家當然樂意使用,但原來在香港去泰國找換店兌錢,舉例是(1港元兌)4.5(泰銖),但(轉數快)匯率是4(泰銖)又或是4.3(泰銖),就有機會令大家望而卻步,所以暫時而言會否很多人趕著用、喜歡用呢,都要視乎匯率是怎麼。」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30日
遊泰「轉數快」|八達通、七銀行支付APP適用 金管局:交易前提示匯率 促留神防詐騙
【有線新聞】港人下周開始可以用「轉數快」在泰國超過800萬間商戶消費,每日金額上限為一萬港元,適用於八達通以及滙豐、中銀等銀行的支付工具。 下星期開始,港人在泰國消費只需要用自己的電子錢包,掃瞄當地的PromptPay二維碼就可以向商店付款,交易前亦會有匯率提示。系統適用於本港七家銀行的應用程式以及兩個電子支付平台,金管局表示測試過程反映匯率屬於相對吸引。 金管局副總裁李達志:「當你去做支付時,泰銖的金額、港元的金額以及匯率是多少,是在你確認支付之前都會顯示予大家看。匯率在我們測試階段,我們都試過,匯率水平都相當不錯,與一些不同的支付方式比較,都可以說是屬於一個幾好的匯率,當然有可能隨市場變化有不同。」而基於保安理由,交易額設有上限,港人在泰國每日交易最多是一萬元。泰國人在港消費亦可使用類似系統,交易上限為每日50萬泰銖。 市場關注港人在泰國使用轉數快會否出現詐騙情況,金管局提醒市民進行支付時要留神。李達志:「我想防止詐騙是數方面的事,因為系統其實不知道是誰在騙人、誰不是騙人。所以都是要找有商譽的店,如果你牽涉到很大額金錢,大家真的要三思,沒有一個支付方式可以保障到大家。」 金管局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