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3日
私家醫生為院舍院友及職員 接種超出建議使用日期新冠疫苗 衞生署:尚未過有效期
【有線新聞】一名私家醫生為安老院舍及殘疾院舍院友及職員接種超出建議使用日期的新冠疫苗。 衞生署核對新冠疫苗接種計劃訂購及接種紀錄發現,醫生上月及本月先後三次到元朗一間安老院舍,為18名院友提供接種服務。又在三月到葵青區一間殘疾院舍為一名院友及兩名職員打疫苗,均採用超出建議使用日期的疫苗。根據疫苗製造商建議,疫苗解凍後須冷藏及30日內使用,而疫苗尚未超出有效期,所有人都沒有不良反應。 署方高度關注事件,已暫停涉事醫生在疫苗接種計劃下的服務,同時巡查涉事院舍,檢查疫苗儲存及接種程序。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3日
網約車|的士業界倡競投方式領牌 稱有助提升服務質素
【有線新聞】政府提出網約車規管框架,有的士業界建議網約車參考的士,以競投方式取得牌照,相信有助提升服務質素。 香港的士小巴商總會發言人翁國豪:「因為我付出了當然想有回報,就會努力去做生意。其實我覺得是一個好的發展,因為努力點去提供好服務,市民喜歡我多些,就會多點生意,我們是這樣認為的。如果可以無成本地領取,我們認為是有危險的,因為他們覺得牌照不值錢、沒有所謂。」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3日
綠色和平倡啟德體育園設專屬重用杯系統 料三年省600萬即棄杯
【有線新聞】綠色和平建議,啟德體育園建立專屬重用杯系統,估算首三年可減少600萬個即棄杯。 體育園禁攜容器入場,衍生大量即棄杯。綠色和平發表報告,建議建立專屬重用杯系統,包括設置洗杯設施及借還程序,估算起動資金約500萬元。指英超球會推行重用杯,還杯率高達98%,估算體育園首三年,可減少600萬個即棄杯,認為體育園有足夠空間設置設施,並建議於11月全運會,試行重用杯系統。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3日
謝偉俊指煙稅加、酒稅減如「精神分裂」 陳百里:我們鼓勵高端、高價值的酒
【有線新聞】烈酒稅去年10月調低,200元以上稅率大幅減至10%,政府指政策對高端、高價值酒市場有正面作用,有議員關注如何平衡公眾健康政策。 選委會界別謝偉俊:「因為不想人吸煙、不鼓勵吸煙,所以就加稅甚至各種新例,高壓手段處理問題。但酒就似乎完全沒有這個考量,口上說要照顧公眾健康,但整個答案都是說錢,公共理財、財政穩健,似乎當局這方面是精神分裂狀況。」 署理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陳百里:「過去8個半月數字,入口量只升兩成,但價值升九成,即是說明甚麼?就是我們鼓勵高端、高價值的酒,包括干邑、威士忌或者中國白酒等,鼓勵這方面相關拍賣,相關高量值產業發展。如果說到市民健康。我們亦會繼續透過相關宣傳教育,提醒市民不要過量飲用酒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3日
跨境犯罪集團助內地人以假學歷騙「高才通」 4男1女香港居民被捕
【有線新聞】入境處首次發現有港人協助內地人以虛假學歷騙取「高才通」入境許可,瓦解一個跨境犯罪集團,拘捕4男1女香港居民,年齡介乎42歲至56歲,以及13個年齡介乎27歲至47歲的「高才通」申請人。 被捕5名港人是集團主腦及骨幹成員,被控一項為取得入境證,而協助教唆他人作虛假陳述。入境處指他們過去一年半,透過內地社交平台,接觸有意來港定居的內地人,向他們推銷一條龍來港套餐,包括偽造學歷、工作及居住證明,又協助他們來港及申請延期居留,至少已安排22宗申請,每宗收取約250萬元,涉款5,500萬港元。 行動中又搜出涉案手提電話、電腦,懷疑虛假僱傭合約等,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助理首席入境事務主任(調查)許志堅:「集團有別於一些中介在推廣移民計劃,他們反而追蹤一些帖文,介紹香港的生活,透過這些帖文,認識到一些有意來港的內地居民,從而再用私訊形式去聯絡他們,推銷他們的一條龍來港服務。首先,偽造海外大學學歷、海外學生簽證及海外國家出入境印章,並提供虛假工作證明,以協助提交申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3日
