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資訊
- i-Cable
- 2023年02月24日
美媒:內地擬重設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 料何立峰任副總理 朱鶴新或接任人行行長
【有線新聞】內地據報將調整金融監管機構領導層,並恢復設立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以加強對金融事務的監管。 兩會會議將於下月召開,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指內地將調整金融系統高層和機構人士設置,以加強中央對金融事務的監管。報道指中信集團董事長朱鶴新是接替現任人行行長易綱的最熱門人選,但不會兼任人行黨委書記這個權力最高的職位,安排將基本符合人行現有的領導層配置模式。 報道又指獲國家主席習近平長期信任的何立峰將出任國務院副總理,主管經濟、金融和工業事務,很可能會兼任人行黨委書記。 由於新一屆領導層要帶領人行協助中央重整經濟,應對房地產市場低迷、維護金融穩定,何立峰的配置將為人行提供更有力的政治支持。 除上述人事變動,為統一整合金融監管事務,報道指中央還計劃恢復設立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將由國務院總理負責委員會運作。委員會成立於1998年,至2003年停止運作,主管內地金融體系,負責監督人行等金融監管機構,以及國有金融機構的政策和人事事務。
- i-Cable
- 2023年02月23日
財政預算案助力大灣區金融 重啟「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
【有線財經】今屆政府首份財政預算案與內地、尤其是大灣區,在金融領域的合作繼續加碼,包括重啟在2015年停辦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初步傾向投資門檻,將會高於原本的一千萬港元,且不包括物業投資,稍後將公布更多細節。 而除了吸引資金投放本地市場,為進一步協助港商及投資者開拓市場,政府亦計劃向貿發局增撥合共5.5億元,協助港企把握「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 另外,政府計劃本年度會向立法會申請撥款2000萬,在明年舉辦「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預計將有5千名本港及內地藝術家參與,可吸引14萬名觀眾。建議還提出由下一財政年度開始的5年,一共撥出1.35億元,支持香港表演藝團和藝術家,到大灣區參與演出及創作。 內地實體書店人氣回升,以深圳最大的書城為例,近日迎來開業以來單日最高訪客量,而銷量都有明顯上升。業內人士分析,疫情防控政策放寬後,實體店全面復蘇,帶動各類型消費,尤其是作為書店目標客戶的學生復課後,更加進一步帶動實體書店的人氣回升。
- i-Cable
- 2023年02月23日
【每日樓市】23/2/2023
【有線財經】每日樓市 政府公布新一個年度賣地表,東涌東新填海區首度供地,不過測量師就認為位置不夠方便。還有觀塘Bal Residence趁預算案翌日急急開價,定價還要比同期KOKO ROSSO貴,樓盤有何特點?
- i-Cable
- 2023年02月23日
福布斯富豪榜2023|李嘉誠再蟬聯香港首富 商湯持續虧損、創辦人排名跌至33
【有線新聞】長和系創辦人李嘉誠連續三年成為福布斯香港首富,「身家」較排名第二恒地創辦人李兆基多600幾億港元。 去年資產市場出現調整,但長和資深顧問李嘉誠身家逆市增加,福布斯報告顯示,李嘉誠以390億美元身家,折合約3042億港元跑贏恒地創辦人李兆基,連續三年成為香港首富。報告提到李嘉誠持有的能量飲品製造商Celsius Holdings獲百事投資,令股價翻倍,抵銷旗下長和因業績疲弱股價下跌對身家的影響。 屈居第二的李兆基受本港樓市疲弱拖累,身家大跌11%,至303億美元。新世界主席鄭家純及其家族財富受惠周大福股價上升,而增加25億美元,以289億美元排第三。 李錦記集團家族及九倉前主席吳光正,分別以193及169億美元排名第4、第5位。去年首次上榜的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湯曉鷗,由於公司持續虧損,淨資產暴跌近60%,排名跌至第33位。 不過本港經濟收縮,五十位上榜富豪的總身家亦由去年的3280億美元,輕微下降至3240億美元。
- i-Cable
- 2023年02月22日
跨境學童首日恢復來港面授上堂
【有線財經】由星期三起,包括小學、幼稚園和特殊學校跨境學童可以回港上課。有小學特別為低年級的學生提供支援,令他們可盡快適應校園生活。 在廣東有專門研製電子顯示屏幕及燃料電池晶片的科企,除了追求科技,亦主力將產品普及化。當中研發電子顯示屏幕的企業,單在今年1月份,工業產值已達到逾3500萬人民幣。
- i-Cable
- 2023年02月22日
【每日樓市】22/2/2023
【有線財經】每日樓市 新一份預算案未有「減辣」,但就下調首置印花稅,業界普遍認為對樓價影響不大,但學者就相信姿態比較重要,甚至預期有機會進一步「減辣」。
- i-Cable
- 2023年02月22日
港府將發債650億元 為創回歸以來最大規模
【有線財經】政府今年再加碼發債,500億元銀色債券,連同150億元綠色零售債券,合計將達650億元,創回歸以來最大發債規模。陳茂波表示息口上升,預料通脹掛鈎債券需求下降,今年無意發行iBond,但未來會研究發行更多基建債券。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未來幾年我們計劃,每年都發650億政府債券,未來五年平均來說,每年在工務工程的開支都上千億,我們部分用來融資,我們希望這些債券,可以撥多一部分供市民認購,令市民可有穩定、安全的投資選擇。」 他指會研究在未來政府發行的綠債及基建債券中,撥出一定比例優先供強積金基金投資。而港交所將研究改善交易機制,包括探索市場在惡劣天氣下的運作安排,消息指暫時未有實質細節,會考慮員工的風險和安排。為配合創新科技發展,政府會就建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展開可行研究,亦計劃預留30億元,支持先進科技領域的研究,例如人工智能及量子技術等。
- i-Cable
- 2023年02月22日
彭博:財政部「指導」國企停續約四大會計事務所 確保國家數據安全
【有線新聞】據報內地要求國企不再使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彭博報道指財政部上月向部分國企提供窗口指導,要求他們在與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合同到期後不再續約,聘請內地或香港的會計師代替,但離岸子公司仍然可以使用美國審計機構。 報道指內地正尋求減少與美國有關的跨國審計機構的影響,確保國家數據安全及促進本土會計行業的發展;又指北京多年來一直在向國有企業提出類似建議,但最近重新強調應該使用「四大」以外的會計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