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9日
法國馬賽山火蔓延 逾百人受傷 機場一度關閉
【有線新聞】法國第二大城市馬賽山火,約110人受傷,機場一度關閉。 馬賽北部小鎮的山火火勢猛烈,濃煙升上半空,直升機協助灌救。傳媒報道,火災源頭是高速公路有汽車起火,令山火蔓延,火場面積約2,000公頃。內政部長指動員約800名消防員救火,逾400人要撤離家園。當局呼籲民眾若沒有接到撤離指示,應留在室內,以免阻礙救援行動。 受山火影響,馬賽普羅旺斯機場中午一度暫停航班升降,部分航班轉飛尼斯,至晚上恢復部分運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9日
貿易戰|特朗普擬對進口銅加徵50%關稅 藥品或達200%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計劃對進口銅加徵50%關稅。 特朗普在內閣會議透露這項關稅措施,未知何時生效,又指即將對進口半導體及藥品加徵關稅,當中藥品稅率或高達200%。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接受訪問時稱,會在本月底或下月1日對銅收稅。 特朗普早前在社交平台稱,不會再延長暫緩徵收對等關稅安排,意味下月1日是最終限期,又指與歐盟及中國的貿易談判進展順利,即將向歐盟發送信件。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9日
意大利米蘭男子闖機場禁區 捲入飛機引擎後死亡
【有線新聞】意大利一名男子闖入米蘭機場禁區,被飛機捲入引擎後死亡,當局不排除他試圖自殺。 飛機事後停靠在跑道上,執法人員到場調查。米蘭貝加莫機場早上約十時許,一名並非機場職員或乘客的35歲男子闖入禁區,期間擺脫兩名保安人員追捕,在飛機跑道上遇到一架剛起飛、準備前往西班牙的客機,男子之後被捲入客機引擎,當場死亡。受事件影響,機場一度停止航班升降兩小時。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8日
意大利警犬助人反遭人類毒手 食含釘子香腸後死亡
【有線新聞】意大利一隻畢生助人的警犬近日因被人惡意餵食混入釘子的香腸後死亡,事件引起公憤,總理梅洛尼亦批評犯案者卑鄙。 七歲的尋血獵犬布魯諾曾協助意大利警方尋回9名失蹤者,包括阿茲海默症患者及小孩,獲得多次表揚,可謂人類的好幫手,但近日卻遭人類毒手。 牠的訓練員卡雷薩上周五在訓練中心發現布魯諾已經死去,指有人將釘子混入香腸後,掉入布魯諾的犬舍內,令愛犬誤食後內出血,經歷漫長的痛苦後死去。 卡雷薩稱曾收過死亡恐嚇,認為犯案者真正目標是針對自己,相信與自己搗破非法鬥狗場、拯救狗隻的工作有關,已向警方提供兩個懷疑涉案人的姓名,形容事件是惡意攻擊,不會屈服。 曾表揚布魯諾的意大利總理梅洛尼亦在社交平台發文,感謝布魯諾對社會的貢獻,指牠的死令人心碎,批評犯案者行為卑鄙、不可接受。 布魯諾的死惹起公憤,有動物權益人士建議用本月生效的動物保護條例,嚴懲今次行兇者。法例列明任何人殘殺動物,最高可判監4年及罰款6萬歐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8日
馬克龍抵英 展開一連三日國事訪問
【有線新聞】法國總統馬克龍抵達英國,展開一連三日國事訪問,是自英國脫歐後首次有歐盟國家元首國事訪問當地,有法國外交官希望兩國能藉此修補脫歐造成的裂痕。 法國總統馬克龍的專機抵達英國諾索爾特皇家空軍基地,馬克龍和夫人布麗吉特先後下機,是自2008年後再有法國總統國事訪問當地,英國王儲威廉及王妃凱特在場迎接。 由於白金漢宮正在翻新,所以馬克龍會在溫莎堡接受款待。溫莎鎮內懸掛多面英法國旗,民眾夾道等候,英王查理斯三世與王后卡米拉在場迎接馬克龍夫婦,雙方握手寒暄。現場舉行歡迎儀式,奏起英法國歌,他們之後乘坐馬車前往溫莎堡,沿途有人高呼法國萬歲。馬克龍與查理斯三世在溫莎堡一起檢閱儀仗隊,之後共晉午宴,並參觀英國皇家典藏中與法國有關的收藏品。 馬克龍指今次到訪是英法之間的重大時刻,雙方將一起應對現今時代的挑戰,包括防衛、核能和人工智能,又稱歡迎英國表達與歐盟加強聯繫的意願,可推動雙方探討新的合作方式,同時尊重共同利益,共同支援烏克蘭正是展現英歐關係充滿活力的具體例子。 馬克龍在三日行程中,將與英國首相施紀賢舉行峰會,預計討論阻止非法移民經法國乘船穿越英倫海峽偷渡至英國,以及如何加強支援烏克蘭。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8日
日本天皇德仁伉儷訪蒙古
【有線新聞】在蒙古訪問的日皇德仁與總統呼日勒蘇赫會談。 德仁和皇后雅子乘車抵達烏蘭巴托的總統府,呼日勒蘇赫夫婦在場迎接,有蒙古兒童向德仁獻花,德仁和呼日勒蘇赫之後一起檢閱儀仗隊,在進入總統府前,四人向成吉思汗像鞠躬和向民眾揮手致意。 德仁在2007年擔任皇太子期間曾獨自到訪蒙古,今次是日本歷代天皇首次到訪蒙古,德仁受邀在留言簿寫上留言,四人一同合照。德仁訪問蒙古期間,預定會出席周四舉行的那達慕大會的開幕典禮。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8日
澳洲總理阿爾巴內塞本月12至18日訪華
【有線新聞】在北京,外交部宣布澳洲總理阿爾巴內塞本月12至18日訪問中國。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此訪正值中澳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開啟第二個十年,在兩國領導人的引領和雙方共同努力下,中澳關係不斷改善發展,中方願同澳方一道以此訪為契機,加強溝通、增進互信、拓展務實合作,推動中澳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向前發展。」 今次是阿爾巴內塞任內第二次訪華,他期望加強兩國在人工智能、環保能源和數字經濟等方面的合作。他會前往上海、北京和成都,但未有交代會否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被問到澳洲會否尋求擴大與中國的自由貿易協定,他只是說相關政策由澳洲政府自行決定。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8日
