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6日
預算案2025|交通補貼門檻提高 長者優惠改「兩蚊、兩折」 料最快明年9月分階段實施
【有線新聞】財政預算案宣布調整二元乘車優惠,改為每人每月限搭最多240程,10元以上車費改以兩折計算,受惠資格不變。消息預計最快明年9月分階段實施,而公共交通補貼門檻亦會提高。 推行接近13年的二元乘車優惠開支攀升,財政預算案宣布向計劃「落閘」。受惠對象維持不變,即60歲或以上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不過他們自行支付的金額改為「兩蚊、兩折」優惠;10元以下的車資維持付2元,10元以上的車資則以全額車資的兩折計算,例如一程巴士原價20元,優惠後要付4元。而政府補貼金額則視乎營辦商本身的優惠政策,例如65歲或以上長者乘搭港鐵有半價,補貼額少一些,但60至64歲乘客,政府就要補貼全費車資的差價,優惠次數亦改為每月最多240程,殘疾人士同樣適用。 政府消息指最快明年9月起先實施「兩蚊、兩折」優惠,至於「每月限程」會稍遲實行。政府預計新安排全面實施後,首個年度可以節省6.8億開支。政府回應指「每月240程」是要平衡長者日常需要,盡量寬鬆處理。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庫務)黎志華:「不是每一個長者都住在地鐵站附近,可以一程車去每個地方,有時會去醫院,可能都要接駁其他車,以一個來回來說,加上去街市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6日
預算案2025|派糖規模再縮減 陳茂波:有時難以避免 望公眾諒解
【有線新聞】財赤下派糖規模再縮減,薪俸稅及利得稅寬減上限減半,只有1,500元,差餉只得一季、上限500元,各項社會保障包括長生津及綜援維持多出「半個月糧」。 政府要大瘦身,「派糖」規模進一步縮減,退稅上限連續兩年削一半。薪俸稅、個人入息稅寬減上限由3,000元減至1,500元,214萬納稅人受惠。利得稅寬減上限同樣減半,只有1,500元,約16.5萬間企業受惠。差餉繼續只寛減第一季,上限都「縮水」,不論住宅或非住宅物業,每戶減免上限由1,000元縮減至只有500元,分別涉及312萬及43萬個物業。 是否向中產開刀、如何與市民共度時艱,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希望公眾諒解。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你看到我們盡可能減少對一般市民的影響,我們在這個過程雖然盡量減少,但有時都難以避免。對於中產人士,因為我們考慮政府財政,請大家諒解我們的紓緩措施,基本上比之前減一半,但都在力所能及範圍之內盡可能地做。」 電費減免繼續未見蹤影,各項社會保障包括綜援、生果金、長生津、傷殘津貼、在職家庭津貼維持出多半個月糧,涉及額外開支31億元。 「派糖」規模縮減,政府從納稅人口袋收回多一些,由少收51億元減至29億元。企業的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6日
預算案2025|加大力度削減經常開支 陳茂波:顯示節流決心 凍薪獲同事支持理解
【有線新聞】財政預算案宣布加大力度削減政府經常開支,至27/28年度累計削7%,預計4年合共減逾600億元。問責團隊、公務員、議員等凍薪,但未來一個年度,政府總開支超過8,200億元,是回歸以來最高。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政府會以身作則,顯示節流決心。」預算案提出「強化版」財政整合計劃,在不影響綜援和公共福利金前提下,由原本24/25年度起連續三年,每年削減1%經常開支;未來數個年度削多1%,而且削多一年,至27/28年度累計削減7%,預計連續4個年度各節省約39億元至273億元。 行政、立法、司法機關凍薪,包括問責團隊及全體公務員,是首次未完成薪酬趨勢調查便提早決定。陳茂波:「公務員凍薪是得到公務員同事的支持和理解,我們認為在這個時候是個合適做法,即使薪酬調查、各樣事情最後結果出來,也有六個考慮因素去決定公務員是否調整薪酬。這六個考慮因素當中亦包括特區政府的財政,所以我覺得我們現時這個做法是合適。」 被問到問責團隊為何不減薪,他說考慮過數個因素,包括經濟預期增長、工資上升,加上新的財政整合計劃。陳茂波:「在2026/27年將財政經營帳目恢復平衡後有盈餘,在種種考慮之下,我們認為問責官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6日
油麻地、尖沙咀超市接連收偽鈔 39歲無業女子被捕
【有線新聞】警方拘捕一名女子涉嫌行使偽鈔。 其中兩張500元偽鈔是利用真鈔打印出來,另一張是用非洲國家面值較低的外幣在紙幣上打印500元字樣。警方指最近一個月,油麻地及尖沙咀有超市職員收到偽鈔,翻查閉路電視後,拘捕一名39歲無業女子,明天在九龍城裁判法院提堂。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6日
預算案2025|有公務員憂削編制加劇人手不足 陳振英:應展示共同承擔
【有線新聞】公務員繼2021年後再次凍薪,編制亦要削減。有公務員對凍薪表示理解;亦有人擔心加劇人手不足;立法會議員陳振英在本台節目說公務員要展示共同承擔。 今次是自1997年後,公務員第五次凍薪,公務員編制亦由21/22年度起零增長後首度削減。公務員又怎樣看?勞福局職員徐女士:「我自己就暫時聽不到有何怨氣。」鄭小姐:「都是正常的,因為財赤,做好自己份內事都可以的。」教育局職員張小姐:「其實現時已經人手不足,但如果走到這一步,都不是由我們決定。我又不認為在科技上能立即大幅幫助到我們,政府在這方面比較慢,逐步慢慢一點點地增加。主要都是以人手方面,有些事是需要人手處理,科技是不能代替。」 上個財政年度公務員薪酬開支逾1,500億元,約佔政府開支四分一;去年公務員劃一加薪3%就花了公帑近90億元。金融界立法會議員陳振英在本台節目《議員同你傾》說,《預算案》減市民優惠同時,公務員應展示姿態共同承擔,又認為政府有新措施就申請開位文化需要改變。陳振英:「若是私人機構而言,老闆加一樣新工作,是不會即刻增加人手編制給你。在公務員編制上有比較大的空間調整,大家都看到美國作為發達國家,馬斯克的效率部一進場,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6日
