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7日
律政司發表刑事檢控年報
【有線新聞】律政司發表刑事檢控年報。 刑事檢控專員楊美琪指,檢控人員作為秉行公義的人,所作的檢控都以公眾利益為依歸,律政司若就案件提出檢控,會確保獲迅速處理,沒有不當拖延。年報提到一宗侮辱國歌案,案中被告倒豎拇指、「噓」國歌,最終判囚8星期,年報指判決有助加強維護社會價值的決心及團結大眾。又以穆斯林男童遭導師掌摑及潑水節襲擊警務人員案為例,指嚴厲檢控暴力罪行,對締造安全穩定社會至關重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7日
半山干德道有大廈外牆棚架倒塌 兩工人受傷
【有線新聞】半山干德道有大廈外牆棚架倒塌,兩名工人受傷。 中午12時許,兩名分別45和58歲工人在干德道36號一幢住宅大廈離地三米高狗臂架工作,外牆一幅約九米乘九米棚架突然倒塌,兩人懷疑走避下及從高處墮下,身體多處受傷,清醒送瑪麗醫院。警方列作工業意外,通知勞工處跟進。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7日
牛頭角客貨車失控剷行人路撞鐵欄 三剪草工人受傷送院
【有線新聞】牛頭角有客貨車失控剷上行人路撞到鐵欄,三人受傷送院。 客貨車逾半車身剷上行人路,車頭撞毀,司機被帶走調查,行人路鐵欄亦撞至變型。下午二時許,客貨車沿彩榮路駛近彩榮里期間懷疑失控,撞到路邊鐵欄後再撞到三名剪草工人,包括兩名女工人頭及腳受傷,清醒送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7日
全球肝癌發病率、死亡率有上升趨勢 中大倡從生活習慣著手預防肝病
【有線新聞】全球肝癌發病率及死亡率有上升趨勢,中大醫學院指,如不採取預防措施,到2050年肝癌新症及死亡個案將上升近八成,建議改善飲食及生活習慣,有六成肝癌個案是可以預防。 中大醫學院團隊聯同《刺針》醫學期刊肝癌委員會,發表研究報告指2022年全球有87萬肝癌患者,當中本港有超過1,600宗新發病例。肝癌早期症狀不明顯,過半病人發現患病時已達晚期,患者五年存活率不足三成。 研究指肝癌主要由慢性肝病、脂肪性肝炎及長期過量飲酒導致,當中有四成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近三成則感染丙型肝炎。如果不採取預防措施,2050全球肝癌患者及死亡個案會較2022年上升七至八成。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腸胃及肝臟科主任黃煒燊:「肝癌是一個特別的癌症,其他常見癌症例如腸癌、乳癌,你是不需要有一個腸病,乳房疾病才會發生癌症,但是肝癌差不多一定會有慢性肝病,甚至肝硬化,才會開始出現癌症。換言之如果我們能夠預防第一步,如果病人連肝病都無,接近沒有可能出現肝癌。」 團隊又指,脂肪肝患者有上升趨勢,可從管理肥胖、接種肝炎疫苗、減少酒精攝入等措施預防慢性肝病,每年最多可減少5%肝癌新發病例。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教授陳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7日
政經CHAT|撰文稱「任期將滿沒有不捨」 惹棄連任疑雲 江玉歡:選與不選仍未知
【有線新聞】立法會換屆在即,議員近期紛紛發表工作報告,趕在任期完結前宣傳自己政績。選委界議員江玉歡在工作報告的序言稱,任滿在即「沒有不捨的悵然」,「即便自己未來不再以議員身份服務,養分會換另一方式留在此地」,驟眼彷如告別感言。 這一篇長近2000字的序言中,江玉歡指自己未曾辜負「議員」二字的份量,指未來「即便不再以『立法會議員』的身份服務」,仍會換一種方式,可能更頻繁走入社區,或繼續關注民生議題。 究竟是否暗示放棄競逐連任? 記者向江玉歡查詢,她回覆指「選還是不選還是未知之數」,強調自己任內工作並非為連任所做,序言所寫的都是任末的感受。 政圈一直盛傳來屆立法會要「大換血」三分一人,除了部分表現平平的議員之外,有傳某些言論出位的議員,都未必留得低。不過傳聞歸傳聞,立法會選舉提名期10月24日開始,究竟誰人去馬誰落馬,屆時便一清二楚。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7日
黎智英案|辯方就黎智英的對外聯繫陳詞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辯方就黎智英的對外聯繫陳詞。 黎智英由囚車押送到西九龍法院,辯方認為黎智英及陳梓華在2020年1月的台北會面,同意國際游說是好主意,不足以證明他們與劉祖廸及其他人達成請求外國制裁的協議,之後陳梓華及劉祖廸與李宇軒開會,自行討論分工,亦與黎智英無關。而黎智英追蹤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或收到創辦人裴倫德的訊息,不代表他支持組織,即使是支持都不等於會實行協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7日
