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6日
消委會|首次聯穗、澳測試22款濕廁紙 全部表現理想
【有線新聞】消委會首次聯同廣州及澳門消委會測試22款濕廁紙,全部衞生情況和質量都表現理想。 22款濕廁紙分別在香港、廣州和澳門購入,售價由4.3元至38.9元不等。開封兩星期後,全部細菌量都符合標準。有一款就較難沖散,未達內地標準,有12款沒有詳細成分表。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6日
鰂魚涌海山樓母女拜神燒著雜物釀火警 二人受傷送院
【有線新聞】鰂魚涌海山樓有單位火警,一對母女受傷。 女兒的臉及手燒傷,送院時敷上保護面膜,母親吸入濃煙不適,送上救護車治理。早上9時許,一對母女在海山樓單位拜神時,懷疑燒著雜物引起火警。女兒救火時,遭火舌灼傷,二人衝出單位求救,消防到場將火救熄。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6日
《九龍城寨》展覽移師啟德AIRSIDE 新增五大打卡位 預告九龍寨城公園最快3月推主題展
【有線新聞】《九龍城寨之圍城》電影展覽移師到啟德舉行,加入沉浸式體驗和餐飲點,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預告展覽明年會在九龍寨城公園展出。 一入「城寨」就見到電線水管交錯的後巷、電影中陳洛軍洗頭的戶外水井,還不時傳出飛機升降聲。今次展覽移師到商場AIRSIDE,除了繼續展出深受歡迎的「七記冰室」和「龍城髮廊」外,裁縫店亦擺放了王九、陳洛軍的戲服。 新增的五大打卡位,包括擺放了角色「四仔」面具的跌打舖,漫畫攤更展示了特意為電影設計一套六集的漫畫,在戲中四子聚首打麻雀耍樂的閣樓亦有不少微縮模型讓大家尋寶。這次展覽還加入零售、餐飲點和工作坊,市民行完展覽後出來還可以試返碗城寨叉燒飯。 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出席開幕禮時預告,電影原址九龍寨城公園亦正籌備展覽。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有室內和室外元素現正籌辦中,沿用九龍城寨之圍城,圍繞住這個主題和道具製作出來。努力中,有機會明年3或4月推出,今天賣個關子。」 他又說香港電影具市場認受性,近年有多套電影票房破億,政府會繼續支持本地電影。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6日
消防處巡查約一千幢舊式商住樓宇 發逾8,500張消防火警危險通知書、九成已遵辦
【有線新聞】四月華豐大廈三級火慘劇後,消防處巡查約一千幢舊式商住大樓,發出超過8500張消除火警危險通知書,主要是防煙門未關好或損壞、走火通道堆放雜物等等,有一成大廈仍然未遵辦。 消防的特別執法行動巡查約1,000幢大廈,約六成都存在消防風險,主要是防煙門損壞或者被揳開,還有走火通道堆放雜物;發出超過8,500張消除火警危險通知書,約一成到期未遵辦,已檢控超過350宗。 有大廈單是防煙門問題就收到超過20張傳票,出問題主要集中在「三無」或多梯大廈。消防處署理副消防總長(樓宇改善)黃旭平:「當一座大廈只有一條樓梯,大家出入也要靠那條樓梯,出現火警危險時,發現有阻礙自然會少點。相反,有兩條或以上樓梯的大廈,常用的是其中一條,大家少用其他樓梯,不經意就會有雜物。」 尖沙咀美麗都大廈賓館林立,在華豐大火後曾經被消防鎖定要加強防火。現時走火樓梯都不見雜物,防火門就沒有全部關好。這幢大廈的防煙門上也貼有告示,提醒住客要關門,有些樓層其中一道門打開了。 消防處提醒法團要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租戶和住客都要配合,將成立樓宇改善特別職務隊針對巡查高風險大廈。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6日
1+機制|再多兩款新藥獲批在港註冊
【有線新聞】再有兩款新藥在「1+」機制下獲批准在港註冊。 政府發言人表示,這兩款不同劑量的藥物已獲美國藥物監管機構批核,可用於治療擴散期的小細胞肺癌。當局按機制徵詢本地專家意見後,認為符合相關安全、效能及素質標準,批准在港註冊。發言人指自「1+」機制生效以來,共有9款新藥獲批准註冊,讓病患者有更多醫治選擇。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6日
香港國際仲裁中心北京代表處揭幕 冀兩地共同合作
【有線新聞】香港國際仲裁中心北京代表處揭幕,是繼上海後內地第二個代表處。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香港國際仲裁中心主席袁國強、香港大律師公會主席杜淦堃出席揭幕儀式。林定國致辭指,在北京成立代表處,標誌新的里程碑,期望京港兩地共同合作,推動法律及爭議解決協作。袁國強指,即使香港面對地緣政治問題,近年的仲裁案件數量並未受影響。今年至今接獲334宗案件,接近歷史新高。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6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梁國雄就定罪及刑期提出上訴
【有線新聞】民主派顛覆政權案,社民連梁國雄提出上訴,是第13人提上訴。 梁國雄否認串謀顛覆國家政權,審訊後罪成,法庭將梁國雄界定為「積極參加者」,判監6年9個月,他申請就定罪及刑期上訴。案件45人定罪,當中14人經審訊後罪成,目前只剩柯耀林和施德來未有提出上訴。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6日
陳茂波:香港要建好全面創新體系 結合上游基礎科學與中下游產業
