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7日
預算案2025|質疑公務員仍有增薪點 市民:你哋止蝕、我哋就蝕 陳茂波:須經工作評核
【有線新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上出席電台節目解釋預算案,有巿民不滿削減福利,但公務員即使凍薪仍有機會透過增薪點加薪,陳茂波指他們仍要經過工作評核。 在聯播電台節目上,市民意見都離不開調整後的「兩蚊、兩折」優惠,有人建議10元以下車資應該一併以「兩折」計算。巿民王先生:「會否考慮將優惠擴展至乾脆全部都『兩折』?市民可以選擇10元以下車程變成1元幾角,變相車資能減。」陳茂波:「我們考慮的時候覺得10元以下車資維持2元是簡單易明,亦較方便,同時在政府補貼來說相對會容易計算。 有市民不滿政府削減福利之餘,公務員只是凍薪,但一些未達頂薪的公務員仍有機會透過增薪點制度加薪。巿民林先生:「為何我要付出多一點,但公務員不是共渡時艱?你們如何止蝕?為何止蝕我們就要被剝削?以及議員們,現在都由治及興,是否需要那麼多人呢?」陳茂波:「公務員凍薪……我們考慮過去這段時間連續兩年經濟增長,今年都是、未來幾年增長,私人市場都有加薪。在我們回復財政平衡時都有個加強版整合,綜合考慮後我們認為凍薪較合適。」 陳茂波又解釋公務員需要有增薪點,而且須經每年的工作評核。翻查資料,2020/21至22/23的三個財政年度,約六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7日
預算案2025|議員質疑「明日大嶼」胎死腹中 陳茂波:有空間重新考慮布局、會優先發展北都
【有線新聞】政府地價收入連跌三年,預算案提出本財政年度停止出售商業用地,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不再希望本港過份依賴地價收入。被問到「明日大嶼」是否胎死腹中,他說發展優次一定在北部都會區之後。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宣讀財政預算案翌日到立法會簡介內容,本年度整體地價收入是21年度新低,只有135億元,是原先預期的四成,新一年停止推售商業用地,地價收入預算只有210億元,有議員認為估算太保守。周文港:「會不會可以指示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特別發展局在相關土地收入以至印花稅份額爭取多一些回來?」 陳茂波:「過去地價收入作為政府最主要收入來源之一,用來支持其他發展,亦導致當年這樣做,土地供應不夠、樓價飛升、市民生活壓力大。在我們來說,我們不再希望特區過份依賴地價收入。地價方面最重要有足夠土地供應、足夠公私樓宇供應,是大家負擔得到、住得到、住得好。」陳茂波又說會研究將土地拆細一些出售,但個別地方考慮到規模效益未必適合這樣做,分期付款亦有考慮空間。 有議員關注在財赤下是否繼續推進「明日大嶼」發展。李梓敬:「在預算案28,000多字中節省4隻字『明日大嶼』,其實是否代表『明日大嶼』已經胎死腹中?」陳茂波:「第一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7日
元朗721|林卓廷等7人暴動罪成 料下午二時半判刑
【有線新聞】元朗721事件,時任立法會議員林卓廷等7人暴動罪成,預計約下午二時半判刑。 林卓廷連同六名被告由囚車押送到區域法院,法官陳廣池判刑時指2019年是不少人的人生轉捩點,亦是東方之珠失色的年度,黃藍對立分化,對社會是「無奈、無言的痛」;又重提721事件分上、下集,有人以在月台發生的下集定性事件,以為閘內人士都是受害者。陳廣池強調,要考慮暴動期間閘內有過百人,不單止本案7名被告,其餘部份人也是暴動的積極支持、參與者。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7日
預算案2025|中產不滿寛減措施減少、有市民倡按人頭收陸路離境稅 陳茂波:顧及對巿民影響
