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6日
深水埗雙屍案|林正財倡各部門數據互通 盡早識別高危照顧者
【有線新聞】本港近年發生多宗涉及照顧者的倫常命案,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林正財建議當局參考新加坡做法,加強不同部門之間的數據互通,協助識別高危人士。 深水埗周一發生雙屍命案,一名有精神病記錄的女子涉嫌殺死85歲的母親,焗死患有唐氏綜合症的胞弟。 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林正財說香港有數以十萬計的照顧者,認為當局可參考新加坡加強不同部門的數據互通,但承認因為涉及私隱問題需與巿民多討論。 林正財:「我們是用那些數據去做某一方面的需要,舉例我們現在說照顧者的需要,我們是用來找出高危照顧者的需要,這樣我們解決到這些私隱的問題,市民又能夠放心一些,我覺得我們便能便利政府、不同政府部門循這個方向。現在我們沒有這些數據互通,所以靠他(照顧者)舉手,而他一舉手,其實已經有人可以幫到他們,現在的問題是他不求助。」 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預計年底前會推出「二級三層應急機制」框架,林正財期望盡早識別有精神健康問題的人士,「今天的青少年可能在手機裏建立他的社交,建立他自己的存在,可能時間還多於實體的世界。以往服務轉介失敗率是超過七成,所以我們就要在他手機,在社交媒體這個場景裏,我有一個聊天機械人跟他聊天,可以簡單梳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6日
高才通|三分一成功續簽者非長年居港 孫玉菡:最重要是有否視港為家
【有線新聞】「高才通」簽證陸續屆滿,成功續簽人士當中有三分一人並非通常居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香港是開放型城市,很多人都需要在外地工作,最重要是高才通申請人是否視香港為家。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我們是一個開放型城市,如果做商貿、金融、創科經常要到外地,強行將他困在香港不能做到其價值。其實我們香港人都經常飛來飛去,向全世界走,而對很多人來說香港最大競爭力,我們是一個航運中心,即是來到香港四處走都很方便,其實他離開香港,因為他要去工作嘛,但還要視乎他家庭,香港人是否有家庭?有否家人在香港住?是否有居所?這些都是讓我們知道他是否以香港為家。」 至於高才通續簽率只有54%,孫玉菡說人才不續簽的原因有好多,包括達不到政府續簽要求。又說目前有17%人才從事創科行業,比例較本港居民高,可擴大香港創科人才庫。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6日
美俄峰會|會晤結束 特朗普:取得極大進展 惟未達成停火協議 普京稱已就烏戰達成諒解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俄羅斯總統普京於美國阿拉斯加會談,未有就俄烏停火達成任何協議,但雙方形容會談有成效。特朗普指美俄在一些問題上未有共識,普京提議下次會面在莫斯科舉行。 美俄領袖相隔逾四年再會晤,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阿拉斯加州埃爾門多夫理查森基地的紅地毯上迎接到訪的俄羅斯總統普京,兩人握手、簡單交談後拍攝合照。雙方隨後舉行三對三會談,在會前的拍攝時間記者不斷提問,但雙方都未有回答。 會談歷時近3小時,特朗普與普京一同舉行記者會,各自總結會談情況,但沒有提及停火和俄烏雙邊峰會,同樣無回答記者提問。 會談沒有實質進展,但兩人都認同會晤富有成效。特朗普形容取得極大進展,但在部分要點亦存有分歧,他未有詳細解釋。特朗普:「我們在多方面有一致看法,大部分,我會說有一些大事項我們仍未能(達成協議),但我們取得一些進展,所以暫時沒有協議,直至有一項協議。」 普京說兩人就烏克蘭問題上達成諒解,形容今次會談是解決衝突的起點,但同時要消除所有問題的根源,「我期望我們達成的諒解讓我們更靠近目標,並為烏克蘭和平開闢道路。我們期望烏克蘭和歐洲國家以建設性態度看待一切,並不會製造任何障礙。」 普京指美俄關係一度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6日
