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9日
巴西警圍剿毒梟爆街頭激戰 64死、81人被捕 州長:陷戰爭狀態
【有線新聞】巴西警方在里約熱內盧展開歷來最大規模打擊毒犯行動,雙方爆發激烈衝突,至少64人死亡、81人被捕。州長形容里約熱內盧正處於戰爭狀態。 網上片段,里約熱內盧清晨開始多處傳出槍聲,市內部分地方起火,濃煙升上半空。大批警員清晨攻入里約熱內盧兩個貧民窟,展開大規模打擊販毒集團行動,雙方爆發激烈衝突,警方指毒犯利用無人機發射手榴彈還擊。 衝突造成多人死傷,有受傷警員由同袍抬上警車撤離,亦有人由救護車送院。有建築物外牆留下多個彈孔,有汽車被焚毀,多條街道被封鎖,學校停課、商店關閉。 里約熱內盧當局出動逾2,500名警員和軍人,在直升機和裝甲車協助下攻入貧民窟的販毒集團據點。警方指這個集團的勢力近年不斷擴張,經調查和部署後採取突擊行動拘捕多人,行動檢獲超過200公斤毒品和數十支步槍。 州長卡斯特羅形容里約熱內盧正處於戰爭狀態,今次亦是當地歷來針對販毒集團的最大規模執法行動。但有民間團體批評,當局未有針對毒品的生產鏈,只是將執法行動軍事化。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9日
全運會|沙灘排球周五維園開戰 楊德強:場地規格歷來最高 將抽籤決定賽程
【有線新聞】全運會沙灘排球比賽周五在維園展開,場地已準備就緒。 維園足球場經過一個多星期準備,已變身成為沙排場地,港隊男女子代表趁最後機會熟習場地。全運會香港賽區統籌辦公室主任楊德強到場視察及為運動員打氣,他說各地參賽的沙排運動員已全部到港及入住酒店,稍後召開團隊會議,抽籤決定賽程。七個場地包括主場、副場、熱身場及訓練場等都佈置好,觀眾席設有1,700個座位。 楊德強:「維多利亞公園這個場地是香港歷來在沙灘運動最大的場地,規格也是最高。剛才我和香港隊幾位教練和六位沙排代表聊過,他們對場地的沙、燈光等都非常滿意,認為今次場地與以往參加外地或國際比賽大家會是同一水平,甚至更好。在鬧市裡做沙排場,大家都很期待多些觀眾捧場,氣氛會更好。」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9日
全運會|指貝俊龍奪金鼓舞港隊 蔡玉坤:競爭激烈、成績難得
【有線新聞】到汕尾支持的體院院長蔡玉坤相信,貝俊龍奪金能鼓舞其他運動員。 蔡玉坤:「開幕前已有金牌,相信對其他運動員有鼓舞作用。全運會是一個競爭很激烈的比賽,我們可以這麼早奪得第一面金牌,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成績。」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9日
外交部:習近平周四南韓晤特朗普 就雙方共同關心問題交換意見
【有線新聞】外交部宣布,國家主席習近平明天將在南韓釜山會晤美國總統特朗普。 發言人宣布,經中美雙方商定,習近平將與特朗普就中美關係和雙方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就戰略性、長遠性等問題深入溝通。指元首外交對中美關係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戰略引領作用,願同美方推動今次會晤取得積極成果,為中美關係穩定發展作出新指引,注入新動力。 特朗普說期待和習近平見面,預期會晤氣氛良好,會磋商芬太尼問題。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9日
全運會|貝俊龍帆船ILCA 7奪金 羅淑佩熱烈祝賀:我和全港市民都引以為傲
【有線新聞】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祝賀帆船運動員貝俊龍於全運會奪金。 羅淑佩形容貝俊龍憑着堅持與努力,乘風破浪,為香港奪取全運會第一金,是實力和毅力的展現,與全港市民引以為傲,祝賀他和教練團隊。又說香港首次參與承辦全運會,奪金別具意義,亦祝願港隊其他項目繼續創造佳績。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9日
