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6日
消委會|逾八成眼影檢出可致敏重金屬
【有線新聞】消委會檢測25款霜狀和液體眼影,逾八成檢出含有可致敏重金屬。 全部眼影樣本都檢出微量鉛,但檢出量低於內地規定,以及德國建議限值,亦沒有檢出水銀。18款同時檢出兩種可致敏重金屬,其中一款超出丹麥一項建議標準,或會增加接觸性皮膚炎風險。另外有7個樣本驗出污染環境的化合物,消委會呼籲生產商改善。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6日
皇后山邨瀝青|水務署:1,500住戶要求洗水錶 近期雜質大幅減少、證水質持續改善
【有線新聞】北區區議會開會討論皇后山邨和山麗苑食水出現瀝青事件,水務署指居民反映水質正持續改善。 水務署高級工程師呂廷璋:「水務署至今收到1,500個住戶要求申請清洗水錶的要求,我亦可以說,現時要求的數目是大幅減少,換句話說其實現時水質持續改善中。我會樂見現時大大令市民恢復對水中有黑點問題的擔心,我們真的、水務署已傾盡全力,亦會加強清洗水錶的要求。」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6日
周一鳴:國安法成效立竿見影 惟社會仍藏三大風險
【有線新聞】警務處處長周一鳴指港區國安法實施至今,成效立竿見影,但社會仍有暗流湧動,隱藏三大風險。 周一鳴在報章專訪指,警隊在過去五年偵破多宗性質嚴重、影響深遠的國安案件,例如唐英傑案及民主派初選顛覆政權案。香港社會表面歸於平靜,周一鳴指仍有三大風險隱藏,包括外部勢力干預、本土恐怖主義及軟對抗滲透,有人刻意透過操控媒體輿論,滲透文化藝術及教育等領域,潛移默化散播對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的敵意與不信任。警隊會加強情報收集,把危害國安的行為遏止於萌芽狀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6日
中九龍繞道收費|運輸署:於容量、分流取得平衡 易通行提供可行性
【有線新聞】中九龍繞道預計年底落成,建議收費10元,運輸署解釋是在紓緩其他道路擠塞和預留容量迎接日後車流兩方面取得平衡,又指引入易通行後 令收費變得可行。 運輸署助理署長(策略研究)梁世豪:「希望大家明白,當年整個工程項目醞釀多年,當年一收費,一定要收費廣場,收費廣場如果在市區,所佔用空間非常大,影響很多樓宇,不說要拆除它們,相反地會限制整個市區發展空間。這對於香港這麼地少人多的地方,其實不理想。所以當年不是不說收費,是根本不能收費,所以我們將這個題目放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6日
施政報告|今日起展開公眾諮詢
【有線新聞】新一份施政報告9月出爐,今日起展開公眾諮詢。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發表第四份施政報告,他稱將繼續帶領社會各界,求進求變,積極發掘新增長點,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期待各界就施政報告建言獻策,將舉辦逾40場諮詢會,亦會與司局長走進社區聽取意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6日
陳國基:市民北上消費是「用腳投票」 認同國家發展
【有線新聞】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指,多了市民假日期間北上消費,是「用腳投票」認同國家發展。 陳國基接受報章專訪時指,2019年時有人受「毒媒體」誤導對國家感到不滿,年輕人沒有到過內地、連回鄉卡也沒有,特區政府於是由「認識國家」到「自覺維護國安」,逐步培養市民國安意識。陳國基說中國人民生活「性價比高」,亦有各地風俗、文化內涵,正如很多人了解國家的價廉物美,喜歡假日北上消費,就是始於認同國家發展「用腳投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6日
東華醫院試行內窺鏡復康訓練 助中風患者改善吞嚥能力
【有線新聞】醫管局言語治療服務去年開始利用內窺鏡幫吞嚥困難的病人做復康訓練。 鄭先生去年10月中風後半身麻痺,連吞口水都會嗆到,要插喉餵食,言語治療師之後利用內窺鏡幫他訓練吞嚥。東華醫院言語治療師巫君諾:「如果望着螢幕,聲帶一個V字形結構,如果見得到,病人又見到聲帶閉合的話就完全理解到。」 東華醫院去年開始試行將原本只用於吞嚥檢查的內窺鏡擴展至復康訓練,過程中言語治療師會將內窺鏡由鼻孔插到喉嚨「吊鐘」位置,透過與病人觀察真實的吞嚥情況,教他們運用咽喉肌肉。 鄭先生:「起碼看到後就知道力度到哪裏會到達聲帶,從而能閉上聲帶,能閉氣之後很快就能吞口水。」鄭先生用了兩個月完成訓練,口水不會「落錯隔」之後,亦都毋須再插喉,目前的吞嚥能力已恢復中風前八、九成。 醫管局指,目前還有兩、三個病人正接受內窺鏡輔助訓練,療程長短很視乎病人的理解能力。巫君諾:「中風後有機會影響語言能力,有些失語症情況,理解得不理想的時候,他很難接收指令及指引,所以都要很嚴謹篩選病人是否合適做訓練。」 醫管局期望未來將內窺鏡吞嚥訓練擴展至聲線障礙復康,以及唇顎裂訓練,擴大內窺鏡的復康應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6日
