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0日
鰂魚涌戰時炸彈|居民陸續歸家 有人讚關愛隊照顧周到 有長者昨住酒店徹夜難眠
【有線新聞】因應發現地盤有戰時炸彈,警方周五晚撤離附近18座大廈的居民。完成處理炸彈程序後,居民陸續返回住所,關愛隊和民安隊到場協助。 警方在大約中午12時完成處理炸彈程序,位於地盤旁邊的中興大廈下午1時許居民陸續回家。有旅遊巴從社區會堂接載居民回家,經歷「有家歸不得」的一晚,不少居民拿着大袋個人物品;關愛隊和民安隊到場協助。 梁女士:「(心情如何?)心情好興奮,可以返屋企。速度夠快,照顧我們周到。」陳女士:「(效率如何?)都不錯 ,香港政府效率不錯,保護市民安全,多謝他們。」 不過有居民反映社區會堂和酒店都不如家中舒適。葉女士:「(社區會堂派甚麼給你?)日常用品,夜晚有給一些食物。(睡得好嗎?)當然不好睡,現在這樣大家當然回家。」 簡女士:「你們說提供社區中心,不過老人家不願意去、睡不到。他80多歲,如果睡地下會很辛苦,他又坐輪椅完全走不到。(這一晚會否很難過?)很難過,因為酒店很冷,老人家又睡不習慣那些床,整晚不太能入睡。」 鰂魚涌濱海街一個地盤周五發現戰時炸彈,當晚撤離附近共18座大廈居民,約6,000人受影響。民政署隨即開放多個社區會堂給受影響居民休息;當局亦聯絡酒店業和啟德青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0日
鰂魚涌戰時炸彈|警方:落雨致處理時間延長 原地拆彈屬正確選擇
【有線新聞】鰂魚涌濱海街一個商住發展項目地盤,發現一枚重1,000磅、二戰時美軍的空投炸彈,警方凌晨開始處理,接近中午拆除炸彈。 拆解後的炸彈由爆炸品處理課人員運出地盤,上面有約一尺長的開口。拆彈行動凌晨開始,至早上11時48分完成。警方說炸彈內有500磅高性能炸藥,拆除過程要先開孔,再在安全情況下點火銷毀炸藥,在惡劣天氣下有一定困難,處理時間比預計多一至兩小時。 爆炸品處理課高級炸彈處理主任李展超:「落雨對拆除炸彈是增加難度,因為對視野有影響、地方會濕滑,對搬置一些重型裝備或工具增加變數及風險。我們燃燒炮彈時,烈性炸彈威力非常猛烈,不是發生爆炸、只是起火,與40年代投下時威力近乎完全一樣。如果處理不當,或者因為任何意外產生誤爆,後果不堪設想。」 他重申原地拆彈是正確選擇,否則運輸過程帶來風險。至於會否再在地盤發現更多炸彈,他說過去有類似情況發生過,但戰時投彈未必每次都有紀錄,提醒工人如果發現可疑物品,最好報警求助。 今次炸彈殼會留給爆炸品處理課做訓練或借出展覽。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0日
施政報告|卓永興:不會因推展AI裁公務員 如人手過多待自然流失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提出成立人工智能效能提升組,目標將於明年將AI技術應用至100個政務環節,首階段推展到市民接觸面較大的部門。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強調,應用科技能減省人手,但不會因此裁減公務員。 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若減省下來的人手第一可以在部門內調撥到其他地方支援,應付人手不足的工作。如果達到一個階段人手方面過多,也可以用自然流失方式處理,公務員不需要擔心用AI後有些部門好像私人機構般出現被裁撤,不會有這個情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0日
