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4日
涉向病人處方未標示成分藥膏 佐敦註冊中醫被捕
【有線新聞】佐敦一名註冊中醫被捕,涉嫌向病人處方,及非法管有第1部毒藥及未經註冊藥劑製品。 被捕中醫莊世華,診所位於嘉賓商業大廈10樓,衞生署早前突擊搜查,在一批無標籤的黃色藥膏中驗出受管制皮質類固醇「醋酸地塞米松」及第一部毒物「咪康唑」等。衞生署指不當使用可能引起庫欣氏症候群,會出現圓臉及肌肉萎縮等病徵,病人要即時停用。署方會徵詢律政司意見再決定是否檢控,並將個案轉介中醫藥管理委員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4日
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 紅磡區最嚴重 其次為荃灣市中心
【有線新聞】食環署公布8月份第12批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 指數涵蓋8個監察地區,介乎0至6.4%,其中紅磡區數字最高,其次為荃灣市中心。食環署至今已公布64個監察地區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其中45個監察地區指數錄得下跌或保持不變,代表蚊患情況改善或維持在低水平,另外14區指數錄得微升,但全部指數都低於10%。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4日
口岸爆炸案|國安處稱將與律政司研究裁決 強調將市民放首位 成功阻止慘劇
【有線新聞】警方國安處稱會與律政司研究裁決涉及的法律議題,強調警方將市民生命財產放在首位,並成功阻止嚴重傷害發生。 國安處警司張伯傑:「法庭早前就本案已裁定所有被告人表證成立,代表法庭認為控方提出的證據在法律層面已充足,足以要求被告就指控答辯。這個名為『九十二籤』的極端團夥由最初用較簡易的燃燒或爆炸裝置,發展至後來含有鐵釘、殺傷力大的土製炸彈,技術和規模在短時間不斷演進,如果警方沒有在關鍵時刻採取行動,後果不堪設想。所以我想表達檢控是一件事,但我們警察最主要職責是維護市民生命財產,所以必定首先制止罪行發生。」 國安處強調在案件開審前法庭已認證被告自願作出口供,證據亦在合法框架下獲取,對於兩次引用反恐條例起訴,全部不認罪被告都被裁定罪脫,國安處稱未來會積極引用國安法和維護國安條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4日
熱氣球節甩轆|載客牌照未獲批 暫停公眾體驗活動 市民感失望:安排不太周詳
【有線新聞】香港首個國際熱氣球節在中環海濱一連四天舉行,原定傍晚五時入場,但熱氣球近六時才升空。載人升空體驗未獲政府批准,主辦方說會繼續爭取,有入場人士大表失望。 一個一個熱氣球接近六時陸續在中環海濱升空,但原定安排載客升空的體驗就未獲政府批准,巿民只能遠觀、拍照打卡。入場人士余先生:「小朋友今日生日,我們就安排了過來看這個活動。(小朋友生日有否期待很久?)有少少不開心,原本說可以坐,原來聽其他人說沒有牌照,突然坐不到。是,都想試試體驗一下。」陳小姐:「安排不是太周詳,或者可以補給我們再來一次體驗坐熱氣球會好一些。(本身是為了看熱氣球?)我們想坐的,其實想試一試。」 大會解釋,今年初已向政府申請牌照,至活動開幕當天中午才獲批臨時娛樂牌照,但限制只准持牌專業飛行員乘坐,未能接載市民,每位580元的升空體驗門票未有預售。 主辦單位說會繼續跟政府磋商。盛事(亞洲)有限公司營運總監陳佩君:「一直強調熱氣球載人繫留,跟天氣有關、跟場地所有操作有關,亦要視乎政府批准,很遺憾最後階段未能得到政府准許。都知道第一年在香港舉辦活動是有非常大挑戰,所以強調現場買繫留門票都估計有些情況,可能政府有最後擔憂,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4日
規管網約車|政府提交條例草案 網約車車齡上限12年 須展示指定標識 限登記車主本人駕駛