以巴戰爭|以色列國安部長赴監獄警告巴勒斯坦領袖 巴方批屬恐怖主義
【有線新聞】以色列國家安全部長本格維爾到監獄警告在囚巴勒斯坦領袖,巴勒斯坦當局批評做法是心理及道德的恐怖主義。 以色列國家安全部長本格維爾:「你們不會擊敗我們,誰要是招惹以色列人,誰殺我們的兒童、殺我們的婦女,我們將在神的幫助下剷除他們,你應從一向的歷史中知道。」 在囚的巴爾古提是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要派系法塔赫的高層領袖,在2002年被以色列拘禁,指控他發動襲擊及殺人,法院判處他5次終身監禁。巴爾古提在囚期間一直有很高聲望,不少巴人認為他是最佳領袖人選,有輿論更稱他為「巴勒斯坦的曼德拉」。據報在哈馬斯前年發動襲擊後,以色列安排巴爾古提改為單獨囚禁,更有傳獄卒毆打他。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6日
徐樂堅專訪|稱正研中西醫協作治基孔肯雅熱 廣東新增個案回落 惟風險不容忽視
【有線新聞】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在本台節目《有理有得傾》說廣東省的基孔肯雅熱新增個案有所回落,但天氣炎熱對防疫抗疫工作帶來挑戰。他又透露醫管局正研究中、西醫協作治療方案。 本港的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約一半來自佛山,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在本台節目《有理有得傾》說雖然廣東省的新增個案數字有回落,但風險仍然存在。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廣東如有雨水來臨,天氣又熱,蚊蟲滋生亦會繼續出現,是未來數個月尤其天氣熱時,廣東省或其他地方同事要加緊防蚊,回到問題,風險始終存在。(發現蚊媒中帶有這些病毒,然後真的有機會成為風土病,蚊媒是否一個重要指標?)有文獻看到這種帶病毒情況可能在蚊蟲中隔代傳播,即牠產卵可能有這種病毒,所以這種風險不容忽視。」 本港有患者出院時仍有關節痛,徐樂堅說醫管局正研究中、西醫協作治療。徐樂堅:「國家衞健委都推出了治療方案,這個治療方案主要針對西藥治療上,配以中醫治療會否有成效,相信中醫治療尤其慢性關節痛可能會有幫助。大家記得新冠的時候除了西藥之外,中醫治療都幫了很大忙。醫管局同事正正研究科學數據、科學實證,看看究竟未來可否用中藥中醫加西醫西藥配合一起治療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6日
基孔肯雅熱|周五再增一宗輸入個案 謝展寰:有信心控制好
【有線新聞】星期五本港再多一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說本港多年應對登革熱有豐富控蚊防疫經驗,有信心控制好基孔肯雅熱疫情,會繼續做好控蚊工作。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香港旅客數目相當多,估計輸入個案數字不斷會慢慢增加,所以當輸入個案多時,要完全排除本地個案發生機會不可能,風險仍然存在。正如我所說,因為以往對登革熱有多年經驗均能控制,第一透過控制蚊患,以往看都是小機會,亦真的發生本地個案,但透過這個方式都可控制沒有爆發情況,所以今次都有信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6日
神舟二十號航天員完成第三次出艙活動
【有線新聞】神舟二十號航天員完成第三次出艙活動。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指,3名航天員陳冬、陳中瑞和王傑密切協同,並在空間站機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員配合支持下,周五晚圓滿完成既定任務,包括安裝空間碎片防護裝置、艙外輔助設施,並巡檢艙外設備設施。其中陳冬完成6次出艙活動,是至今艙外執行任務次數最多的中國航天員,出艙活動約6個半小時後,3人已安全返回問天實驗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6日
