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9日
機場無人駕駛巴士撞飛機牽引車 機管局:疑當值職員發錯誤指令
【有線新聞】機場停機坪在2個月內再發生無人駕駛車輛碰撞事故。 網上圖片看到一輛無人駕駛巴士緊貼一輛飛機牽引車停在停機坪,機管局回覆說事發下午約3時,兩架車發生輕微碰撞,初步調查飛機牽引車部分車尾伸出到行車道,無人駕駛巴士成功感應障礙物停駛,但中央控制中心當值職員按程序發出人手操作指令時懷疑誤判,令巴士向前撞上牽引車,事故與無人駕駛系統程式操作無關,會安排有關員工再培訓。今年6月機場兩架無人駕駛巴士相撞,導致輕微凹陷,營運商要改善車輛運行算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9日
綠置居高宏苑148戶滲水 疑外牆未完全封口引致 署方安排承辦商全面檢查及維修
【有線新聞】油塘綠置居高宏苑,房屋署接獲148宗單位滲水報告,懷疑是外牆有開口導致單位滲水,未來三個月內會安排承辦商全面檢查。 近日連場暴雨下,新入伙的綠置居屋苑油塘高宏苑有大量單位報告出現滲水。有立法會議員引述房屋署指,截至上星期一共接獲148宗懷疑涉及外牆管道套管的滲水報告。九龍東(民建聯)顏汶羽:「主要窗邊、廁所和廚房,喉管附近都發現滲水比較嚴重,我們今天跟房屋署了解,發現外牆可能有開口,可能當時封得不夠好,所以有大雨時就有雨水經外牆滲入屋內。其實過往九龍東區,無論居屋、簡約公屋或者新公屋入伙,這些情況都不普遍,今次是有規模滲漏,希望房屋署細心了解問題出現的原因。」 顏汶羽引述房屋署稱大部分受影響單位已經完成修理,剩下的13個單位正等待維修,又指房屋署接獲報告後,已經安排承辦商全面檢查及修理屋苑外牆,若發現開口會即時處理,預計需時3個月。 有居民指單位未有滲水,但相信房屋署能妥善處理屋苑滲水問題。高宏苑居民翁先生:「看到大堂張貼關於漏水的事情,好像可以投訴,但我想應該沒有問題,之前黑雨都沒有滲水。」高宏苑居民梁先生:「問過裝修,應該沒有問題,都不會(擔心),反正現在都在裝修,現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9日
政府飲用水|審計署展開審核工作 與物流署署長會面
【有線新聞】審計署就政府採購樽裝飲用水風波,約見物流署署長展開審核工作。 審計署帳目審計科與物流署署長陳嘉信等會面,審核政府採購招標過程。審計署重申,如在審核帳目過程中發現有違規情況,會如實報告並向相關部門提出改善建議,提升公營部門的問責性以及服務表現。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9日
黎智英案|控方指蘋果日報文章欠缺根據 沒提出解決辦法或建議 具煽動意圖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控方結案陳詞指黎智英描繪中國負面和不實形象,意圖請求外國干預,又指《蘋果日報》文章具煽動意圖,沒提出建議或解決方法。 黎智英由囚車押送到西九龍法院,他的妻子到場旁聽。控方指黎智英2020年5月發起「一人一信救香港」,公開請求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干預香港事務,雖然行動無明確主張制裁,但信件直接發送到白宮並持續數日,反映他在原定串謀協議的參與。 《國安法》生效後,黎智英知道言行受國際關注,持續接受外媒訪問、繼續請求制裁。法官李運騰質疑,如果是從他人得悉言行會受關注,則屬於傳聞證據。控方之後指,黎智英意圖透過描繪中國負面和不實形象,為外國干預提供正當理由,又指《蘋果日報》文章欠缺根據,沒有提出解決辦法或建議,具煽動意圖。 法官杜麗冰問,如果文章批評飲用水問題,是否必須提出解決方法,控方指並非必要。法官李運騰指反修例事件中,解決方法就是撤回修例,是否構成煽動意圖取決於言論目的,如果是使人敵對政府或產生不信任就符合煽動。控方又稱黎智英對公司所有事情有話語權,即使員工對《國安法》有憂慮都要跟隨黎智英,又提及黎智英被捕後,仍向下屬下達毋須持平報道的編採指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9日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推出計劃支援SEN兒童