【有線新聞】政府向立法會提交網約車規管主體法案,建議提供網約服務的私家車申請許可證時,車齡不可高於12年。 政府最初提出首次申請做網約車的私家車車齡上限為7年、可續期5年,當局於條例草案作出調整,放寬至每次申請時,車齡不高於12年;又只限年滿21歲,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證的登記車主本人駕駛。載客時,要在指定位置展示指定標識,網約平台亦需領牌,任何人無牌經營網約車平台最高可罰款100萬和監禁12個月。條例草案明日刊憲,下周三在立法會首讀,政府計劃明年上半年提交附屬法例處理網約車數量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4日
中環海濱熱氣球節暫停公眾體驗活動 大會:暫只准專業人員乘坐 將繼續與政府溝通
【有線新聞】香港首個國際熱氣球節不獲政府批准讓公眾登上熱氣球,相關門票暫時不會發售。 位於中環海濱的熱氣球節即日起一連四日舉行,展示來自多地的熱氣球,主辦單位說至中午獲政府批出臨時娛樂牌照舉辦各項活動,不過原定讓公眾登上熱氣球的定點繫留體驗就未獲批准,只容許持執照飛行員乘坐。這項體驗每人要另外收費580元,必須現場購票,而活動本身門票已經發售,單日成人票價由200元至880元,有熱氣球燈光匯演、音樂節目等。 主辦方說,會繼續爭取政府批准熱氣球乘坐體驗。盛事(亞洲)有限公司營運總監陳佩君:「感到很遺憾,未能讓公眾人士參與,但一直強調熱氣球載人繫留,跟天氣有關、跟場地所有操作有關,亦要視乎政府批准。很遺憾最後階段未能得到政府准許,會努力想嘗試在未來餘下時間爭取讓公眾人士參與。」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4日
選委會界別分組周日補選 28人競逐六界別共21席
【有線新聞】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星期日補選,28名候選人競逐六個界別分組共21個席位。 選舉事務處提醒3,600名投票人或獲授權代表,不可選擇超過相關界別分組須選出的席位數目,票站有選票檢測機協助確認。當日全港一共六個票站,包括位於中央圖書館展覽館、九龍公園體育館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4日
警方下周全港採取行動 針對不專注駕駛及貨車違例 兩地將用無人機協助執法
【有線新聞】本港首七個月有49人在交通意外中死亡,當中電單車司機按年多四成三,警方指主要是危險駕駛導致,最多牽涉貨車,下周起會有全港執法行動,並會出動無人機。 電單車「捐車罅」、衝燈失事,今年首7個月全港發生288宗致命及嚴重受傷交通意外,雖然按年少四成七,但導致272人嚴重受傷,49人死亡。死者當中10人是電單車司機,按年增加四成三;行人有23人,也上升兩成;另外有6人是騎單車人士。導致行人死亡的意外當中各有三成牽涉貨車及私家車,其次是公共小巴,佔兩成二。 港島總區交通部調查及支援組總督察王紀聰:「主要的交通意外成因包括危險駕駛、不專注駕駛及失控。我們仔細分析每一單交通意外,發現這些交通意外極少數是涉及行人失誤,最主要是駕駛者嚴重危險駕駛行為。」 警方特別提到49宗致命意外,有13宗涉及貨車,當中有司機忘記拉手掣,下車後被自己的貨車溜前撞斃,也有私家車無留意路況,直接撞向處理壞車的隧道職員。 警方針對危險駕駛及貨車違例趨勢,下星期起在全港採取執法行動。過去5年共發生10宗死亡事故的荃錦公路及石澳道,會首次出動無人機協助蒐證。 交通總部道路安全課總督察林啟森:「這兩個路段是地域廣闊,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4日
口岸爆炸案|七名被告反恐條例串謀爆炸罪脫 其中三人交替控罪罪成
