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搜查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30日
一線搜查|新蒲崗雙喜街工廈食堂變內地團飯堂 塞爆旅遊巴礙車輛出入
新蒲崗一工廠大廈食堂,疑經營旅行團餐生意,每次旅遊巴上落客都嚴重阻塞道路交通。食環署表示,上周四派員巡查,發現食堂正招待多名人士用餐,正諮詢法律意見,決定下一步行動。 有投訴人向《一線搜查》報料,指新蒲崗雙喜街工廠大廈地下飯堂接待內地團客,由於飯堂門前是單線行車,每次旅遊巴停車上落客,都令該處嚴重擠塞。據記者觀察,由早上11時19分到約下午2時,旅遊巴一架接一架,旅巴到達前便會有人用車胎及欄杆霸佔咪錶位,旅遊巴要上落客便移開。 經記者點算,當日有大約8架旅遊巴到來,最多一輛坐了65人,估算3小時約有4、500人進去用餐。記者發現,在食肆門前打點的男子,亦曾在土瓜灣美景街接待內地團的食肆出現。 有附近店鋪員工指,旅遊巴在雙喜街上落客「一定阻礙做生意」,他表示,有時趕時間,但道路被阻塞,其他車輛出入不得,只好等旅遊巴離開,「在這裡等半小時才可以出車」。 記者曾試過進入食堂,但被店員阻止,稱不接待街客。對於被指飯堂只有工廠食堂牌照,不能接待旅客,該男子辯稱「我們不是營業,我們用來自己食飯,有甚麼問題?(即是你們沒有付費?)我們沒收任何報酬,沒收取任何一分錢,好吧。為什麼你要一直說接待呢?人家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9日
一線搜查|深水埗福華街手推車霸位 搵食車無位上落貨 危及路人安全
深水埗福華街近電腦商場,有不少售賣電產品的商店,不但人流旺盛,車流量亦高,不過亦衍生亂泊車情況,加上有人霸佔影線位,導致交通擠塞,影響路人安全。 據《一線搜查》報道,福華街違泊情況嚴重,又有人用手推車長時間霸佔影線位,令到部份「搵食車」難以上落貨,唯有雙重泊車,導致車路更窄,塞車情況嚴重。 有住了深火埗四十多年的老街坊表示,福華街亂泊車情況在近十多年愈趨嚴重,有工人一早霸位上落貨,直至下午四時左右完成落貨才離開,即使有交通警員驅趕違泊貨車,警員離開後又會重回,「好擾民,我們老人家,(被車輛阻擋視線)想過馬路左右為難。」 有客貨車司機表示,由於難以在福華街泊車,有時上落貨只好改泊附近街道,認為警方可加強執法解決問題「一日發得三、五、七張告票,就無人敢亂泊!」 《一線搜查》HOY TV77台 播出日期:逢星期一至五 播出時間:20:00-20:30 78台 22:30重播 WhatsApp報料熱線:68960931 節目重溫請<按此>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6日
一線搜查|毛孩寄存飛機貨艙壓力大增 寵物點先可以平安上機?
日本東京羽田機場月初發生的空難,兩隻寄艙托運的動物葬身火海。有日本網民發起聯署,要求日本政府禁止將寵物放入飛機貨艙。本港的動保人士黃豪賢指,寵物放貨艙,可能受氣壓嘈音等環境因素影響,存有一定風險,希望航空公司可以推動動物友善機艙。 黃豪賢接受《一線搜查》訪問時指出,寵物放入飛機貨艙托運,可能因環境黑暗、引掣發出的嘈音及氣壓等問題,出現焦慮不安。過往亦曾試過有動物運抵目的地後,出現傷亡情況。 他表示,現時有航空公司容許小型動物及爬蟲動物進入客艙,放在乘客座位下。他希望各航空公司不再視寵物為托運行李,考慮容許寵物進入客艙,讓主人可以觀察寵物狀況並作出安撫。 他建議航空公司推行動物友善機艙,例如劃分動物友善區域、設立動物航班班次,以減少與抗拒動物的乘客之間的摩擦。 寵物移民公司創辦人余浩進提醒,托運寵物的飛機籠要求嚴格,門口不可太大,寵物不能夠將鼻及手伸出來;飛機籠要有水兜,讓寵物沿途有水飲;而飛機籠的設計必須有螺絲鎖緊;籠身設隔位,以便飛機籠併排,亦提供到呼吸空間。至於寵物放客艙,則必須使用軟袋,可供放在腳前,連袋重量不得超過7至8公斤。 現時航空公司規定,空難發生時,乘客不可帶行李離開,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5日
