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5日
黃大仙生果店冒大量黑煙 消防破門灌救
【有線新聞】黃大仙有生果店冒煙,無人受傷。 消防員到場爆開生果店捲閘,進入店內開喉灌救。晚上近十時,消防接到多個報告,指雙鳳街一間生果店有大量黑煙冒出,火警中無人受傷,毋須疏散,火警原因有待調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5日
海關拘三人涉攜私煙等抵港 分別判囚5.5個月及6周
【有線新聞】海關早前分別檢獲兩批私煙,被拘捕的兩男一女入境旅客,分別被判囚5.5個月和6星期。 海關六月在機場截查兩名入境男旅客,在行李檢獲約1萬4千支私煙、12萬件另類吸煙產品,以及4件另類吸煙產品器具,市值約43萬元,違反《應課稅品條例》。兩人被捕後,均被法院判囚5個月加2個星期以及罰款1,500元。 海關亦於上周六在落馬洲支線管制站,在一名女旅客的行李中檢獲3,000支私煙,市值約1萬2千元,並將她拘捕,該名旅客被判囚6星期。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5日
元朗有安老院舍疑爆「抗藥性惡菌」群組 六確診院友無受感染病徵
【有線新聞】元朗一個安老院舍懷疑爆發「抗藥性惡菌」群組。 位於元朗的基德泰衡護老院有六名年齡介乎68至85歲的院友因自身疾病到公立醫院求診,樣本經化驗後發現帶有產碳青霉烯酶腸道桿菌,六人都是帶菌者,沒有出現受感染的病徵。衞生防護中心接獲通知後懷疑該細菌在院舍內傳播,並發現院舍未有全面執行預防傳染病指引建議措施,現正對院舍進行醫學監察,為其餘接觸者進行篩查。產碳青霉烯酶腸道桿菌對多種常用抗生素產生抗藥性,可引致嚴重甚至致命的感染。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5日
衞生防護中心去信全港學校 籲校舍加強滅蚊
【有線新聞】新學年即將開始,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透過教育局去信全港學校,呼籲校方加強清潔消毒,預防傳染病傳播。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表示,雖然本港已連續十日沒有新增基孔肯雅熱個案,但夏季高溫多雨環境下,蚊傳疾病風險持續,建議學校遵照滅蚊指引,清除積水防止蚊蟲滋生。中心又指近一兩個月本地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及手足口病的活躍程度均有上升,呼籲校方提高警覺,學生及教職員若出現發燒、腹瀉、皮疹等病徵應立即求醫,避免上課或上班,以防病毒在校園擴散。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5日
深井有旅遊巴失控衝上斜坡 女途人捱撞受傷送院
【有線新聞】深井有旅遊巴衝上斜坡,一名女途人被撞倒受傷。 涉事旅遊巴擱在斜坡上,消防員用金屬支架固定車身,旅遊巴司機在警車上接受調查,警員在場拍照蒐證。晚上7時許,深井豪景花園7座對開,一輛旅遊巴落斜時懷疑失控衝上路旁斜坡。一名女途人被撞倒,清醒由救護車送院治理,意外原因有待調查。據知,涉事旅遊巴是屋苑村巴。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5日
瑪嘉烈醫院男病人昨高處墮下亡 院方設委員會調查事件
【有線新聞】瑪嘉烈醫院一名男病人從高處墮下死亡,院方列作醫療風險警示事件。 一名74歲男病人上周四因急性高血壓入院,院方指病人在入院評估時沒有自殺傾向,留院期間情緒穩定。醫護人員周日下午5時為病人量血壓,當時病人表現平靜。約15分鐘後病房職員發現病人不在病房,留下手提電話等個人物品,院方即時通知家屬並進行全院範圍搜索及報警求助。在晚上10時許接獲警方通知,指病人當晚從高處墮下死亡,院方對事件感到難過,會成立根源分析委員會調查事件經過。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5日
港大醫學院首創AI模型揀「靚精子」 準確度逾九成六 助提升人工受孕成功率
【有線新聞】不孕不育症影響育齡夫婦的生育計劃,港大醫學院首創人工智能模型,更準確辨識具受精能力的精子,提升輔助生殖治療的成功率。 根據統計,每六對夫婦就有一對面對不孕不育問題,當中兩成至七成病例是由男性導致。不少夫婦都會接受生育輔助治療,但懷孕成功率只有三至五成。現時,輔助治療前的精液分析是靠實驗室人員在顯微鏡下評估精子型態特徵以進行挑選,會有耗時、主觀等局限。 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以卵子選擇精子結合的生理機制為基礎,建立自動化人工智能模型。從精子圖片中識別具備與卵子透明帶結合能力的精子,透過深度學習技術,分析超過逾一千將精子影像,準確度逾九成六。找出適合的精子就可望降低受精失敗的風險,以及縮短受孕的時間。有關研究已刊登在《國際婦產科期刊》。 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婦產科學系副教授趙志昂:「我們很明白一對不孕不育的夫婦,他們可能要經過很多輪、很多輔助生育的週期,中間每一次週期的失敗都會為他們帶來很大的頹喪感和壓力,我們希望用我們這個人工智能模型可以幫助到他們減少他們的週期數。」 港大醫學院又會與港大工程系團隊合作,希望結合人工智能模型與單精子注射治療,挑選更高質素的精子打入卵子。醫學院並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5日
