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80年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1日
抗戰勝利80年|紅磡1944年遭空襲慘劇 廣華醫院收近300傷者 東華三院修復檔案展抗戰歷史
【有線新聞】在1944年的抗日時期,紅磡遭受空襲,近300名傷者被送到當時九龍唯一仍然服務市民的廣華醫院。醫院的創辦機構保存已修復的相關文物及檔案,將會透過抗戰展覽,讓公眾了解這段歷史。 東華三院檔案及歷史文化辦公室主管袁國是:「有些年歲是兩歲、甚至有些是五六十歲,即是無差別的,有很多不同死傷者。」這本《廣華醫院總冊》記錄了在1944年10月16日,紅磡遭受空襲後,有299名傷者被送到醫院,當中40多人入院時已經死亡。「炸傷」、「炸死」字眼,遍布10多頁的入院紀錄。 袁國是:「其實在抗戰這段期間東華服務大受影響,不過因為我們至今都保留了檔案和文物,包括機構的會議紀錄或廣華醫院總冊,甚至有些外界書信的往來,這些都可以反映當時整個日佔時期的歷史篇章。」 當年紅磡遭受空襲,是美軍對日軍後勤基地的紅磡黃埔船塢進行轟炸,包括醫局、觀音廟和公立學校等都被納入為轟炸目標區。據報造成超過900名華人死亡,約630名華人重輕傷,死傷者不少都被送到當時九龍唯一仍然服務市民的廣華醫院。袁國是:「這本會議記錄是1944年東華三院董事局會議紀錄,記錄了當時董事局成員希望在病人膳食加入紅豆,增加他們的營養。」 她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31日
抗戰勝利80年|香港陸軍服務團為捐驅士兵舉行悼念儀式
【有線新聞】抗戰勝利80周年,香港陸軍服務團為捐軀的各國士兵舉行悼念儀式。 儀式在柴灣哥連臣角道西灣軍人墳場舉行,多國駐港領事代表出席,悼念在香港保衛戰中捐軀的盟軍士兵,分別獻花和敬禮。香港陸軍服務團每年八月底都會為捐驅的士兵舉行悼念儀式。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31日
抗戰勝利80年|西貢七聖古廟設抗戰紀念碑 陳國基:弘揚先烈不屈不撓抗戰精神
【有線新聞】抗戰勝利八十周年,曾經是日軍駐紮基地的西貢北官坑村七聖古廟設立抗戰紀念碑。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鄉議局主席劉業強,以及多名中央駐港官員等出席揭幕典禮。陳國基政辭時指,香港淪陷期間,七聖古廟曾是日軍的重要基地,中共領導的抗日游擊隊港九大隊西貢中隊,在1944年冬天突襲古廟,殲滅現場全數日軍。他指立碑是為了弘揚先烈不屈不撓的抗戰精神,又表示政府正在各區多個抗戰遺址進行修繕保護工作,設立紀念碑和資訊牌,令市民更了解先輩艱苦奮鬥的歷程及無私奉獻。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31日
抗戰勝利80年|退役軍人事務部︰抗日英雄是中華民族的脊樑
【有線新聞】內地早前公布第四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和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體名錄。退役軍人事務部強調,抗日英雄是中華民族的脊樑,需要永遠銘記。 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新聞中心舉行第三場記者招待會,退役軍人事務部介紹,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當局深入挖掘宣傳抗日英烈事跡,積極保護利用抗戰紀念設施,包括加強烈士陵園提質改造,投資2.7億元人民幣,實施43個抗戰烈士紀念設施建設項目;又補助20億元資金,推動逾7.7萬座零散烈士墓遷至烈士陵園;並先後公布四批、共294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和遺址,以及1128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 退役軍人事務部副部長/馬飛雄:「這些抗日英雄是中華民族的脊樑,他們的英雄事跡和精神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動力,需要我們永遠銘記。」 國家文物局提到抗戰文物承載民族記憶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目前抗戰文物資源家底已基本摸清,抗戰文物系統保護格局和抗戰紀念館體系亦已基本建成。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孫德立:「『十四五』期間,新建改擴建近20家抗戰紀念館,對50餘家抗戰紀念館進行展陳提升,全國備案抗戰紀念館達到257家。」 當局強調將繼續做好對抗戰文物的整體保護,推動各地依托抗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31日
抗戰勝利80年|東江縱隊後代傳承抗戰歷史 沙頭角建香港首個抗戰紀念館
