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18日
俄烏戰爭|美制裁兩中企 涉助俄方生產攻擊無人機 中方批指控不實
【有線新聞】美國制裁兩間中國公司,指涉及向俄羅斯提供組件生產用於俄烏戰事的攻擊無人機。 財政部公布制裁四個實體及個人,參與研發生產俄羅斯一款長程攻擊無人機,設在廈門及深圳的兩間公司,分別負責在中國生產引擎和運送給俄羅斯的軍火商。今次是美國首次針對與俄羅斯合作研發生產武器的中方企業實施制裁,中國駐美大使館駁斥指控不實,強調與俄方的合作公開、光明正大,一貫負責任處理軍事用品出口,反對非法單方面制裁。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18日
金正恩:南韓是敵國 若北韓主權遭侵害將毫不猶豫使用武力
【有線新聞】北韓領袖金正恩指需認清南韓是敵國的事實。 朝中社報道,領袖金正恩到人民軍第二軍指揮部視察,期間翻閱地圖,南韓傳媒推測是首爾地圖,不排除金正恩與軍人討論兩韓開戰時攻擊首爾的計劃。金正恩促請軍人認清南韓是他國和敵國的事實,指日前切斷連接所有通往南韓的路段,不僅是物理上封閉道路,而是代表斷絕與南韓的「惡緣」,消除兩國統一及同族意識;稱若南韓侵害北韓主權,北韓將不受條件約束、毫不猶豫使用武力。 他又指,韓美同盟的性質改變以及敵人強化軍事行動,證明北韓更需以核武遏制,以維護可靠、安全和鞏固的和平。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18日
俄烏戰爭|澤連斯基:情報指中國持續援俄 北韓將派一萬士兵加入俄軍
【有線新聞】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指控北韓準備派兵加入俄軍攻烏。 澤連斯基指,情報顯示北韓準備派遣約1萬名士兵加入俄軍攻打烏克蘭,目前已派相關技術人員到東部被俄方佔領的地區,警告若北韓等第三方國家參與,將令戰事演化至世界大戰。情報又顯示,中國持續向俄羅斯提供協助拖延戰火,又指控伊朗及北韓援俄,促請西方國家繼續助烏攻俄。 北約秘書長呂特則指,未有證據證明北韓軍人加入俄軍,但稱平壤政府以供武等方式支持俄羅斯,對目前情況深感憂慮。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18日
內塔尼亞胡警告殺死哈馬斯領袖辛瓦爾 不代表結束戰事
【有線新聞】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警告殺死辛瓦爾不代表結束戰事。 內塔尼亞胡:「這不代表會結束加沙戰事,而是開始邁向停火,我向加沙人民發出簡單的信息,這場戰事明天就可結束,若哈馬斯武裝分子放下武器投降並釋放人質。」他稱以色列已跟哈馬斯算帳,對加沙人民來說終可擺脫暴政,又向以方人質家屬形容目前是一個重要時刻,承諾致力爭取所有人質安全回國。 美國總統拜登指辛瓦爾之死對全世界來說是美好的一天,已致電內塔尼亞胡祝賀,又形容今次是一個可讓人質獲得釋放並達成加沙停火的機會。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18日
以軍證實已擊殺哈馬斯領袖辛瓦爾 遺體正送回以色列
【有線新聞】以軍指已擊殺哈馬斯領袖辛瓦爾。 以色列警方發放片段,辛瓦爾的遺體由車隊運送到國家法證中心作進一步調查。以軍早前發放無人機片段,一名蒙面的男子坐在椅子上,相信他是辛瓦爾。他曾向無人機扔一支棍,最終以軍向建築發炮殺死辛瓦爾。 以色列外長卡茨則指加沙可能從此不再受哈馬斯或伊朗控制,辛瓦爾被指是策劃一年前突襲行動及擄走大量人質的主謀。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17日
