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9日
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逝世 習近平向石破茂致唁電
【有線新聞】國家主席習近平就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逝世,向現任首相石破茂致唁電。 習近平向石破茂致唁電,對村山富市逝世表示哀悼,向遺屬表示慰問。習近平指出,村山是日本富有正義感的政治家,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致力於中日友好事業,任內發表「村山談話」,承認並深刻反省日本侵略戰爭和殖民統治歷史,向受害國道歉。談話精神應當恪守,希望日方同中方相向而行,以史為鑒、面向未來,攜手全面推進,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發展。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9日
巴黎羅浮宮搶劫案 賊人作案7分鐘偷「無價」珠寶 其中一件尋回、惟有損毀
【有線新聞】法國巴黎羅浮宮發生搶劫案,4名賊人偷去約9件珠寶,部分與拿破崙時期有關,其中一件珠寶在羅浮宮附近尋回。當局形容失竊的均是「無價寶」,羅浮宮事發後閉館一天。 網上片段見到訪客事發後從羅浮宮門口離開,保安在場戒備。在面向塞納河的羅浮宮外牆附近,這個升降工作梯據報就是被賊人用來犯案。事發在當地早上約9時半,即開館約半小時後,四名賊人使用升降工作梯踏上露台,當地傳媒報道有賊人穿上黃背心扮成工作人員,他們估計利用電鋸或角磨機,破窗闖入阿波羅長廊,打碎展示櫃,偷去約9件珠寶,得手後乘電單車逃去,事件中無人受傷。 法國內政部長努內茲稱,犯案過程歷時約7分鐘,賊人明顯事前曾「踩線」,文化部長達狄表示,賊人沒有針對其他人或使用暴力,手法非常專業。其中一件珠寶在羅浮宮附近尋回、但有損毀,據報是皇帝拿破崙三世妻子的后冠。 極右國民聯盟主席巴爾德拉指出,羅浮宮是法國文化象徵,今次失竊是國家奇恥大辱。羅浮宮上一次失竊可追溯至1998年,一幅畫作光天化日下被偷走,至今尚未找回。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9日
習近平電賀鄭麗文當選國民黨主席
【有線新聞】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電賀鄭麗文當選國民黨主席。 新華社報道,習近平致電鄭麗文祝賀,指出多年來兩黨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共同政治基礎上推動兩岸交流合作,致力維護台海和平穩定,成效積極。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勢不可擋,期望兩黨堅持共同政治基礎,團結台灣同胞共同發展,推進國家統一,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 鄭麗文覆電表示感謝,指兩黨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取得諸多歷史性成就,兩黨應強化兩岸交流合作,促進台海和平穩定。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9日
共同社:日本自民黨與維新會達聯合執政協議 高市早苗或成首位女首相
【有線新聞】日本《共同社》報道,執政自民黨與在野維新會就聯合執政達成共識,預計明日簽署協議文件,意味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很大機會當選日本首位女首相。 日本《共同社》引述自民黨與維新會的幹部稱,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經過數日跟維新會黨魁吉村洋文磋商後,兩黨已達成聯合執政的協議,將在周一簽署確認文件。兩黨組成聯合政府後,維新會成員將不加入新內閣,而是以兩黨協作方式,在內閣外支持政府施政。 兩黨能達成共識的關鍵是自民黨同意接受維新會提出的12項政策要求,包括將比例代表制的國會議席削減一成、食品的消費稅停徵2年、禁收企業與團體政治獻金。 日本臨時國會將於周二舉行首相選舉,目前自民黨在眾議院擁有最多的196席,加上維新會的35席,合共有231席,差兩席達到過半議席。但由於在野黨派至今無法就聯合推舉一名候選人達成一致意見,意味即使高市早苗在第一輪得票不過半。到第二輪投票,餘下兩名候選人對決時,高市很大機會勝出。自民黨指如高市順利當選,將於周五發表施政演說。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9日
全美逾2,700場反特朗普示威 賀錦麗、希拉莉籲民眾上街 巴黎、馬德里等地響應