【有線新聞】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不少開源節流措施,有中產不滿寛減措施減少,又取消子女的學生津貼,亦有不少人認為應開徵陸路離境稅以紓緩財困。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研究新措施時,要顧及對巿民的影響。 面對連續第三年財赤,政府提出多項開源建議,包括增加機場離境稅至200元,又研究向離境私家車徵收邊境建設費。有市民就認為直接按人頭徵收陸路離境稅。市民陳先生:「前往陸路離境的團不會比去東南亞的團便宜,你讓他們免費上去,不是『用者自付』,你會玩死很多商家的。」市民林先生:「其實這麽多人出去玩,你不要加很多,可能每人10至20元,我相信對庫房都很大幫助。」陳茂波:「透過陸路離港有不同的關口,不同交通工具如巴士、旅游巴,去內地的人有每天上學、工作的人,所以我們覺得目前來説以盡量減少影響一般市民作為我們的考慮。」 另外預算案亦提出差餉只寛減第一季、上限500元,又取消2,500元的學生津貼。有中產人士認為政府只向他們開刀。市民王先生:「差餉又減,學生津貼又減,我兩個孩子,每年我跌5,000元。津貼說拿就拿,中產怎麼辦?」陳茂波:「我最重要是搞活經濟,同時過往環境比較好的時候,無論是退稅、退差餉以至大家報稅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7日
預算案2025|市民質疑政府將財赤歸咎二元乘車優惠 陳茂波:每年節省數億元、控制未來增長
【有線新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出席電台節目解釋預算案,有聽眾質疑政府將財赤歸咎二元乘車優惠,亦有聽眾建議10元以下車資一併「兩折」計算。 聽眾蘇小姐:「你們將財赤、將焦點當成二元優惠與財赤掛鉤,究竟能節省多少錢?不要告訴我你沒有數字在手。」陳茂波:「二元乘車優惠每年能節省幾億元,但更重要的是可以控制未來增長幅度。因為隨著人口高齡化,亦隨著票價調整,未來增長幅度厲害。」聽眾王先生:「讓人感覺好像剝取市民的東西,會否考慮將優惠擴展至乾脆全部都『兩折』?市民可以選擇10元以下車程變成1元幾角,變相車資能減。」陳茂波:「我們考慮的時候覺得10元以下車資維持2元是簡單易明,亦較方便,同時在政府補貼來說相對會容易計算。」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7日
元朗公路7車相撞釀1死5傷 貨車車頭凹陷冒白煙 司機傷重不治
【有線新聞】元朗公路七車相撞,一名貨車司機傷重不治,另外五人受傷。受意外影響,元朗公路往上水方向、近十八鄉交匯處全線封閉。 意外後損毁最嚴重密斗貨車一度冒出白煙,車頭凹陷,司機重傷,被夾在駕駛室。消防出動多種工具撬開車頭,用了約一小時救出司機,救出時救護員為他做心外壓,送院後證實不治。 事發在上午約七時半,現場是元朗公路往上水方向、近十八鄉交匯處。有涉事車主表示,有車輛行駛途中亮「死火燈」慢駛,隨後駛至車輛,懷疑收掣不及相撞。 意外涉及四輛私家車、兩輛貨車和一輛泥頭車,另外受傷的5人送往博愛醫院治理。受意外影響,元朗公路往上水方向、近十八鄉交匯處一度全線封閉,途徑巴士線要改道。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6日
預算案2025|楊何蓓茵:許多公務員理解凍薪及削減編制安排
【有線新聞】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與公務員中央評議以及公務員團體會面,強調公務員要積極支持政府,留意到許多公務員都理解凍薪及削減編制的安排。 她又向全體公務員發信,指無論任何環境下,各部門都應該通過重訂工作優次、內部調配、精簡程序及應用科技去提升效率及控制編制。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6日
海關搗破多個私煙貯存倉 拘一男一女
【有線新聞】海關搗破兩個私煙貯存倉,拘捕兩人。 海關一連兩日在長沙灣一個貨車停車場以及粉嶺鐵皮倉庫,檢獲合共約172萬支私煙,市值約774萬元,應課稅值約570萬元,45歲貨車男司機被捕。 海關又在上水拘捕61歲女子,在一個劏房單位搜出約30萬支私煙,市值約135萬元,應課稅值99萬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6日
預算案2025|撥逾12億推動旅遊 料全年逾240項盛事 另擬紅磡建海濱新地標、遊艇會
