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資訊
- i-Cable
- 2023年03月27日
廣州成立花城文學院 鼓勵文學愛好者創作交流
【有線財經】廣州近日成立一所花城文學院,與一批作家及評論家簽約,為一眾文學愛好者提供創作與交流平台,從而帶動文化發展。花城文學院日後將會舉行文學閱讀、文藝鑑賞、文創交流,以及文化研學等一系列活動,為推動廣東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東莞是潮玩文化產業基地,單是去年這些潮玩企業,生產總值達到38.9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了20.7%,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其中石排鎮可以提供一條龍式的產業服務。有企業就主打中國元素,將大家熟悉的中國神話人物改以機甲風呈現。
- i-Cable
- 2023年03月27日
每日樓市 │ 瑜一1C期開價$2.6萬 首見細三房 │ 27/3/2023
【有線財經】每日樓市 瑜一第1C期緊接上一期推出,承接熾熱銷情,首批開價就高出4.5%,今期首度出現「細三房」開則,令三房入場門檻大降約300萬元。
- i-Cable
- 2023年03月27日
長江鱘成功野外環境繁殖 ㅤ大批中華鱘長江放生
【有線新聞】內地保育珍稀動物取得進展,被宣布「野外滅絕」的長江鱘,經過人工調控,成功在野外環境繁殖。另外當局繼續將大批中華鱘在長江放生,推動生物多樣性。 20萬條年齡由半歲至14歲的中華鱘,近日分3批在長江放生,當局為牠們打上衛星標記,用來評估分布情況,為日後制定相關保護措施。 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總工程師姜偉指:「近幾年我們實施長江大保護以來,通過我們的監測數據就表明(中華鱘放流)入海的比例得到大幅提升,現在平均的入海比例大概是60%到70%的水平,最高的時候,我們監測到入海比例是73%,絕大部分魚都能順利到達海洋裏面。」 中華鱘列為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三峽集團與保育機構過去進行了68次放生中華鱘活動,總數達550萬條,以補充野生中華鱘不足。 姜偉指:「中華鱘主要在海洋裏面生長,平時在海洋裏面攝食會包括一些海洋的魚類,這樣的話,攝食的食物裏面的營養跟淡水裏面就會有一些差異,我們就會注重做一些不飽和脂肪酸的添加,這些都是有利於它後期繁殖魚卵質量更好。」 而去年被宣布「野外滅絕」的長江鱘傳來好消息,科學家23年來首次發現長江鱘能在野外產卵並孵出幼苗,專家在宜賓市一段長江將20條長江鱘放
- i-Cable
- 2023年03月27日
傳拒絕回國 馬雲訪杭州學校闢謠 強調人類不可以被AI控制
【有線新聞】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重返內地,並親自到訪杭州一間學校,打破拒絕回國的傳聞,他談及近期的AI技術,強調人類不可以被AI控制。 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行蹤向來備受關注,彭博周一報道,中央一直遊說近年周遊列國的馬雲回內地「重修舊好」,以展示政府支持民企和商界的姿態,但就遭到馬雲多番拒絕。不過傳聞很快被粉碎,同一日由阿里合伙人投資的杭州雲谷學校在官方微博及微信證實馬雲已經回國,並到訪學校與師生交流。 他談及近期的焦點ChatGPT,認為這些技術為教育帶來挑戰,強調要用AI解決問題,而不是被AI控制,雖然人的體力及大腦不及機器,但人有內心。 另外,網上亦流傳一條影片有網民指在杭州的隧道中捕捉到馬雲的蹤影,片中顯示馬雲正在車上與身邊的人交談,據說兩人分別是阿里首席執行官張勇以及螞蟻執行副總裁邵曉鋒。 螞蟻集團2020年被監管機構突然煞停上市後,同系多間公司亦陷入一連串整改,有傳事件起因源自馬雲當時在上海一個金融峰會公開批評內地金融制度,觸動中央的神經,馬雲「失言」後變得相當低調,更逐步淡出阿里和螞蟻業務,並開始環遊世界,近期動態是四處研究農業。
- i-Cable
- 2023年03月26日
樓盤傳真 25/3/2023 第二節
網上樓傳:過億豪宅放盤,有齊山、海、大球場、馬場及煙花景。不只二手業主趁市況回暖放盤,個別發展商也趁此機會,把大碼盤轉租為賣。
- i-Cable
- 2023年03月26日
樓盤傳真 25/3/2023 第一節
大市焦點:美國一如預期加息0.25厘,但本港龍頭大行亦沒有加P。發展商見息口變穩定,加快推盤步伐。兩個極端新盤,飛揚2期、瑜一同時開價、同時賣樓,還有一個新盤連推兩期,相隔短短一星期推出下一期KOKO MARE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