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案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7日
黎智英案|辯方質疑控方證人陳梓華不可信 法官指有證據證明陳梓華的部分行為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辯方第六日結案陳詞,不認同控方指控黎智英與重光團隊在台北會面達成請求制裁的協議,又質疑控方證人陳梓華不可信,法官就指有證據證明陳梓華的部分行為。 黎智英由囚車押送到西九龍法院,控方早前陳詞指,黎智英與重光團隊的協議最遲於2020年1月的台北會面達成。辯方認為,黎智英及陳梓華在會面中只是同意國際游說是好主意,並與劉祖廸及其他人討論,並非達成請求外國制裁的協議。 陳梓華及劉祖廸與李宇軒之後開會討論分工亦與黎智英無關,辯方以搶劫銀行為例,如有人知悉誰用槍或拿袋,但最終沒有參與就不構成串謀。又稱即使黎智英說過希望劉祖廸擔任更重要的角色,亦不構成他同意任何人參與協議。 辯方稱黎智英否認說過「支爆」或國際游說四部曲,李宇軒作供亦沒有提及可用作佐證,與陳梓華的供詞不一。又提醒法庭要小心考慮陳梓華出任控方證人可受惠,舉例他曾經協助李宇軒潛逃台灣,同意使用暴力製造混亂,打算訓練軍隊推翻政府,但向黎智英謊稱自己不是勇武派,形容陳梓華是暴力的狂熱分子及連環騙子。 辯方提出,陳梓華引述Mark Simon的證據都是傳聞證據。法官杜麗冰質疑黎智英叫過陳梓華聯絡Mark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7日
黎智英案|辯方就黎智英的對外聯繫陳詞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辯方就黎智英的對外聯繫陳詞。 黎智英由囚車押送到西九龍法院,辯方認為黎智英及陳梓華在2020年1月的台北會面,同意國際游說是好主意,不足以證明他們與劉祖廸及其他人達成請求外國制裁的協議,之後陳梓華及劉祖廸與李宇軒開會,自行討論分工,亦與黎智英無關。而黎智英追蹤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或收到創辦人裴倫德的訊息,不代表他支持組織,即使是支持都不等於會實行協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6日
黎智英案|辯方:涉案文章反映政府誤推逃犯條例不涉煽動 法官:屬價值觀判斷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辯方繼續結案陳詞,指《蘋果日報》文章反映政府錯誤推動逃犯修訂條例,不構成煽動。法官質疑這是價值觀判斷,即使多人反對不一定代表有錯。 黎智英由囚車押送到西九龍法院,代表黎智英的資深大律師彭耀鴻指,政府2019年無視重大反對聲音,繼續推動逃犯修訂條例是一個錯誤,《蘋果日報》涉案文章是反映政府當時被誤導或犯錯,所以不構成煽動。 法官李運騰認為這個屬價值觀判斷,法官杜麗冰亦指當時有傳媒誤導公眾,政府會繞過司法程序直接移交逃犯到內地。彭耀鴻回應,傳媒有責任促進公共辯論,不可能只有政府觀點永遠正確,《蘋果日報》是討論修例是否對香港有好處及必要,其他傳媒亦有相反觀點,公眾可以接收及自行決定立場。 至於涉及「重光團隊」的勾結罪,代表黎智英的新西蘭御用大律師Marc Corlett指,控方未能證明「共謀者」在《國安法》生效後繼續按黎智英指示行事,黎智英沒有義務叫陳梓華不要犯法,而李宇軒參與干犯《國安法》的活動純屬個人決定。 法官李素蘭和杜麗冰關注,黎智英在《國安法》生效前,跟陳梓華講過要堅持。Marc Corlett說即使黎智英當時認為《國安法》有機會涵蓋勾結罪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5日
黎智英案|辯方:傳媒應比普通人享有更大程度的自由 法官:應該如何劃界線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辯方繼續結案陳詞,指傳媒應享有更大程度的自由以滿足公眾知情權,又質疑控方證人張劍虹不可信。 黎智英由囚車押送到西九龍法院,辯方指報章要為公眾提供資訊以滿足知情權,應比普通人享有更大程度的自由。法官李運騰認為現今人人都可以出版或接觸到大量觀眾,問應該如何劃下界線。辯方稱案件牽涉的是傳統媒體,現階段毋須處理界線問題,而傳媒是監察公共機關的看門人,有責任讓公眾接收資訊,否則新聞自由不會單獨存在於各種受保障的自由之外。 