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機墮海|成功吊起引擎、外殼經已損毀 詹永年:水面見到大部份零件、料調查較容易
【有線新聞】貨機墮海事故,機管局開始打撈及移走貨機部分殘骸,有工程師估計確定索帶固定位置至少需時兩日,起吊時亦要注意擺動。
兩艘打撈船「南天翔」及「南天鵬」已就位,停靠在墮海貨機附近。「南天翔」之後吊起其中一個引擎,外殼經已損毀,隨後飛機輪胎連同起落架亦被吊起。「南天鵬」亦吊起一些零件,以及相信是機艙內的貨箱。工程團隊又在機尾附近放下繩索,岸邊有人員視察。
有熟悉船舶的工程師估計,當局正評估風險,確定索帶固定位置,吊起貨機殘骸亦要小心。工程師學會機械、輪機、造船及化工分部前主席司徒家成:「當殘骸輕微離開水面,它會有搖晃,擺動時就要暫停,待固定好再起吊。而且這個吊機起動比較慢,因為全部使用液壓系統,亦要穿很多滑輪去減低吊運速度。」
季侯風已稍為緩和,但北跑道海面仍然有浪,專家指打撈工作進度視乎天氣和潮水變化,殘骸吊上岸後,還要運送到維修中心調查。熟悉航空界的工程師指,當局需分別在30日及一年內提交初步及最終報告,相信機上兩個黑盒有助尋找線索。
香港工程師學會航空分部副主席詹永年:「話音記錄儀能記錄駕駛艙所有對話、聲音和通訊,有甚麼按鈕是否曾啟動,或有沒有響起警號。飛行資料記錄儀則記錄很多數據,例如飛機未降落前的速度、角度、降低率,甚至降落後在跑道上減速、有沒有彈起。」詹永年又指現時在水面仍見到大部份零件,認為調查相對較容易。
打撈工作入夜後繼續,一直浸在海入面的尾翼被固定後慢慢吊起,移離海面放到打撈船上,工程人員用射燈照向機艙內部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