李在明晤特朗普 承諾增加國防開支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南韓總統李在明會面。 特朗普在慶州藝術殿堂獲李在明贈送新羅王朝的仿製王冠,和最高榮譽的無窮花大勛章。兩人率領官員會談,李在明稱南韓將增加國防開支,發展國防工業,減輕美國負擔,期望特朗普允許南韓擁有核潛艇所需燃料。 特朗普指南北韓正處於戰爭狀態,華府將致力協助解決朝鮮半島問題。但此行未能安排時間,與北韓領袖金正恩會面。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9日
全運會|貝俊龍帆船ILCA 7奪冠 為港摘得今屆首金
【有線新聞】汕尾舉行的全運帆船賽,貝俊龍在男子ILCA7奪得港隊今屆競賽項目第一金。 貝俊龍賽前排第一,肯定有獎牌落袋,穿上代表總成績領先的黃色背心,出戰壓軸一日賽事。這位港隊代表完成頭10場,扣除成績最差一場,6分領先第2的浙江選手王俊龍。這天只鬥一場,決定最終排名。 貝俊龍最終以第4名衝線,總成績33分,7分力壓山西的唐元帥及江蘇的羅軍鎖,奪得金牌,是港隊今屆競賽項目第一金,亦是帆船隊全運歷來第一面金牌。貝俊龍:「整個星期都很艱難,風很小、浪很大,所以很難應付。對我來說不容易,我只贏了一場比賽,很開心可以在整個賽事保持穩定發揮,是我贏出的原因。」帆船ILCA7港隊教練Vagelis Chimonas:「貝俊龍目前發揮很好,我不肯定能否做到,我們相當接近,希望準備好贏得一面奧運獎牌。在亞運目標一樣,他是亞洲其中一名最好的運動員。」 貝俊龍即晚返香港,帆船總會星期四為他舉辦慶功宴。 女子49人級帆船,普珺麗、麥曉彤最後一場第3名過終點,總成績57分,1分之差不敵福建代表,得第4,無緣頒獎台。男子組的阿輝、祥傑同樣與獎牌擦身而過,獲得第4名。洛雅怡在女子ILCA6得第5。 滑浪風帆男子i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9日
五級颶風「梅麗莎」登陸牙買加 50萬戶斷電、四醫院損毀 兩機場關閉逾2.5萬遊客滯留
【有線新聞】風暴「梅麗莎」登陸牙買加後,持續逼近古巴,「梅麗莎」吹襲牙買加期間多地嚴重水浸,逾五十萬民眾電力供應中斷。受風暴影響,加勒比地區累計至少7人死亡。 五級颶風「梅麗莎」登陸牙買加,帶來嚴重災情,大量樹木被強風吹倒,更有建築物屋頂被吹翻。「梅麗莎」帶來的暴雨令多條河流氾濫,部分地區亦有山洪暴發和山泥傾瀉,洪水湧入市區令馬路變成激流。黑河區有醫院斷電,天花板更被強風吹走,留下缺口和碎片散落一地,當局證實全國有四間主要醫院在風災期間受損。重災區之一的西南部聖伊麗莎白教區,官員形容區內一半地方浸於水中,逾五十萬居民電力供應中斷。 「梅麗莎」登陸後雖然已經減弱,最高風速仍然超過每小時233公里,為牙買加帶來嚴重破壞。多處電纜倒塌,全國近三分之一的地區停電,兩個國際機場關閉多架航班取消,至少有兩萬五千名遊客滯留。 總理霍爾尼斯形容「梅麗莎」帶來毀滅性破壞,西北至西南部屬於重災區,已制定災後重建計劃,將會盡快恢復電力和通信系統。當局呼籲居民和遊客繼續撤離避難。 「梅麗莎」正持續逼近古巴,未登陸已經帶來災情,街道水浸,民眾要涉水而行。入夜之後風勢增強,水位持續上升,在路邊停泊的汽車都被洪水淹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9日
美聯邦政府續停擺 白宮拒用應急基金救糧食援助 逾20州入稟起訴
【有線新聞】美國聯邦政府停擺進入第五周,國會仍未通過臨時撥款,共和、民主兩黨互不讓步。有民主黨人認為,正於亞洲訪問的總統特朗普必須介入,僵局才有望打破。 參議院第13次阻止共和黨提出的臨時撥款法案闖關,同意進行表決的票數未達60票門檻。航空交通管制人員自政府停擺後,首次不獲全額支薪,工會成員向機場旅客派傳單,講解停擺的影響。華府以裁員應對停擺,聯邦法院延長近40個政府部門的裁員禁令。華盛頓特區、鳳凰城等多個城市的機場控制塔陸續出現人手不足,航班延誤增加。 另一邊,佛羅里達州有非牟利組織向在停擺下被停薪的聯邦僱員派發糧食。白宮拒絕動用應急基金資助補充營養協助計劃,逾4,000萬低收入人士可能周六起無法獲得糧食援助。25個州和華盛頓特區的地方政府入稟起訴特朗普政府,兩黨參議員亦提出法案,試圖令糧食援助計劃可以延續。 副總統萬斯出席共和黨參議員午餐會,討論如何化解困局,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批評他們拒絕溝通。舒默:「我們正處於歷史性危機的邊緣,但共和黨甚至不願與民主黨商討如何解決問題。至於特朗普,他在哪裏?他甚至不在美國。」有民主黨參議員認為,只有正在亞洲訪問的總統特朗普參與談判,停擺才有望結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9日
