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金百科|熊貓債
【有線新聞】2005年10月第一隻熊貓債誕生至今已有20年,在中國低的融資成本及國際機構對人民幣的需求上升的背景下,熊貓債愈見旺場。
早前亞投行發行的兩年期熊貓債券創下最多機構參與紀錄,大行摩根士丹利早前亦進軍熊貓債市,成為首間美國公司發行熊貓債。首隻熊貓債是亞開行發行,截至7月下旬累計654隻熊貓債誕生,規模逾1萬億元人民幣。
境外機構在另一個國家發行以發行地貨幣計價的債券,就是「外國債券」,通常以發行地的特色命名。所以境外機構在中國內地以人民幣發行的債券,統稱為「熊貓債」。
熊貓債之所以成為國際資金「寵兒」,主要受惠中國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息差倒掛,以中美10年期國債孳息率為例,2022年中開始,中國債息低於美國,現時兩國的息差超過2.5厘,變相提升了境外機構以人民幣資產融資誘因。
繼去年熊貓債發行量創新高後,德意志預計今年發行規模可達1,610億元人民幣,加上機構債券到期置換需求,估計總發行量將再破紀錄,有望升至約2,230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