一線搜查|麗晶花園法團擬撤換管理公司 屋苑突掛神秘橫額針鋒相對
九龍灣麗晶花園業主立案法團和管理公司一直存在爭拗,法團認為管理公司表現不理想,決定召開業主大會,希望可撤換管理公司。在業主大會即將召開之際,屋苑突掛滿神秘橫額,內容指桑罵槐,稱有人「別有用心」覬覦屋苑資金,經法團追問下,才發現是管理公司掛的橫額。 麗晶花園80年代入伙時,以業委會形式管理屋苑,直到2022年以47%業權份數,通過成立業主立案法團。法團上任後對管理公司的不滿與日俱增,決定在1月28日的業主大會,投票議決徹換管理公司。如果得到5成業權支持,將可撤換管理公司。 臨近業主大會召開的日子,近日屋苑內掛了近二十多條橫額,內容對立,原來是法團和管理公司透過橫額「隔空對話」。麗晶花園法團主席黃少瓊說:「橫額首先是我們法團掛的,但是我們法團掛的橫額很正面,希望各位住戶前來投票,希望換管理公司。我想是一、兩個星期之後,突然之間掛了一些新的橫額,我也不知道,也是業戶告訴我們,究竟是誰掛的呢?我們就在群組詢問管業處,接著管業處就說,是我們公司掛的。」 據法團表示,管理公司存在不少問題,例如在發電機房設有「蛇竇」、花王曾在屋苑平台建造「寢宮」;管理公司的辦公室和會議室是僭建,但過去十年一直未有處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4日
一線搜查|朗屏站扶手電梯「有上無落」 長者買餸出入不便
港鐵朗屏站E出口是前往大橋街市、元朗中心及轉乘其他交通工具的主要通道,但該出口的扶手電梯多年來都是「有上無落」,一些行動不便人士只能夠兜路使用另一出口的升降機,費時失事。 朗屏站E出口只有一條扶手電梯,過去的設定都是向上行走,出站就要步行數十級樓梯,不少元朗街坊表示不便。「電梯有上無落,一些行動不便的人士,前去工廠區那邊(F出口)才有垂直升降機,如去安寧路這邊就要兜大圈」、「有時攞住好多東西,(無扶手電梯用)會覺得好狼狽。」 《一線搜查》記者實測不用E出口,改用F出口乘搭升降機往大橋街市,當中要過兩條馬路及一段露天斜路,路線迂迴,全程約八分鐘;但使用E出口則只需要一兩分鐘。 政府現正興建一條橫跨安樂路及朗業街的行天人天橋NF70,天橋設有三部升降機,預計工程今年第二季完成。元朗區議員李啟立表示,扶手梯「有上無落」設定對買餸的長者、推嬰兒車街坊或使用輪椅、拐杖人士不便,建議將朗屏站E出口連接到NF70行人天橋,將有助解決扶手電梯「有上無落」問題,以及提昇道路安全。 《一線搜查》HOY TV77台 播出日期:逢星期一至五 播出時間:20:00-20:30 78台 22:30重播 Whats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3日
一線搜查|馬鞍山村民屋外逾20隻野豬聚集 CCTV揭「神秘人」餵飼種禍根
政府前年修例全港禁止餵飼野豬,不過在馬鞍山村,有居民發現家門前有大批野豬聚集,查看閉路電視,揭發有「神秘人」到此餵豬,即使報警及向漁護署投訴,但依然無效。 居於馬鞍山村的陳先生向《一線搜查》投訴,家門前經常有大批野豬聚集,擔心影響安全。「我不清楚(野豬)會否襲擊人,因為始終野豬肚餓,向你沖過來都幾危險,一隻野豬有二、三百斤重!」 陳先生不解為何突然有野豬聚集,因此查看閉路電視。「初初以為得幾隻,有一晚見到有二、三十隻,有人正在餵飼野豬,我才驚醒,報警及要求漁護署處理。」他表示,野豬出沒亦將家門前植物吃到「寸草不生」,除了草坡,陳先生種的果樹亦不能倖免。 據陳先生所知,餵野豬的「神秘人」應是附近居民,經常在晚上約十時或清晨時份餵野豬。「我勸過她,但不獲理會。有次見她又再餵野豬,我大聲喝止,但她仍繼續掉麵包出來,我只好報警。」但警員到場後並無發現,只提醒附近居民切勿餵飼野豬,將案件列作「野豬出沒」。自從陳先生報警,該居民改變餵豬時間,不定時出沒,令問題更難處理。 除了馬鞍山村,沙田區黃泥頭、顯徑邨、隆亨邨、廣林邨等都經常有野豬出沒。沙田區議員朱煥釗相信,可能因為居民盂蘭節在路邊祭祀,結果吸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2日
