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提早停課|陳國基發文回應質疑 形容是「艱難的決定」
【有線新聞】預早宣布停課惹來質疑,領導「應對極端天氣督導委員會」的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社交平台解釋,形容是「艱難的決定」。 「應對極端天氣督導委員會」周三晚開會,應對「丹娜絲」殘餘帶來的惡劣天氣,周四中午更提早宣布全港學校翌日停課,結果天氣比預期好,不少網民湧入天文台社交專頁表達不滿。 陳國基在社交平台解畫,稱周三收到天文台匯報,周四、五可能出現暴雨,感到十分憂心,召開會議是要超前準備。陳國基說,天文台預測極端情況下,本港全日降雨量可超過390毫米,即全年總雨量的六分一,最大的暴雨可能在周五清晨。他說天文台有解釋,暴雨預測與颱風不同,越早預測、誤差肯定越大,但擔心等到清晨五、六時才發布最新消息,市民可能很狼狽和倉卒,亦可能很多人已出門,造成交通和市面混亂,因此選擇了提早發出預警。超前準備哪怕「做多」,哪怕安全系數過大,哪怕天氣瞬息萬變而令預測有偏差,都應該「寧安全、莫後悔」,形容這是艱難決定。 陳國基重申,是考慮到大部分學校已陸續放暑假,對學與教實際影響較少,清楚明白任何停課和更改中一入學註冊日期的決定都可能會為一些市民帶來不便,亦理解伴隨「超前決定」的就是更多不確定性,但學生安全是最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提早停課|有學校指要重新部署結業禮、中一註冊工作 學生:玩一日也好
【有線新聞】天文台表示「丹娜絲」的殘餘漩渦中心早上相當接近香港,但香港剛處於強雷雨區之間,因此雨勢比預期弱。政府超前部署預早宣布停課,教育界說結業禮及中一註冊工作都要重新部署。 天氣不似政府預期,早上沒有大雨,天色轉好,因為預早通報停課,學生都不用上學,中一註冊亦順延至下周一。 額外獲得一日假期又好天,當然是去玩。小一學生黃小朋友:「因為我今天不用做功課,又不用溫習,因為溫書很辛苦,做功課又很難,玩一日也好玩。」黃太:「(擔不擔心有狂風暴雨?)不會的,我們帶了雨衣,預防了。」 學生開心,學校日程就打亂了。選委會界別(教聯會)鄧飛:「按教育局一早通知的註冊安排,7月7日放榜有,兩日叩門時間,昨天和今天升中一到學校做註冊,星期一通常是空檔,空出來做甚麼?是為了星期二所有升中一同學做升中一學前測驗。現時改到星期一註冊,學校沒有鬆動位,要等到星期一所有註冊時間完結後大局已定。」 前天文台助理台長解釋現今科技預測極端天氣仍有局限,梁榮武:「預測的大雨最終沒有實現到,當今預測技術層面上是長時間的預測,一些極端天氣的難度是非常之高,一個完整的颱風、雨帶分布是相當對稱、均勻,所以預測颱風雨量的把握會高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北都|有議員促加快大學城發展 擴大教育用地
【有線新聞】有立法會議員要求加快北都大學城發展,指洪水橋土地可以較快落實使用,應該研究將已規劃的5公頃教育用地擴大。 新界北立法會議員劉國勳:「希望可以將周邊的土地整合,例如『政府、機構及社區』用地或工業用地,因為洪水橋的規劃實際上是在2018年或之前做,與現在的環境不同,所以我們希望透過增加這個地方讓有優勢的大學發展,可以把握這個機遇盡快上馬。」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中大調配中藥方劑「玉屏風散加味」治鼻敏感
【有線新聞】中大中醫學院調配中藥方劑「玉屏風散加味」治療鼻敏感,為過敏性鼻炎患者提供治療新選擇。 唐女士由2003年暑假開始出現過敏性鼻炎症狀,她曾先後接受過西醫、中醫、針灸和洗鼻等治療,但仍未能改善問題。唐女士:「我嚴重的時侯走過很臭的垃圾站時都聞不到任何味道,聲音亦變沙啞(有點聲沙),對,完全不能唱歌,一句都唱不了。」 有研究指全港有四分一人口患有鼻敏感,即過敏性鼻炎,學童的患病率更高達50%,中大中醫學院研究團隊就治療過敏性鼻炎調配出中藥方劑「玉屏風散加味」,研究團隊邀請58名患者參與研究,有近四成參加者接受八星期的治療後鼻過敏症狀得到顯著改善。中醫學院指暫時未有計劃將中藥方劑製成中成藥售賣,但歡迎本港中醫師參考藥方融合於日常診症。中大醫學院中醫學院院長林志秀:「我們的研究結果有循證醫學的證據,我們歡迎中醫師、香港註冊中醫師或表列中醫師可以參考我們的研究結果。」 中大指過敏性鼻炎目前尚無法根治,患者在接觸到致敏原後容易反覆發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同性伴侶登記制|草案今刊憲 下周三交立會首讀