【有線新聞】2020年口岸爆炸案,8人涉嫌策劃在明愛醫院、羅湖港鐵站和將軍澳尚德商場引爆炸彈,7人被控反恐條例全部罪名不成立,其中3人被裁定交替控罪罪成。另一人被控企圖製造炸藥,陪審團亦一致裁定罪名不成立。 獲判無罪的被告分別坐的士及私家車離開高等法院。第二宗律政司引用反恐條例起訴的案件,原定75日審期,直至第160日,兩男七女陪審團連續四日退庭商議約34小時有結果。八個不認罪被告中,七人被控反恐條例下串謀犯對訂明標的之爆炸,全部獲陪審團一致裁定罪名不成立。屬於交替控罪的《刑事罪行條例》串謀導致爆炸罪,陪審團以8比1大比數裁定何卓為、李嘉濱和張家俊罪成,這項控罪最高刑罰是監禁20年,其餘被告獲一致或大比數裁定罪名不成立。 整合審訊時的案情,何卓為和李嘉濱涉嫌分別租用大角咀兩個單位擺放爆炸品或原材料,亦參與運送炸彈,張家俊就被指製作炸彈遙控器。李嘉濱另因被指謊報地址,被控意圖妨礙司法公正,獲一致裁定罪名不成立。至於單獨被控企圖製造炸藥罪的周皓文,同樣獲一致裁定罪名不成立。 部分被告聽到裁決時微笑,亦有家屬落淚。三名罪成的被告將於下月10日求情,期間會索取他們的心理報告,會額外拿張家俊的精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4日
大灣區禁毒高峰會首在港舉行 禁毒專員李基舜:邀請青年分享、發表聯合禁毒宣言
【有線新聞】禁毒處上月將依托咪酯納入健康校園計劃,讓自願參與的學生檢測,禁毒專員李基舜在本台節目《政經CHAT》強調目的並非要拘捕或懲罰學生,又說會研究壓縮程序,提高學校參加誘因。 禁毒處健康校園計劃推行超過十年,上月將依托咪酯納入自願檢測毒品種類,本學年有268間學校參與計劃,剛剛超過整體中學數量的一半。禁毒專員李基舜在本台節目《政經CHAT》稱一開始只有40多間學校參加,數字已大幅上升幾倍,「你說我滿不滿意,當然我不滿意,我想再多一點,更多學校參與,但其實我們也做了很大的進步。我們未來最主要都是跟學校、家長和學生講解這個計劃目的,說清楚是鞏固他們遠離毒品的決心,不是要來拘捕或懲罰學生,其實我們是幫助、輔導他們。」目前每間參與學校平均每年可獲40多萬元資助教育及宣傳禁毒,李基舜說會研究壓縮申請程序,為計劃提供誘因。 有非政府機構指會利用多種渠道接觸有需要幫助的學生,青協副總幹事陳文浩:「透過我們正在輔導的,有吸毒的年青人,當他知道、感覺到成效時,也會介紹身邊的朋友給我們認識,這是一個『滾雪球』的形式。過去幾年也跟警方和海關有轉介機制,如果他們找到一些販毒或吸毒的年青人,會轉介給我們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4日
入境處搗非法勞工 八內地人收錢攝影、化妝 兩港人涉協助教唆
【有線新聞】入境處拘捕10人,當中8名內地人違反逗留條件,以及兩名港人涉嫌協助及教唆違反逗留條件。 入境處在8月底至9月初分別在迪士尼、迪欣湖以及中環碼頭等地點,拘捕8名內地攝影師和化妝師,涉嫌違反逗留條件,以及兩名港人涉協助及教唆違反逗留條件,年齡介乎19至39歲。他們在主題公園及海濱公園提供隨行拍攝服務,或為舉行婚禮和大型活動客人化妝。入境處檢走被捕人攝影器材、道具、化妝品和智能電話等,不排除有更多人士被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4日
古洞公屋地盤26歲工人墮斃 工權會促交代意外原因 房署副署長慰問家屬
【有線新聞】古洞北一個公屋地盤,一名26歲工人於高處工作期間懷疑失足墮下死亡,承建商向死者家屬致以最深切慰問,地盤將全面檢視安全程序,勞工處調查意外原因。 救護車接報後到達涉事地盤,將傷者送往北區醫院治理,經搶救後證實不治。事發早上10時許,一名26歲模板工人在青山公路洲頭段正興建住宅大廈的地盤,懷疑失足由七樓墮一樓簷篷,頭部重傷離世。房署副署長梁洪偉到醫院慰問死者家屬,但未有詳細交代事件。 工業傷亡權益會要求相關部門盡快查明事故原因,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蕭倩文:「我們希望要求承建商以及房署盡快進行調查後,交代意外原因,避免再有這些不幸事故發生,並要求相關部門向家屬做好恩恤的安排。」 權益會促請當局檢討工地安全流程,蕭倩文:「建造業由一月至今已經發生最少十宗死亡事故,當中五宗屬高處墮下,看到情況一如以往嚴重,我們要求政府各個部門,無論是最高的特首,勞福局、勞工處也好,應該要一起關注,檢討如何再減少這些意外發生。」 勞工處表示案件已列作工業意外有人死亡處理,正就意外展開調查。 房屋署回覆查詢表示非常關注今次事故,必定會嚴肅跟進,署方已安排與承建商會面,並要求承建商提交詳細調查報告,將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