一線搜查|土瓜灣海心公園傳惡臭 疑污水廠駁錯喉所致
供市民休憩的公園如果傳出臭味,都頗為「趕客」。有土瓜灣街坊投訴,海心公園不時傳惡臭,問題持續多年未見改善。區議員表示,當局曾懷疑喉管接駁錯誤,希望可盡快處理。 土瓜灣街坊珠姐向《一線搜查》投訴海心公園不時傳出臭味。她表示,每周有幾日在公園跳舞、做運動,在無風的日子、或夏天陽光照射下,臭味特別濃烈,「好臭,頂唔順,只好行快啲」。不少街坊都反映聞到臭味,頗為難受,「如果總分是100,臭的程度都有70分,都幾嚴重。」 九龍城區議員林博表示,收到很多市民投訴和反映海心公園臭味問題。他表示,海心公園旁的污水處理廠,是處理雨水排放,但當局曾表示,懷疑有污水喉駁錯的情況,致令未經處理的污水排到海邊。他指出,臭味問題已困擾多年,希望政府可盡快跟進處理。 海心公園已有逾50年歷史。擴建部份去年開放,佔地約1.3公頃,提供一系列康體設施,包括健身園地、涼亭及草坪、兒童遊樂場、兒童單車場及海濱長廊等。 《一線搜查》HOY TV77台 播出日期:逢星期一至五 播出時間:20:00-20:30 78台 22:30重播 WhatsApp報料熱線:68960931 節目重溫請<按此>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9日
一線搜查|鴨脷洲利東邨貨車長期違泊阻路 房署愛莫能助
鴨脷洲利東邨經常有大貨車違例泊車,嚴重阻塞通道,但居民投設多時,問題未見解決。有地區人士指出,自利東邨轉為租置屋邨後,已改為法團管理,但希望房署作為大業主,對屋邨管理發揮影響力。 投訴人關先生向《一線搜查》表示,邨內貨車違泊問題困擾多時,有時長時間、甚至通宵停泊在消防通道,尋找不到車主。「如果商場失火,消防車不能進入,如何救火?」 他表示,已多次向管理公司及法團投訴,但管理公司稱人手不足,問題一直未見改善。 除了貨車違泊問題,屋邨亦有垃圾桶亂放、野鴿聚集、居民聚賭及環境衞生不足等管理問題。地區人士林浩瑋指出,利東邨為租置屋邨,房署已將管理權交予業主立案法團,但認為房署作為大業主,可就屋邨管理和衞生問題,向管理公司施壓,迫使他們作出改善。 ~全文完~ 《一線搜查》HOY TV77台 播出日期:逢星期一至五 播出時間:20:00-20:30 78台 22:30重播 WhatsApp報料熱線:68960931 節目重溫請<按此>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8日
一線搜查|白田街市翻新後空置嚴重 街坊寧花十分鐘路程到石硤尾街市買餸
石硤尾白田商場街市在2021年完成翻新工程後重新啟用,街市環境改善,但卻出現檔戶「十室九空」情況,門可羅雀,街坊寧願花約十分鐘路程落斜到附近的石硤尾街市買餸,大為不便,他們希望房署介入處理問題。 位於白田商場底層的白田街市,在2018年被房署收回進行翻新工程,2021年工程完成並外判承租商管理。街市雖然增加了空調設施,環境亦較翻新前舒適美觀,但人流不似預期,只有幾間檔戶營業,門外擺放了「招租」的宣傳。 不少街坊表示,白田街市選擇少,只有乾貨,連菜檔和魚檔都欠奉,他們只好步行到最近的石硤尾街市,有街坊甚至會到深水埗北河街街市買餸。 關注地區民生事務的郭偉誠表示,收到不少街坊投訴白田街市的情況。他指出,由於街市收取高租金,檔戶只好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令街市物價貴,不少街坊因此改到其他街市購物,影響白田街市人流,令檔戶更難生存,造成惡性循環。他認為,房署有責任解決問題,不應讓街市採取純商業模式運作,可考慮給檔戶補貼優惠,以改善街市營運。 房署表示,如果承租商未能改善和履行租約的規定,房委會有權在租約到期之前終止合約,並在指定期間不再邀請有關承租商競投房委會街市承組合約。 ~全文完~ 《一線搜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7日