世盃外奏國歌時背向草地 男學生侮辱國歌罪成 判180小時社服令
【有線新聞】男學生去年在世界盃亞洲區外圍賽港隊對伊朗賽事期間,奏國歌時背向草地,侮辱國歌罪成,判處180小時社會服務令。 案情指被告去年在大球場觀看球賽,到奏國歌時全程低頭,並背向草地。裁判官判刑時表示本案較同類案件相對輕微,被告侮辱國歌行為時間較短,只有1分多鐘,亦沒有引起其他人的反應。考慮被告沒有刑事定罪紀錄,重犯機會低,亦能夠獨立思考,判處180小時社會服務令。裁判官期望被告能得到警惕,並對自己行為負上代價。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7日
中大指全球肝癌發病率、死亡率有上升趨勢 籲預防慢性肝病、加強疫苗接種等減新症
【有線新聞】中大醫學院指,全球肝癌發病率及死亡率有上升趨勢,如不採取預防措施,到2050年全球肝癌新症及死亡個案將上升七至八成。 中大醫學院團隊聯同《刺針》醫學期刊肝癌委員會發表研究報告,指2022年全球有87萬肝癌患者,當中本港有超過1,600宗新發病例,又指肝癌早期癌症症狀不明顯,過半病人發現患病時已達晚期,導致肝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不足三成。 透過預防肝炎等慢性肝病可預防全球六成肝癌個案,另外,加強肝炎疫苗接種、減少酒精攝入,以及管理肥胖等代謝,每年最多可減少5%新發病例。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腸胃及肝臟科主任黃煒燊:「肝癌是一個特別的癌症,其他常見癌症例如腸癌、乳癌,你是不需要有一個腸病、乳房疾病才會發生癌症,但是肝癌差不多,一定會有慢性肝病,甚至肝硬化才會開始出現癌症,換言之如果我們能夠預防第一步,如果病人連肝病都無,接近無可能出現肝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7日
有組織揭大眾對肥胖症認知不足 籲社會及早正視
【有線新聞】有醫生組織發現大眾對肥胖症認知不足,呼籲社會及早正視肥胖問題。 香港關注肥胖症聯盟,5至6月透過問卷訪問約500人,以他們的身高、體重計算BMI,發現四成人屬超重或肥胖,三成三人BMI超過25、屬「肥胖」者自認「微胖」,近七成受訪者不認為肥胖是一種疾病。而體重適中或過輕人士中,有逾七成自認肥胖,反映市民對肥胖症的認知有偏差。組織指肥胖有機會引致高血壓、高膽固醇及糖尿病等長期病,建議加強公眾教育,鼓勵市民定期量度BMI及腰圍,將新型減重藥物加入基本藥物清單。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7日
外勞|有議員指工友憂被報復不敢舉報 倡暫緩輸入、列明違規僱主罰則
【有線新聞】社會關注外勞機制被濫用,有勞工界議員表示有工友因擔心被報復而不敢舉報,建議應暫緩輸入外勞,以及對違反規則的僱主列明罰則。 勞工界(工聯會)梁子穎:「只是禁止公司申請而沒有懲罰性準則,變相有些僱主可能你停我兩年,沒有所謂,可能公司透過賣、或者更換僱主名稱,或者把店舖轉名,其實這些僱主仍然可以輸入外勞。加上有些是集團式經營,他可以用其他分店輸入外勞時,然後就調撥這些外勞到其他地方工作,這裡仍然有很多漏洞,或者措施上沒有一個大的阻嚇力。」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7日
樹仁大學創校校監胡鴻烈舉殯 社會賢達到場送別
【有線新聞】上月辭世的樹仁大學創校校監胡鴻烈舉殯,社會賢達到場送別,他將與已故妻子鍾期榮合葬跑馬地香港墳場。 胡鴻烈的家人,包括次子、樹仁大學署任校長胡懷中,長子、學務副校監胡耀蘇,早上到達香港殯儀館打點。為胡鴻烈扶靈的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樹仁大學校董會主席丁午壽、中文大學前校長金耀基、律政司前司長梁愛詩亦先後抵達,扶靈名單還包括律政司前司長黃仁龍及浙江樹人學院校長李魯,靈堂放置了胡鴻烈的遺照,橫匾寫有「德望永昭」。 胡鴻烈的靈柩在舉殯後由靈車移離殯儀館,他將與已故妻子樹仁大學創校校長鍾期榮合葬跑馬地香港墳場。 胡鴻烈是大律師,曾任市政局及立法局議員,多年來推動高等教育普及,70年代與妻子鍾期榮共同創立樹仁學院,至2006年帶領樹仁升格為全港首間私立大學。胡鴻烈上月27日,在家人陪伴下離世,享壽105歲。樹仁大學星期六將為他舉行追思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7日
政府飲用水|鑫鼎鑫男董事再次申保釋被拒
【有線新聞】政府採購樽裝飲用水事件,供應商鑫鼎鑫男董事被控欺詐罪案,被告再次申請保釋被拒。 61歲被告呂子聰由囚車押送到東區裁判法院應訊。控罪指他4月25日意圖欺詐,向物流署人員謊稱向多個政府部門提供的瓶裝水的投標文件及資料均屬真實,並提供非合約指明的內地公司飲用水。裁判官考慮到案件控罪嚴重,環境證據強烈,可能牽涉另一宗相似案件,因此拒絕被告保釋申請,案件押後至11月11日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