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5日
消委會|沐浴球含小禮物欠警告字句 兒童誤吞或窒息
【有線新聞】消委會測試市面8款沐浴球產品,附有細小部件小禮物,兒童誤吞可致窒息風險,惟5款產品未有標示警告字句。 消委會測試17款沐浴球產品,發現8款沐浴球樣本附有細小部件小禮物,當中7款的小禮物於沐浴球溶於水後才浮出來,幼童一旦誤吞會有窒息風險。其中5款未有以中文或英文標示安全警告字句,包括「不適合3歲以下兒童使用」,不符合歐盟玩具安全標準。消委會又發現約5成樣本檢出香料致敏物質,普遍濃度不高,惟家長需留意兒童浸浴時間,或會增加致敏風險,建議浸浴時間不宜超過15分鐘。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5日
空氣污染|天文台料明吹偏東風、情況會改善 醫生呼籲高危人士避免外出
【有線新聞】沙塵天氣仍然影響本港,天文台預測明天會轉吹偏東風,相信情況會改善。有家庭醫生說,細小的懸浮粒子嚴重可以影響心血管,一般外科口罩無法阻擋,呼籲高危人士避免外出。 本港空氣質素持續欠佳,早上望出維港對岸建築物仍然模糊。環保署18個監測站,周一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只有3個未達健康風險「嚴重」水平,下午空氣質素健康風險維持在中至甚高。天文台預測,本港仍然吹微風,預計周三會轉吹偏東風,相信能見度低的情況會改善。 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港台訪問楊國仲:「當轉吹偏東風,風由海邊吹來,相信現時天氣情況會逐漸緩解。不過都要留意,視乎本地風力以及大氣擴散條件,較低的能見度至本星期中後期,仍然有可能會持續。」 有家庭醫生說,過去幾天因為哮喘或慢性肺病發病的人不算多,但空氣中的懸浮粒子長遠仍然對健康帶來風險,呼籲市民要留意。家庭醫生林永和:「其實文獻上,愈小粒污染物滲透性就愈大,可能會進入支氣管、肺氣泡等,甚至乎可以入血。但如果是關注PM2.5,因為滲透性更強,一般可能要質素較好的口罩才可以阻擋,所以特別是一些高危人士,我們都想他們盡量吸收少一點。」 他又留意到空氣污染情況,在黃昏六至八時的時段最嚴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5日
消委會|逾九成旅保調低長者、兒童賠償額 惟保費與成人相若
【有線新聞】消委會檢視27個旅遊保險,發現逾九成保險收取長者和兒童保費與成人相若,但賠償額較低。 臨近復活節出遊旺季,消委會於2月至3月檢視11間保險公司、27個旅遊保險,發現長者和兒童大致繳付與成人相同保費,但22個保險會調低他們的醫療、意外最高賠償額。其中「中國平安」限制較多,例如醫療費、意外、行李延誤及取消旅程等保障,最高賠償額只及成人的一半。另外「蘇黎世易選計劃」亦有較多不保項目,如行李財物、個人金錢、證件、行程延誤及租車自負額等。消委會提醒消費者留意條款是否適合自己。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5日
國安教育日|夏寶龍:美國是破壞香港繁榮穩定最大黑手
【有線新聞】今日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會展舉行開幕禮,港澳辦主任夏寶龍發表主旨講話,批評美國是破壞香港繁榮穩定的最大黑手,實施制裁和關稅蠻橫霸道、無恥至極。 夏寶龍:「美國見不得香港好,是破壞香港人權自由、法治秩序和繁榮穩定的最大黑手,她不是要我們的稅,而是要我們的命。美國一而再,再而三對香港進行惡制打壓,換來的只能是其在香港的代理人加速滅亡,最終必將反噬其自身,讓美國的鄉巴佬們在中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面前去哀鳴吧。」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5日
國安教育日|陳國基主禮升旗儀式 強調維護國家安全為社會共同使命