【有線新聞】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推出計劃,支援特殊教育需要兒童。 項目資助100名基層SEN學童接受專業評估,以及早識別及加快輪候公立醫療服務時間,讓特殊教育需要兒童把握治療黃金期,並會為確診並正輪候特殊幼兒中心的兒童提早安排言語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等訓練。目前已有18名學童受惠,亦會舉辦義工活動,在校園內推動共融文化,計劃為期兩年,預計將服務全港90間學校近19,000人次。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9日
油麻地貨車撞倒95歲電動輪椅婦 司機涉停牌期間駕駛被捕
【有線新聞】油麻地有貨車撞倒坐輪椅婦人,司機涉停牌期間駕駛被捕。 警員在意外現場調查。下午3時許,涉事貨車沿上海街行駛至南京街交界,撞倒一名95歲坐電動輪椅過路老婦,傷者手、腳擦傷送院治理。34歲男司機涉嫌「駕駛時沒有第三者保險」及「停牌期間駕駛」被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9日
政府飲用水|物流公司稱遭拖欠60多萬感無奈 指鑫鼎鑫曾出示「政府合約」
【有線新聞】政府採購樽裝飲用水風波,本台到訪為「鑫鼎鑫」運水的物流公司倉庫,見到大批水桶。負責人指「鑫鼎鑫」洽談時拿出政府合約令他們確信為真,如今對方拖欠60多萬費用,感到無奈。 元朗牛潭尾這個倉庫見到有大量空水桶堆疊起來,目測有幾百個,部分水桶見到「鑫樂」的招紙。物流公司負責人承認,這批水是「鑫鼎鑫」商貿委託他們公司,從東莞樟木頭觀音山運來香港,再分發往港島及離島的政府辦公室,雙方7月中開始合作運水。 易通安達香港倉負責人鄒先生:「我們角色很簡單,我們做中港物流、香港倉儲、香港配送,我們主要是物流方。(對方是誰負責聯絡,被捕二人?)對方是聯絡我們國內同事,不是直接聯絡香港,當時聽他們說都是見過一次,在國內。因為的的確確他們拿出一份三年的政府合約,在我們的角度這是『珍珠都無咁真』,絕對信得過。」 物流公司說至今為鑫鼎鑫運出逾三萬桶水,公司為這個訂單投資添置車輛及增聘人手。易通安達香港倉負責人鄒先生:「應收款大概是60、70萬,未收到錢的,另外我們也投資了70、80萬元。突然爆出這件事,我們第一時間感到震驚,然後也很無奈,因為在我們角度,我們也很無辜,無緣無故『躺著也中槍』。」 負責人說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9日
李家超出席潮人聯會就職活動 表示忙於籌備施政報告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潮人聯會就職活動表示,近日忙於籌備施政報告,又用潮州話期望潮汕同鄉多給意見。 李家超:「我對『自己人』的情懷很深,雖然自己不是潮汕鄉親,但我肯定是潮汕鄉親的『自己人』老友記。近期比較忙,因為預備施政報告諮詢,我希望在諮詢過程中和『自己人』交流時,大家多給意見。施政報告宣布後,我去講解時希望和大家『飲茶食飯』和大家介紹施政報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9日
政府飲用水|許正宇認有問題不足 會檢視採購流程合約管理 強調不只考慮投標價
