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節目(新聞)
- NMT Editor
- 2023年09月21日
學者走訪亞馬遜部落 揭改變貧瘠土壤之謎 全靠祖傳土炮黑土
【有線新聞】亞馬遜地區除了樹林,還有一種神秘的黑色泥土。最近有研究提出新證據,認為這種「亞馬遜黑土」是當地土著為了耕種而創造的人工土壤。 一望無際的雨林很易令人以為亞馬遜盆地的泥土相當肥沃。不過實情是相反,對於人類來說,這裏的土地非常貧瘠,泥土酸度太高,養分亦偏低,不適宜耕種。 但人類總有辦法改造自然條件,過去考古學家於亞馬遜村落的地底發現過不少神秘的黑色泥土,明顯比一般泥土肥沃,有數百甚至數千年歷史,只是一直搞不清這些「黑土」是否刻意製造。 麻省理工及佛羅里達大學的學者合力提出新的證據,透過走訪多個亞馬遜村落。學者發現當地土著有不少傳統,例如將廚餘集中掩埋,又會將生火剩下的灰燼及木炭混入泥土裏面。學者又發現廚餘及灰炭的位置,和過去掘出黑土的模式一致,也是以居住地為中心呈圓形一堆堆分布,所以學者推斷黑土是亞馬遜土著的祖先刻意改造泥土的產物,令泥土變得肥沃。而黑色是來自灰炭,全靠這些黑色泥土,土著可以種植玉米、木薯、南瓜等,在這片土地生存及繁衍。
- NMT Editor
- 2023年09月19日
NASA帕克探測器飛越日冕 近距離觀測抛射大爆發 認證星塵可被吹開千萬公里
【有線新聞】美國太空總署的帕克太陽探測器,近距離經歷了一次強烈的日冕噴發,目擊星際塵埃被吹開一千萬公里。除了收集到數據,更驗證了一個20年前的理論。 太陽風暴的源頭是太陽表面局部的磁場爆發,稱為「日冕物質拋射」。為了近距離觀測這類現象,美國太空總署於2018年發射帕克太陽探測器,同年進入環繞太陽的軌道。現時它比水星更加近太陽,距離最近的時候,只有水星與太陽平均距離的四分之一,是人類至今最近太陽的探測器。 就在這個距離,帕克探測器捕捉到一次規模龐大的日冕物質拋射。身歷其中的探測器不只記錄整個過程,更觀測到一個新現象,印證了20年前一個理論。宇宙中彌漫不少星際塵埃,當日冕拋射衝向宇宙,理應會吹散附近的塵埃。今次帕克探測器首次目擊這個過程,畫面中的白色光點就是星際塵埃,日冕拋射發生的時候,的確將塵埃一起向外推,足足吹開了一千萬公里,可見拋射規模有多大,並確認日冕拋射與星際塵埃有互動,有助將來預測太空天氣,例如爆發拋射之後,太陽風暴要多久才吹到地球。
- Prog Author
- 2023年09月19日
【小事大意義】家的擁抱:社區客廳(下) 社區客廳助照顧者管教子女 20元健康飯菜共享樂融融
【有線新聞】「深水埗社區客廳計劃」提供很多空間給基層孩子盡情玩耍,更不定期舉辦照顧者活動,如禪繞畫興趣班,令照顧者能適時放鬆,並與其他照顧者交流心得。同時,中心倡導「回應式照顧」,教導照顧者以「觀察、理解、回應」三部曲取代「喝罵式管教」,履行親職,以引導孩子的正面行爲及情緒。 「社區客廳」亦設有親子食堂,提供20元的健康飯菜,為基層家庭減輕負擔。另外,中心亦有社區資源共享區域,提供食物、衣服及日用品,促進社區共融,使家庭的生活質素有所提升。
- NMT Editor
- 2023年09月17日
家國天下|紀念抗日烈士
- Prog Author
- 2023年09月17日
【小事大意義】家的擁抱:社區客廳(上) 深水埗社區客廳供育兒支援 偌大遊樂空間成孩子天堂
【有線新聞】「生仔要考牌」,這句話可謂耳熟能詳,實際上沒有人能無師自通。照顧子女難,對於缺乏資源、空間的基層家庭而言更難。Natalie和Siti兩個媽媽就是例子,她們常常苦惱女兒的發展成長及管教方式,無助有如「困獸鬥」。 所幸的是,有一間中心推出「深水埗社區客廳計劃」,支援區内0-6歲嬰幼兒及其基層照顧者。合資格家庭可免費使用中心的設施和服務,包括偌大的玩樂區。中心導師亦會從旁協助,以引導方式、正向教育等協助家長和孩子有更多,更正面的互動。
- NMT Editor
- 2023年09月16日
智創未來|廚餘處理系統
- NMT Author
- 2023年09月16日
梁振英專訪|稱一帶一路非純賺錢、善心等需一併走出 倡政府與貿發局海外辦結合覓商機
