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9日
關稅戰|特朗普宣布向銅、藥品、半導體產品徵稅 重申8月對等關稅安排不再延長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向進口銅、藥品和半導體產品加徵關稅。當中藥品的稅率更高達200%,又重申華府8月1起徵收對等關稅的安排不會再延長。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內閣會議回應記者提問時,聲稱會向進口銅、藥品和半導體等產品加徵關稅,其中銅和藥品分別加50%和200%,但沒有透露實施時間。 特朗普展開第二個任期後,根據《1962年貿易法擴張法》第232條款,分別對銅、藥品和半導體展開國家安全調查。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接受全國廣播公司訪問時,稱目前已完成對進口銅的調查,估計會在8月初前落實新的50%關稅。至於藥品,特朗普說將給予藥廠最多1.5年限期,讓它們把生產線轉回美國,之後便會開徵高額關稅。 特朗普同時向多國和地區發信,通知要繳付的對等關稅稅率,他周一簽令延至8月1日收稅後,在社交平台聲稱不會再延長暫緩徵稅安排。「8月1日起將會龐大資金湧入,我認為已從昨天(周一)和今天(周二)發出的信件中清楚說明。」 美國至今只有跟英國和越南達成貿易協議,與中國則達成貿易框架共識。特朗普說目前跟中國的談判順利,又指經常與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話。盧特尼克則指美中經貿代表將於8月初再會面,「我認為我們最近與中國的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9日
馬克龍訪英 籲同捍衛多邊主義、國際秩序 警告歐洲盟友減少依賴中美
【有線新聞】法國總統馬克龍國事訪問英國,呼籲雙方共同捍衛多邊主義及國際秩序,點名批評中國威脅公平貿易,警告歐洲盟友減少依賴中國及美國。 一連三天國事訪問英國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到倫敦的國會演講,稱兩國應攜手捍衛多邊主義,維護二戰後的國際秩序。他警告歐洲不能過度依賴中國和美國,但不會在兩國之間劃上等號,形容中國有時是夥伴,但亦會帶來挑戰,「法英兩國必須降低風險,減少過度依賴美國及中國,若我們繼續同時依賴中美兩國,我們和兒女的未來會變成怎樣將顯然易見。」 他提到中國出現產能過剩和過度補貼,明顯威脅公平貿易,破壞價值鏈穩定,而美國則發動貿易戰顯然不再遵守世貿規則。又指英國雖然已脫歐,但國防安全、競爭及民主,在歐洲大陸是緊密相連,英法有共同責任應對非法移民問題。 英王查理斯三世為馬克龍設國宴,歡迎這位自英國脫歐後首位國事訪問當地的歐盟國家領袖。查理斯三世稱法國是英國的強大盟友,兩國關係比以往更親密,「若沒有差異,我們就不會成為鄰居,這種關係不僅建基於合作和互相吸引,亦是在友好競爭的基礎上。」查理斯三世稱在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兩國應攜手應對恐怖主義、有組織犯罪和網路攻擊等威脅,打擊非法移民及支援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9日
俄烏戰爭|不滿普京持續戰事 將向烏提供武器 特朗普:他殺害太多人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稱,不滿俄羅斯總統普京持續對烏克蘭的戰事,已批准向烏克蘭運送更多防禦武器。 特朗普:「我們對普京感到不滿,我很不滿普京。我們希望(向烏克蘭)提供防禦武器,因為普京沒有善待人命,他殺害太多人,所以我們會向烏克蘭運送防禦武器,我已經批准了。」 《華爾街日報》報道,特朗普考慮向烏克蘭提供另一套愛國者導彈防空系統。國防部早前宣布暫停向烏克蘭提供部分軍援,華府官員稱擔憂彈藥庫存不足,特朗普說不清楚誰下令暫停軍援。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9日
