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31日
荃錦公路兩電單車相撞 71歲鐵騎士重傷昏迷
【有線新聞】荃錦公路兩輛電單車相撞,一人昏迷送院。 從網上片段見到,一輛電單車沿荃錦公路往荃灣方向行駛,駛至近雷公田村附近時,與另一輛右轉的電單車相撞,兩人倒地受傷。下午5時許,警方接報到場,將兩名傷者送屯門醫院救治,其中一名71歲男司機身體多處受傷昏迷,警方封閉部分行車線調查意外原因。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31日
中學生精神健康響警號 逾四分一人陷中重度抑鬱 機構籲家長教師多陪伴支持
【有線新聞】星期一開學,有機構提醒關注學童精神健康,上學年問卷調查發現四分一中學生有中度至嚴重抑鬱,三成人有「拖延症」,建議家長和老師多支持、陪伴,為學生減壓。 開學了,學生準備好未?學生:「很不開心,覺得會死,(為甚麼?)會被老師追殺。(差多少功課未做好?)很多。」學生:「測驗、考試、父母、功課,全部都很多。」學生:「很大壓力、文憑試。即是有種升不到大學、有種不知怎麼辦的感覺。」 重投校園面對不同壓力,專家說家長要留意子女情緒。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臨床心理學家紀正楠:「就着開學,他的情緒變得不穩定,很沮喪、很絕望、很無助,或者甚至對平時感興趣事物失去興趣,減少跟家人和朋友互動,這些都是信號。」 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去年11月至今年3月訪問了1,800名學生,整體幸福感滿分5分平均只得2.9分,四分一人有中度至非常嚴重抑鬱,壓力來源主要是時間管理、學業和公開試,情況跟去年調查相若。精神科醫生說長期壓力有可能令大腦皮質醇偏高,長遠影響學生情緒。 香港整全普及精神健康協會主席、港大精神醫學系名譽臨床教授黃德興:「12歲至25歲成長過程當中,如果長期在高水平皮質醇影響下,他會影響很多腦部硬件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31日
警暑假掃毒拘418人 包括17童最細僅13歲 檢總值$1.7億毒品
【有線新聞】警方於暑假期間展開大規模打擊毒品行動,偵破303宗毒品案件,拘捕418人,包括11名男童及6名女童。 警方於7月13日至本月30日展開「捍衛者」行動,共檢獲338公斤不同種類的懷疑毒品,總市值約1.7億元。除了懷疑可卡因和大麻等,亦有約4.9公升懷疑液態「依托咪酯」,和超過2,700粒懷疑含有「依托咪酯」的煙彈,均較去年同期顯著上升。行動拘捕328男、90女,年齡介乎13至73歲。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31日
抗戰勝利80周年|香港陸軍服務團為捐驅士兵舉行悼念儀式
【有線新聞】抗戰勝利80周年,香港陸軍服務團為捐軀的各國士兵舉行悼念儀式。 儀式在柴灣哥連臣角道西灣軍人墳場舉行,多國駐港領事代表出席,悼念在香港保衛戰中捐軀的盟軍士兵,分別獻花和敬禮。香港陸軍服務團每年八月底都會為捐驅的士兵舉行悼念儀式。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31日
抗戰勝利80周年|西貢七聖古廟設抗戰紀念碑 陳國基:弘揚先烈不屈不撓抗戰精神
【有線新聞】抗戰勝利八十周年,曾經是日軍駐紮基地的西貢北官坑村七聖古廟設立抗戰紀念碑。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鄉議局主席劉業強,以及多名中央駐港官員等出席揭幕典禮。陳國基政辭時指,香港淪陷期間,七聖古廟曾是日軍的重要基地,中共領導的抗日游擊隊港九大隊西貢中隊,在1944年冬天突襲古廟,殲滅現場全數日軍。他指立碑是為了弘揚先烈不屈不撓的抗戰精神,又表示政府正在各區多個抗戰遺址進行修繕保護工作,設立紀念碑和資訊牌,令市民更了解先輩艱苦奮鬥的歷程及無私奉獻。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31日
休班男警疑被帶到柬埔寨詐騙園區 周一鳴:目前安全、已派員赴當地了解
【有線新聞】一名休班警員懷疑被帶到柬埔寨詐騙園區,致電返港求助。警務處處長周一鳴稱該名警員目前安全,已派員到當地了解。 警務處處長周一鳴:「他是安全的,現身處柬埔寨,我們的同事今天會飛去,到埗再了解更多情況才再公布給大家知道。(暫時有甚麼部署?)沒有,暫時……他是安全的,所以現在先過去,先看看甚麼情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31日
調查指中學生幸福感僅2.9分 逾四分一人陷中重度抑鬱 學業拖延加重情緒壓力
【有線新聞】有調查發現逾四分一中學生有中度至非常嚴重抑鬱。 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去年11月至今年3月透過問卷訪問逾1,800名中學生,結果發現整體學生幸福感5分滿分平均只得2.9分,四分一人有中度至非常嚴重抑鬱,超過四成人最不滿意自己時間管理,其次是學業和公開試,情況與去年調查相若。 調查又發現,三成學生有學業拖延問題,高中生更容易有拖延問題;而愈多拖延問題的學生,抑鬱、焦慮、壓力情緒會愈高。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臨床心理學家紀正楠:「有時壓力愈大反而更加不想做事,寧願做其他無關緊要的事。所以其實看到青少年自己心知肚明清楚,愈拖延會帶來愈來不好後果,但當中他沒有辧法改變現況。而且雖然表面透過其他活動,打機或出外玩耍也好,可以分一分心紓緩這些情緒,但其實長遠而言心裡會不踏實,記掛很多事未處理,而壓力愈積愈大,甚至帶來情緒負擔。」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31日
