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話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9日
天文台:考慮明日黃昏前後發出三號風球 料周二氣溫降至19度左右
【有線新聞】一股東北季候風正影響廣東,本港風勢將會逐漸增強,天文台表示,會在今日(19日)稍後發出強烈季候風信號,並考慮在明日(20日)黃昏前後直接發出三號強風信號,取代強烈季候風信號。 天文台預料,熱帶氣旋「風神」會在今晚進入本港800公里範圍內,隨著「風神」在明日逐漸靠近廣東沿岸,天文台會考慮在明日黃昏前後直接發出三號強風信號,取代強烈季候風信號。在「風神」及季候風的共同影響下,未來數日本港風勢持續頗大,漸轉多雲有雨,星期二及星期三初時雨勢有時較為頻密,星期二至星期四市區氣溫會顯著下降至19度左右,新界再低兩三度。 另外,天文台指,受天文大潮、東北季候風及風神的共同影響,本周連續數晚在漲潮時部分沿岸低窪地區可能出現水浸。其中星期二至星期四晚上維多利亞港的水位會上升至海圖基準面以上3米左右。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7日
14歲男學生連捅26刀殺女同學 聞呼救聲折返補刀 死者母親怒斥:比成年人還要狠
【有線新聞】深圳龍華區發生震驚社會的兇殺案,一名14歲女學生遭同班男同學連捅26刀身亡,兇手甚至在聽到受害人呼救後折返補刀,手段極其殘忍。案件於本月15日在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疑犯涉嫌故意殺人罪受審,庭上聽聞檢方求刑死刑後當場下跪求饒,案件擇期宣判。 據內媒報道,受害人潘女與疑兇鍾男同為深圳某中學的初三學生,居住在龍華區同一屋苑。潘女的母親曾女士憶述,女兒自小與同屋苑的陳某為好友,兩家家長自小學起會輪流接送孩子上下學。升上初一後,鍾男母親以「丈夫在外地、工作繁忙」為由,請求曾女士及陳某父親順帶接送鍾某,兩人出於善意答應,義務接送長達三年。 三年善意接送換悲劇 少女遭男同學連捅26刀 曾女士指,鍾男常坐在副駕駛,每次接送僅在上下車時說「叔叔阿姨好、再見」,一路沉默寡言,女兒則與陳某坐在後排。三人到校後便會分開,女兒雖然與鍾男同班,但幾乎零交流,「更不可能得罪他。」誰料4月8日下午,悲劇發生。 據深圳市人民檢察院起訴書,當日下午,陳某父親將三人送至屋苑門口,潘女獨自走向自家樓棟時,鍾男突然手持摺刀將她攔住,質問後在數十秒內連捅20多刀。鍾男事後欲轉身離開,突聽到潘女呼救,竟折返補刀,其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7日
一線搜查|橋咀島珊瑚被踩爛 浮潛新手無意識搞破壞? 遊客誤解:應該可以摸吧