【有線新聞】日本侵華期間在香港敵後作戰的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骨幹成員在抗戰勝利後調職到全國各地工作,他們的後代近年返回廣東參與保育這段歷史,又在香港設立紀念館,希望傳承這段二戰時香港民間團結抗戰的事跡。 廣州市東江縱隊研究會會長黃彥輝:「我們是5倍於日軍,我們打都會輸,所以我們跟日軍的力量懸殊比較大。這個中央在派往廣東幹部裡,特別強調一定要學會耗住敵人、拖住敵人,所以我們是以游擊戰為主。」黃彥輝的父親是東江縱隊成員,這支抗日游擊部隊由中國共產黨在1938年在東江流域發動群眾組成,之後在1942年由香港居民組成的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亦在西貢一間教堂宣布成立。 黃彥輝近年主動接觸相關老兵的後代,希望紀錄這段抗戰史。黃彥輝:「我們這個回憶錄,你父親的三篇文章都在裡面。魯慧:「比較驚險的部分是寶蓮寺,當時我爸是從香港到長洲。」 魯慧的父親魯風抗戰期間積勞成疾,曾喬裝成僧人在大嶼山的庵堂養病,同時指揮區內的抗戰工作。1944年日軍突襲搜查,魯風在僧尼掩護下脫險。魯慧:「我爸21歲就當了港九大隊的副隊長,後來當大隊長,我們20多歲都不知道幹甚麼的。當時很危險的,被日本人抓住了可能要砍頭,不怕。你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31日
抗戰勝利80周年|從游擊隊整合為東江縱隊 成華南抗日武裝力量 後人憶紅色傳承
【有線新聞】在80多年前的抗日戰爭中,東江下游及廣州相繼淪陷,多個抗日游擊隊在1943年12月整合為東江縱隊,並公開宣告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成為華南重要的抗日武裝力量。 不少退役軍人都是受到長輩的影響從軍。東縱後人盧運柏:「因為我從小受到了游擊隊、我們紅色土地的感染,我到部隊時就像老一輩一樣,如果我有當兵,我一定會保衛祖國。」東縱後人盧國新:「在我們還是小的時候,他們說出來的東西,我們就很受益,所以我當時1970年左右都是當兵,當兵一定要去參軍當兵。」 作為抗日時期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游擊隊,在1943年12月2日正名為東江縱隊,主要活動在廣東東江下游地區,包括惠陽、東莞、寶安,以及香港和廣州周邊。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副館長唐琳:「這裡的地勢非常的有利,大家知道大嶺山周邊都是山勢延綿起伏。在部隊來到這裡之前,在40年初,我們當地的黨組織就已經派了得力的幹部來到這裡去發動黨員,同時建立了黨組織,也有了我們的抗日自衛隊等,是打下了很好的群眾基礎。」 東江縱隊也積極參與香港文化界的秘密營救行動,保護被日軍追捕的文化人士,包括廖承志、何香凝、柳亞子等,鞏固敵後抗戰根據地。 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附近的大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30日
抗戰勝利80周年|灣仔舉行無人機表演 維港上空現盧溝橋、戰火等圖案
【有線新聞】灣仔有無人機表演,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 1,200架無人機晚上8時在灣仔海濱砌出警世鐘,以「九一八事變」拉開表演序幕,維港上空出現盧溝橋、戰火及喇叭等圖案,又有多場重要戰役字句。15分鐘表演亦都展示與香港有關事件,包括宋慶齡在港發起籌款、東江縱隊抗戰、以至香港淪陷後營救滯港的文化名人。尾聲亦重現1945年8月15日,大公報以頭版報道日本投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30日
抗戰勝利80年|率受邀人士赴京出席閱兵 李家超:難得機會再次紀念抗戰
【有線新聞】抗戰勝利80周年,行政長官李家超到西貢斬竹灣抗日英烈紀念碑園出席紀念儀式,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則到黃大仙為抗戰勝利展覽開幕。 李家超、多個中央駐港機構代表、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以及抗戰老兵代表,在西貢斬竹灣抗日英烈紀念碑園向抗戰期間捐軀的人士致敬、默哀,又為英烈紀念亭的對聯揭幕,對聯的內容是「英豪抗日千秋歌義勇,社稷迎曦八秩頌昌平」。 李家超:「我們牢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喚醒人民對和平嚮往以及堅持,讓世界各國人民共享安寧。各位,就讓我們團結奮進,傳承英烈精神,弘揚愛國情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鬥。」李家超又說會帶領各界受邀人士到北京,出席下月3日的抗戰80周年閱兵儀式,他形容是難得機會再次紀念抗戰,亦可體會國家建設。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聯同中聯辦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等,到黃大仙一個社區中心出席抗戰暨反法西斯戰爭80周年收藏品展覽開幕儀式。他指認識抗戰歷史是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又指要警惕危害國安的思想,「今日國家繁榮昌盛,大部份人都沒有親身經歷過戰爭的洗禮,正因如此,我們更應趁這個意義重大的日子向年青一代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刻牢記今天國家的和諧穩定、繁榮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30日
出席抗戰收藏品展覽 陳國基:認識歷史是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