行政長官表揚榜|特區救援隊赴緬甸救災獲獎 指會繼續爭取國際認可
【有線新聞】政府舉辦行政長官表揚榜頒獎禮,其中一隊獲獎的是前往緬甸救災的特區救援隊,他們指會繼續爭取國際認可。 保安局政府保安事務主任黃國基:「要很短時間內做兩件事,第一是將所有裝備上報、申報,另外要向很多國家申請容許飛越他們領空,在收到緬甸政府請求後十個小時內,就可以安排包機,將我們的隊伍和裝備於同日抵達緬甸。」特區救援隊指揮官趙汝珏:「消防處向聯合國申請,成為國際中型救援隊伍,我們很期望在2026年首季,我們可以完成相關的認證程序,成為中國第三支受聯合國認可的國際救援隊伍。」 獲獎的隊伍還包括啟德體育園開幕跨部門籌備專組,文體旅局、公務員事務局及保安局等代表領獎,團隊指籌備期間要出動14萬人次公務員參與大規模演練,難度甚高。體育園正式開幕,亦不代表工作完成,會繼續協調不同部門,支援體育園日常運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3日
發展局:未有計劃重推勾地 強調會持續造地 審時度勢推地、增用地吸引力
【有線新聞】發展局表示未有計劃重推勾地政策,否則可能打亂政府部署,強調會持續造地,審時度勢推出土地和提升用地的吸引力。 本年度財政預算案地價收入預算為210億元,較上一年度少約四成。有議員指出私人住宅新盤庫存高企,發展商投地意欲低迷,建議重推勾地制度,增加賣地收入。吳永嘉:「多次說不會恢復(勾地制度),背後原因有什麼考量,在什麼情況下才會重新考慮勾地制度。」署任發展局局長林智文:「大原則是希望賣地由政府主導步伐、策略,勾地表和政策原則背道而馳,可能有人問勾地有、賣地又有,如果政府打算賣某一區的地,有政府的步伐、部署和策略。如容許發展商勾出,可能會打亂政府步伐、部署,對市場都會有混亂訊息。」 陳仲尼:「除了現行政府推出的各項措施,有否研究賣地條款等方面,可以拆牆鬆綁的地方。」林智文:「去年我們推售的土地,亦吸納了市場意見,如選擇較小的地塊,位於成熟社區,以往土地提出很多附加設施、條款會盡量減少。」 有議員提出以土地債券收地。陳振英:「讓土地持有人可以用債券,認投政府土地,債券又可以在二級市場買賣,對土地業權人更靈活。」林智文:「債券來收地是比較大的改動,相信現時沒有計劃。發展商或土地業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3日
運物局:港鐵研仿效內地升級高鐵「靈活行」安排 有議員促縮減短途客提前到站時間
【有線新聞】運輸及物流局指,港鐵正積極探討仿效內地新安排,將高鐵「靈活行」升級,讓乘客可以憑票選乘同日任何一班列車。 現時高鐵西九龍站,往來福田和深圳站的列車均設有「靈活行」安排,讓乘客可以即日變更車次。運輸及物流局指,港鐵正積極探討參考廣州及深圳城際鐵路新做法,更方便乘客。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當日一次有效服務,乘客憑當日一次有效車票,可按需要選當日任何一班,同方向或等級的列車 ,這安排省卻乘客改簽班次的手續,可更彈性選乘不同的列車,為人帶來更大便利。」 田北辰:「為何這段不徹底地鐵化?就是不用訂票,隨時買票,買到座位就座位,不然就企位,半小時而已!」陳美寶:「若可以參考安排,屆時乘客可憑回鄉證,入閘時或到閘機選班次和座位,視乎有沒有座位就可入閘,這正可令人搭短途時更靈活,我認為我們不需糾纏名稱。」 有議員建議,將短途和長途的候車位置分開,縮短短途乘客提前到達時間,進一步實現「地鐵化」。選委會界別譚岳衡:「現在去深圳到福田十四分鐘,到深圳北十八分鐘,可是須提前至少三十五分鐘到,這樣長時間損害高鐵效率。」陳美寶:「我們持開放態度,最重要平衡現在西九站乘客等候和通關整體流程所涉的空間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3日