西貢橋咀島擁有全港第二高的珊瑚覆蓋率,是海洋生態的寶庫,但如今越來越多遊客追求深度遊,探索未經琢磨的自然秘景,十一黃金周期間就單日湧入超過四千名遊客,帶來嚴重的生態壓力,更被發現出現種種破壞行為。有專家直言要天然恢復需時以年為單位,而《一線搜索》亦訪問過部份遊客,顯然不太了解珊瑚保育知識。 「後面其實就是大量遊客浮潛的地方,就是我們所謂的珊瑚區,又當日十月一日的時候,其實見到大量遊客浮潛,同時他們也游到珊珊區的位置,去進行一些浮潛的活動。」綠色和平項目主任夏淳權向《一線搜索》指出,因為越靠近珊瑚區就會有越多的海洋生物,可能遊客因而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踩著下面的珊瑚,甚至純粹覺得有東西看,就可以欣賞,就有意無意地破壞了珊瑚。 「其實橋咀那個位置一向都有浮潛,我們做珊瑚普查都經常見到踩到珊瑚。」香港珊瑚礁普查基金總幹事紀力偉表示,橋咀島珊珊區的的十字牡丹珊瑚其實相當脆弱,「很脆的,其實一踩就會爛,它要天然自行去恢復,起碼都要用年來計算,最少都一年兩年甚至以上的時間,如果環境好或者沒有人繼續去踩爛。」 《一線搜索》在西貢碼頭訪問來港遊客,發現有遊客對海洋生態保育知識明顯不足。男遊客:「我覺得是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6日
狂捅師姐50刀再反鎖廁格 14歲少年持刀校內狂奔 亢奮高呼「我殺了人」 警揭兩人鮮有交集
【有線新聞】馬來西亞有中學發生駭人聽聞的校園兇殺案,一名14歲男學生於上課期間持刀尾隨16歲師姐至女廁,狂捅對方逾50刀後,將其反鎖於廁格。兇徒犯案後滿身血跡在校內狂奔,並高呼「我殺了人」。事後網上流傳多張懷疑是兇徒的「死亡筆記」,當中除了寫下大量動漫台詞外,更記載多宗國際校園命案。 尾隨師姐至女廁狂劈 反鎖廁格成血泊 據當地傳媒報導,事發於本月14日上午9時許,當時正值上課時間,該名中一男學生見師姐離開課室,便持刀尾隨至女廁,向其全身狠刺逾50刀後,將對方鎖在廁格內。兇徒事後手持沾血利刃在校內徘徊,進入多間課室及操場大聲呼喊:「我殺了人」,引起學生恐慌。 有學生眼見兇徒滿身血跡,於是通報老師。老師趕到女廁破門而入,發現師姐倒臥血泊中,惟送院前已無生命跡象。在兇徒同校哥哥的協助下,老師們聯手制服情緒不穩的兇徒,警方到場後將他拘捕,並檢獲兩把利刃。 被傳暗戀惹殺機? 警:兩人交集少 據兇徒哥哥透露,兇徒對女死者懷有強烈愛慕之情,手機相簿內全是師姐的照片;加上近來面臨學業壓力,對因成績不佳而被編入中一預備班有感不滿。而死者朋友則表示,兇徒於事發前一天曾向對方告白被拒。疑在學業不盡人意及告白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6日
一線搜查|寶馬山工程驚嚇巨響 零距離多方位夾撃 居民「人都癲」靠食鎮靜劑?
為連接炮台山地鐵站至寶馬山住宅區,行人通道系統工程正進行得如火如荼,不過由於寶馬山岩層堅硬,爆石引發的巨響卻令鄰近居民苦不堪言。《一線搜查》最近就接獲居民陳先生投訴,有關工程巨響更是不定時出現,相當有驚嚇性,而且往往長達半小時,有街坊就此而要睇醫生、食鎮定劑幫助平復情緒。 「這些噪音其實已直接影響到精神健康,最困擾的是那些持續而尖銳的聲音,或者低沉的聲音。」陳先生表示自兩年前雲景道工程展開以來,家中便長期聽到這些噪音,他形容是達到滋擾的程度。他曾利用手機程式量度分貝,嘈音超過一百分貝,「他們一直使用打石機打岩石,我們量度的聲量達到一百多分貝。」 據了解,陳先生居住的大廈正位於施工範圍旁邊,家中露台正對著天后廟道工地,而後方便是雲天徑地盤,多方被夾撃,想避也避不到,「(噪音)最嚴重的工作區域,就在我們下面這段雲天徑,可以清晰地看到工地,亦可形容為零距離。」 《一線搜查》在陳先生陪同下來到大廈頂樓,用分貝機量度,最高差不多達到九十分貝。根據環保署資料,九十分貝相當於十米範圍內的碎石機聲音,而一百分貝相若於夜店內的強勁音樂聲。陳先生指噪音不僅大聲,而且還是不定時出現,導致他心神恍惚,「有時早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6日