馬克龍訪英 查理斯三世設國宴歡迎 稱法國為強大盟友
【有線新聞】法國總統馬克龍一連三日國事訪問英國,他在倫敦的國會演說,稱英國和法國有共同責任應對非法移民問題。 馬克龍:「在這動盪的世界,期盼在其他地方有更好生活是合理,但我們不能容許國家接收人們的規則被犯罪網絡違背,肆意利用人們的希望,並欠缺對生命的尊重。法國和英國承擔共同責任,人道、團結和堅定應對非法移民問題。」 英王查理斯三世為馬克龍設國宴,稱法國是英國的強大盟友,兩國關係比以往更親密,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應攜手應對各種威脅。 馬克龍是自英國脫歐後,首位國事訪問當地的歐盟國家領袖,有法國外交官希望兩國能藉此修補脫歐造成的裂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9日
法國馬賽山火蔓延 逾百人受傷 機場一度關閉
【有線新聞】法國第二大城市馬賽山火,約110人受傷,機場一度關閉。 馬賽北部小鎮的山火火勢猛烈,濃煙升上半空,直升機協助灌救。傳媒報道,火災源頭是高速公路有汽車起火,令山火蔓延,火場面積約2,000公頃。內政部長指動員約800名消防員救火,逾400人要撤離家園。當局呼籲民眾若沒有接到撤離指示,應留在室內,以免阻礙救援行動。 受山火影響,馬賽普羅旺斯機場中午一度暫停航班升降,部分航班轉飛尼斯,至晚上恢復部分運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9日
貿易戰|特朗普擬對進口銅加徵50%關稅 藥品或達200%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計劃對進口銅加徵50%關稅。 特朗普在內閣會議透露這項關稅措施,未知何時生效,又指即將對進口半導體及藥品加徵關稅,當中藥品稅率或高達200%。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接受訪問時稱,會在本月底或下月1日對銅收稅。 特朗普早前在社交平台稱,不會再延長暫緩徵收對等關稅安排,意味下月1日是最終限期,又指與歐盟及中國的貿易談判進展順利,即將向歐盟發送信件。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9日
意大利米蘭男子闖機場禁區 捲入飛機引擎後死亡
【有線新聞】意大利一名男子闖入米蘭機場禁區,被飛機捲入引擎後死亡,當局不排除他試圖自殺。 飛機事後停靠在跑道上,執法人員到場調查。米蘭貝加莫機場早上約十時許,一名並非機場職員或乘客的35歲男子闖入禁區,期間擺脫兩名保安人員追捕,在飛機跑道上遇到一架剛起飛、準備前往西班牙的客機,男子之後被捲入客機引擎,當場死亡。受事件影響,機場一度停止航班升降兩小時。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8日
意大利警犬助人反遭人類毒手 食含釘子香腸後死亡
【有線新聞】意大利一隻畢生助人的警犬近日因被人惡意餵食混入釘子的香腸後死亡,事件引起公憤,總理梅洛尼亦批評犯案者卑鄙。 七歲的尋血獵犬布魯諾曾協助意大利警方尋回9名失蹤者,包括阿茲海默症患者及小孩,獲得多次表揚,可謂人類的好幫手,但近日卻遭人類毒手。 牠的訓練員卡雷薩上周五在訓練中心發現布魯諾已經死去,指有人將釘子混入香腸後,掉入布魯諾的犬舍內,令愛犬誤食後內出血,經歷漫長的痛苦後死去。 卡雷薩稱曾收過死亡恐嚇,認為犯案者真正目標是針對自己,相信與自己搗破非法鬥狗場、拯救狗隻的工作有關,已向警方提供兩個懷疑涉案人的姓名,形容事件是惡意攻擊,不會屈服。 曾表揚布魯諾的意大利總理梅洛尼亦在社交平台發文,感謝布魯諾對社會的貢獻,指牠的死令人心碎,批評犯案者行為卑鄙、不可接受。 布魯諾的死惹起公憤,有動物權益人士建議用本月生效的動物保護條例,嚴懲今次行兇者。法例列明任何人殘殺動物,最高可判監4年及罰款6萬歐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8日