一線搜查|政府介入緊急維修 業主失主導權難跟進工程進度
舊樓維修困擾不少業主,一些沒有法團、居民組織及管理公司的「三無大廈」更難處理問題,結果問題拖到最後關頭,由政府出手處理。有一直跟進舊樓維修問題的前區議員提醒,政府介入做緊急維修,業主失去主導權,會難以跟進工程進度及推展一些改善項目。 根據屋宇署早前提供給區議會的數據,截至2023年5月,約有2700幢大廈收到強制驗樓通知但未有執行,其後約有1800幢樓宇開始做強制驗樓,但仍有三分之一,即約900幢大廈未做。前深水埗區議員李庭豐表示,業主不執行強制驗樓命令,有機會被罰款甚至釘契,「深水埗其實都有幾宗比較嚴重的情況出現,如果要政府去做緊急維修的話,當然最後亦要業主負責緊急維修費用。」 據了解,如果由政府緊急維修,有關開支有機會較自行找承辦商做更貴,因為工人被臨時徵召做緊急工程,而且當中亦會牽涉一些政府行政費用。 除了費用可能較高,李庭豐又提醒,業主自組維修,整體而言會有較多好處。「所有工程細節的主導權,都在業主立案法團或100%業權的業主身上,只要滿足到驗樓或者維修要求,他們(業主)都可以在這個要求之上,做一些譬如美化大廈,或者做一些他們想做的工程。」 但如果大廈業主「嘆慢板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6日
一線搜查|深水埗三無大廈搭棚維封大半年 屋宇署被批工程進度緩慢
舊樓維修是業主責任,但如果是三無大廈,要召集業主開會商討則非常困難。深水埗一幢樓齡達60年的三無大廈,地下店鋪大半年前被屋宇署搭棚圍封,但工程至今仍未完成。受工程影響的店鋪負責人表示,期間只見工人工作約十多日,屋宇署並無交代進展。 根據屋宇署記錄,深水埗區一共有900多幢樓齡超過50年的樓宇,其中300多幢是屬於三無大廈,即無業主立案法團、居民組織,亦無管理公司。一幢位於南昌街及長沙灣道交界的60年舊樓,地下一家鐘錶店,多年來受污水滲漏、石屎剝落等問題困擾。 店鋪負責人陳先生表示,由於樓宇屬三無大廈,業主之間一直無法就大維修達成共識,所以在2019年通知屋宇署,希望屋宇署介入,當局雖表示會接手維修,但等了三年都未有行動。 屋宇署終於去年三月在店外搭棚圍封,但工程未見有明顯進展。陳先生表示,期間只有十多二十天見過承建商的工人開工,向屋宇署投訴多次未見改善。大廈長期搭棚亦影響交通安全,過去曾先後有巴士及政府車輛,疑因棚架遮擋交通燈而撞到棚架。陳先生批評屋宇署安排混亂,不但拖延多時,又未有交代工程進度。業主自費聘請的顧問公司,報告指大廈的公用渠管收窄,需要更換,但屋宇署認為沒有即時危險,不會
- News Editor
- 2023年06月12日
一線搜查|易通行趕絕「隧道券」? 苦主憂變廢紙、退款卻淪人球 運輸署有何回應?
政府上月起於青沙管制區、城隧和獅隧陸續實施易通行,目標今年內涵蓋所有政府隧道,實現不停車收費。但最近有職業車司機、車隊老闆向《一線搜查》反映,稱手上有一大堆「隧道券」,擔心這些券像「軍票」一樣,隨時變廢紙。 甚麼是「隧道券」? 易通行下恐變廢紙 隧道券其實是80年代產物,全稱「單程使用費代用券」,以預繳形式方便駕駛人士免找續通過人手收費亭,面值由3至50元不等,不過只限政府隧道才可使用,不適用於西隧、大欖隧道。 曾駕駛客貨車的梁先生,兩年前買了一堆隧道券,後來轉駕綠的,使用頻率大減。最近政府隧道陸續轉用易通行,他擔心手上隧道券淪為廢紙,故在社交網站向網民求助,「因為我以前貪方便,在青嶼幹線上班,買隧道券過隧道,現在青嶼幹線沒有收費亭,只有獅隧、城隧收,但轉用易通行後變相得物無所用。」 另一位開客貨車的黃先生面對同樣情況,「有很多職業司機都有買隧道券,現在用易通行,他們的隧道券,一是運輸署退錢,一是代理公司退錢,現在是不知道哪一方退錢。」 僅四隧道接受 苦主批單方面改玩法 司機:「私家車、私家車。(這是什麼券來的,這券用不了。)這裡不能用這種券?(是的,這張是政府隧道券。)」今年5月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