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3日
施政報告|龍鼓灘居民批多厭惡性設施、政府有虧欠 李家超:政策打通大動脈 需「微絲血管」地區協力
【有線新聞】政府舉行第二次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不少市民趁機反映地區問題。行政長官李家超稱,一直重視地區治理,希望與地區力量work together,將政策推展落地。 第二場地區諮詢會在元朗一間學校舉行,行政長官李家超及一眾司局長出席,約120名市民參加。有元朗人希望政府加強支援地區,推廣特色節慶活動。元朗鄉事派人士梁先生:「我們做事不要這麼多work in order,我想與政府在民間work together。希望未來我們元朗可以有政府更多支持,讓我們民間自行發起好的活動,吸引青年和各界市民一起貢獻社會、支持政府。」李家超:「750萬人一起努力為香港,一定做出好的成績,政府會努力在政策做積極性措施,work together,我覺得是一個我們一起要推動兼且要做好的政策。」 之後有屯門、將軍澳及東涌居民都反映地區問題。龍鼓灘居民劉女士:「交通擠塞的問題,影響了我們屯門西一帶居民,再加上很多厭惡性設施,帶來空氣污染、噪音問題。我覺得政府是虧欠了那裏的居民。」東涌居民劉先生:「達東路是唯一一條車路,這麼多屋邨居民集中在那裏,在交通上都是很大的問題。」李家超:「我做政策是將大動脈盡量打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3日
警九龍灣破工廈毒品儲存倉 拘兩男檢逾千萬元懷疑氯胺酮
【有線新聞】警方拘捕兩名28歲及30歲男子,涉嫌販運危險藥物等,檢獲26公斤懷疑氯胺酮。 檢獲的懷疑氯胺酮藏於食品包裝袋內,市值超過1,000萬元。警方發現有販毒集團將毒品送往九龍灣一個工廈毒品儲存倉,前日採取行動,當場拘捕一名男子,同日晚上再在大埔拘捕多一名男子。警方指兩人認識,懷疑有人用金錢招攬及安排毒品送到儲存倉,案件明日在觀塘裁判法院提堂。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3日
世界移植運動會8.17舉行 港隊派75人赴德國參賽
【有線新聞】第25屆移植運動會本月17日在德國舉行,本港再次組隊參賽。 醫務衞生局副局長范婉雯、香港移植運動協會主席黃炎華等主持誓師儀式。香港隊由75人組成,包括44名移植運動員,年齡7至81歲,以及2名活體捐贈參賽者,還有13名隨團醫護義工等。共參與9個項目、196項賽事,是首次容許自體骨髓移植康復者參賽。 范婉雯重申器官捐贈可以延續生命,期望市民簽署登記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3日
基孔肯雅熱|藍田、秀茂坪誘蚊器指數接近警戒水平 當局加強滅蚊 北上港人:驚都冇得驚
【有線新聞】廣東正爆發基孔肯雅熱,本港亦發現首宗輸入個案,當局在患者寓所一帶加強滅蚊。有前往內地的市民說,在戶外活動都做好防蚊措施。 12歲患者住在安達邨,當局派員到附近一帶滅蚊,在草叢及渠口噴灑滅蚊劑。藍田及秀茂坪的誘蚊器指數達19.7%,貼近第三級紅色級別,是市區最高。基孔肯雅熱由帶有病毒的白紋伊蚊傳播,政府稱做好滅蚊防蚊工作,不用太擔心。觀塘關愛隊在街上派發防蚊小冊子予市民,提醒市民注意。 首宗個案由內地傳入,感染的12歲男童到過順德。有前往內地的市民稱在戶外時會注意防蚊。劉先生:「做足防蚊措施,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在室內、商場裏面的,室內開冷氣沒有這樣容易被蚊叮。我們也有做足防蚊措施,淺色衣服、蚊怕水、蚊貼。」楊先生:「應該到那邊買件長袖衣服,蚊就不會叮我。都不能驚這麼多,如果真的被蚊叮,就快點看醫生。」 基孔肯雅熱一般病徵包括頭痛、肌肉疼痛和出現紅疹,症狀會持續數天,患者的關節痛亦可能持續數月,衞生署早前已到廣東了解當地疫情。不是只在內地才防蚊,回到香港都要,衞生防護中心提醒若去過的地區受蚊患影響,返港後更加要在14日內持續使用驅蚊劑及監察身體狀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3日
施政報告|李家超:市民普遍認同政府勇於改革 處理「老大難」問題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總結兩場地區諮詢會,認為市民普遍認同政府勇於改革,處理「老大難」問題,會用破格思維推展北都發展。 李家超:「之前我提出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認同北部都會區是未來發展的新引擎,應該以破格思維,只要安全又有效益,無論任何地方的建造方法和用料都可以採用,要引入新理念新辦法提速提效發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3日
施政報告|中資企業員工提數據跨境難題 李家超:北都推創新方案解決 指地區工作需一起推動
【有線新聞】政府在元朗舉行第二場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司局長出席。有市民提出要讓落戶香港的中資企業,與內地資源共享。李家超稱政府會用創新方法解決,重申政府會跟市民共同打拼,將政策推展落地。 第二場地區諮詢會在元朗一間學校舉行,行政長官李家超及一眾司局長出席,過百名市民出席,對學童心理健康、地區治理等表達意見。有市民提出政府加強支援地區舉辦活動。元朗鄉事派人士梁先生:「我們做事不要這麼多work in order,我想與政府在民間work together。希望未來我們元朗可以有政府更多支持,讓我們民間自行發起好的活動,吸引青年和各界市民,一起貢獻社會、支持政府。」李家超:「750萬人一起努力為香港,一定做出好的成績,政府會努力在政策做積極性措施,work together,我覺得是一個我們一起要推動兼且要做好的政策。」 分組討論環節,有在港中資企業員工提出,現時政策令已落戶香港的企業難以利用國內的算力資源。李家超認同香港要讓企業「引進來、走出去」,會有創新方法解決問題。在港中資企業員工何小姐:「國內已經有很多比較好的金融系統,現在我們遇到一些問題,就是如果我們想把自己的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3日