疑事前曾與客人口角 屯門手機維修店職員捱斬送院 南亞裔施襲者逃去無蹤
【有線新聞】屯門有手機維修店遇襲職員被斬傷送院。 警員圍封現場調查,地面留下大灘血,店舖飾櫃玻璃被打碎,施襲者是一名年約30至40歲南亞裔男子。下午6時許,他戴口罩闖入良景廣場一間手機維修店,斬傷36歲男職員後逃去無蹤,傷者清醒送院。現場消息指,懷疑兇徒早前光顧該店曾與職員發生口角。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6日
曼聯U16互射12碼 4比3擊敗超青聯選手隊
【有線新聞】曼聯U16訪港,在旺角大球場3比3逼和港超青年聯賽選手隊,互射12碼贏4比3。 紅衫曼聯的施華麥西斯禁區被侵犯,獲得12碼,艾菲占士主射入網,6分鐘先開紀錄。但之後連失3球,門將傑克「跣腳」,彬尼不客氣了,9分鐘為超青聯選手隊追平。4分鐘後曼聯防線被打穿,麥根尼高壓入禁區射入,「紅魔鬼」領先變落後。40分鐘輸角球,走漏了麥根尼高,攻入個人第二球。 下半場尾段才是「戲肉」,後備入替的積斯博到12碼,親自操刀,86分鐘為曼聯追近。一隊5月底在香港大球場反勝「大港腳」,一班小將逆境下未有放棄,法萊爾補時起腳被擋,球證經VAR提醒,超青聯選手隊禁區犯規,今場第3次12碼。莊姆主射,一樣射左邊,曼聯逼和3比3,不設加時,直接互射12碼。頭4輪各有一人射失,超青聯選手隊的黃樂天第5輪射高,路易斯為反勝劇本,寫下完美句號,曼聯12碼贏4比3,星期日鬥香港U16。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5日
印度慶祝獨立日 莫迪:推廣「印度製造」政策
【有線新聞】印度慶祝獨立日,總理莫迪指會保護農民利益並推廣「印度製造」政策。 慶祝儀式於首都新德里舉行,莫迪在紅堡檢閱儀仗隊隨後演說近兩小時,是歷來最長。印度成為美國加徵關稅的主要對象之一,莫迪指如果畜牧、漁農業等發展受損,他將會充當守護農民的圍牆,不會妥協,又指如果印度繼續依賴其他國家,獨立自主將會削弱,失去自力更生的意志。他宣布十月起下調商品及服務稅,並簡化稅制,提倡推廣「印度製造」政策,鼓勵企業留在本土生產製造,又指印度生產的半導體晶片將於年底推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5日
美俄峰會|普京峰會前視察遠東建設發展情況
【有線新聞】俄羅斯總統普京出席阿拉斯加峰會前,在遠東地區的馬加丹州視察。 普京在一間工廠視察沙甸魚和希靈魚等魚油產品生產的情況,馬加丹州州長諾索夫陪同參觀,普京又去到一個綜合運動場,與青少年冰球運動員交流,球員又向普京展示球技。他與當地官員開會時,談及當地機場新航站 碼頭物流中心等項目的規劃建設情況,以及下月在海參崴舉行的東方經濟論壇籌備工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5日
一線搜查|扮慈善機構用動物慘況呃善款 狗場無奈急澄清 區議員:要睇清收錢戶口
坊間不少愛護動物團體都會接收及照顧被遺棄的小動物,為牠們提供糧食及住所。為維持穩定收入,部分團體不時為動物的日常開支及醫療費用籌款。《一線搜查》發現有騙徒假扮慈善機構,利用動物慘況騙取善款。 每月醫療開支至少十萬 有人網上冒充募捐 在上水恐龍坑開狗場的「傻媽」接收了183隻無家可歸的狗隻。傻媽:「這隻加菲曾經被車撞過,頸椎、尾骶骨全部也受傷了,但得不到妥善醫療照顧,之後主人都離開了,每星期一次針灸、物理治療及水療。」傻媽指場內年老的狗、傷殘及病狗多,每月醫療費最少都十萬或以上,以今年五六月為例,甚至高達逾40萬元,希望牠們能得到妥善醫療及安享晚年。 但狗場早前被人在網上冒充,並以其中一隻毛孩「菲菲」做完截肢手術的圖片發布至社交平台,更以「糧食得返五日,佢哋命懸一線」為題,聲稱替機構籌款。傻媽指事後接獲有心人反映始得悉事件,已即時發出澄清聲明及報警求助,又對事件感到驚訝,「流浪動物已經好可憐,要被人盜用牠們的慘況去籌款,有關行為很不應該。」她強調慈善機構募捐不會用私人戶口,籲有心人要看清楚戶口才入錢,才能幫助有需要的毛孩。 區議員教要明辨平台真偽 查清收錢是否個人戶口 傻媽事後在區議員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