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3日
全運會|警務處、食環署等多個政策局模疑演練 針對緊急情況及食安問題應變處理
【有線新聞】警務處連同十七個政策局、部門及紀律部隊共三百多人,舉行全運會和殘特奧會桌上演練。 模擬在全運會及殘特奧會期間,賽事及場地可能出現的安全事故或緊急情況,參與的部門就應急處理、跨部門溝通及協同決策流程,進行情境分析及應變預案討論。另外,食環署、環境及生態局及全運會香港賽區統籌辦公室亦舉行演習,模擬賽事期間接獲運動會相關人員懷疑食物投訴及中毒個案,食環署隨即啓動緊急協調中心,調查相關食肆並採取控制措施,食環署表示會全力與業界保障賽事期間食物安全。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3日
北都規劃及發展工作組舉行首次會議
【有線新聞】北都發展委員會轄下規劃及發展工作組舉行首次會議。 組長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主持會議出席,還包括發展局局長甯漢豪、特首政策組組長黃元山等,以及多個部門代表。 工作組特設專案監督辦公室加快私人項目審批,目標今年年底前敲定和公布運作細節,會上又聽取北都專屬法例準備工作的最新進展。北都發展委員會共有三個工作組,「規劃及發展工作組」負責協調和整合土地、運輸、環境及規劃,達至減低成本及節省時間的目標。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3日
完善教育註冊制度 蔡若蓮:會諮詢證書年期 以配合教育周期
【有線新聞】八間大學進一步放寬非本地生收生比例,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說措施有助吸納國際頂尖教授。至於教師註冊研究引入執業證書和定期更新要求,她說會廣泛諮詢證書年期,會配合教育周期。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討論施政報告提出進一步放寬八間大學非本地生收生比例至50%。社會福利界(新思維)狄志遠:「40%都未用盡,為甚麼突然要提升50%?雖然說給予大學空間,但事實未用盡,這個措施是否有迫切性?」港島東(工聯會)吳秋北:「舉個例子,香港大學上學時間往往排隊排到去港鐵站,現在時間今年九月提早上學時間,情況依然,即現有設施已無法滿足到。」蔡若蓮:「會否影響教育質素,其實都密切留意大學教職員,尤其教學人員招聘。留意到八大大幅增加教學人員,尤其是高級教學人員升幅大約有15至16%,即是分別增加數百人,所以見到增加收非本地生的同時,令到我們吸引更多頂尖教授來香港,這也是良性互動。」 有議員關注施政報告完善教育註冊制度安排。選委會界別(經民聯)陸瀚民:「維護教師專業重要,不過不要增加前線教師額外壓力亦同樣重要。」選委會界別(勞聯)林振昇:「十多、二十年沒有入學校教書,可能從事其他工作,或者到外國、內地工作生活,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3日
高中中史、歷史科優化課程框架公布 互補特色培養家國情懷及世界視野
【有線新聞】教育局公布優化高中中國歷史科以及歷史科課程框架,中史科更強調「古今並重」,學生可選修單元進深學習,歷史科加強世界史與國家歷史連繫,提升學習興趣。兩科精簡課程同時有互補特色,培養學生家國情懷與世界視野。 優化課程框架出爐,中國歷史科必修部分強調「古今並重」,以通史形式介紹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歷史發展脈絡。另有政治、經濟及文化三個選修單元,學生可按興趣選修其中一個。歷史科必修部分加強學生認識國家歷史與世界史連繫,從宏觀角度了解國家在世界中的角色、作用和貢獻。課程重設選修部分,延展和深化必修部分學習內容,照顧學生多元興趣和能力。 教育局說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以及課程發展議會報告和討論,反映現行課程2009年實施至今要與時並進、優化工作刻不容緩,配合國家發展和社會轉變等;過去中史科過於側重政治史,歷史科內容重疊、不連貫,香港學校同時教授中、世史兩科應該平衡及突顯兩科「兼容並蓄、內外聯通」,共同培養學生成為具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和國際視野新一代。 兩科優化課程計劃2027/28學年於中四全面推行,適用2030年起文憑試考試。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3日
麥德姆|一號風球生效 天文台:考慮明日下午初時改發三號風球
【有線新聞】天文台晚上7時40分發出一號戒備信號,強烈熱帶風暴「麥德姆」未來一兩日會橫過南海中北部,天文台會考慮在星期六下午初時改發三號強風信號。 距離「樺加沙」襲港只是一個多星期,香港又迎來另一熱帶氣旋,「麥德姆」是今年第12個風,打破1946年以來最高紀錄。預測「麥德姆」會逐步增強,並靠近雷州半島至海南島東部一帶,本港風勢將逐漸增強,天文台會考慮在星期六下午初時改發三號強風信號。 預計日間仍然酷熱,稍後有幾陣狂風驟雨及雷暴,星期日驟雨較多,海面將有大浪及湧浪。天文台科學主任郭于庭:「麥德姆會在未來一兩日橫過南海中北部,逐漸增強,漸轉不穩定,風勢頗大,海有大浪及湧浪,間中有狂風驟雨。」 天文台預測,當「麥德姆」遠離及逐漸消散,中秋節及翌日天色會好轉。 國泰表示,由於「麥德姆」逼近香港,會豁免已出票原本10月5日由香港出發的旅客,重新預訂機票及更改航點的手續費用,旅客必須在10月5日或之前更改機票。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3日