施政報告|楊何蓓茵:責任制第二級機制不涵蓋警隊 如有問題由監警會檢視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施政報告》提出部門首長責任制,如部門出現嚴重問題屬第二級機制,交公務員敍用委員會調查。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指第二級調查不適用於警隊。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我們知道警隊有自己一套,有監警會檢視警隊中的投訴和運作,如果有問題,由監警會去檢視。所以未來警隊因為條例本身不涵蓋警隊,所以警隊的問題就不會進行第二級調查。但是整個概念,整個部門首長要為部門負責的概念以及第一級調查,仍然適用於警隊身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0日
鰂魚涌戰時炸彈|學者料美軍二戰投下 目標為維港船隻 或有更多炸彈未被發現
【有線新聞】有歷史學者翻查檔案,相信炸彈是由美軍在1945年4月二戰時投下,空襲目標是維港和太古船塢。他指當年有部分炸彈沒有成功引爆,估計可能有更多炸彈未被發現。 在鰂魚涌發現的炸彈是二戰時美軍「ANM65」空投炸彈,重1,000磅、內藏500磅高性能TNT炸藥,浸大歷史系學者翻查檔案,找到相信是空襲當日的相片,當時香港正被日軍佔領,炸彈由美國陸軍遠東航空隊第380大隊在1945年4月2日下午2時投下。 浸大歷史系系主任鄺智文:「有5至6輛飛機決定把炸彈投下太古船塢,但問題是,目標說是船塢,但我們看報告附帶的相片,其實你見到不少炸彈很多投下海。第二是有不少炸彈其實投入,其實船塢是跟旁邊的太古糖廠相連,所以不少炸彈投到糖廠那邊。」 今次濱海街地盤當年就是太古糖廠範圍,鄺智文指該次空襲美軍攜帶了144個同型號炸彈,有若干未能成功引爆,相信本港可能有更多炸彈未被發現。鄺智文:「我們看航空相片,其實糖廠北面是廠房,下面濱海街以南就應該是倉庫之類。相片見到有些白色,可能部分是平地,所以炸彈可能落在不是非常硬的表面上,引信沒有擊發到。」 2018年港鐵沙中綫地盤亦曾發現同一型號炸彈,疏散數千人,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0日
鰂魚涌戰時炸彈|拆彈工作已完成 中午時分曾傳輕微爆炸聲 現場逐步解封
【有線新聞】鰂魚涌濱海街一個商住發展項目地盤發現一枚重1,000磅、二戰時美軍的空投炸彈。警方凌晨開始處理炸彈,取出炸藥後即場銷毀,現場中午之後逐步解封。 發現炸彈的地盤早上不時有煙飄出,現場消息指,炸彈處理課人員開始銷毀取出來的炸藥,現場中午過後開始解封,地盤入面未看到拆除後的炸彈。有爆炸品處理課人員在現場巡視,地盤外面有消防員及滅火機械人候命,有居民在街上等待警方放行回到家中。 今次拆彈行動由凌晨開始,警方撤離居民後,爆炸品處理課人員先切割炸彈,警方在炸彈附近堆起沙包,又在上面設置支架。爆炸品處理課高級炸彈處理主任李展超:「成功進行(切割炸彈)之後就會隨即進入對炸彈進行銷毀程序,屆時危險性會較高,最後我們要全部清理該炮彈,或者其他要處理遺漏的事情。」 警方強調炸彈性能仍然良好,因為有多年歷史或者變得不穩定,不宜將炸彈移離現場處理。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0日
鰂魚涌戰時炸彈|炸彈中午處理完畢 歷時近十小時 警:惡劣天氣致需時較預期長
【有線新聞】警方中午宣布鰂魚涌戰時炸彈處理完畢,歷時近十小時,爆炸品處理課表示惡劣天氣增加拆除炸彈困難,因此處理時間比預計多一至兩小時。 爆炸品處理課炸彈處理主任張立得:「今次炸彈最大困難處是它被大量民居包圍,處理過程中牽涉切割及燃燒,過程當中有機會導致炸彈意外爆炸。如果炸彈入面有超過500磅高爆炸藥,爆炸起來如果保護工作不足,會對附近建築物造成非常嚴重破壞。所以我們大部分時間用於前期保護工作,包括堆放沙包、水沙包;切割過程用更多時間,在密度及方法會更精準,希望意外爆炸的機會減到最低。」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0日
新油麻地避風塘躉船起火 無人受傷