港女醉倒台北車站遭通緝犯當眾性侵 10分鐘無人制止 目擊者揭疑犯驚人舉動
【有線新聞】台北車站大廳發生駭人聽聞的性侵案,一名香港女遊客疑因醉酒癱倒,遭人拖至牆邊性侵長達10分鐘,期間車站人來人往,竟無人上前制止,直至有外藉旅客驚覺異樣報警,警方迅速到場將疑犯拘捕。據當地媒體報道,被捕男子為通緝犯。 趁醉酒下手 公然性侵10分鐘 據台媒報道,受害女子為香港女遊客,暫住台北車站附近四天,期間結識44歲的邱男。本月9日早上11時許,受害女子與數名友人及邱男在台北車站大廳東側飲酒聊天。至下午3時許,友人陸續離開,女子因醉酒不勝酒力,癱軟倒地,邱男見狀趁機上前將她拖至牆邊進行性侵,過程持續約10分鐘。儘管車站內人來人往,但邱男仍如入無人之境,而周遭民眾竟視而不見。 直至一名馬來西亞籍旅客在車站二樓目睹並拍下影片蒐證,隨後請同行友人報警。警方趕抵現場,翻查閉路電視後,以妨害性自主、乘機性交及公然猥褻罪將邱男拘捕。 被捕男子為通緝犯 有盜竊前科 有目擊者表示,受害女子當時毫無反抗能力,邱男動作詭異,先假意「扶」女子至牆邊,並戴上帽子遮掩,隨後撫摸並實施侵犯,「一開始以為那個男生要扶她去旁邊,扶的動作有點詭異,抱到旁邊有撫摸、還有那個行為,我們當下有點錯愕。」 警方調查發現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5日
與友人外出當街被截停 醫科生遭擄入樹林輪姦 女官員冷血問:為何深夜外出?
【有線新聞】印度西孟加拉邦(West Bengal)首府杜爾加布爾(Durgapur)發生駭人輪姦案,一名就讀私立醫學院的23歲醫科女生上周五(10日)與男性友人外出期間,遭多名男子強行擄至偏僻樹林施暴。事件震驚全國之餘,當地官員事後竟質疑受害人為何深夜外出,遭家屬及反對黨猛烈抨擊。 案發於上周五晚上,在杜爾加布爾一間私立醫學院就讀二年級的23歲女事主與一名男性友人外出時,遭多名男子截停,並強行擄至一處僻靜地方輪姦。西孟加拉邦首席部長班納吉(Mamata Banerjee)事後形容案件令人震驚,施暴者「必須受嚴懲」,但又將矛頭指向校方及受害人,「她在一所私立醫學院讀書。這是誰的責任?她怎麼會在半夜12點半出來?」,直指學校應管理好學生及所謂的「夜間文化」,又指案發地點屬「叢林地帶」,暗示環境危險。 警方報案紀錄則顯示,事發時間其實是晚上約8時,並非班納吉所稱的午夜。受害人父親接受電視台訪問時不禁情緒激動:「同為女性怎能說出如此不負責任言論?」,反問是否所有女性都應辭工留在家中。心碎的他表示女兒目前情況穩定但無法走動,已對西孟加拉邦失去信心,擔心女兒隨時會被殺害,計劃帶她返回家鄉奧里薩邦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5日
雲南「恐怖公園」爆紅 人形蜈蚣、詭異三面女被轟不安 園方:表達童真童趣