【有線新聞】要建設「盛事之都」、做到「無處不旅遊」,《預算案》撥款逾12億元予旅發局。另外繼續開拓新海濱,邀請港鐵研究將紅磡站南的臨海地打造海濱新地標。 盛事不斷,加上一簽多行等惠港措施,旅遊逐步回復暢旺。《預算案》建議撥款12億3,500萬予旅發局,落實「無處不旅遊」以及《旅遊發展藍圖2.0》,將會加強推動特色旅遊,包括熊貓旅遊、生態旅遊和賽馬旅遊。消息稱政府正研究於非賽馬日開放馬場予旅客參觀,期望將馬場打造成旅客來港必去景點,目前馬會的取態樂觀。 政府將繼續優化海濱,已邀請港鐵研究將紅磡站南面臨海及前碼頭用地建立成海濱新地標,提供商業、住宅、零售、餐飲和娛樂設施,並設立遊艇會帶動遊艇旅遊,年中就土地用途提出建議。另外亦預留資源支援郵輪業發展。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鼓勵郵輪公司增加訪港航次、過夜停泊,以及利用香港作為母港。我們會向郵輪公司提供更多優惠,吸引郵輪在淡季停靠啟德郵輪碼頭。」 旅發局會持續支持更多會議、展覽和獎勵旅遊在港舉行,預計可額外吸引逾18萬人次訪港,帶來約14億元消費。全年盛事預料有超過240項,《預算案》建議繼續宣傳「盛事之都」品牌,更有策略吸引有顯著經濟效益的體育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6日
預算案2025|回撥種子基金盈餘620億元 陳茂波否認為「財技」
【有線新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晚上出席預算案論壇,否認將種子基金約620億元回撥為本年度經營收入,是減少財赤的「財技」。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以前放在種子基金的錢放出去時,在經營帳目作為開支撥出去。現在這些錢用不完,我們將它調回來,所以會放在經營帳目,在那裏出、也回撥到那裏。在政府帳目中支持推展後續工作 ,在之後三年間即使沒有任何錢回撥,其實經營帳目都是盈餘數字。」 陳茂波又指繼去年撤銷所有樓市辣招後,再調整物業印花稅稅階,是要讓樓市有秩序跟從市場下調,呼籲市民入市前要審慎衡量供款能力。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6日
黎智英案|控方質疑《蘋果日報》海外作者要求外國制裁立場與黎智英一致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他在庭上同意《蘋果日報》英文版社論文章立場與報章本身一致,又指文章只分析政策,並非藉此要求外國制裁。 控方展示《蘋果日報》英文版幾篇由海外作者撰寫的文章,質疑作者要求外國制裁的立場與黎智英一致。黎智英反駁自己不是作者或出版人,亦沒有閱讀過相關文章,即使使用過相同字眼都不代表立場一致,重申成立英文版是想國際了解香港當時發生的事。他又指除了在創刊前有閱讀前執行總編輯馮偉光提供的參考文章,其他時間只會快看英文版的標題。法官李運騰指黎智英對英文版投放很多資源、時間,對他來說猶如寶貝,怎會不關注英文版出版的文章,黎智文回答不會。 法官關注控方只問黎智英是否同意內容,又舉例如果《蘋果》讀者同意,都不會代表他們是共謀者,指盤問重點應在於黎智英在知悉內容下仍然容許文章刊登。控方展示顏純鈎以「陰乾中共」為題的文章,指要合作才能造成長期有效的圍堵,黎智英同意社論作者的立場,同時代表《蘋果日報》,但他自己從沒提及讓中共自行枯萎。 控方問是否得悉文章要求對中國實施制裁及採取敵對行動,黎智英指文章只是分析拜登政策,又指如果這樣是制裁和敵對,就算是說Hello Kitty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6日
預算案2025|有議員憂「兩蚊、兩折」加重偏遠居民負擔 促公開數據定期檢討
【有線新聞】政府將調整2元乘車優惠,有議員認為措施加重偏遠地區居民的負擔,又期望政府能夠公開數據、定期檢討。 新界東南(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世榮:「北區、離島區、東涌等居民可能要坐船和坐巴士比較長途,他們起跳價錢其實已經十元或以上,所以對於這班偏遠地區或坐船等居民、長者其實未必可以再享受到兩元,可能只剩下兩折的優惠,所以變相他們出行的交通費用可能負擔會加重了。」 新界東南(A4聯盟)立法會議員林素蔚:「我希望政府在未來實行之先可以保持資訊透明度,例如盡快公開樂悠咭數據,讓社會各界了解我們不同年紀的長者出行的實際模式,尤其是坊間所説長車短搭的問題。希望當局有數據,若不是的話,大家不要誤信這些謠言。」 社會福利界(新思維)立法會議員狄志遠:「2元的乘車優惠不是財政的問題,是社會效益的問題。當長者有乘車優惠,他願意多出來社區流動,例如工作、做義工、探望家人和子孫,對於他們的身心靈健康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