【有線新聞】政府採購樽裝飲用水風波,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承認事件有問題及不足,會檢視採購流程及合約管理,強調並非單單考慮投標價而選擇涉事供應商。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在物流署終止鑫鼎鑫合約後,首次會見傳媒。被問到有沒有官員要就事件問責,許正宇只說跨部門專責小組本星期會開會。「我們今次見到整件事是有問題、有不足,所以為何我們必須要在制度中著手,希望通過全面、認真的檢視,審視如何在制度方面改善。目標希望做到表裡兼顧、標本兼治,能在制度方面找出當中疏漏,積極應對。(政府有沒有付過貨款?能確認一下嗎?)昨日我們已終止與供應商的合約,同時間具體的善後工作,物流署正在跟進。」 物流署早前指中標供應商是標價最低,許正宇指價格不是最重要,「價錢絕對不是唯一,亦非第一標準,在我們考慮標書時一定是綜合考慮,包括技術、與錢無關具體要求,價錢只是考慮之一,絕非第一或唯一標準。」 至於同樣首次中標,提供政府新界區樽裝水的供應商,許正宇說已經聯絡他們及標書上的水製造商,確認他們之間關係以及供水符合飲用水標準。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9日
2020年計劃向警投擲汽油彈 男子串謀縱火罪成、判囚4年
【有線新聞】男子2020年計劃向警方投擲汽油彈,串謀縱火罪成,判囚4年。 21歲男被告涉嫌在20年3月與另一人串謀,計劃在科大學生周梓樂的悼念活動後,到觀塘海濱向警車及警員投擲汽油彈,早前被裁定串謀縱火罪成。暫委法官蘇文隆判刑時指被告有策劃地招兵買馬及到場視察探路,又製造多枚以壓縮燃氣體為燃料、更具爆炸力的汽油彈,在當時的時間背景下,被告行動會助長其餘暴力行為。考慮到案發時被告只有15歲,加上事件沒有實際進行和造成傷害,判處監禁4年,其中2年刑期會與被告早前參與的另一宗販毒案分期執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9日
國安處邀錢寶芬家妹助查
【有線新聞】警方國安處人員邀請涉嫌顛覆國家政權罪而被通緝人士之一錢寶芬的妹妹協助調查。 錢寶芬妹妹錢寶雲中午離開屯門警署。國安處早前懸紅通緝一共19人包括錢寶芬,在境外籌組、成立或參與被定義為顛覆組織的「香港議會」,又刊憲將他們指明為危害國安罪行的潛逃者,禁止任何人向他們提供或處理資金、不動產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9日
教育局推多項措施打擊「借殼辦學」 擬新學年設合規私校名冊提高透明度
【有線新聞】教育局推出多項措施打擊「借殼辦學」,又計劃新學年設立合規的私校名冊,署理教育局局長施俊輝解釋有新來港家長和學生誤信中介或網上社交媒體資訊,希望提高透明度。 有學校被指「借殼辦學」,教育局已成立突擊巡查小組,將會於9月和10月巡查一些較高危的學校。署理教育局局長施俊輝:「過往在營運、財政或收生方面曾經出現困難的學校,或者我們知道的、在過往已經收過一些投訴,我們會先完成這些。接着我們會不定期,不會特別告知學校什麼時候來,讓學校有準備才去,會是一種突擊做法,希望看到學校的實際運作情況。」 教育局又計劃在新學年設立私校辦學實務守則,提高透明度,將符合要求的學校納入合規名冊供本地和新來港家庭參考。施俊輝:「在過往這段時間留意到,尤其是新來到香港的家庭,他們的家長同學未必對不同的學校辦學質素情況有深入的了解,有些誤信中介網上、社交媒體等,未必最準確的資料,就可能會誤信學校的資料等,所以我們主要想增加透明度,讓有一些剛來香港,即使未對教育制度、不同學校的辦學未必有很深入了解的家長都有一個清晰的名單。」 施俊輝強調教育局對私立學校有一定的標準要求,在巡查後沒有違規的學校才會放到名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