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金百科|歷來「去美元化」對環球資產影響?
【有線新聞】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加劇「去美元化」趨勢。
根據金融界的統計,自1971年以來美元指數一共經歷過九輪、歷時超過一年的重大調整,下調幅度介乎14%至33%。跌幅最嚴重的一次在1985年初開始,歷時接近三年,美元指數由歷史高位165降至85左右的水平,累計急挫48%。跌幅最少的一次是最近的2016年,歷時兩年多,回調了14%。美元在不同時期的下跌,對各類投資資產都有不同的表現。
當中美股在美元貶值期之下大多數都會造好,而自1989年以來,日股同美元指數會同步向下。至於踏入千禧年之後美元向下調整,金價、銅價同油價走勢就相反、呈上升趨勢。以2016年底到2018年初為例,美元指數跌14%,本港恒生指數就累升43%,越南股市更漲逾七成,期金同期銅就分別漲價近兩成同三成。
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美元面對最嚴重的貶值,指數近乎腰斬,期間日股、金價以及英鎊匯價都上升超過七成。反而美元同美債息的走向並無絕對的關連關係,過去的九次美元貶值,美十年國債息、五跌四升,跌幅最大的一次亦是美元貶值最大的一次,債息累跌2.9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