美伊擬下周重啟核問題談判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指已安排與伊朗就核問題談判,特使威特科夫將於下周出席。 特朗普指伊朗官員接觸美方,要求就核計畫重啟談判,他又說會在合適時間解除對伊朗的制裁,給予她們重建的機會。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接受訪問,再次強調伊朗從未尋求研發核彈,亦不反對談判,前提是要重建與美國的信任,不能再允許以色列施襲。批評是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破壞談判進程,徹底摧毀外交努力,又指控以方試圖暗殺他,包括轟炸會議場地,但未有成功。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8日
遭加拿大政府下令關閉業務 海康威視提司法覆核、強調一直守法
【有線新聞】中國科技企業海康威視就加拿大政府下令關閉業務提出司法覆核。 海康威視發聲明指已向加拿大總檢察長提交申請,挑戰政府下令關閉業務的命令,同時要求法院頒令暫緩執行政府的禁令。公司跟司法部達成協議,法庭有裁決前可以恢復營運,海康威視說希望得到公平審訊,強調一直遵守加拿大的法律,旗下的產品和技術並沒有危害國家安全。加拿大政府上月底以國家安全為由下令海康威視停止營運並關閉業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8日
俄烏戰爭|澤連斯基晤施紀賢協調自願聯盟會議 特朗普承諾提供更多防禦性武器
【有線新聞】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與英國首相施紀賢會談,對即將舉行的自願聯盟會議加強協調。 澤連斯基在社交平台貼文說施紀賢對烏克蘭近日接連受到俄羅斯導彈和無人機轟炸造成死傷表示哀悼,兩人亦討論增加援助烏克蘭,以加快無人機的生產。另外美國總統特朗普承諾向烏克蘭提供更多防禦性武器,以幫助抵禦俄羅斯的襲擊,國防部的聲明說會按特朗普的指示向烏克蘭提供額外的武器,但未有交代是否包括早前特朗普提及的愛國者防空系統。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8日
得州雨災|暴雨致逾百人死 民眾指未收警報 白宮否認氣象局裁員影響
【有線新聞】美國得州暴雨成災,增至過百人死亡,包括27名參加夏令營的女童和職員。民眾未能及時接收警報並疏散,令總統特朗普削減聯邦資源的決定備受質疑,白宮強調氣象部門人手充足,並及時發布準確警告。 救援人員繼續在得州克爾縣瓜達盧普河沿岸搜索失蹤者,鄰國墨西哥亦調派消防員增援。航拍片段可見克爾縣災情嚴重,多處有淤泥堆積。河水周五清晨氾濫,很多身處岸邊的人走避不及,更有人報稱收不到氣象警報,令外界質疑總統特朗普數月前下令政府效率部裁減國家氣象局人手,是否導致天氣預測失準或警報系統失效。 專家普遍認為國家氣象局的氣象監測部門能及時發布足夠預警,大半日前已警告克爾縣有氾濫危險,事發前約45分鐘亦向民眾手機發送緊急警告,但有居民報稱接收不到,即使收到當時可能仍未起床。 有專家認為民眾無法有效接收警告,可能是國家氣象局監測部門與應急部門溝通不佳。據報得州聖安東尼奧市的監測站有兩個首長職位自裁員後懸空,包括負責協調傳訊的人員,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要求徹查。 白宮重申氣象局天氣預報準確及時,民眾有足夠時間撤離,強調不存在人手短缺問題。美國白宮發言人萊維特:「國家氣象局新布朗費爾斯分局負責提供天氣預報予奧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8日
以哈戰爭|內塔尼亞胡稱加沙巴人可自由選擇去留 又提名特朗普競逐諾貝爾和平獎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會見到訪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磋商加沙停火及安置巴人計劃,內塔尼亞胡表明他們可自由選擇去留,又提名特朗普競逐諾貝爾和平獎,稱對方當之無愧。 自特朗普1月再度入主白宮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第三次訪美,有別於以往到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談,特朗普改於藍廳設私人晚宴款待。 內塔尼亞胡讚揚特朗普帶領許多國家在中東地區追求安全和平,又稱與美國組成一支非凡隊伍共同打擊伊朗,代以色列民眾及全球的猶太人表示感謝,並向特朗普遞交一封信。內塔尼亞胡:「總統(特朗普)我想向你呈上我寫給諾貝爾獎委員會的信,這封信提名你競逐和平獎,你當之無愧,理應獲得這個獎項。」特朗普:「謝謝你,我不知道這件事,非常感謝你,特別是獲得你的提名,意義非凡,非常感謝你,內塔尼亞胡。」 早前外媒引述消息指以色列已向特朗普政府提交預算達20億美元的重建加沙計劃,聲稱會在加沙南部拉法市建立大型難民營安置加沙居民,但出入安置區會有限制,會有以軍駐守。 內塔尼亞胡稱正與美國尋求其他國家協助給予巴勒斯坦人更好的未來,又表明加沙並非監獄,加沙居民可自由選擇是否離開,特朗普則指以色列鄰近國家會合作處理安置巴人計劃。 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