【有線新聞】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草案今日刊憲,下周三交立法會首讀。 條例草案建議訂立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機制,雙方須先於海外註冊同性伴侶關係,登記後可享有移植器官、火化伴侶遺體等權利,申請費建議收260元,撤銷登記費200元。草案又建議訂立罪行,如果於海外取消註冊後6個月內未有撤銷在港的登記可罰款1萬元。政府發言人重申,登記制度並不動搖政府對維護一夫一妻、一男一女婚姻制度的一貫立場。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南丫海難|專家指尾艙需一道水密門 惟圖則沒標明令人困惑
【有線新聞】2012年南丫海難死因研訊第38日,船舶工程專家繼續出庭。 專家指綜合所有圖則來看就可以理解「南丫四號」尾艙需要一道水密門,但總佈置圖尾艙通道位置沒有標明要有水密門,指圖則令人困惑,認為清楚標明水密門是更好做法。專家又稱無法確定設計是否曾經被修改,亦從未遇過設計原意是「非水密」,但圖則上顯示「水密」的情況。研訊下星期二繼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陳國基發文解釋超前準備停課原因 「寧安全、莫後悔」作艱難的決定
【有線新聞】應對極端天氣督導委員會預早宣布停課惹來質疑,領導委員會的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社交平台解釋。 陳國基說星期三收到天文台匯報未來兩日可能出現暴雨,感到十分憂心,所以召開督導委員會。天文台當時預測極端情況下,全日降雨可超過390毫米,即全年總雨量的六分一,最大的暴雨可能在周五清晨。雖然天文台有解釋暴雨預測與颱風不同,越早預測、誤差肯定越大,但擔心等到清晨五、六時才發布最新消息,市民可能很狼狽和倉卒,亦可能很多人已出門,造成交通和市面混亂,因此選擇了提早發出預警,超前準備。哪怕「做多」、哪怕安全系數過大、哪怕天氣瞬息萬變而令預測有偏差,都應該「寧安全、莫後悔」,形容這是艱難決定。 《艱難的決定》 我在7月9日收到天文台匯報,預警本港7月10日至11日可能出現暴雨及狂風雷暴惡劣天氣後,十分憂心。一是回想起以往市民在惡劣天氣下返工返學,在街上狼狽行走、舉步維艱的畫面,於心不忍;二是記起7月10日至11日正正是中一入學註冊日的日子,很多家長會帶同小學畢業的子女前往中學註冊,更會有家長帶同派位結果未如理想的子女到不同學校奔走叩門,如遇惡劣的天氣狀況會非常辛苦狼狽。所以我當天第一時間召開了由我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早上市區雨勢比昨天明顯減弱 天文台:展望周六仍有驟雨
【有線新聞】天氣不穩下中小學及幼稚園宣布停課,灣仔金紫荊廣場今早取消升旗儀式。 早上市區雨勢比昨天明顯減弱,市民外出都不用帶雨傘。天文台表示「丹娜絲」的殘餘正向西橫過深圳一帶,加上活躍西南季候風影響,本港今日大致多雲,間中有驟雨及狂風雷暴,部分地區雨勢較大,展望星期六仍有驟雨,下周初驟雨逐漸減少。 天文台署理高級科學主任沈志泰:「一般而言,雨區會有個別發展,譬如而言天氣不穩定,但很多時在不穩定天氣或對流活動中,會有強雷雨區可能一個一個發展,雷雨區經過我們時,雨勢一般會有增強情況。」 渠務署署理助理署長陳克強:「我們有緊密巡查,剛才天文台同事所說有很多地方超過100毫米,其實很多時候一些泥沙樹葉或雜物,隨着雨水、伴隨着雨水,流到集水溝而有淤塞的情況或雨水漲情況這些情況,我們都盡快派了應變隊伍將阻塞物移除,大部份的水浸個案我們可以在一至兩小時內完成處理,將情況正常。」 渠務署星期三在全港240個容易淤塞的地點預先疏通渠道,控制中心派出100隊緊急隊伍支援,新界區的影響較大,一共收到六宗水浸報告,分別位於新田公路、新田村路、八鄉大窩村和朗天路。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上任三周年|向市建局批出非重建區土地 甯漢豪:靈活運用、印證願意破局態度