推美韓造船業合作 特朗普:美國繁榮、關乎印太地區盟友繁榮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轉抵南韓,將會晤總統李在明。 特朗普乘坐空軍一號飛抵釜山,官員在場迎接,他之後前往慶州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袖峰會,稱南韓是美國的重要合作夥伴,將在造船業展開合作,形容美國繁榮,關乎印太地區盟友繁榮。華府已簡化新能源和礦業項目,審批許可的流程,又預告即將敲定與南韓的貿易協議細節。 特朗普將與南韓總統李在明相隔兩個月再次會談,預料會磋商貿易、投資及朝鮮半島問題。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9日
市建局檢討「七年樓齡」收購價 蔡宏興:非發窮惡 防資產5至10年耗盡
【有線新聞】市建局正檢討舊樓「同區七年樓齡」收購呎價機制,行政總監蔡宏興撰文解釋,檢討目的是因時制宜,目前機制抬高收購價,不利市區更新及市建局財政可持續發展,強調並非「發窮惡」。 本港過去十年每年多500多幢私人住宅樓宇樓齡達到50年,是同期重建樓宇數量的三倍多,為加快重建步伐,市建局提出檢討收購舊樓時參考同區七年樓齡收購呎價計算賠償津貼的機制。行政總監蔡宏興在報章撰文,強調檢討並非「發窮惡」,而是因時制宜,善用社會資源。 他以土瓜灣明倫街/馬頭角道發展計劃為例,「同區七年樓齡」收購價比市場成交呎價高出一倍多,令業主傾向等待市建局收樓,而不願接受發展商收購提議。這情況嚴重拖延舊區更新工作,亦令私人收購成本增加,造成土地及房屋價格上升的惡性循環。同時有不少業主忽視大廈維修保養,影響樓宇安全,導致物業貶值,令收購金額更加偏離現實,浪費部分市區更新的社會資源。 蔡宏興說,近年地緣政治局勢緊張、環球經濟不穩、利率持續上升等,令本港經濟及樓市疫後復蘇緩慢。加上政府持續提供可發展土地,發展商對重建項目的興趣明顯降低,參與市建局項目競標的態度亦變得審慎及保守。 市建局截止三月底資產淨值436億元,如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29日
內地夫婦來港產子疑遇醫療事故 醫委會拖16年永久擱置研訊 家屬斥嚴重失職
【有線新聞】一對內地夫婦十六年前來港產子,懷疑發生醫療事故,醫委會以案件拖延太久、對涉事醫生不公為由,裁定永久擱置研訊。家屬質疑醫委會嚴重失職,不排除會尋求司法覆核。 投訴人黎氏夫婦聯同社區組織協會召開記者會,質疑醫委會的決定。事發於2009年,兩夫婦來港在私家醫院產子,懷疑婦產科醫生未篩查黎太體內的乙型鏈球菌,兒子出世時受感染,兒科醫生亦沒有即時跟進,兒子最終腦癱、四肢殘障。 他們向醫委會投訴,針對兒科醫生的指控到2016年才進行研訊,當時醫生要求押後,結果相隔八年半到本月中才再研訊。醫生一方指事隔多年,難以獲得公平審訊,要求永久擱置。研訊小組認為由2016年初次研訊至今,相隔太久,秘書處未能提供任何理由解釋為何拖延這麼長時間,對醫生造成不公,同意永久擱置研訊。 投訴人黎志堅:「我們很驚訝,非常失望、極度憤怒。你是秘書處,你自己沒有工作,都是醫委會自己的事。我們是受害者,醫生說對他不公,那對我們公平嗎?」 社協質疑醫委會秘書處嚴重失職,不排除與家屬提出司法覆核。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究竟醫委會本身有否去監督秘書處運作?有否盡責督導秘書處或要求秘書處匯報不同個案的進度?在這八年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