警破高利貸集團拘29人 涉非法放債金額逾六千萬
【有線新聞】警方搗破放高利貸集團,拘捕29人,涉及非法放債金額逾6,000萬元。 檢獲的證物包括名貴房車、82萬現金、二千多份借貸文件、電腦及手機等。警方搜查油麻地一間持放債人牌照財務公司及負責人住所,發現公司以「快速批核」或「特快借貸」作招徠,再以不同藉口扣減借貸人的借款金額,包括抽取2成借款作手續費,而年利率遠高於法定最高年利率48%。警方拘捕23男6女,包括兩名15及16歲少年涉嫌刑事毀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5日
灣仔私家車相撞 七人車翻側 三人受傷送院
【有線新聞】灣仔有私家車相撞,其中一架私家車翻側三人受傷。 相撞後翻側的私家車擋風玻璃爆裂,警員在現場調查,清理路面玻璃碎片並灑上木糠。下午4時許,灣仔菲林明道與港灣道交界兩架私家車相撞,其中七人車翻側。意外中有三人受傷,由救護車送院治理,警方正調查事故原因。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5日
黎智英案|辯方:傳媒應比普通人享有更大程度的自由 法官:應該如何劃界線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辯方繼續結案陳詞,指傳媒應享有更大程度的自由以滿足公眾知情權,又質疑控方證人張劍虹不可信。 黎智英由囚車押送到西九龍法院,辯方指報章要為公眾提供資訊以滿足知情權,應比普通人享有更大程度的自由。法官李運騰認為現今人人都可以出版或接觸到大量觀眾,問應該如何劃下界線。辯方稱案件牽涉的是傳統媒體,現階段毋須處理界線問題,而傳媒是監察公共機關的看門人,有責任讓公眾接收資訊,否則新聞自由不會單獨存在於各種受保障的自由之外。 辯方亦提出,即使請求制裁在《國安法》生效後變成不合法,控方須證明被告重新達成協議,或舊有協議有新的基礎,亦要知悉行為屬犯法,又反駁控方說法,認為制裁對象針對國家或政府才算違反《國安法》。法官李運騰稱考慮到官員的職權,例如時任特首林鄭月娥,若透過制裁來改變政府政策都符合控罪元素。 針對控方傳召的證人,辯方質疑前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作假口供,舉例他申請保釋時說過高層不會參與報章編採,審訊期間又供稱與高層曾經討論向黎智英反映不適宜在抗爭海報印上蘋果標誌,又質疑張劍虹在收押所多次與警長會面,之後被說服轉為控方證人。而前《蘋果日報》副社長陳沛敏供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5日
控煙|禁煙區今起加強執法 有煙民稱對戒煙作用不大 冀範圍指示清晰
【有線新聞】十個公共運輸設施星期日起新增為指定禁煙區,其餘禁煙區即日起亦會加強執法。有煙民希望禁煙範圍指示要清晰,亦有人認為加強執法對戒煙作用不大。 屯門市中心巴士總站每天都有很多居民出入,等巴士等得久,不少煙民為了打發時間都會「透個氣」,但不是每個人受落。市民Giselle:「很像在吸入一些有化學物質的毒,我一聞到就很想吐,很辛苦。」市民丘小姐:「我們其實都很被動的,在這個巴士站,如果你有措施,最少我們不想吸二手煙的人都多個選擇。」 措施即將實施,星期日開始公共運輸設施的禁煙區將會增加10個,包括屯門市中心、中環碼頭交匯處的禁煙區亦會擴大。 以屯門為例,禁煙區界線已經劃好,告示牌裝設在當眼處,垃圾桶煙灰缸都已經封上。煙民羅先生:「最重要讓吸煙市民知道哪一個位可以(吸煙)、哪一個位不可以,例如有些天橋有垃圾桶、有煙灰缸那些能否吸煙,我們不太清楚。」 除了有蓋巴士總站,在屯門鄉事會路的士站一樣納入禁煙區範圍。灣仔會展站巴士站同樣有告示劃出禁煙區範圍,煙民就覺得阻嚇不大。姚先生:「如果要戒煙一早就戒了,一開始第一個星期已經被罰。(有沒有令你少吸煙)你話有沒有?」 不想被罰就要留意,控煙酒辦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5日
口岸爆炸案|法官繼續引導陪審團 總結有關各被告的證供
【有線新聞】2020年明愛醫院及口岸爆炸案,法官繼續引導陪審團,總結有關張家俊、楊怡斯以及其他被告的證供。 法官陳仲衡先總結有關張家俊的證供,引述警員供稱否認在張家俊住所拘捕他時沒有出示搜查令,並在他電腦內發現名為「即興彈藥手冊」的檔案。又表示不同意是以武力手段取得他手機密碼,法官交由陪審團判斷他左膝後方的傷勢如何造成。 法官之後總結有關楊怡斯的證供,警員提到從步姿、衣物等確認羅湖站離境大堂閉路電視片段中的人是楊怡斯,片段時間與她的八達通拍卡紀錄吻合。又說楊怡斯在案中主要爭議是身份辨認,提醒陪審團判斷她是否為涉案的Telegram用戶時,要整體考慮每項辨認比對證供。至於在楊怡斯住所搜出的生理鹽水、「光時」旗幟等可能被視為示威物品,不需要作為對被告的考慮。 法官再總結案中其他被告張琸淇、何培欣及周皓文有關證供,提到要考慮張琸淇及何培欣與本案其他被告為情侶關係,又指周皓文曾向警方稱自己有在Telegram看過製作炸彈的資料但並沒有製作及放過炸彈。提醒陪審團周皓文被控的是「企圖製作炸藥罪」,因此須證明有否此企圖。 法官最後總結專家證人證供,確認被告張家俊購入電路板等裝置與在羅湖案中檢獲的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