馬克龍抵英 展開一連三日國事訪問
【有線新聞】法國總統馬克龍抵達英國,展開一連三日國事訪問,是自英國脫歐後首次有歐盟國家元首國事訪問當地,有法國外交官希望兩國能藉此修補脫歐造成的裂痕。 法國總統馬克龍的專機抵達英國諾索爾特皇家空軍基地,馬克龍和夫人布麗吉特先後下機,是自2008年後再有法國總統國事訪問當地,英國王儲威廉及王妃凱特在場迎接。 由於白金漢宮正在翻新,所以馬克龍會在溫莎堡接受款待。溫莎鎮內懸掛多面英法國旗,民眾夾道等候,英王查理斯三世與王后卡米拉在場迎接馬克龍夫婦,雙方握手寒暄。現場舉行歡迎儀式,奏起英法國歌,他們之後乘坐馬車前往溫莎堡,沿途有人高呼法國萬歲。馬克龍與查理斯三世在溫莎堡一起檢閱儀仗隊,之後共晉午宴,並參觀英國皇家典藏中與法國有關的收藏品。 馬克龍指今次到訪是英法之間的重大時刻,雙方將一起應對現今時代的挑戰,包括防衛、核能和人工智能,又稱歡迎英國表達與歐盟加強聯繫的意願,可推動雙方探討新的合作方式,同時尊重共同利益,共同支援烏克蘭正是展現英歐關係充滿活力的具體例子。 馬克龍在三日行程中,將與英國首相施紀賢舉行峰會,預計討論阻止非法移民經法國乘船穿越英倫海峽偷渡至英國,以及如何加強支援烏克蘭。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8日
日本天皇德仁伉儷訪蒙古
【有線新聞】在蒙古訪問的日皇德仁與總統呼日勒蘇赫會談。 德仁和皇后雅子乘車抵達烏蘭巴托的總統府,呼日勒蘇赫夫婦在場迎接,有蒙古兒童向德仁獻花,德仁和呼日勒蘇赫之後一起檢閱儀仗隊,在進入總統府前,四人向成吉思汗像鞠躬和向民眾揮手致意。 德仁在2007年擔任皇太子期間曾獨自到訪蒙古,今次是日本歷代天皇首次到訪蒙古,德仁受邀在留言簿寫上留言,四人一同合照。德仁訪問蒙古期間,預定會出席周四舉行的那達慕大會的開幕典禮。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8日
澳洲總理阿爾巴內塞本月12至18日訪華
【有線新聞】在北京,外交部宣布澳洲總理阿爾巴內塞本月12至18日訪問中國。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此訪正值中澳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開啟第二個十年,在兩國領導人的引領和雙方共同努力下,中澳關係不斷改善發展,中方願同澳方一道以此訪為契機,加強溝通、增進互信、拓展務實合作,推動中澳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向前發展。」 今次是阿爾巴內塞任內第二次訪華,他期望加強兩國在人工智能、環保能源和數字經濟等方面的合作。他會前往上海、北京和成都,但未有交代會否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被問到澳洲會否尋求擴大與中國的自由貿易協定,他只是說相關政策由澳洲政府自行決定。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8日
美伊擬下周重啟核問題談判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指已安排與伊朗就核問題談判,特使威特科夫將於下周出席。 特朗普指伊朗官員接觸美方,要求就核計畫重啟談判,他又說會在合適時間解除對伊朗的制裁,給予她們重建的機會。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接受訪問,再次強調伊朗從未尋求研發核彈,亦不反對談判,前提是要重建與美國的信任,不能再允許以色列施襲。批評是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破壞談判進程,徹底摧毀外交努力,又指控以方試圖暗殺他,包括轟炸會議場地,但未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