開學日|運輸署料明早交通繁忙 籲學生提早出門 九巴、城巴加強服務
【有線新聞】明天開學,運輸署提醒學生預早出門。 運輸署總運輸主任梁日喬:「我們根據過往經驗,路面交通一般會在上午上課時間一兩小時前開始繁忙,運輸署已經做好跨業界、跨部門部署,包括公共運輸營辦商將會在有需要時候加密班次,安排後備車、船及人手應對需求。」 運輸署緊急事故交通協調中心開學日上午提升至最高級別的聯合督導模式,聯同警方及公共運輸營辦商實時、密切監察交通情況,包括派員到主要的公共運輸交匯處、車站、隧道、學校區和口岸等實地監察,在有需要時加強服務及實施交通管理措施。 九巴開學日將加強17條路線服務,包括來往天水圍天慈及福田落馬洲的B1線;而城巴17條學校路線將恢復星期一至五的常規服務,另外有近40條路線提供特別班次及適時加強服務,4條接駁陸路口岸路線亦會加強服務,頭班車開出時間介乎早上6時45分至7時10分。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31日
中環酒店與女子天價晚餐後「走數」 23歲被捕男子獲准保釋
【有線新聞】在中環一間酒店飯局「走數」被捕男子,獲准保釋。 23歲男子涉嫌詐騙,扣留調查後獲准保釋,九月下旬到警署報到。警方周四接獲31歲女子報案,稱在網上認識一名男子,相約到酒店用膳,期間男子離席,沒有支付共八萬元帳單,調查後於將軍澳拘捕疑犯。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31日
禁煙|10公共運輸設施列禁煙區 有煙民「踩界」批指引不清 市民支持擴大禁煙範圍
【有線新聞】十個公共運輸設施即日起劃為指定禁煙區,有煙民認為指示欠清晰,亦有煙民感麻煩,寧願抽少一些。有市民認同擴大或增加禁煙區,保障公眾健康。 灣仔會展站公共運輸交匯處是其中一個新指定的禁煙區,禁煙範圍包括整個巴士總站及港鐵站出入口。牆上、地上,都有標明「禁煙區」,垃圾桶的煙灰缸亦封起來,不過仍然有人吸煙。煙民:「那邊不准抽煙、這邊可以,入面不可以。(但這邊都有禁煙告示)不知道,見每個人也在抽煙。」 在現場觀察約半小時,大部分煙民都在禁煙區外吸煙,亦有煙民「踩界」。即使看到牆上地圖及地下的標示,他仍然說不理解禁煙範圍。煙民:「總之這樣就不清晰,不知道哪邊禁煙。沒辦法不支持,政府要這樣做就跟政府做,這邊禁煙就去其他地方吸煙。現在很多人在後巷吸煙,有幫助的。」煙民:「年輕時一天吸兩包煙,現在一包煙兩三日,現在都吸半支煙,吸不完一支。不想走這麼遠,錢多飲杯茶好過。」 有市民支持擴大禁煙範圍。市民:「當然好、少些人吸煙,吸煙身體不健康。」市民:「起碼空氣好一些,我們不吸煙,不喜歡有煙味。」市民:「二手煙很嚴重,吸煙會引致肺癌,數個朋友吸煙肺癌過世,所以不提倡吸煙。」 會展站公共運輸交匯處之外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31日
陳茂波:深港穗創新集群連續五年蟬聯全球第二 有信心今年排名更亮眼
【有線新聞】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明日將公布世界百強創新集群排行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深港穗創新集群」連續五年蟬聯全球第二,有信心今年排名更亮眼。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預告特區政府將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簽署合作備忘錄,本港司法機構將可分享和參與組織有關裁判文書的數據庫。組織同時會發布《全球創新指數》世界百強創新集群排行榜,以專利申請和科研期刊文章數量兩大指標為參考,衡量全球各地不同城市群的科技和創新能力。陳茂波稱,「深圳-香港-廣州」集群過去連續五年蟬聯全球第二,在大灣區各城市持續擴大創科投入,優勢互補下,有信心今年排名會更亮眼。 陳茂波稱,特區政府多年來將創科發展放在戰略核心位置,去年本地初創企業達到歷史新高的4,700家,按年增長一成,亦吸引越來越多全球頂尖科研人才來港;強調政府堅持以「教育、科技、人才、投資」四輪驅動方式,推進創新科技的軟硬件建設,導向清晰、資源集中、政策匯聚,取得顯著成效,結合金融、創科及知識產權,讓技術可以轉化,讓創新可以交易,讓投資受到保障。未來不同政策局與引進辦和科技園等,會繼續多渠道吸引創新企業落戶,帶來更大的投資,和創新更多高端職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31日
蔡若蓮:教育局增資源推融合教育 全方位支援學生
【有線新聞】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出席一個獎學金頒獎禮致詞,稱教育局今年會增加資源,確保有不同需要的學生都可以得到支援。 蔡若蓮:「教育局非常關心年青一代的健康成長,致力為每位同學提供不同支援,確保每位學生在公平環境成長成材。今年我們不斷增加資源,推出一系列優化措施,加強融合教育,照顧同學多元需要。又為有經濟需要的同學提供全方位支援,包括免費午膳計劃、校本課後學習及支援計劃、學生活動支援津貼等等,讓同學有更多機會參與全方位學習活動,提升自信,促進全人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