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丫海難|死因研訊歷時43日、逾70證人 揭尾艙無水密門 船廠、海事處互推責任
【有線新聞】南丫海難死因研訊星期四結案陳詞,研訊43日,傳召超過70名證人。
事隔近13年,南丫海難五月初終於召開死因研訊,傳召超過70名證人。證人主要來自財利船廠及海事處,圍繞海難中迅速沉沒的「南丫四號」。死因庭嘗試還原「南丫四號」的建造過程,當中關鍵是尾艙的水密門。
根據建造標書,列明要有5塊水密艙壁,分隔成6個水密艙,結果原來尾艙根本沒有安裝水密門,變成一個通道口。究竟哪一個環節出錯?財利船廠董事羅愕瑩先後傳召出庭三次,他稱早在設計初段就決定移除水密門。他解釋當時誤解了海事處「船總長度一成」的規定,以為尾艙長度不能少於船總長度一成,所以打通船尾兩艙。
這個說法不單船廠上下都不知情,他自己在2013年獨立調查委員會作供都沒有提及過。另一個爭議點是由繪圖到批圖則,去到建造以至海事處驗船,一直都沒有人發現缺少一道門。但船廠先後為「南丫四號」做過三次穩性計算,又當尾艙是水密。
問題亦落在海事處,「南丫四號」建成,海事處檢驗沒有發現出問題,隨後的年檢又不帶圖則,沒有加裝或改動痕跡就審批,令到問題「滾雪球」般延續。船廠覺得海事處理應要把關,船東亦有責任提出疑問,但海事處就認為不能用公帑為私營機構「守尾門」。
結果連環出錯又互相推卸,賠上39條人命。家屬爭取多年,終於召開死因研訊,隨著星期四結案陳詞,裁判官就會頒下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