以哈戰爭|以軍稱「很可能」擊殺哈馬斯領袖辛瓦爾 指非預早計劃、事前不知其行蹤
【有線新聞】有以色列高層官員指,以軍「很可能」已擊殺了被指策劃一年前突襲行動及擄走大量人質的哈馬斯領袖辛瓦爾,正核實死者身份是否吻合。 有以色列安全專家在網上發放圖片看到一群以軍士兵圍著一具遺體,形容是歷史性勝利的圖片。61歲的辛瓦爾被指是去年10月7日武裝分子大舉突襲以色列,並擄走數百名人質的主謀,他到今年8月接替在伊朗遇刺身亡的哈尼亞,成為哈馬斯政治局主席。 以色列傳媒報道,擊殺辛瓦爾的行動並非預早計劃,原本亦不知他在建築內,以軍外號比斯拉赫旅的第828步兵旅周三在加沙一處地點開始行動,其間發現3名武裝份子逃入建築內,以軍與他們交火,有坦克向建築發炮後建築倒塌。隸屬同一旅、外號「飛師」的第450營步兵部隊其後攻入建築及發現3人遺體,搜查一輪後撿取遺體的DNA樣本作比對,以軍又指現場未發現以色列人質的蹤跡。 人質家屬發聲明形容行動是勝利,同時要求當局利用這次機會與哈馬斯達成停火換取釋放人質的協議,又指全部人質獲釋才算得上是完全的勝利。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17日
俄烏戰爭|澤連斯基向歐盟、北約宣揚「勝利計劃」
【有線新聞】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分別向歐盟及北約宣揚其「勝利計劃」,爭取盡快獲邀加入北約,但北約稱未有時間表。澤連斯基亦與美國總統拜登通電話,美方宣布提供額外逾4億美元援助。 澤連斯基出席布魯塞爾的歐盟峰會時爭取各國領袖支持「勝利計劃」,指有助創造條件以外交方式解決衝突,「立即邀請烏克蘭加入北約至為重要,成為成員的程序可稍後進行,要令普京見到他的地緣政治計算毫無價值。先邀請後加入,不會有政治成本,這是強力的決定,最重要是決心。」 軍援烏克蘭的會議稍後亦會在德國柏林召開,北約這兩天亦在布魯塞爾召開防長會,面對烏方多次表態要求加入,北約未有確切時間表。北約秘書長呂特:「烏克蘭有可能會成為第33個成員,但可能會有人突然插隊,無論如何烏克蘭將來會成為北約成員,這在華盛頓已決定,現在只是時間問題。」北約成員今年上半年已向烏克蘭提供逾200億歐元軍援,強調未來繼續援助,確保烏克蘭獲勝。 美國總統拜登周三與澤連斯基通電話,澤連斯基匯報了「勝利計劃」的新進展,雙方同意展開進一步磋商。白宮亦宣布向烏克蘭提供多4.25億美元援助,主要是額外防空裝備、空對地導彈、裝甲車與關鍵彈藥。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17日
俄羅斯國會首讀通過法案 禁宣傳不生育主義
【有線新聞】俄羅斯國會首讀通過法案禁止在當地宣傳不生育主義,新法例被視為國家安全策略一環,總統普京早前已指出要將提升生育率列為優先事項。 俄羅斯國家杜馬以388票贊成,無人反對或投棄權票下,大比數首讀通過法案。條文內容包括禁止網絡、媒體或廣告鼓吹不生育主義,對發布內容的個人罰款40萬盧布,公司則會罰款500萬盧布,折合約3.2萬及40萬港元,違例的外國人亦可能被驅逐出境。議長沃洛金表示女性可自行決定是否生育,但不能接受向希望生育的婦女施壓,批評這股西方風氣正想傳入俄羅斯。 俄羅斯今年上半年不足60萬名嬰孩出生,較去年同期少了1.6萬,為25年來新低。死亡人數同時有上升趨勢,今年上半年約32萬人離世,按年同期增加近5萬人。克里姆林宮承認生育率低已成為嚴重國家問題。 加上俄烏戰事持續,大量俄軍死傷,人口減幅勢必加劇,政府已因應加強宣傳成家立室傳統觀念。總統普京亦鼓勵婦女每人至少生育三名子女,期望在2030年將生育率從現時1.4提高至1.6。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17日
