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1日
警拘四男涉偽造假證用學生優惠購物 涉及過百萬電子產品
【有線新聞】警方拘捕四人涉嫌偽造大學學生證,以優惠價購買電子產品圖利,涉及逾110萬元。 檢獲的電子產品價值逾57萬元,包括平板電腦、手機、電子觸控筆、卡片打印機等,還有80多張信用卡、56萬多元現金以及多張懷疑偽造的大學學生證。 警方上周六接獲報案在中環國際金融中心商場,發現一批懷疑虛假的大學學生證,調查後發現有人用假證假扮學生去店舖購物,騙取學生優惠和贈品再轉售圖利,拘捕四名男子,包括兩名主腦。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1日
超市再現飲品「加料」 有市民稱購後即飲習慣難改 95年迷暈黨案一度人心惶惶
【有線新聞】過往亦曾經發生飲品「加料」案件,最轟動一宗是94至95年的「迷暈黨」,主犯判監14年。有市民稱再發生這些案件,在外購買飲品時會提高警覺。 這次懷疑被「加料」的汽水都是在超市隨手可買,有市民稱平時買飲品都會直接飲用。謝小姐:「很自然地飲下去,沒有檢查,會看成份表,但不會留意太多。」杜先生:「通常一買就立即飲,開雪櫃就拿第一枝,不會理會。(為甚麼不會檢查?)習慣來的,人人這麼忙,一打開櫃門就馬上飲,你很口渴才會去買。我本身買罐裝,如果罐裝有針孔或已開蓋會知道。」蘇小姐:「知道了肯定會特別檢查。(會如何檢查?)有沒有損傷、有沒有針孔之類。」 本港過往亦發生過飲品「加料」事件,最轟動一宗發生在94至95年,「迷魂黨」用針筒在便利店的紙包飲品注射迷藥,當有人購買飲用後神智不清,就趁機搶劫及套取銀行卡密碼,半年超過20宗,一度人心惶惶。李家超當時有參與案件,拘捕涉案前懲教職員,他承認11項使用迷藥及勒索罪,判監14年。在2016年,有市民在牛頭角港鐵站便利店購買及飲用維他朱古力奶後嘔吐及不適,之後發現包裝盒頂有針孔。 香港太古可口可樂公司稱案件屬少數個別事件,遭蓄意污染是「加系可口可樂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1日
深水埗揭母子雙屍案 警列謀殺案、拘捕一名女子
【有線新聞】深水埗發生雙屍案,死者是一對母子,警方拘捕一名女子。 疑犯遭黑布蒙頭帶走,警方列謀殺案調查。現場是長沙灣道38號,大批警員在大廈及天台搜證。下午3時許,警方接獲社福機構職員報案懷疑有人暈倒屋內,消防到場破門發現一男一女倒斃在單位,死者是一對母子,分別85及48歲。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1日
再有中學疑夥內地招生享「本地生」資格 鄧飛:未必違法、倘用政府資源須招標
【有線新聞】再有中學懷疑與內地機構合作,在內地招收學生來港,藉此以本地生身份報考大學。有立法會議員指如果內地機構純粹協助招生未必違法,但一旦動用到政府資源,學校要依程序招標。 網上流傳一份「招生簡章」,宣稱香港的慕光英文書院與上海常青藤學校採取「DSE合作辦學模式」,對象是港籍學生,由慕光提供香港學籍和課程,「常青藤學校香港校區」負責課外DSE補習等。慕光英文書院發聲明指資訊由第三方發布,未經常青藤學校授權。 位於青衣的明愛聖若瑟中學亦與「新東方香港教育」去到內地宣傳合作推出計劃,提供「DSE理科2年定製化寄宿課程」,宣稱具本地生身份保障。 內地「瀚海國際教育」亦在網上宣傳,指教育局收緊本地生定義,加劇學位競爭,與香港私校一諾中學推出「深港聯讀模式」。聲稱前幾年在深圳就讀,到最後一至兩年才來港,取得香港學籍報考IGCSE和A-Level課程,以本地生身份入讀本港大學。 曾任中學校長的立法會議員鄧飛指,如果內地機構只是協助招生,沒有借用香港學校辦學就沒有違法,但他關注有否依程序招標。鄧飛:「如果有商業成份,其實多數都有商業成份,而又用到政府資助的話,其實便要做相關的報價或招標。首先它有否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1日