【有線新聞】甯漢豪又說向市建局批出非重建區土地,並沒有違背市建局角色定位。 政府上月以象徵式1,000元地價,向市建局批出兩幅用地建屋作為財政支援,其中將軍澳地皮並非在重建區域,甯漢豪說是靈活運用資源,亦印證政府願意破局的態度,「撥出土地不一定拘泥舊區,如果給將軍澳137區比較新開發土地,令他們有資金發展私人房屋,有錢回籠,讓他們在舊區多做重建,亦達到目的。」 當局就三個生態旅遊片區邀請發展商提交意向書,有團體質疑引入住宅項目有違保育原意,甯漢豪:「舉例南丫島,其實真的有生態價值地方沒太多,反而有自然景觀,住宅設施其實都是希望做好生態保育時,他在其他地方有盈利,可以幫忙做好生態保育。」 面對私人工程量處於低位,甯漢豪說會繼續加快項目審批,至於建造業失業率惡化,她說沒工開多數是特定工種,「每次我們輸入外勞有申請,也要確保真的先本地招聘,而資訊會發放予勞工界的工會,大家真的看到請不到,我們才考慮批出配額給工程。剛才提到有工人可能工種在這段時間,可能裝修工人或者雜工失業率高些,都有計劃鼓勵工人學多一門技能。」建造業輸入勞工計劃上限12,000個名額,甯漢豪說目前活躍有效配額約8,000多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旺角、土瓜灣兩私家車藏毒品、武器 五人被捕
【有線新聞】警方分別在旺角及土瓜灣截查兩輛私家車,搜到懷疑毒品和武器,拘捕五人。 凌晨三時許,警方在上海街近旺角道截查停在路邊私家車,搜到懷疑太空油、氯胺酮和大麻,又在車內檢獲兩把利刀等武器,拘捕三男一女。 另外,凌晨二時許,警員巡經九龍城道近馬頭圍道截查一輛可疑私家車,在車內檢獲多包懷疑毒品,拘捕男司機。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上任三周年|推進北都區發展 甯漢豪:研究不同措施拆牆鬆綁 考慮在條款著手
【有線新聞】政府爭取加快推進北部都會區發展,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接受本台專訪,說正研究不同措施拆牆鬆綁,包括補地價「按實補價」,同時考慮在條款著手,確保地盡其用。 北部都會區發展備受關注,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接受本台專訪說市場歡迎「按實補價」發展北都,即是發展商以實際用途及發展規模計算補地價,而非按地皮最高可建樓面面積計算,變相可降低成本,「有時經濟環境可能一直變化,有些土地的私人業主未必想一發展就一步到位,興建最高面積出來,因為想看形勢,先建一半、先建一座,遲些再加可不可以。」 她說會研究可否在條款訂明要求確保發展商使用餘下面積,「可能開初不讓你散賣,因為一旦散賣,每一層由不同人持有,未來想要聯合所有業主同意,繼續發展土地就難一些,我對一個業主就容易些管控他們。」 她又說北都地大、產業多,設立管理局未必實際,當局預計今年內為一至兩個北都「片區」招標,發展商除開發住宅用地,亦要興建公共設施和發展產業用地,甯漢豪相信對發展商仍然有吸引力,「近期有些就算招標出售住宅地也是成功,因為政府都會按市場,就定價也會有所調整,所以不同市場走勢,我們對有住宅成份用地可以成功招標亦有人問津,我們覺得都有一定信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0日
政經CHAT|民建聯33周年 陳克勤:逐步邁向治理型政團
【有線新聞】今年是民建聯成立33周年,領導層和一眾立法會議員、區議員等成員,今日下午集齊在民建聯總部開生日會,一起切蛋糕慶祝。主席陳克勤致辭時形容,民建聯過去兩年進行一系列改革,推動該黨從「選舉型政團」逐步邁向「治理型政團」,成為支持政府施政堅定力量,成績值得肯定。 副主席、立法會黨團召集人陳恒鑌就表示,聯盟於今年開展了十大政策項目,聚焦打造新產業、優化經濟支柱及引進優質人才,期望能促進香港經濟朝多元健康方向發展,讓下一代能夠分享成果。 陳克勤及會務顧問譚耀宗在生日會上向監委會主席盧文端送上感謝狀,感謝他多年來對聯盟的支持及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