辯方亦提出,即使請求制裁在《國安法》生效後變成不合法,控方須證明被告重新達成協議,或舊有協議有新的基礎,亦要知悉行為屬犯法,又反駁控方說法,認為制裁對象針對國家或政府才算違反《國安法》。法官李運騰稱考慮到官員的職權,例如時任特首林鄭月娥,若透過制裁來改變政府政策都符合控罪元素。 針對控方傳召的證人,辯方質疑前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作假口供,舉例他申請保釋時說過高層不會參與報章編採,審訊期間又供稱與高層曾經討論向黎智英反映不適宜在抗爭海報印上蘋果標誌,又質疑張劍虹在收押所多次與警長會面,之後被說服轉為控方證人。而前《蘋果日報》副社長陳沛敏供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2日
黎智英案|鄧炳強去信《經濟學人》 反駁報道指控不實
【有線新聞】英國媒體《經濟學人》刊登有關黎智英審訊的報道,並質疑本港司法公正,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去信反駁報道指控不實。 報道標題指,黎智英的法庭審訊引發對本港司法公正的質疑。鄧炳強去信《經濟學人》,批評報道歪曲事實,有關國安法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指控是毫無根據和不負責任,亦完全忽視本港的憲制責任和制定有關法例的背景。強調本港人權受到憲法和基本法保障,所有被控人士都有得到公平審訊的權利。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2日
黎智英案|辯方:構成煽動的元素須達嚴重損害 法官:言論自由非絕對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辯方繼續結案陳詞指,構成煽動的元素必須達到嚴重損害,不包括對政府的一般批評,法官認為言論自由並非絕對。 黎智英由囚車押送到西九龍法院,他的妻子和女兒到場旁聽。辯方指在民主社會中,新聞自由有重要作用,公眾有權接收新聞,即使是勇武派示威者的言論都應該報道。法官杜麗冰指採訪並無問題,但要從整體角度評估採訪內容、編採政策和角度。辯方指國安法不是「王牌」,亦應將人權納入考慮,引述譚得志案指,對中央及特區政府的權威或與香港居民的關係必須達到嚴重損害,才構成煽動,一般的批評應被容許。又稱黎智英沒有審閱每篇文章,他所定下的編採方向,導致批評政府的文章產出都不一定等同煽動。法官李運騰問,如果黎智英知悉並容許寫手撰寫違法文章,法庭可否作出推論。辯方引述控方證人,蘋果日報主筆楊清奇供稱會打「擦邊球」,證明他們沒意圖犯法,即使有一兩篇文章不合法都不能構成串謀。 辯方又解釋,黎智英想表達自己雖然可能被囚禁,思想仍自由,不會失去希望,所以才在直播稱,即使被視為勾結都不退縮,並不涉及實際行動。又稱黎智英提到,國家主席習近平消滅港人,只是表達意見,沒有帶有敵意,法官李運騰認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2日
黎智英案|辯方:控方過度解讀意見成請求制裁 法官:言論自由非絕對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辯方繼續結案陳詞,指控方將黎智英在直播發表的意見,過度解讀成請求制裁。法官認為言論自由並非絕對,又稱與作出提倡是兩回事。 黎智英由囚車押送到西九龍法院,他的妻子和女兒到場旁聽。辯方繼續圍繞黎智英在直播節目的發言陳詞,指黎智英稱,即使被視為勾結都不會退縮,是表達自己雖然可能被囚禁,思想仍自由,不會失去希望,認為控方過度解讀成請求制裁。辯方又稱,黎智英提到國家主席習近平消滅港人,而港人不是他的敵人,只是表達意見。 法官李運騰指可用這段發言判斷黎智英有否引起恐慌,他似乎是指即使香港人並非敵人仍被消滅,與黎智英有同樣價值觀的觀眾聽到,可能都會感到害怕,強調行使言論自由,與作出提倡是兩回事。法官杜麗冰亦指,言論自由並非絕對,又舉例美英都有人民因談論巴勒斯坦而遭拘捕,反映不同國家包容程度不同。 辯方同意每個國家的界線不一樣,但基本法保障言論自由,法庭需考慮發言內容實際有沒有違法。杜麗冰指,全世界的人都可收看有關直播節目,並非只是兩個長者在點心枱上論政。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1日