尿液汽水|超市可樂、七喜遭「加料」 惠康、百佳下架涉事產品
【有線新聞】「百佳」說暫時沒有收到顧客投訴,全線店舖亦已下架涉事產品,會繼續與供應商跟進,同時加強巡查以保障顧客。惠康亦回覆說已將產品下架,會與供應商保持密切溝通。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1日
北角爆水管浸壞明苑中心電錶房 經搶修後下午已陸續恢復供電
【有線新聞】北角明苑中心周日電錶房水浸引致停電,經搶修後下午已陸續恢復供電。 工程人員約5時在明苑中心電錶房重新接通電源,整幢大廈逐步恢復供電,部分居民返回單位,餐廳亦恢復營業。不過大廈升降機仍有待工程人員檢查,稍後才恢復使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1日
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補選 共110人被裁定提名有效
【有線新聞】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補選,資審會裁定110人提名有效。 提名期上周一結束,101份提名表格中其中一人已離世,資審會裁定他提名無效,其餘100人均提名有效。至於由指定團體補充提名產生的10席,有11人獲提名。資審會根據指定團體表明的優先次序,裁定其中10人提名有效,另外八份當然委員的登記亦全數有效,補選將於下月7日舉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1日
政府修例強制的士裝車CAM 不可另設鏡頭影乘客 引澳門經驗料投訴可大減九成
【有線新聞】政府修例強制的士安裝行車記錄儀及電子支付工具,立法會小組委員會審議草案。政府指除了指定行車記錄儀外,車內不得再安裝其他拍攝到乘客的裝置,又引用澳門經驗,相信修例有助減少的士服務投訴。 立法會小組委員會討論強制安裝行車紀錄儀的修例草案,有議員關注司機或車主安裝額外鏡頭記錄車內狀況是否合法。顏汶羽:「從市民角度或乘客角度,到底哪一個鏡頭是政府?哪一個鏡頭是私人的?」 運輸及物流局副秘書長葉海鷹:「法例生效後,其實車主本身不可以再安裝其他拍攝到乘客的影像或錄音系統,這是要保障乘客安全。可能有的士車隊可能會有裝置拍攝到司機、監察他工作情況,這是可以的。」 易志明:「對著司機的鏡頭根本不需要錄到聲音,拍著他打瞌睡、有沒有吸煙,那些是行動,因為本身紀錄對話的,原有、法定的系統已經錄音。」 行車記錄儀拍攝的檔案會加密存放在裝置內,以封條封好,檔案必須經部門申請才可以提取及查閱,有議員擔心可能令爭拗小事化大。郭偉强:「現在人人都一定要看完,取得資料去看才可以做決定,會不會令爭拗時間長了、複雜了?」 葉海鷹:「澳門的經驗,他們近年引入了一套類似的系統,其實在引入系統後,見到投訴數字大幅減了九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1日
支聯會顛覆案|何俊仁確認將認罪
【有線新聞】支聯會涉嫌煽動顛覆政權案,何俊仁確認將認罪。 案件在高等法院第二次審前覆核,何俊仁代表大律師沈士文確認何俊仁打算認罪,但需時與控方商討同意案情。法官李運騰確認審訊安排,將先在11月3日於西九龍裁判法院處理鄒幸彤撤銷公訴書的申請,李運騰指如需審訊預計需時75日。由於時間長,要求控辯雙方屆時每周繳交一份證供撮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1日
