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搜查|南區復康專線7月停運 輪椅居民憂難覆診 盼延續服務

「南區復康專線」為區內長者及行動不便人士提供重要的交通支援,方便他們往返醫療機構。然而,這項服務在運作了五年後,將於2025年7月1日起停止營運。《一線搜查》近日收到多位市民的求助,反映對專線服務的強烈需求,希望政府及有關機構能重新考慮延續這項對社區至關重要的服務。

早在八年前,時任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每個區議會預留一億元撥款,用作推行社區重點項目,南區復康專線便是該區的重點項目之一。根據2018年的立法會文件,民政事務總署指該項目旨在彌補區內無障礙交通設施的不足,最終獲財委會批出4,990萬元,交由復康會營運五年。文件亦提到,計劃結束後,專線可透過自負盈虧或贊助方式延續。但五年過去,服務未獲新資金支持,難以繼續營運,加上租約期滿,專線將於7月1日起停運。

指專線停運影響深遠 輪椅居民感徬徨
根據南區復康專線的資料,該服務設有五條固定路線,每條路線車程約一小時,另有一條可預約路線,覆蓋鶴咀、石澳、大浪灣、赤柱等偏遠地區。自啟用以來,專線提供專業且細心的服務,深受居民讚賞。南區居民陳小姐住在黃竹坑逸港居,她表示,住所附近難以截到的士,即使有車,司機亦常因輪椅乘客而拒載。至於巴士,陳小姐坦言,巴士司機對輪椅乘客的態度普遍不友善,令她感到無助。當被問及專線停運後會如何解決交通問題時,她無奈指:「未知㗎,未諗到,到時先算。」

另一位居民張小姐亦表示,「呢班車冇咗都好遴迍,變咗要由赤柱坐巴士到大口環附近,跟住再轉車落去大口環,所以去到大口環就好捩棄,對於傷殘病人好有用囉,我覺得唔應該取消成個南區的復康車囉。」
的士出入加重負擔 居民:一上車就要俾$120
同樣深受影響的還有居住在利東多年的梁先生,他因小兒麻痺症自小需要使用輪椅,並因哮喘及心臟問題需頻繁到醫院覆診。他表示,早前收到專線停運的消息時感到半信半疑,「佢錄音講7月之後唔會有政府資助,所以要停運。」梁先生過去數年一直依賴復康專線往返醫院,他指出,雖然醫院提供非緊急護送服務,但該服務並非點對點,需接送多名乘客,等車時間長且路線迂迴。

「曾經試過葛量洪覆完診,3點睇完(醫生),6點先有車接我,嗰3個鐘就係醫院度等。」梁先生提到,有時非緊急護送車輛會帶乘客「遊花園」,繞行港島多區才到達目的地,對行動不便的乘客而言,路途上如廁等需求只能忍。梁先生:「忍,忍,忍,忍唔到都冇辦法,所以有時跟車職員都要做埋清潔。」

復康專線臨近停運,梁先生已有最壞打算,必要時就靠的士出入,但會加重其經濟負擔,「如果你有緊急事,睇完醫生你就要自己召星群的士或鑽的,但嗰啲車,你一上車就要俾$120,然後先計的士車程。別無選擇下先會揀,因為佢真係好貴,係呢度搭車去香港仔,都已經要百幾元,但你哋普通搭的士唔使百幾元。」
區議員回應冷淡 居民失望
翻查南區復康專線網頁,當日關愛隊及區議員亦曾協助宣傳有關服務。梁先生早前曾透過關愛隊向區議員求助,希望爭取延續專線服務,但結果令人失望。他表示,一位區議員僅回覆「得啦!」後便無下文,亦沒有進一步跟進或要求資料,梁先生無奈說:「唔敢想像!」《一線搜查》亦向九位南區區議員,包括張偉楠、黃才立、李嘉盈等查詢專線停運事宜,但均未獲回覆。

復康會回覆《一線搜查》查詢時表示,南區復康專線服務使用量持續上升,截至今年1月底,已提供合共45,428班次服務,總服務客次達201,155,24/25年度服務客次總數已達目標的120.5%,顯示服務受到居民認同和接受,亦反映區內對相關服務的需求。發言人又指,將會妥善處理服務結束後的安排,服務完結後,希望南區居民可以選用其他交通工具前往目的地。

78 HOY資訊台:《一線搜查》
播出日期:逢周一至五
播出時間:晚上8時77台首播、10時半78台重播
WhatsApp報料熱線:68960931
節目重溫請<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