【有線新聞】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在本台節目《有理有得傾》建議特區政府的經貿辦事處與貿發局的海外辦事處結合,加強境外支援;又說中央支持香港盡早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政府應該要積極回應。 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演講對香港提出四點希望,包括深化區域合作、完善金融服務、聚焦專業服務以及深化人文交流。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在本台節目《有理有得傾》指提供專業服務仍然是香港的優勢,但政府必須要更主動協助業界。梁振英:「貿發局在國內外辦事處的數目比特區政府的經貿辦事處多,而且往往歷史較長,做事也很有靈活性,所以我覺得特區政府的經貿辦事處要與貿發局的海外辦事處結合起來,兩者要一起做收集商機的資訊,以及做游說和爭取的工作。」 另外,他認為香港應該在深化人文交流上發揮積極作用,達致共商、共建、共享的目標。梁振英:「一帶一路並非只為商貿方面賺錢,商貿活動是重要,我們還有民心相通、共享的部分。然後讓大家知道我們國家逐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這也是一個趨勢和事實。在過程中,不只是做生意的人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佔一席位、為了賺錢,我們中國人的善心、文化、藝術都需要一併走出去。」 對於中央支持香港盡早加入
- NMT Author
- 2023年09月15日
德國工程學生研單座位電動車 充一次電可駛逾2,500公里 破健力士紀錄
【有線新聞】德國一班工程學生研製單座位電動車,充一次電可以行駛超過2,500公里,打破健力士世界紀錄。 如果重新設計一架電動車,只需要載一個人,純粹追求續航能力的話,充一次電最遠可以走多少公里?可能有人會覺得車上面載多幾個電池,不就可以走更遠,但其實電池相當重,車身太重,行車會更吃電,所以電動車的續航力要整體配合。 在德國的慕尼黑工業大學,一班工程學生挑戰這個課題。首先車殼採用碳纖複合材料,身車重量只有170公斤,外形盡可能符合空氣動力學,風阻比市面大部分汽車更低。電池方面跟一般電動車差不多,但摩打以永久磁鐵代替線圈,提高用電效能。 一切準備就緒,電動車以滿電狀態開動,到第4日行走1,600公里已經追平舊紀錄,但電池仍然有電,於是電動車繼續走,最後行了6日才停下。總路程2,574公里,成為「電動車充一次電最長行程」最新的健力士世界紀錄,全程只是用了15.5度電。
- NMT Editor
- 2023年09月14日
荷企研漂浮式海上風力發電機 簡化單片雙葉式 風暴中可維持運作
【有線新聞】這個外型相當另類的漂浮式海上風力發電機,是荷蘭一間公司的新發明,它的安裝成本大減,還可以在風暴中維持運作。 風力發電機通常是三片扇葉,但如果簡化成單片雙葉式,生產及組裝也容易得多,成本只需原本的三成,而且同份量物料可以造更長的扇葉。這個構想來自荷蘭一間能源公司,簡化扇葉只是新設計的起點,另一個創意是發電機的支柱,角度並非固定、而是可以自由傾斜。 以往當風力太大,一般發電機為免受損必須停機,但新設計之下當風力增強,扇葉會和直升機一樣產生升力,將支柱拉直、令扇葉接近水平狀態,減少吃風面積,避免吹斷,是一種自動調節的安全機制,所以就算打風也不用停機,用盡每一秒風能。最後就是漂浮式設計,只是用鎖鏈及重物固定位置,部署於水深的海域也沒問題,適合用作離岸風力發電場。 廠商現時已經造出縮小版模型,接受風洞試驗,近日獲得日本一間船公司注資,預計未來兩年會於荷蘭海域測試。
- Prog Author
- 2023年09月12日
【小事大意義】生命上河圖(下):相守近70載的老伴離世 婆婆夜夜難眠孤身回鄉:要開心
【生命上河圖】(下) : 對於身患癌症的梁伯伯燦英撒手人寰,妻子灶芳雖然早已有心理準備,但他的離世讓大家更意識到人生無常。灶芳決定離開香港,返到她和燦英初識的鄉下生活,小路希望生命上河圖能讓當事人看到,這樣才有回顧和記錄人生的意義,所以決定提早展出兩幅生命上河圖,以及少量為長者圓夢的心願圖。不知經歷人生風雨後,那些塵封的記憶出現在畫紙上時,她們會有甚麽感受?
- Property Author
- 2023年09月11日
家家有求|照顧「貓星人」 心得 每日只做4件事
主持:余琬瑜、羅添盈 「食、玩、睡、痾」是「貓星人」 每日的指定動作,由接牠們回家一刻有什麼需要留意?裝修進度來到尾聲,工程埋尾時的作結過程也不能忽略。設計要為三口之家做到五星級酒店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