北角貨車落貨期間疑失控溜前 撼燈柱釀2傷 司機涉危駕被捕
【有線新聞】北角一輛落貨中的貨車懷疑失控溜前,撞向燈柱後停下,司機及乘客受傷。 網上片段見到,一輛未關上車尾板的貨車沿長康街落斜衝出英皇道,再轉彎撞向路邊燈柱,多名途人走避。燈柱陷入左邊車頭,擋風玻璃破裂,77歲男乘客一度腳部被夾,由消防救出送院。47歲男司涉嫌危險駕駛被捕,他的頭及手部受傷,須送院治理。 昨晚9時許,據報該輛貨車在長康街卸貨期間突然失控溜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6日
上任三周年|林定國指海外非常任法官制度不受數量影響 需耐性糾正美西方對港法治誤解
【有線新聞】終院自去年起先後有6名海外非常任法官離任,林定國在訪問重申海外非常任法官制度的作用不在於法官數量,近日有海外法官加入,反映他們認同制度,能為本港普通法作出貢獻。 終審法院目前有6名海外非常任法官,數目是25年新低,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指數目不是重點,制度的重要性是有海外法官親身參與本港最高司法機關的工作,令普通法發展維持國際水平,「有人是新委任的法官願意加入,你稱(制度)有沒有用?如果他們覺得過來沒有貢獻,相信不會隨便來港幫忙。不取決於多一兩個或少一兩個,反而是有甚麼人來、是否有很高聲譽水平。」 每年公布的全球法治指數,香港去年總排名與前年一樣全球排第23,不過細項的「對政府權力的制約」及「基本權利」都下跌,同樣排第62。林定國認為,社會對本港法治信心不斷增強,不應視排名為唯一指標,「關於人權自由,他們將香港的排名我覺得是不符合實際情況地偏低,這可能是外界印象問題。大家能理解在美西方國家,傳媒或其他人對香港發生的事情很多時候的判斷和評估都是不夠全面,甚至有時不準確,我們亦留意到有些失實。」 林定國說,糾正美西方對香港的失實印象需要耐性,會邀請外賓訪港和外訪,繼續加強對外解說。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6日
上任三周年|林定國指已大致填充國安短板 惟仍要持續檢視法律工具 強調美國制裁沒影響
【有線新聞】現屆政府上任近三年,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接受本台專訪說會持續檢視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工具,又說被美國制裁對他沒有影響。 今屆政府落實多項維護國安措施,律政司司長林定國稱上任約三年以來已大致填充國家安全的短板,不過仍要持續檢視法律工具,「我們需要很小心,以居安思危的心態檢視周圍發生的事情,我們以為工具箱可以,駕車不時都要看車輛是否運作正常或者有地方可以優化。可能時代不同,因應環境周圍不同,亦需要一些新的法律工具,無論是修補現時或新增法律工具應對可能出現的問題。」 律政司要研究優化的包括年初上訴得直的支聯會拒交資料案所牽涉的國安法實施細則。林定國:「(記者:因為訴訟輸了就要修改,觀感上未必太好?)那倒不會,法律制度一向這樣運作,這是司法機關的工作。我想大家不要只針對國安法,所有法律都有這個問題,法庭在不同案件都會表達意見,這些意見可能與政府不一樣,不一定是對與錯的問題,可能是如何完善。」 23條立法在任內完成,林定國說非個人政績,而是整個特區政府履行憲制責任的成績。對於因此被美國制裁,他說不覺受壓,「我能行、能走、又能進食、睡覺,沒有壓力,反而多了動力,因為體會到我們面對很多不同挑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5日
北角貨車失控自炒撼燈柱 司機及乘客受傷送院
【有線新聞】北角有貨車撞燈柱,兩人受傷。 涉事貨車左邊車頭撞向燈柱損毀嚴重,擋風玻璃破裂,前座乘客一度腳部被夾,要由消防救出。貨車晚上約9時半,沿長康街落斜轉入英皇道西行線時,懷疑失控撞向路邊燈柱,司機及乘客受傷,送院治理。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5日
調查:約3成外傭欠債逾5萬元 逾7成僱主受牽連 曾被跟蹤、淋紅油等
【有線新聞】政府將就加強規管無抵押個人貸款進行諮詢,有調查發現約三成欠債的外傭借貸額逾五萬元。 有業界過去一個月訪問近400名外傭僱主,發現有借貸的外傭最高欠債額高達18萬元,相等於36個月的外傭最低工資。另外大約七成向三間或以上財務公司借貸,更有人借超過10間。七成二受訪僱主表示受到牽連,包括被跟蹤及淋紅油等。 業界建議修例規定外傭借貸的還款額最多只可以是月薪三成,而合約期若只餘下半年就不可以借貸,並建議入境處採取措施杜絕外僱以舊合約借貸。 國際家政服務業持續發展聯會會長林夏瑤:「 以前外傭工作簽證是一張貼紙貼在護照上,財務公司、僱主本身或中介公司可得知他有沒有轉換僱主,現在轉作一張A4紙形式,財務公司只看他合約,是不會知道他是否已離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