【有線新聞】美國全國50個州舉行逾2,700場反總統特朗普的示威,估計近700萬人參加。前副總統賀錦麗和前國務卿希拉莉都呼籲民眾上街,共和黨人質疑示威是表達憎恨美國。歐洲多個城市亦有同類示威。 首都華盛頓,示威者遊行前往國會山莊,他們舉起標語,高叫反總統特朗普的口號,表明不要國王,要求保障言論自由。共和黨的眾議院議長約翰遜形容是憎恨美國的遊行。獨立參議員桑德斯在集會發言,稱民眾是因為愛國而上街。美國佛蒙特州參議員桑德斯:「數百萬美國人今天站出來不是因為憎恨美國,而是愛美國,我們不會讓美國步向獨裁,國家將由人民統治。」 在伊利諾伊州芝加哥,示威者途經特朗普大廈。州長普利茨克與民眾一同叫口號,要求不要插手芝加哥的事務。紐約時報廣場有大批民眾聚集,警方表示逾10萬人在紐約和平示威。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亦有參與集會。 有組織在全美50個州和華盛頓特區發起2千多場「不要國王」示威,抗議特朗普在多個城市部署軍隊、搜捕非法移民、削減聯邦撥款等政策,批評是威脅民主,數百萬人響應上街。 反特朗普示威浪潮蔓延至歐洲,法國巴黎有人「化身」自由神像,象徵美國追求自由。西班牙馬德里、英國倫敦、德國柏林等多個城市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9日
美軍攻擊運毒船 兩名生還者被遣返回國
【有線新聞】美國攻擊運毒船期間救起的兩個人被遣送回國,相信是避免受到法律挑戰。 美軍周四在加勒比海攻擊疑似運毒船,總統特朗普指這艘是大型潛艇,載有大量芬太尼和其他毒品,行動擊斃兩人。另外兩人獲救,他們被帶到美軍艦艇後,遣送回厄瓜多爾和哥倫比亞,接受拘留及起訴。 消息指華府是避免引發司法爭議,雖然特朗普聲稱正與毒販展開「武裝衝突」,毒販屬非武裝戰鬥人員。但法律專家指一旦華府被告上法庭,這觀點不成立,涉嫌販毒罪不是觸犯戰爭法。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9日
特朗普發AI片疑諷「不要國王」示威 頭戴王冠、駕戰機潑啡色液體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布AI片段,相信是回應「不要國王」示威。 寫上「特朗普國王」的戰機起飛,特朗普頭戴王冠駕駛戰機,向在紐約時報廣場參與「不要國王」遊行的示威者投下啡色液體,背景音樂是電影《壯志凌雲》的其中一首歌曲。他又轉載副總統萬斯同樣以AI生成的片段,特朗普戴上王冠和披肩、高舉長劍,民主黨的眾議院前議長佩洛西和其他民主黨人向他下跪。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9日
巴西旅遊巴翻側至少17人死 司機稱煞車系統故障
【有線新聞】巴西東北部一輛旅遊巴翻側,至少17人死多人重傷。 大批救援人員到場搜救,旅遊巴損毀嚴重,車身撞至變型、玻璃全碎。事發在上周五晚,出事雙層旅遊巴載著逾30名乘客駛往巴伊亞州,途中突然失控駛向對面行車線撞上石壆,再衝到沙堆後翻側。有乘客因為沒佩戴安全帶遭拋出車外,司機受輕傷並通過酒精呼氣測試,他向警員表示事發時旅遊巴煞車系統出現故障,警方正調查事故原因。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9日
俄烏戰爭|特朗普暗示或不提供戰斧導彈 澤連斯基:至少沒拒絕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暗示未必會向烏克蘭提供戰斧巡航導彈,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稱特朗普至少沒有拒絕,認為是好事。 澤連斯基:「我知道俄羅斯對戰斧導彈非常敏感,他們擔心美國會交予烏克蘭。我認為(俄羅斯總統)普京擔心美國會把戰斧導彈交給我們,他真的很擔心我們會使用(這款導彈),他知道軍事目標是甚麼。」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9日
以哈戰爭|以色列繼續關閉拉法口岸 哈馬斯斥拖慢搜索人質遺體進展
【有線新聞】哈馬斯再向以色列移交兩具人質遺體,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稱拉法口岸將繼續關閉。 內塔尼亞胡稱,會根據哈馬斯交還人質遺體的情況,決定何時重開接壤埃及和加沙的拉法口岸。哈馬斯批評口岸持續關閉,令搜索人員和器材無法進入加沙,拖慢尋找和交還人質遺體。 哈馬斯經紅十字會再向以色列移交兩具人質遺體,正在特拉維夫的鑑證中心確認身份,若確認遺體屬於人質,意味仍有16具遺體未歸還。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9日
卡塔爾:巴基斯坦與阿富汗達同意即時停火
【有線新聞】卡塔爾稱巴基斯坦與阿富汗達成停火協議。 阿富汗防長雅庫布率團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與巴基斯坦代表會談。卡塔爾外交部指,經卡塔爾和土耳其斡旋,雙方會談後達成協議同意即時停火,未來數天將再次會面監督停火執行情況,確保可持續。卡塔爾期望可結束兩國邊境緊張局勢,實現持久和平。 阿富汗與巴基斯坦過去一周在邊境爆發衝突,數百人死傷,早前同意停火48小時,限期至周五晚。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9日
美多地爆發「不要國王」示威 數百萬人上街 斥特朗普政策威脅民主
【有線新聞】美國多個城市舉行逾2,500場示威,抗議總統特朗普的政策。 在首都華盛頓,示威者遊行前往國會,他們舉起標語表明不要國王,芝加哥的特朗普大廈外亦有民眾示威。有組織在全美50個州和華盛頓特區發起2千多場「不要國王」示威,數百萬人響應上街,抗議特朗普在多個城市部署軍隊、搜捕非法移民等政策,批評是威脅民主。共和黨形容是反美國的示威。 歐洲多個城市,包括馬德里、巴黎亦有同類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