【有線新聞】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保安局帶領紀律部隊舉行升旗儀式。 儀式早上在警察學院舉行,由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主禮,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國安委秘書長區志光及多名紀律部隊首長出席。陳國基致辭說今日是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過去透過多元化的活動和宣傳令社會對國家安全的認知和重視達到新高度。去年開幕的國家安全展覽廳亦象徵特區對國家安全的堅定承諾,特區政府將繼續發揮國安法和23條的優勢,建立維護安全穩定的防線。 陳國基:「維護國家安全是我們首要任務,安全和發展密不可分,只有確保在高水平的安全基礎上才能夠實現經濟和社會高質量發展,因此維護國家安全是每一位市民的責任,更加是整個社會的共同使命。」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5日
黃大仙東頭邨單位起火無人傷 疑雪櫃短路肇禍
【有線新聞】黃大仙東頭邨有單位起火,無人受傷。 消防進入單位調查,昨晚10時許,康東樓4樓一個單位起火,消防派出一隊煙帽隊、開動一條喉灌救,約10分鐘將火救熄,約50名居民自行散疏。消防經初步調查,相信雪櫃短路引致火警。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4日
特邀人士入境便利計劃 至今發出逾240邀請
【有線新聞】特邀人士入境便利計劃推出近一個月,特區政府發出超過240個邀請,讓對本港經濟有貢獻的東盟人士享有更便利出入境安排,有議員查詢會否開放當地人申請。 選委會界別(自由黨)李鎮強:「會不會有一些覺得自己是當地名門望族,或者是社團知名人士,可能有些少過氣,是否可以透過計分制,好像優才通計劃,可以主動申請便利計劃,令他們可以來香港消費。」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自我申請要去審核申請人,他自稱是但是否真的名門望族,是否真的如何,會變成一個冗長過程,如果容許這個安排,在我們這計劃可能會拖低整個效率。」 鄧炳強又說部分東盟國家可能涉及免遣返聲請人士,暫時不考慮落地簽證安排。而政府前年10月放寬越南、柬埔寨、老撾及緬甸「一簽多行」申請門檻,截至2月底,來自越南的申請批出近5,000宗,其他三個國家亦錄得過百宗申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4日
女囚夏天須穿長褲覆核案 辯方質疑鄒幸彤說謊 法院不遲於6.13宣判
【有線新聞】前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提出司法覆核,質疑懲教署要求還柙及在囚的女性夏天須穿長褲,涉及違憲及性別歧視。法院聽取雙方陳詞後,決定不遲於6月13日宣判。 鄒幸彤還柙大欖女子懲教所,她的入稟狀指去年7月至8月期間,兩度向福利官申請穿短褲或較薄的褲被拒,質疑做法違憲和性別歧視。代表鄒幸彤的大律師稱香港炎熱的日子達50日,署方明顯知道穿長褲會很熱,所以容許所有在懲教院所的人夏天晚上可穿短褲,但女性白天必須穿長褲,捲起褲管都會被指不整齊。對於懲教署指宗教理由及醫療情況,女性可以申請穿短褲,鄒幸彤一方就反駁沒有宗教會主張女性穿短褲。 代表懲教署的資深大律師,針對鄒幸彤在入稟狀聲稱兩度申請穿短褲被拒是說謊,指她2023至24年在懲教所提出不同申請近300次,以及到過醫療室120次,均沒有申請要穿短褲又或提出穿長褲感到不適。懲教一方又解釋懲教院所內女性晚間跟男性一樣可以換上短褲,是因為男懲教員晚上不能到女囚倉,加上有被子蓋著身體,即使穿短褲都會較自在,質疑鄒幸彤的覆核理據是否有代表性;又稱懲教目的是教育還柙或在囚的人要守紀律,囚衣如同校服,鄒幸彤要接受兩性在歷史、社會及生物層面不同,舉例男囚犯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4日
渠務署引入機械人應對水浸 元朗擬建防洪壩 可抵「200年一遇」暴雨
