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成全國首批無人駕駛商業化試點 引近500輛自動駕駛汽車 開展常態化運營
【有線新聞】湖北近年積極推動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武漢市更成為全國首批無人駕駛商業化試點之一,吸引近500輛自動駕駛汽車開展常態化運營。
這些無人駕駛巴士現時在武漢經開區,24小時試營運,一共提供4條線路,服務沿線約5萬名居民。巴士通過雷達和鏡頭導航行駛,配備360度無盲區感知功能和全冗餘設計,可自動識別周邊障礙物,並作出反應。負責人說經過多年運營和數據積累,自動駕駛技術的穩定性已大幅提高,期望能為司機提供智能輔助。
武漢車網智聯科技經營管理部長張銳霖:「我們在駕駛的時候,司機會出現疲勞,那麼我們可以通過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的技術,能夠幫他們提示他們可能出現了疲勞的狀態,包括在一些緊急的情況下對他們的一些駕駛行為進行一些提醒。」
武漢在2023年成為全國首批20個智能網聯汽車領域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之一,至今開放測試的道路覆蓋全市超過3,000平方公里,吸引近500輛自動駕駛汽車開展常態化運營。市政府牽頭多部門組成的聯合工作組,負責對車輛進行審批和風險等級評估,當局亦在道路兩側安裝設備配合。
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總工程師盛章學:「道路兩側安裝了智能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等一些感知設備,並通過5G通信和邊緣計算,將道路的實時信息傳遞給智能汽車,這種側重於一體化的架構使道路具備了『千里眼』的能力。」
湖北提出「分步走」目標,逐步強化創科發展,計劃在2027年顯著提升創新策源力,到2035年成為全國創新生態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