【有線新聞】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黃大仙一個社區中心,出席抗戰暨反法西斯戰爭80周年收藏品展覽開幕儀式。 陳國基、中聯辦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等出席展覽開幕儀式,收藏品展覽展出抗戰時期的照片、物件和文獻反映當時香港人的生活情況。陳國基致辭時指認識抗戰歷史是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又指要警惕危害國安的思想,「今日大部份人都沒有親身經歷過戰爭的洗禮,正因如此,我們更應趁這個意義重大的日子向年青一代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刻牢記今天國家的和諧穩定、繁榮昌盛實在得來不易,更加要高度警惕所有試圖破壞國家安全的思想和言論。」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30日
抗戰勝利80年|東北抗戰俄僑後代辦紀念館 保存生活印記
【有線新聞】在二戰日本侵略中國東北期間,黑龍江哈爾濱有不少俄羅斯僑民參與抗戰及抗日運動,有中俄聯姻的後代創辦紀念館,保存俄僑在哈爾濱的生活印記。 胡泓的祖父是東北抗日聯軍烈士,父親在抗戰時曾經為蘇聯紅軍做翻譯工作,結果認識了白俄貴族出身的妻子。胡泓:「 (蘇聯紅軍)在東北待了幾個月,就是這個上校軍官,把我爸爸領到我母親的家裡去。實際他想把我爸爸介紹給這個俄羅斯女孩,後來還是結婚了,這樣我的父親就把我母親也帶到解放軍隊伍裡了。就是母親和我的姨媽都是參加了中國的革命、中國的解放、抗美援朝戰爭等等。」 胡泓說不少哈爾濱俄僑都有參與二戰,以至之後的中國戰事或民間運動,而胡泓就在戰後於哈爾濱出生,「我們第二代的混血兒上小學就很受氣,有同學們看見就開始罵『老毛子』、『老毛子』,甚麼白俄,甚麽的這一類,那時候我們聽了非常非常侮辱,非常侮辱,他把我們當作異類來看。」 為了令更多人知道俄僑在哈爾濱的生活文化,胡泓2001年在中央大街買下一位俄僑的舊居,改造成俄式餐廳,設立哈爾濱俄僑紀念館,「差不多100年左右了現在,這些東西還都保留著,我想讓這個氣息、讓這種訊息流傳下去。我讓大家有點感受,要不然這些人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30日
抗戰勝利80年|出席斬竹灣烈士碑園儀式 李家超:牢記歷史是為共享安寧
【有線新聞】抗戰勝利80周年,行政長官李家超到西貢斬竹灣抗日英烈紀念碑園出席紀念儀式,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則到黃大仙為抗戰勝利展覽開幕。 李家超、多個中央駐港機構代表、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以及抗戰老兵代表,在西貢斬竹灣抗日英烈紀念碑園向抗戰期間捐軀的人士致敬、默哀,又為英烈紀念亭的對聯揭幕,對聯的內容是「英豪抗日千秋歌義勇,社稷迎曦八秩頌昌平」。李家超說香港有不少抗戰遺址,特區政府會加設紀念牌匾、史實資訊,「我們牢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喚醒人民對和平嚮往以及堅持,讓世界各國人民共享安寧。各位,就讓我們團結奮進,傳承英烈精神,弘揚愛國情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鬥。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聯同中聯辦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等,到黃大仙一個社區中心出席抗戰暨反法西斯戰爭80周年收藏品展覽開幕儀式。他指認識抗戰歷史是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又指要警惕危害國安的思想,「今日國家繁榮昌盛,大部份人都沒有親身經歷過戰爭的洗禮,正因如此,我們更應趁這個意義重大的日子向年青一代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刻牢記今天國家 的和諧穩定、繁榮昌盛實在得來不易,更加要高度警惕任何試圖破壞國家安全的思想和言論。」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9日
抗戰勝利80周年|姚柏良倡結合抗戰及海防博物館、鯉魚門 打造紅色旅遊點
【有線新聞】抗戰勝利80周年,旅遊業界建議結合抗戰及海防博物館、鯉魚門以及西貢,組成「紅色旅遊」路線帶動地區旅遊經濟。 約120名旅遊界人士出席旅議會舉辦的考察活動,他們先在中環碼頭搭觀光開篷巴士,有導遊沿途介紹,巴士之後到達筲箕灣抗戰及海防博物館參觀,代表在館內的抗日烈士紀念展板電子獻花。 一行人再坐船到達鯉魚門新碼頭在附近考察,沿路都有不少義工將牆壁「變身」成當區地標,鄰近亦有海鮮美食街及古蹟。村內這座天后廟始建於清代、1953年重建,旅遊界希望將這條路線打造成旅遊景點,介紹香港漁民歷史。 旅遊業界認為,多個景點都富有歷史及文化意義,可成為新的「紅色旅遊」路線,帶動地區旅遊經濟。旅遊界姚柏良:「鯉魚門對岸有很多軍事設施遺蹟,同時鯉魚門的海鮮亦是世界知名的美食,加上東區這邊大家知道,鯉魚門的渡假村本身有法定古蹟。」 行程最後一站賽馬會鯉魚門創意館,這裡原本是鯉魚門海濱學校,介紹抗戰歷史及英雄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