警拘一對男女 涉新界多宗偷車案
【有線新聞】警方拘捕一對男女,涉嫌與新界多宗偷車案有關。 行動中警方起回四輛私家車、一輛電單車,約值共四十萬,以及檢獲一批爆竊工具,包括一個電子儀器,賊人用來直接插入匙膽,毋須用車匙將車偷走。過去半年,元朗、天水圍、上水等地區發生15宗偷車案,警方星期一在八鄉截查一輛掛假車牌私家車,拘捕一對分別37和30歲男女,調查相信有人偷車轉售獲利。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6日
黎智英案|控方質疑蘋果日報海外作者要求外國制裁立場與黎智英一致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控方就蘋果日報英文版的海外作者文章盤問。 控方展示幾篇海外作者的文章,質疑作者要求外國制裁的立場與黎智英一致。黎智英反駁,自己不是作者或出版人,亦沒有閱讀過相關文章;即使他在直播節目使用過相同字眼,都不代表立場一致。 黎智英補充說,除了在創刊前閱讀過前執行總編輯馮偉光提供的參考文章,其他時間只會快看英文版的標題,因為相信馮偉光會根據參考文章,出版符合英文版目的的文章。黎智英又指國安法實施後在香港找不到作者撰寫英文新聞,才尋找海外作者以維持營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6日
六所自資院校下學年起 放寬招收內地生限額
【有線新聞】教育局下學年起逐步放寬自資院校招收內地學生限額。 教育局宣布已取得國家教育部同意,逐步放寬六所自資院校,包括都會大學、樹仁大學、恒生大學、珠海學院、東華學院以及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自資院校的副學位及學士學位中內地的學生限額,下學年起分階段提升至四成,以及批准有關院校面向全國所有省巿招生,以進一步支持自資專上教育界別的健康穩健發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6日
預算案2025|政府縮基層長者資助 申領綜援者:雙輸局面
【有線新聞】面對財赤,政府縮減對基層及長者的資助,有申領綜援者形容是雙輸局面。 一群基層市民和長者,一起聽取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宣讀財政預算案,知道綜援、生果金以及長者生活津貼連續五年維持出「半個月糧」,並要調整二元乘車優惠等,不少都感到失望。有申領綜援者更形容措施忽略長者需要,對市民和政府是雙輸局面。 申領綜緩者何先生:「月月清的,都沒有剩下的(錢),100元都沒有。」申領綜緩者林女士:「好像吊鹽水般,已經省到不能再省,如政府所說,我們吃垃圾食物,因為沒有能力吃一些有營養的食物,所以身體健康狀況愈來愈差。變相我們都是利用政府的醫療資源,雙輸的。」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6日
預算案2025|馬會:規範籃球博彩符公眾利益 短期內提交詳細建議
【有線新聞】馬會說短期內會提交規範籃球博彩的詳細建議。 根據馬會評估,去年非法籃球賭博投注額高達700億至900億元。馬會認為規範籃球博彩不單有效打擊非法賭博,亦可支持馬會提供慈善捐款以及為政府帶來重要稅收,符合公眾利益,短期內會提交詳細建議,期待與政府緊密合作,盡快落實籃球博彩規範化措施。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6日
預算案2025|陳國基:預算案全面、穩健和務實 體現「用者自付、能者多付」
【有線新聞】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形容新一份預算案全面、穩健和務實,重點包括配合國家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戰略、匯聚企業人才,為經濟注入新動力以及強化財政整合計劃。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面對公共財政壓力,財政預算案透過節流善用政府財政資源,以及開源。秉承謹慎理財原則,推出不同措施嚴格控制開支增長,同時維持高水平公共服務,以確保香港競爭優勢不受影響。開源措施亦盡量體現『用者自付、能者多付』原則,盡量減低對一般市民影響。」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6日
預算案2025|形容預算案有決心回復收支平衡 葉劉淑儀:凍薪是最好選擇
【有線新聞】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形容預算案有決心讓香港公共財政回復收支平均,全體行會非官守議員都全力支持預算案措施。 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對中產而言,最重要經濟蓬勃發展,政府多方面推動高質量發展,例如旅遊業、會展業、運輸業、航運業、教育產業等等也對中產有裨益。其實我們行會,甚至立會人數也是很少,凍薪不是問題,我認為凍薪是最好選擇。至於我們行會應否減薪應由行會主席決定,捐人工也要由行會主席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