尿液汽水|六旬男為報復「惠康」 膠樽可樂七喜注尿液 百佳同遭殃 消息:非精神病人
【有線新聞】有膠樽裝汽水懷疑遭入注入尿液,一名男童不適。太古可口可樂公司報案在多區超市發現數支有問題飲品,警方追查後拘捕一名63歲男子,初步調查他想報復一間超市,因而放置有問題飲品到貨架。 發現有異樣包括膠樽裝可樂及七喜,警方上月底接獲可口可樂公司報案,過去一年在深水埗、旺角及灣仔區多間超市發現有飲品懷疑遭人注入尿液 。其中一名九歲男童上月中在西九龍一間超市購買500毫升膠樽裝可樂,飲用時發現有強烈尿味,之後不適要到廣華醫院求診。 警方翻查大量閉路電視片段,鎖定一名63歲中國籍男子將他拘捕,在他的家中檢取7支懷疑有問題飲品,形容案件性質嚴重,疑犯行為卑劣。西九龍總區重案組第1隊總督察邱雨星:「初步的化驗結果不排除內裏含有尿液成份,但就沒有任何毒藥成份。警方調查得知,相信疑犯的犯罪動機和目的是源自於之前在店舖內的不愉快的經歷,從而想報復有關的超級市場。」 據了解,疑犯報稱曾經在「惠康」遇到不禮貌對待因而報復,將有尿液的汽水放到超市貨架,亦隨機放在其中一間他平日經常經過的「百佳」。據了解他並非精神病人,警方相信他是單獨犯案,提醒市民購買飲品要檢查清楚。邱雨星:「留意樽蓋是否曾被人開啟,如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1日
P牌督察衝燈撞女途人致重傷截肢 警務處副處長等求情:判監等同終結警隊生涯
【有線新聞】男督察2023年駕駛私家車衝紅燈導致女途人重傷截肢,危險駕駛引致他人身體受嚴重傷害罪成,案件押後至9月1日判刑。 辯方律師在庭上讀出被告姚新燊在獄中撰寫的求情信,指自己在還柙十個晚上感到無盡悲痛和自責,庭上亦不敢直視事主,認為是一生中最悔疚的事,知道無法挽回,希望法官大發慈悲。警務處副處長以及刑事總部高級警司等上級也為他求情,指被告過去六年堅守崗位,判監等同終結警隊生涯。又說社會需要具備刑事案件調查經驗警員,會監督被告用實際行動,提醒市民做好安全駕駛。 代表律師求情時指被告是家中唯一經濟支柱,失去警務人員身份會導致家庭大受打擊,又指被告並非蓄意造成意外。而且事件涉及另一輛的士,整體罪責只由被告負上值得商榷,希望法官考慮被告事發時駕駛經驗淺,以及罪行可責性,判處社會服務令,讓被告繼續在警隊服務,以實際行動彌補過失。 案情指,30歲被告姚新燊當時持有暫准駕駛執照,2023年6月凌晨在旺角駕駛私家車衝紅燈撞向一輛的士,的士再撞到一名女途人,女途人重傷,最終要截肢。早前被裁定危險駕駛引致他人身體受嚴重傷害罪成。 法官指須等候社會服務令報告再作判決,案件押後至9月1日判刑,期間被告須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1日
政府修例強制的士裝車CAM、電子支付 指法例生效後不可另設鏡頭拍攝乘客
【有線新聞】政府修例強制的士須安裝指定錄影系統及電子支付工具,立法會小組委員會審議草案。有議員關注司機或車主有沒有權力另外安裝鏡頭,政府指其他拍攝到乘客的鏡頭均屬違法。 顏汶羽:「司機也好、車主也好,可不可以另設鏡頭給自己?如果可以,要如何識別哪一個是政府?從市民角度或乘客角度,到底哪一個鏡頭是政府?哪一個鏡頭是私人的?」 運輸及物流局副秘書長葉海鷹:「法例生效後,其實車主本身不可以再安裝其他拍攝到乘客的影像或錄音系統,這是要保障乘客安全。現在可能有司機自己會有一個系統,將來我們會提醒他們,其實系統安裝時不能再拍攝到乘客影像。可能有的士車隊可能會有裝置拍攝到司機,監察他工作情況,這是可以的,但拍到乘客絕對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