【有線新聞】本港即將踏入雨季,渠務署今年引入一系列機械人應對水浸隱患,並計劃在元朗興建防洪壩,可以抵禦200年一遇的暴雨。 每小時排水量高達800立方米,連續8小時工作,這部造價大約百萬的「龍吸水」配備履帶應付複雜地形環境,能爬上樓梯或30度斜坡,應付馬路、地下停車場的水浸。這系列機械人是渠務處今年引入的好幫手,可以高效排水、無線控制,加快處理水浸災區,今年雨季會投入服務。 渠務署署長莫永昌:「(降雨量每小時)100毫米或以上,覺得就要採取行動,屆時會考慮是否要出動機械人,因為機械人目前只有4、5部。全港遇到大暴雨如何分工、如何排優次,是我們今年需要學習的地方。」這部「𢳂得鳥」是渠務署最新引入最細小一款清理淤泥的機械人,可以在地下暗渠操作,而且不受潮汐影響,隨時可以出動。 署方指雨季前已完成檢查容易水浸的地點,而經過前年9月的「世紀黑雨」後,更新了渠務設施的設計手冊,可以抵禦200年一遇暴雨,包括這條元朗明渠。署方正在這裏興建長60米、高6米的自動防洪屏障,減少后海灣海水經山貝河倒灌風險。 渠務署總工程師(工程管理)何家儀:「當明渠下游的水位到達一定程度時,防洪壩會自動關閉,阻止海水進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4日
籃球博彩|強調非逐項運動檢討合法化 麥美娟:遏止賭「白頭片」輸身家
【有線新聞】政府就籃球博彩合法化進行公眾諮詢,民青局局長麥美娟強調並非逐項運動都會檢討博彩合法化,政府在發牌時會向馬會反映如何加強支持籃球運動發展。 政府正就籃球博彩規管制度諮詢公眾,文件引述馬會數字指本港去年約有43萬人非法投注籃球,按年急增186%,若籃球博彩合法化,研究估算有近五成人會轉去合法途徑投注。 選委會界別(經民聯)陸瀚民:「局方會否掌握除了籃球非法博彩這麼嚴重之外,跟隨其後的是其他哪些運動的非法賭博。今次條例假若通過後,有何方法打擊剩下的非法賭博?」麥美娟:「我亦不覺得我們應該告訴大家聽,我打擊完籃球,之後我就到哪些,其他可以繼續,我們絕對不會這樣。我告訴大家、很清楚地針對非法賭博行為,不論哪種活動、運動,我們都採取非常嚴厲手法打擊。」 新界北(民建聯)劉國勳:「會否考慮可能將有關收益,撥一部分去資助本地足球或籃球的聯賽或培訓。」麥美娟:「社會對於日後如何更好支持籃球運動發展,我們亦已跟馬會講,亦要看公眾諮詢結果,如果要做規範化時,我們在發牌時,我們都會將議員的意見告訴馬會。」 選委會界別吳傑莊:「如果有博彩後會多了轉播,多了轉播後香港朋友會多了關注美國文化,最近我們都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4日
貿易戰|中出商會批美單方面推翻國際規則 促港貿易角色升級轉型
【有線新聞】美國對多國徵收巨額關稅,中華出入口商會批評是單方面推翻國際貿易一貫規則、法律和制度,認為香港的貿易角色亦要升級轉型。 中華出入口商會副會長黃英豪:「失去了世界貿易組織這類規章制度後,會越來越多區域自貿協定替補,香港在過程中要有正確定位,定位覺得是報告提到,由純粹轉口和進出口貿易,一定要提升到高端、為貿易而服務的供應者和供應鏈管理者。」 中華出入口商會發布「推動香港貿易發展升級轉型」研究報告,向進出口業界提出14項建議 ,利用服務業優勢構建貿易服務中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4日
岑浩輝預告「完善」派錢制度 精準幫扶弱勢群體 指澳門經濟結構單一成首要問題
【有線新聞】澳門特首岑浩輝發表首份施政報告,永久居民繼續派一萬元,但講到明要「符合條件」,具體方案仍在研究。不過會新增「育兒津貼」,三歲以下嬰幼兒每年可領取1.8萬元津貼。 澳門行政長官岑浩輝首份施政報告以「革新謀發展、奮進開新局」為題,延續上屆政府卸任前宣布的永久居民今年繼續派一萬元、非永久居民6000元。不過施政報告寫明領取者要「符合條件」,又指這項由2008年持續至今的現金分享制度要適時完善。 岑浩輝:「大家都有共識希望完善它,但不是取消它,很多主流的意見是繼續,但完善它在發放的條件、要求方面,是否可以更精準、體現公平性?有多少人應該領取、具體資格如何?有很多方案,大家有很多想法,我們可以省多少錢?」 他在施政報告記者會指17年來派了921億元,今年的現金分享支出預料佔經常性開支約15%,反問是否可持續;又指希望新的發放條件今年就能夠落實,最終無論節省多少錢,都會用於增進民生福利及社區經濟,包括首次推出的「育兒津貼」,未滿三歲嬰幼兒每月可獲派1500元,即每年,1.8萬元。 生育津貼、結婚津貼、養老金、敬老金等齊齊加碼,岑浩輝指錢要用得精準,包括應對少子化及老齡化,「當前澳門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