【有線新聞】雲南麗江一個主題公園近日因奇特雕塑設計引發熱議,有內地網民上載影片,指園內「人體蜈蚣」、「三面女孩」等雕塑造型詭異,令人觀感不安。園方起初回應指雕塑創作初衷是為表達小朋友童真童趣,遊客觀感各異源於對藝術理解不同,又指絕少接獲入場遊客投訴感不適。不過因應輿論鬧大,園方指高度重視意見反饋,已拆除部分有爭議作品。 有網民在社交平台分享麗江「荒野之國」的遊園片段,園內眾多裝置藝術中最受爭議的「人體蜈蚣」,有網民直言「欣賞不來」,認為作品設計奇怪甚至令人感到恐怖。不過亦有網民指景區晴天時影相效果一流,「對於喜歡拍照的人來說裡面還是超級出片的」,亦有網民形容是「夢中的場景」。 有麗江當地居民向內媒《封面新聞》表示,自己曾帶同小朋友前往,「完全沒覺得恐怖,甚至是晚上都覺得挺好看的」,對負面評價感到不解。亦有網民認為,雕塑創作本就應該天馬行空,「想象力不應該被限制,實在覺得不好也可以不來」。 《封面新聞》報道亦提及,備受爭議的「人體蜈蚣」雕塑早在9月初已曾引起網民討論,景區當時澄清,該雕像實為內地樂隊「二手玫瑰」主唱梁龍的形象,為早前火把節活動而準備,並非網民所指的「蜈蚣」。《紅星新聞》則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5日
消委會|跨境消費陷阱頻現 遊泰租車被指玻璃崩花索賠近$4千 深圳訂製衣櫃不符要求拒退訂金
【有線新聞】現今消費不再受地域限制,然而礙於語言差異、不同法律制度等因素,往往使消費者難以跨境追討。消委會近年就接獲不少有關跨境消費的投訴,當中包括消費者自駕遊還車時遭高額索償、要求外地網店維修或更換故障產品不果,以及北上訂造傢俬後因規格不符預期而發生爭議。 個案一:泰國租車被指擋風玻璃崩花 遭高額索償 投訴人封先生到泰國自駕遊,並透過平台預訂當地A公司5天的租車服務,費用共泰幣5,000銖(約1,194港元)。租車合約列明,若不加購指定保險公司的超級車輛碰撞險(SCDW)而車輛受損,最高自負額為16,050銖(約3,832港元)。然而,A公司卻未有提供汽車損毀的賠償收費標準及實際金額。還車時,職員指車頭擋風玻璃有一處米粒大小的崩花,並以手機首次展示「賠償明細表」,稱其車型的車頭擋風玻璃收費為15,000銖(約3,582港元),加上7%稅後,要求賠償16,050銖(約3,832港元),即合約列明的自負額上限。封先生質疑取車時未曾告知賠償收費準則,但因登機時間臨近,加上語言不通,只能無奈付款。 封先生認為A公司未有在取車時提供完整的賠償或維修收費標準,卻於還車時突然徵收合約的高額賠償上限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5日
一線搜查| 兩父女葵盛泳池家庭更衣室換衫 遭清潔工開鎖闖入 康文署道歉研換識別功能門鎖
為方便親子家庭,康文署轄下46個公眾泳池均設有家庭更衣室,不過近日《一線搜查》接獲觀眾投訴,指帶同5歲女兒在葵盛游泳池使用家庭更衣室時,竟遭清潔工以鑰匙開門闖入,斥責事件「離譜」。康文署事後承認員工誤以為無人使用,現已增設「使用中」告示牌,並計劃升級門鎖系統,確保泳客隱私。 葵盛泳池清潔員誤開門 事主:鎖咗門都代表唔到入面有人? 根據康文署安排,家庭更衣室平日長期上鎖,市民有需要時要向櫃台登記借用,再安排職員開鎖。不過,開鎖後,鑰匙亦會交由職員保管。觀眾黃先生表示,早前帶5歲女兒到該泳池游泳,在家庭更衣室換衣服時突然聽到開門聲,發現清潔員手持鑰匙闖入,「我好肯定我係閂咗門、鎖咗門㗎嘛,跟住我換換吓衫聽到有人開門入嚟。