日本宮古機場附近發現兩枚戰時未爆炸彈
【有線新聞】日本沖繩縣宮古機場附近發現兩枚戰時未爆炸彈。 兩枚250公斤炸彈上周先後在宮古機場附近農田經磁力探測後發現,分別埋在地下約0.8及2.7米深位置,它們均為英國製造,相信是英軍二戰時投放,當地市政府表示將與自衛隊協調處理。 宮古機場前身為日軍機場,機場附近去年亦發現5枚未爆炸彈。在月初,九州宮崎縣的宮崎機場其中一條滑行道有戰時美軍炸彈突然爆炸,國土交通省自周三晚起,對宮崎等5個機場展開緊急檢查。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17日
梨泰院人踩人|首爾前警察廳長獲判無罪
【有線新聞】南韓梨泰院前年人踩人慘劇,涉嫌失職的首爾前警察廳長獲判無罪。 金光浩步出地方法院,有死者家屬不滿裁決,阻止他離開。法官指單憑警方提交的報告及短訊,難以確定被告能否預判梨泰院事發當晚會因聚集大批人、導致人踩人,他在事發前曾指示檢查現場秩序,事發後亦有緊急調派警員到場,難以確定是否因為他的過失導致事態進一步擴大,但承認警方的應對手法不符合公眾期望。 前年萬聖節前夕,梨泰院發生人踩人慘劇,釀成150多人死亡。另外兩名被起訴的前警員亦獲判無罪。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17日
美軍出動B-2隱形轟炸機 炸毀胡塞武裝地下軍火庫
【有線新聞】美軍出動B-2轟炸機攻擊也門胡塞武裝的地下軍火庫。 防長奧斯汀證實出動B-2長程隱形轟炸機等,對胡塞武裝5個地下軍火庫進行精準打擊,摧毀先進武器,進一步削弱組織的力量。這次是美軍首次公布使用這款戰略隱形轟炸機攻擊胡塞武裝,奧斯汀稱不論武裝分子的目標有多隱蔽或深入地底,美軍在必要時能隨時隨地展開攻擊。
- 有線新聞
- 2024年10月17日
美國大選|賀錦麗首次霍士專訪 就非法移民等接受質問 最新民調僅領先特朗普一個百分點
【有線新聞】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接受保守派電視台霍士新聞專訪,就邊境非法入境問題等接受質問,表明一旦當選不會是拜登政府的延續,最新民調顯示賀錦麗領先對手共和黨的特朗普僅一個百分點。 賀錦麗在霍士新聞的首個專訪多次擦出火藥味,談到保守派關心的美墨邊境非法入境者湧入問題,賀錦麗稱拜登政府當年一就職已把問題放在首位。賀錦麗:「第一項法案在宣誓就職數小時後提出,就是修改移民制度的法案(對,那是2021年《美國公民法案》。)沒錯。(讓他們獲得公民身份……)可以先讓……可以先讓我回應嗎?請你讓我講完。」 賀錦麗被翻舊帳,曾謂想不到自己的政府會與拜登政府有何分別,她澄清自己的任期不會是拜登的延續,將注入個人經驗和不同立場的新想法,展現新一代的領導風格。賀錦麗又猛批共和黨對手特朗普令美國分裂,主持人問是否代表支持他的近半美國人都是愚蠢,她稱不會像特朗普般貶低民眾,再次批評特朗普形容異見者是內敵。賀錦麗:「你與我都很清楚(特朗普)說要出動美軍對付美國人、說要清算和平示威者、說要囚禁意見相左的人,美國是民主國家。」 霍士新聞立場一向較傾向特朗普,賀錦麗受訪是期望拉攏投票意向不明的選民,訪問播出後特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