【有線新聞】新油麻地避風塘有躉船起火,初步無人受傷。 起火躉船不斷冒煙,消防車及消防輪分別在岸上及海上射水撲救。早上約十一時半,警方接獲海事處職員報案,指避風塘有躉船起火,現場消息指躉船裝有建築廢料,起火原因有待調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0日
施政報告|陳國基:很多大學對北都大學城感興趣 將研究簡化發展制度
【有線新聞】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指,北都大學城會以產業帶動去訓練人才,配合香港的高科技發展,日後會跟大學校長及企業商討如何發展用地,當局亦會研究簡化發展制度。 北部都會區將發展大學城,首批在洪水橋的用地最快明年可供使用,擔任大學城籌劃及建設組組長的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指,目標是以產業導向,發展成高端人才培訓基地,培養高科技和金融人才。陳國基:「產業帶動的意思就是我有需要這些訓練,我們便訓練這些人才出去,就不是說我們訓練後看看有沒有人需要,而是有需要便去訓練,這點是很重要的,教育培養人才,人才發展科技,其實是這樣的一條線。」 陳國基指之後會跟外國大學校長、知名教授,以及企業領導商討如何用好洪水橋用地,又說很多大學都有興趣進駐大學城,會研究在制度上拆牆鬆綁。陳國基:「我們以往在構建一些新市鎮或地方時,我們可能有很多制度上,有些可以說繁文縟節,我們要將這些簡化、要加快、優化、簡化,因為不能長時間,當然我們會看有何地方可以簡化,如果需要改法例,我們便去改法例。」 陳國基又說,外國及內地來港專才對國際學校需求大,未來會在北都預留土地興建國際學校,並給予學校更多彈性招收學生。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0日
鰂魚涌戰時炸彈|受封路及撤離影響 商戶生意明顯減少 有店主憂影響來貨
【有線新聞】在鰂魚涌一帶,有商戶受封路和撤離影響,生意明顯減少,擔心解封前會影響來貨。 麵包店東主葉先生:「(生意)少些,少了一、兩千元左右,幸好關愛隊方面幫忙買了點貨,我們生意也算可以。擔心來不到貨,一些貨物,麵粉、牛油、雞蛋來不到貨比較麻煩。(今早有來貨嗎?)我們預早了存貨,逢周六、日預多點貨,以防萬一。」 餐廳負責人蕭先生:「都不知道封鎖,完全不知道,現在生意很靜,A、B出口全封影響很大,政府沒有通知過。」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0日
打風|「樺加沙」堪比「山竹」超強颱風? 天文台料下周中狂風驟雨 李家超:正部署應對
【有線新聞】天文台預料強烈熱帶風暴「樺加沙」下星期中逐漸靠近廣東沿岸,有機會增強至超強颱風程度。由於受顯著風暴潮影響,屆時沿岸水位可能與2017年的天鴿及2018年的山竹相若,提醒沿岸市民做好防水浸準備。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政府會部署應對,適時會發放訊息。 「米娜」逐漸遠離,仍香港未算風平浪靜,另一個熱帶氣旋已從太平洋逐步靠近,天文台預料「樺加沙」下周二、三逐步靠近廣東沿岸,周四接近珠江口一帶。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李淑明:「預計『樺加沙』未來一兩日一直移向呂宋海峽和顯著增強,到下星期初入南海北部,有機會達到超強颱風程度,現時我們預測下星期中逐漸靠近廣東沿岸,屆時香港天氣會轉壞。」 不少市民擔心「樺加沙」的威力堪比2018年超級颱風「山竹」,天文台指「樺加沙」靠近時風勢會顯著增強,有狂風大驟雨和雷暴,海有湧浪,風暴潮亦會相當顯著,沿岸地區有機會出現水浸,沿岸水位可能與「天鴿」及「山竹」相若,天文台提醒市民留意最新資訊,做好防風和防水浸措施。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