咁我喺廁格度,跟住即刻衝出去搵返個職員。佢都承認咗,佢承認係佢開門入嚟。」 黃先生直斥事件發生太突然,亦太離譜,於是事後透過電郵向康文署投訴,但獲回覆稱清潔員未有留意房間正被使用而誤進更衣室,對事件深表歉意,並承諾場地職員已提醒所有清人員須保持警惕。不過,黃先生不滿回應,指清潔員「誤進」說法牽強,「大佬,其實我鎖咗門點會誤進?你個清潔姐姐點會(入嚟)?呢啲唔係叫誤進囉。我已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4日
霸道業主偷運挖泥車建地宮 隱瞞兩個月淪危樓始揭發 物管卸責:無權阻止
【有線新聞】裝修誤拆主力牆偶有聽聞,為了建地下室偷挖地基更是駭人聽聞。安徽就有名業主偷偷運送挖泥車入大廈基座,自行搭建「秘密工地」,趁鄰居日間外出上班時開工,夜晚再摸黑運走泥頭,長達兩個月未被發現。直接鄰居驚見家中爆現裂縫才揭發事件。涉事物業公司事後宣稱「無權阻止」,遭網民質疑「攔外賣是好手,攔土方車咋就不行了?」 地基穩定性不合格 檢測建議立即補救 據內地傳媒報道,涉事六安市霍山縣景秀藍灣小區,李姓業主指控黃姓業主私自開挖近300平米地下室,導致整棟樓32套房屋開裂,「我家在頂樓9樓,我家沒有一面牆是完整的,都有縫隙,橫向的縱向的八字形的。有的現在已經直接滲水了,我家窗台上面的大理石直接斷掉」。據了解,大廈經鑒定為C級,即部分承重結構不能滿足安全使用要求,房屋局部處於危險狀態,構成局部危房。 據檢測報告顯示,建築物基礎承台下地基呈孤立且破損岩石柱狀,該柱狀地基穩定性不滿足標準要求;開挖範圍內承台外沿墊層已全部破壞,承台下部特力層破壞深度約0.9米至1.3米。部分基礎染混凝士局部破損,鋼筋外漏,基礎樑南側面發現4處裂縫,最大縫寬0.19毫米,最大長度279毫米,建議立即實施有效處理方案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4日
小米SU7再傳「鎖門自燃」 消防出動電鋸切門 司機成焦屍 警檢測:涉嫌酒駕
【有線新聞】內地電動車事故屢惹關注,再有小米電動車於車禍後懷疑「車門鎖死」,導致路人欲救無從,眼白白看著司機葬身火海。成都警方證實該宗周一發生的車禍起因是司機醉酒駕駛,而小米官方在回應外界質疑時強調「車輛收到碰撞信號將整車解鎖,但以警方調查為準」。 救援者:已打開門把 但拉不動車門 內地傳媒報道,時發在13日凌晨成都天府大道,涉事車型為小米「SU7 Ultra」電動車。根據現場影像顯示,該車疑似高速行駛時撞上中央分隔島後起火,車體隨即陷入猛烈燃燒。事故發生後有多名路人立即嘗試協助,試圖以手肘或鞋底擊打車窗,但未能擊破玻璃。其後有人拿出滅火器噴灑,但由於火勢迅速蔓延,無法再靠近車輛。 據傳媒引述救援者吳先生表示,當時隱藏式車門把手已打開,「但拉不動車門」。眾人破窗後,發現司機身上還有安全帶,火勢太快無法將其拉出。另有目擊者表示,消防員趕到時火已經受控,「但是中間火勢變大,最後也滅了。人沒有救出來,最後是用電鋸切開的門。」 小米:接收碰撞信號 會觸發整車解鎖 由於今年3月底亦發生一宗涉及小米SU7事故,該型車於高速公路嚴重碰撞,「導致車門鎖死,電池爆燃」,三名女大學生罹難,引發公眾關注。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