基孔肯雅熱|順德返港12歲男童確診 政府派員到安達邨一帶滅蚊
【有線新聞】本港發現首宗基孔肯雅熱個案由內地傳入,政府加強滅蚊。 當局派員在安達邨一帶滅蚊,在草叢噴灑滅蚊劑。藍田及秀茂坪的誘蚊器指數達19.7%,是市區最高。 一名12歲男童感染基孔肯雅熱,上月曾與母親到順德旅遊,曾被蚊叮咬,是本港首宗輸入個案。基孔肯雅熱透過白紋伊蚊傳播,目前廣東一帶爆發。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3日
黃色暴雨警告生效 天文台:未來一兩日天氣持續不穩定
【有線新聞】天文台早上11時20分發出黃色暴雨警告。 本港持續一個多星期都下雨,中午前又再迎來黃雨警告,廣泛地區已經或將會錄得每小時超過30毫米大雨,雨勢可能會持續。 天文台稱,活躍西南季候風正為廣東沿岸及南海北部帶來驟雨及雷暴,未來一兩日天氣持續不穩定,雨勢有時頗大及有狂風雷暴,本周中至後期驟雨會逐漸減少。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3日
指地緣政治風險持續 將全面監察金融風險 陳茂波:防範中間有人攪局
【有線新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預料第三季經濟增長持續,印花稅收入增加,有望將政府經營帳目轉虧為盈,又形容地緣政治揮之不去,當局將會全面監察金融風險。 受關稅戰影響,不少企業提早將貨品出口,帶動經濟增長,今年第一季經濟增長達3%,第二季亦錄得3.1%,連續十個季度錄得升幅。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預料下半年盛事活動多、股市暢旺,印花稅收入增加,第三季經濟增長將會持續,有望將原本估計政府經營帳目的幾十億赤字轉虧為盈。 陳茂波:「印花稅粗略估計1,000億成交中,政府印花稅收入大概1.3億。今年我們原本估計赤字大概幾十億,經營帳戶,若這個勢頭持續,有機會經營賬戶出現盈餘,接下來一方面,我們開源節流、發展經濟,我估計經營帳目25/26開始每年有盈餘。」至於綜合帳目,陳茂波表示政府要投放資源發展北都,加快讓基建落地,相信仍然會錄得赤字。 他又形容地緣政治風險揮之不去,暫時尚未看透不明朗因素,當局將全面監察金融風險。陳茂波:「資金進出可能會很急很快,對金融市場造成衝擊,以致外溢效應影響經濟,這方面我們很留心的。我們也會跨市場、跨金融機構,每天都會注視,除了現貨市場外,場外市場、衍生工具有否炒作風險。本來有好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3日
施政報告|第二場地區諮詢會元朗舉行 李家超率官員出席
【有線新聞】政府舉行第二場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 行政長官李家超、三名司長以及多名局長,包括醫衞局局長盧寵茂等,到元朗一間學校出席第二場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聽取市民對新一份施政報告的意見。市民對學童心理健康、地區治理等表達意見。 李家超上周在土瓜灣舉行首場地區諮詢會,與約120名市民交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3日
陳茂波料第三季經濟增長持續 政府經營帳目本年度有望轉虧為盈
【有線新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預料第三季度經濟增長持續,印花稅收入增加,有望將原本估計政府經營帳目的幾十億赤字轉虧為盈,但綜合帳目相信仍會錄得赤字。 陳茂波:「印花稅粗略估計1,000億成交中,政府印花稅收入大概1.3億。今年我們原本估計赤字大概幾十億,經營賬戶,若這個勢頭持續,有機會經營賬戶出現盈餘。接下來一方面,我們開源節流、發展經濟,我估計經營帳目25/26開始每年有盈餘。但另一方面要加速發展北部都會區,大家亦要求我們多做,加速基建工程,那裏就要花費,所以綜合帳目可能仍然赤字。」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3日
《九龍城寨》全球票房近十億 出品人指港式動作片暫無可超越 陳羅超:用心做會有奇蹟
【有線新聞】昨日講到電影發展基金給予業界的支援,業界本身在目前低迷的市道又如何自強,再次讓「港產片」走向世界。 投資三億、全球票房近十億,還殺入康城影展播放,橫掃金像獎9個獎項,《九龍城寨之圍城》再次掀起港產片熱潮。《九龍城寨之圍城》出品人陳羅超:「比較開心的是令以前不看香港電影的觀眾重新入場。」 陳羅超是《城寨》出品人、《武替道》的監製,相信成功並非只靠資本。陳羅超:「你觸動人心、有共鳴,不論大小題材都會有好作品。計到數就可以,以前幾百萬一齣戲已很貴了,發展到現在以億計拍一齣戲,是否健康、是否合理,由市場作調整。」 本地票房支撐不到戲院,電影資金也要靠政府支援,陳羅超和業界都希望政府下一步協助港產片再次走出去。陳羅超:「我們拍動作片仍然很強,香港式動作暫時未有人可以超越。曾經全世界都在看香港電影,如何可以保留到,即使不是100%、有50至60%都可以奪回,都是需要考慮的。」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副會長林淑賢:「當發行到外地,除了回收(成本)之外,亦是文化的產品和作品,變相賣埠到更多地方,其實對回報、品牌建立亦有幫助。」 《城寨》就已經成為文化產物,引發共鳴、創造出更大效益。陳羅超:「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