【有線新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出席一個科技創新頒獎禮,他說香港要建設好全面創新體系,讓上游基礎科學與中下游產業結合,為創科發展增能添力。 陳茂波:「這方面我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過去兩年共吸引了超過100家重點企業,涵蓋四個重點領域,包括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金融科技、生命健康醫療科技,以及新材料和新能源,希望這樣做能匯聚更多企業,吸引更多人才來港。剛才提到的企業未來幾年總投資額超過500億元,創造超過17,000個職位。」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6日
黎智英案|黎智英:美國制裁香港官員應包括選舉主任
【有線新聞】黎智英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他作供提到美國制裁香港官員,覺得應該包括選舉主任,但他沒有請求美國制裁,又承認首次被捕獲釋後說過「坐監都揀呢條路」,會繼續營運蘋果,但之後言行已收歛。 黎智英繼續就國安法後多篇Twitter帖文和言行作供。其中一篇是2020年8月7日轉載蘋果報道美國財政部制裁11名中港官員,包括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多名時任司局長如李家超,他否認轉發等同請求制裁,只是表述事實。他之後有帖文問及選舉主任有沒有被制裁法官杜麗冰和李素蘭,都問他是否建議要制裁選舉主任。黎智英說,覺得他們要列入制裁名單,所以有此一問。法官李運騰稱,語境似乎是想反問為何沒有制裁選舉主任,黎智英同意「可以這樣說」。之後在辯方提問下,黎智英補充只是好奇沒有制裁選舉主任,並非要請求制裁。 警方國安處8月10日以涉嫌勾結外國勢力拘捕黎智英,他兩日後獲釋,回到蘋果大樓接受員工採訪。黎智英承認受訪時講過「坐監都揀呢條路」,因為言論自由是核心價值,他希望繼續營運蘋果和參與社運,無論多艱難都會繼續,直至蘋果倒閉。又說未有國安法前香港有言論自由,他可以將任何想法說出口,國安法之後不能像以往隨心所欲不能太激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6日
消委會|夾公仔店鬆爪、誤導等投訴倍增 倡政府考慮規管
【有線新聞】夾公仔機店舖越開越多,消委會接獲的投訴亦倍增。今年首11個月收到42宗,包括夾中後夾爪突然彈開,以及獎品標籤誤導等,消委會認為政府應考慮規管。 夾公仔店不需要申領牌照,創業成本亦不高,不少人因此瞄準商機,夾公仔店越開越多。消委會今年首11個月,接獲42宗投訴比去年16宗多一倍半。有人投訴夾公仔機的爪力不足,夾到心儀公仔,移到頂時夾爪就自動鬆開,懷疑機器設定有詐及取巧。另一宗投訴,有市民希望贏得夾公仔機內展示的窩夫機,需要夾出「直中獎」紙條,顧客花費約500元,最終夾出,兌換獎品時,職員拿出其他標示「直中獎」的小獎品,拒絕兌換窩夫機,顧客認為涉及誤導。還有一宗投訴涉及兌幣機,有顧客以一百元鈔票兌換5元硬幣,兌幣機只剩一個5元硬幣,負責人提出以遊玩局數補償,拒絕退回95元。 消委會認為,政府有需要考慮規管行業。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因為一個法庭判決,令我們現在(夾公仔機)毋須領牌,是時候重新檢視究竟法例上可以如何予以規管,令消費者去玩這些夾公仔機時,其實大家很多時候都是想用少少錢試運氣,或是真的很喜歡獎品,因為在坊間找不到便很想要,不惜大灑金錢、不斷嘗試贏取禮品,因此應該要作出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6日
內地夫婦09年在港產子 投訴因醫療事故致兒子腦癱 至今未研訊 社協指情況罕見
【有線新聞】一對內地夫婦15年前在港產子,發生醫療事故後投訴涉事醫生,但事隔14年醫委會仍未展開研訊。 社區組織協會接到求助,指一對內地夫婦2009年來港一間私家醫院產子,但懷疑醫生未有為孕婦篩查體內的乙型鏈球菌,令兒子出世時受感染,三日後現感染徵狀、手腳抽搐,但兒科醫生未有即時跟進,質疑令兒子其後有嚴重腦膜炎,最終腦癱、四肢殘障。夫婦於2010年向醫委會投訴兩名醫生,其中一人的投訴駁回,但兒科醫生的投訴至今仍未有結果,社區組織協會形容情況罕見。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召開不召開,不召開又沒有任何交代,真是很罕見,沒有見過這情況。不知道當日涉及什麼原因,亦不知道臨時主席是以甚麼原因批准押後,怎樣也應要和投訴人有交代。」 父親黎志堅:「每次提起事件,我和太太心情都肯定十分痛苦。可能很多人未能理解,尤其看到遠建,他是一個好開朗的小朋友,笑容燦爛,看到其他小朋友那麼活潑,同齡的其他都懂行走、說話,一看到遠建這樣情況,其實我們心裡都很痛苦。」 醫委會回應查詢時表示,2010年10月收到投訴人對兩位曾為病人黎遠建治療的醫生提出的投訴。醫委會於2011年已駁回對其中一位醫生的投訴,並已於同年8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6日
消委會|夾公仔機被投訴鬆爪 店舖稱台式玩法有「保夾機制」
【有線新聞】消委會接獲多宗夾公仔機的投訴,包括夾中物品後鬆開、獎品標籤誤導等。 消委會說,有市民投訴夾到心儀公仔後,夾爪移到頂部時會自動彈開,質疑夾公仔機的設定和取巧。店舖解釋設定屬「台式三爪機」玩法,有「保夾」機制,顧客玩至指定金額,夾爪就不會鬆開,最終店舖願意退款。另一宗投訴,有市民希望贏得公仔機內展示的窩夫機,需要夾出「直中獎」紙條,花費約500元後成功夾出,打算兌換獎品時職員卻兌換為小飾物,認為涉及誤導。消委會無法聯絡負責人,建議顧客尋求法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