北環綫項目啟動 陳美寶:做到開創天地 港鐵:嚴格確保承建商遵守合約
【有線新聞】港鐵北環綫項目舉行啟動禮,港鐵表示將會嚴格確保承建商遵守合約規定,除了內地標準,國際標準亦會採用。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港鐵主席歐陽伯權、中聯辦新界工作部副部長王卉等主持啟動禮,又為醒獅點睛。陳美寶說北部都會區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北環綫將起到帶動北都的重要作用,「我們今次在北環綫我們有幾個突破,正如我們今天身處這個啟動禮,傳統在工程上我們稱『破土動工』,我們真的做到『開創天地』。我們希望能夠將內地以及海外最好精華、最好的標準,都能包含在我們香港未來將會建構的新鐵路標準。」 北環綫項目分兩部分,其中連接錦上路及古洞的主綫已開展,而連接皇崗口岸的支綫亦正規劃及設計,目標2034年兩條綫可一併通車。港鐵稱樂於採用內地及國際標準,被問到早前有工程懷疑有分判商供應「冒牌磚」,港鐵表示會嚴格把關,確保項目符合品質標準。 港鐵項目及工程拓展總監鄧輝豪:「政府已經聲明內地標準滿足許多本地的要求,舉例說,有一些混凝土以及鋼結構將來可以應用這些標準。我們對所有合約都有非常嚴格要求,但我們期望所有承建商及分判商都遵守合約規定證明符合相關標準。」 港鐵早前已與政府簽訂第一部分項目協議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3日
皇崗口岸重建撥款通過 深方代建電腦系統 保安局:擁有權以界線為界
【有線新聞】立法會財委會在無反對下分別通過撥款16.6億元用於皇崗口岸重建的港方口岸設施工程,以及6.8億元裝設及優化電腦系統,有議員關注日後系統的擁有權和維修責任。 選委會界別洪雯:「相關的清關設施、電腦硬件會有深方採購安裝,我想了解這些設施和硬件擁有和使用權是歸哪一方,還是兩地政府共同管理和使用?日後的維護保養都是由深方負責?」保安局副局長卓孝業:「系統擁有權和維護方面,我們目前由深方代建,並不是深方擁有。當然我們稍後會有法例上立法會,會劃定我們港方口岸界線,我們會以那一條界線作為那一個部份的擁有權,以及那一個部份大家需要負責維修保養。目前我們的共識是以界線為界,港方負責港方,深方負責深方。」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3日
白石角站發展再延期 金澤培:「鐵路加物業」行之有效 正支持政府工作
【有線新聞】上屆政府提出興建的東鐵綫白石角站發展方案再延期至明年首季,有報道指港鐵在成本上「未計掂數」,港鐵回應稱「鐵路加物業」模式行之有效,一直支持政府工作。 港鐵公司行政總裁金澤培:「我們『鐵路加物業』模式40多年來行之有效,很多新線都用這個模式,支持我們投資建造以及營運。當然除了在香港,全世界不同地方,包括中國內地、澳洲、歐洲,都有另外的投資模式。我們都會保持靈活性,但在白石角站方面,我們正在支持政府工作。」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3日
西貢銀線灣獨立屋遭爆竊 損失約500萬財物
【有線新聞】西貢有獨立屋遭爆竊,損失財物約500萬。 獨立屋在銀線灣銀巒路,屋主正在外地。上午十一時,外傭發現房間夾萬損毀,有被搜掠痕迹,於是報警。警方跟進調查,懷疑賊人撬爛廁所窗門,入屋爆竊。初步點算失物包括50萬元外幣、一批約值50萬的金條、五個手袋和五隻錶,總值約500萬。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3日
工傷僱員及職業病患者索還醫療費限額明年起上調
【有線新聞】勞工處明年起調整工傷僱員及職業病患者可索還醫療費的每天最高限額。 工傷僱員以及肺塵埃沉着病或間皮瘤患者門診治療的醫療費,明年起最高每天限額由300元上調至500元;同一天接受住院及門診治療醫療費,最高每天限額亦會由370元調高至700元。住院治療醫療費最高每天限額則維持為300元。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3日
簡樸房|規管條例刊憲 明年3.1生效
【有線新聞】《簡樸房條例》刊憲明年3月1日生效。 為規管劏房,明年3月起政府引入制度,分間單位須符合居住環境的最低標準,包括至少有8平方米、消防安全、結構安全等才可取得簡樸房認證。條例生效後一年內,房屋局開放登記和認證分間單位,業主有36個月寬限期改造單位和申請認證簡樸房,若沒有有效登記及認證而非法出租,最高可被罰款30萬元及監禁3年,另每日罰款2萬元。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3日
三隧分流|西隧收費點更改影響隧道費 申訴專員:已建議運輸署提升資訊透明度
【有線新聞】申訴專員公署完成西隧收費點位置的調查。 三隧分流後,西隧來回方向均有一個收費點和備用收費點。公署接獲三個申訴,反映「過渡時段」出入隧道因應運輸署改用備用收費點,與原先收費點有200米距離,因而令到隧道費稍高過預計。公署向運輸署提供改善建議,提升資訊透明度,署方已經執行,透過道路上可變信息顯示屏發布轉換收費點的信息,亦會利用「易通行」展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