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資訊
- i-Cable
- 2022年08月19日
俄羅斯使用人民幣比率顯著攀升 7月份排名升至全球第三
【有線財經】俄烏戰火持續,歐美多國連環出手制裁俄羅斯,限制使用美元及歐元交易,另一邊廂,俄羅斯與中國的經貿關係越見緊密,使用人民幣的比例顯著攀升。 環球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的最新報告顯示,俄羅斯已成為全球第三大,離岸人民幣交易及結算市場,僅次於香港及英國,佔比由六月時不足1.5%,急升超過一倍至接近4%,相比於俄烏戰事爆發前,俄羅斯銀行及企業在三月份,使用離岸人民幣結算的全球排名,連首十五位都不入。 面對歐美制裁,俄羅斯不少商品,都轉用人民幣作為首要交易貨幣,當中包括貢獻主要收入來源的石油出口,就連煤炭運輸等,都開始接受人民幣交易,俄羅斯央行早前亦提到,有意利用人民幣作為貨幣儲備。 隨著俄羅斯增加使用人民幣交易,人民幣於國際交易結算的佔比,亦進一步向上,七月份達到2.2%,按月增加0.03個百分點,維持全球第五大交易貨幣的地位。
- i-Cable
- 2022年08月19日
金蝶國際:最壞時間已過 冀提升下半年續費率
【有線財經】金蝶國際指,未來會加強與客戶溝通,協助客戶改進數字化的能力,提升下半年的續費率。 金蝶中國總裁章勇說:「上半年我們分析數據來看的話,有一些客戶因為疫情的原因,有一些遞延還款,但是整體來説,還是在使用金蝶的產品,我覺得嚴格來講,最困難的時間已經過去了,我相信隨著下半年,我們對產品、賦能的提升,以及和客戶連接的加強,嚴格來説,續費率會持續一個上漲的過程。」
- i-Cable
- 2022年08月19日
印尼考慮對電池金屬「鎳」 徵出口稅 據報Tesla要求內地保障電力供應
【有線財經】電動車成為全球新趨勢,對電池金屬原材料的需求持續旺盛,價格高企問題難以解決。全球最大的鎳生產國,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接受彭博訪問時稱,考慮在今年開徵鎳出口稅,令到提煉工作可以留在國內完成,增加國家收入和提供更多就業機會,最終目標是連同鋁土礦、銅、錫等,所有原材料的出口都叫停。 除了比較常聽到的鋰之外,鎳和鈷都是電動車電池金屬之一,印尼每年生產一百萬噸鎳,佔全球產量37%,佐科維多多去年曾表示,提煉鎳可以為行業,創造350億美元附加價值。 分析認為開徵出口稅,可能對印尼的海外收入,有短期影響,亦有機會進一步推高鎳價,今年3月鎳價曾突破每噸4.8萬美元,雖然現時已由高位,回落超過一半,但過去一年計,仍升約兩成。 另一方面,內地近日多個省市傳出限電,亦憂慮會影響電動車生產,彭博報道,Tesla及上汽集團向上海政府反映,關注四川省的限電措施,有機會影響供應商關鍵零部件的生產,上海政府隨後向四川省政府部門致函,希望容許16間汽車零部件企業,可獲得一定的電力資源,而目前未有汽車生產商,因限電而令生產延遲。
- i-Cable
- 2022年08月18日
逾300名港澳青年往廣州南沙實習
【有線財經】廣州南沙推出百企千人實習活動,今年暑假有超過300名港澳青年到南沙實習。期間酒店公寓可以直接入住,上下班都有免費巴士搭乘。據了解,南沙法院早在2014年已率先聘任港澳陪審員。深圳前海、珠海橫琴近年也引入相關制度,或以法院專家咨詢委員特邀調解員等身份,參與眾多涉港案件審議。 內地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玩具生產和出口國。數據顯示內地上半年玩具出口市場超過213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4.7%。其中更有7成的出口玩具在廣東製造。不過近年都有不少盲盒玩具出現炒賣等違規情況。內地市場監管局最近就發布了規範盲盒經營的指引,要求商家不可以向8歲以下的兒童銷售盲盒。
- i-Cable
- 2022年08月18日
吉利中期賺少近35% 料銷售和盈利仍受壓
【有線財經】吉利中期盈利減少近35%,集團維持全年銷售目標,但提到成本上升和芯片短缺,會繼續令下半年銷售和盈利受壓。 受內地疫情及全球芯片短缺影響,吉利上半年銷售遜預期,盈利亦倒退近35%,只得15.5億人民幣,不過由於產品加價,即使半年銷量跌3%,收入仍升29%。 集團有信心下半年推出更多新能源汽車,有望追回銷量「失地」,維持全年銷量165萬輛的目標。 面對全球供應鏈短缺,集團已設立專門生產線,有信心實施批量供應,完成旗下極克品牌全年7萬輛的銷售目標 。吉利汽車控股執行董事安聰慧:「供應鏈方面有一定好的解決,大家知道大家都選擇高配的,建立了專門生產線,現在已經投產,可以實現批量供應。」 上半年受原材料成本增加影響,毛利率收窄近3個百分點至14.6%,吉利預期相關因素加上市場競爭激烈,會繼續對下半年銷售及盈利造成壓力。
- i-Cable
- 2022年08月18日
東亞預告如內房問題未改善 減值損失繼續高企