18歲男涉中港城洗手間三度寫煽動字句被拘控 被拒保釋下月再訊
【有線新聞】一名18歲男子涉嫌違反國安法被拘控,他被指三度在商廈的洗手間寫上具煽動意圖字句。 18歲被告梁佳樂,報稱是暑期兼職文員,涉嫌本月17、18及21日在尖沙咀中港城3座11樓一個男廁的牆壁寫上具煽動意圖的字句,被控一項「出於煽動意圖作出具煽動意圖行為罪」,以及三項刑事毀壞罪。他毋須答辯、被拒保釋,下月19日再訊,待控方檢查手機及手提電腦。 消息指他於男廁寫上「光時」口號等字句,國安處調查後鎖定及拘捕他,並檢獲懷疑犯案用的箱頭筆。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3日
18歲女中學生失蹤逾九日 發現倒臥獅子山頂 當場證實死亡
【有線新聞】失蹤超過九日的18歲中學女生,被發現倒臥在獅子山頂山邊,當場證實死亡。 飛行服務隊直升機飛到獅子山上空,將失蹤女生郭靄筠的屍體送到飛行服務隊啟德分部,再轉送上黑箱車。大批警方、消防及民安隊出動無人機及帶同搜索犬,昨晚及今早在獅子山郊野公園搜索,到中午時份,民安隊員在獅子山頂發現失蹤女生倒臥在山邊,救護人員當場判斷她已經死亡,並召喚飛行服務到場協助。消防指,死者已失蹤超過九日,警方翻查閉路電視,發現她7月14日前往獅子山郊野公園登山方向,之後失聯。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3日
發展局表明無意容許興建丁廈 研小型屋宇政策「拆牆鬆綁」配合北都發展
【有線新聞】發展局表明無意考慮容許興建丁廈,但會研究為小型屋宇政策「拆牆鬆綁」,配合北部都會區發展城鄉共融。 署理發展局局長林智文:「本來規劃做低層或低密度發展的土地,未必適合發展高層高密度樓宇,不論政策法律,或規劃上,丁廈建議都大幅偏離改動現行小型屋宇的安排。發展北都是社會共識,也是政府優次,而丁廈有爭議性,引討論會分散政府精力和資源。」 為推行城鄉共融,發展局正研究為小型屋宇政策「拆牆鬆綁」,以提供鄉村商舖、食肆和民宿等,配合北部都會區發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3日
跨性別者司法覆核公廁使用權勝訴 《公廁規例》違憲涉歧視 暫緩執行一年
【有線新聞】一名跨性別人士就公廁使用權,提出司法覆核勝訴,現行《公廁規例》部分條文違憲及涉及歧視須廢除,暫緩執行一年,待政府考慮如何處理。 入稟人原本是「女性」,2017年證實患有性別焦慮,隨後輪候接受性別重置手術,並獲發俗稱「廁所紙」的醫學證明,證明要以「男性」身份進行「真實生活體驗」治療,包括使用男廁。《公廁規例》第7和第10條,規定除5歲以下兒童任何人不得進入另一性別的公廁,否則會被罰款。由於入稟人仍保留性徵,身份證的性別為女性,所以進入男廁會被檢控。 入稟人2022年提出司法覆核,指規例違憲和構成歧視,並要求擴闊《公廁規例》中,「男性」和「女性」的定義,至未接受手術、患有性別焦慮和需進行「真實生活體驗」的跨性別人士。高院法官高浩文頒下判詞,指入稟人並非挑戰身份證上的性別,或男女使用公廁的二元劃分,而是希望在界線下被視為「男性」,並引述很多跨性別人士出於困擾和恐懼而不用公廁。他們亦比一般人脆弱,容易有心理健康問題,認為要求跨性別人士按出生性別使用公廁會構成差別待遇,過度侵犯私隱及平等權,裁定《公廁規例》這些條文違憲及須廢除。 不過法官不同意要擴闊規例下「男」「女」定義,認為界線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