【有線財經】減值損失大增,令東亞上半年少賺44%,集團預告如果內房問題沒有改善,下半年減值損失繼續高企。 受累重要客戶被降級,令減值損失大增,東亞半年少賺近44%,得不足15億元,經營收入下跌逾3%,中期息減半派0.16元。期內貸款質素轉差,減值損失按年急升2.6倍,整體減值貸款比率升至1.58%,當中香港和內地的比率都上升。 東亞透露目前內房相關債務有860億元,佔整體貸款12%,已經有所回落,未來會繼續減少相關比例,但預期下半年撥備會繼續高企。東亞聯席行政總裁李民橋:「國內房地產問題持續,我們其實也很審慎,面對這些壞帳的風險,我們覺得下半年如果情況沒有顯著改善,我們都不排除撥備水平會比較高。」 期內淨息差擴闊4點子至1.42%,李民橋相信未來幾個月調整最優惠利率的機會高,整體淨息差可望再擴闊20點子,未來12個月帶來額外約17億的淨利息收入。至於出售藍十字的交易將帶來14億元盈利,於下半年入賬。另外,東亞計劃回購股份涉及金額不超過5億元。
- i-Cable
- 2022年08月18日
銀娛中期盈轉虧 蝕8.5億元 不派息
【有線財經】銀娛中期盈轉虧,蝕8.5億元,去年同期賺超過9.4億元,經調整EBITDA跌90%至1.9億元,受疫情持續影響,決定不派息。 單計第二季,經調整EBITDA轉蝕3.8億元,淨收益24億元,按年跌56%,按季跌41%。 集團主席呂志和在業績報告中承認疫情反覆,可能會影響日後的財務表現,但截至6月底仍有203億元淨現金,核心債務維持約3億元,流動性維持穩健,又指已為競投新賭牌,做好最充份準備,對澳門未來仍然充滿信心。
- i-Cable
- 2022年08月18日
聯儲局官員認為有必要繼續加息 但可能未來需放慢加息步伐
【有線財經】為了壓制通脹,聯儲局最近兩次議息會議都大手加息四分三厘。 最新會議紀錄顯示,官員認為幾乎沒有跡象表明通脹壓力正在緩解,有需要繼續加息去到足夠限制性的水平,並且維持一段時間直至通脹回落。 雖然市場憂慮經濟在未來出現衰退,但官員認為目前利率處於中性水平,不會刺激或拖慢經濟,預計下半年GDP會重拾增長。 不過,有官員指出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貨幣政策對經濟的影響存在較長並影響滯後,貨幣政策有過度收緊的風險,可能超出恢復物價穩定所需的水平,認為在未來某個時候,可能需要放慢加息步伐。 正如主席鮑威爾在上月會後的記者會上提到,不會對下次加息幅度提供清晰指引,會議紀錄亦沒有提供加息指引,只是重申取決於經濟數據表現。 至於周三公布的7月美國零售數據按月無升跌,差過市場預期增加0.1%,扣除汽車及汽油的銷售,按月則升0.7%,較預期好,亦與6月的升幅一致。
- i-Cable
- 2022年08月18日
滙豐上調新造H按封頂息率0.25厘 分析料其他銀行會跟隨
【有線財經】滙豐上調新造H按的封頂息率0.25厘,是首間大型銀行調升「封頂位」,渣打銀行在下午亦跟隨,下周三生效。 本地銀行的資金成本持續上升,滙豐公布即日起調升新造H按的封頂息率,由最優惠利率、即P減2.5厘,改為P減2.25厘,令實際封頂利息增至2.75厘,成為首家大型銀行上調H按的封頂息率。 中原按揭預期,其他銀行亦會跟隨,至於日後會否再加,要視乎封頂息率的參考指標,即最優惠利率會否調升。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今次看到龍頭銀行上調H按封頂息率是具指標性,相信其他銀行都會陸續相繼跟隨,估計幅度都會相若,約0.25厘,如果未來加最優惠利率幅度也有四分一厘、即0.25厘,我相信短期內銀行未必再需要上調H按封頂息率。」 自7月中起港元拆息持續上升,當中H按的參考指標,一個月同業拆息長期站穩在「封頂位」上方。 現時市面上的H按計劃已要用2.5厘的息率供款,以貸款額700萬元計算,還款年期25年,月供約32,900元,這次加息0.25厘,月供就會增加900多元,去到約33,800元。 若最終銀行加P令封頂息率再向上移,月供就會進一步增加,例如加息四分一厘,月供會比之前累積增加近1,90
- i-Cable
- 2022年08月18日
騰訊:監管由整頓轉向規範 大行料下半年或重拾盈利增長
【有線財經】騰訊相信內地監管環境會由整頓轉向規範,估計短期會有新遊戲版號獲批,有大行認為 騰訊下半年有望重拾盈利增長。 遲遲未有新遊戲獲批,以及受累疫情,令騰訊上季收入上市以來首次下跌,但集團相信監管環境逐步正常化會對業務有利。騰訊總裁劉熾平:「我們相信內地監管環境已由整頓逐漸正常化,對行業來說是好徵兆,尤其是平台經濟,留意到近期監管方針傾向更正面及支持,支持行業健康及持續發展,相信重新發(遊戲)版號有助行業重拾增長,我們預期未來能獲發版號將有利本土遊戲業務。」 騰訊又澄清近日有關有意減持美團的報道不準確,又提到目前股價和投資組合價值被嚴重低估,未來會回購股份。 多間大行在業績後調整騰訊的目標價,滙證和摩通把目標調高4%至5%,但花旗、大和及大摩就下調目標價,當中大摩目標價大削11%,認為遊戲及廣告業務仍缺乏能見度,會繼續影響今季收入增長,估計第三季遊戲收入按年要跌13%,若明年有重點新遊戲推出,可望重新加速增長。 花旗雖然調低目標價,但相信收入在上季已觸底,加上集團有效控制成本,認為上季表現好壞參半。滙證同樣讚騰訊削減成本有效,相信第三季盈利會出現轉捩點,下半年有望重拾盈利增長,而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