黎智英案|辯方續結案陳詞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辯方繼續結案陳詞。 黎智英由囚車押送到西九龍法院,他的妻子和女兒到場旁聽。辯方重申,有多少篇報道被指控為煽動刊物是重要的,因為可以用來說明「串謀協議」的唯一合理推論。又稱黎智英很少與Mark Simon談及政治,亦與美國有聯繫的說客相識多年,控方對黎智英在國安法生效後的言行作出不公平的指控,法庭不應給予考慮,亦不能假定黎智英有罪,再尋求證據佐證。法官杜麗冰指,法庭很清楚這個基本原則。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0日
黎智英案|控方:黎是勾結外國勢力主腦 辯方:法庭應考慮控方舉證是否毫無合理疑點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控方完成結案陳詞,指黎智英是勾結外國勢力的主腦,堅定不移支持請求制裁,又質疑他的供詞不可信。辯方爭議被指煽動的刊物也有事實陳述,法庭應考慮控方舉證是否毫無合理疑點。 黎智英由囚車押送到西九龍法院,他的妻子到庭旁聽。控方指黎智英只承認《國安法》生效後,有對外解說香港情況,呼籲外國政府關注及譴責,但他與多名外國官員保持聯繫,有計劃要人知道他們的想法。又稱有超過20個例子顯示黎智英的作供不一致和有謬論,反映他不可信,例如聲稱《蘋果日報》的核心價值與香港人一樣,毋須給予編採指示,但承認共產黨是他的敵人,報章只需報道「黃營」觀點,質疑這些只是他的個人看法。控方總結,有壓倒性證據顯示黎智英是勾結外國勢力的參與者和主腦,堅定不移支持「串謀協議」,並積極鼓勵共謀者繼續。 辯方隨後結案陳詞,黎智英的代表資深大律師指支持言論自由和人權、游說政府改變施政,以至不愛政府或國家都沒有錯,法官李運騰指重點在於被告是否有份協議。辯方又稱控方依賴的161篇刊物,有報道只是事實陳述,例如講述民陣遊行的計劃。法官李運騰認為是嚴重程度不同,有些可能較温和,有些更「令人激動」。 辯方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0日
黎智英案|控方:黎堅定不移支持請求制裁的「串謀協議」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控方繼續結案陳詞指黎智英堅定不移支持請求制裁的「串謀協議」,及鼓勵共謀者繼續實踐「國際游說四步曲」。 黎智英由囚車押送到西九龍法院,他的妻子到庭旁聽,社民連前主席陳寶瑩被搜查後放行。控方指黎智英清楚知悉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的發展,以及與重光團隊的聯繫,又知道「攬炒巴」劉祖廸加入國際線,促成各人在台灣會面。國安法生效後黎智英沒有制止他們請求國際支持及制裁中港官員,反映他堅定不移支持請求制裁的「串謀協議」,並積極鼓勵共謀者繼續。 控方認為黎智英謊稱只與裴倫德討論健康狀況,但兩人的訊息往來明顯見到黎智英是知悉及認同英國國會議員提出制裁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 而審訊期間提及過的「國際游說四步曲」,黎智英承認實踐了其中兩項,即是對外解說香港情況,引起外國政府關注並譴責特區政府。 控方又認為黎智英與美軍前副參謀長基恩、美國前副國防部長保羅沃夫維茲等人保持聯繫,顯示他有計劃與外國官員會面,並將他們的想法帶回香港。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9日
黎智英案|控方指蘋果日報文章欠缺根據 沒提出解決辦法或建議 具煽動意圖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控方結案陳詞指黎智英描繪中國負面和不實形象,意圖請求外國干預,又指《蘋果日報》文章具煽動意圖,沒提出建議或解決方法。 黎智英由囚車押送到西九龍法院,他的妻子到場旁聽。控方指黎智英2020年5月發起「一人一信救香港」,公開請求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干預香港事務,雖然行動無明確主張制裁,但信件直接發送到白宮並持續數日,反映他在原定串謀協議的參與。 《國安法》生效後,黎智英知道言行受國際關注,持續接受外媒訪問、繼續請求制裁。法官李運騰質疑,如果是從他人得悉言行會受關注,則屬於傳聞證據。控方之後指,黎智英意圖透過描繪中國負面和不實形象,為外國干預提供正當理由,又指《蘋果日報》文章欠缺根據,沒有提出解決辦法或建議,具煽動意圖。 法官杜麗冰問,如果文章批評飲用水問題,是否必須提出解決方法,控方指並非必要。法官李運騰指反修例事件中,解決方法就是撤回修例,是否構成煽動意圖取決於言論目的,如果是使人敵對政府或產生不信任就符合煽動。控方又稱黎智英對公司所有事情有話語權,即使員工對《國安法》有憂慮都要跟隨黎智英,又提及黎智英被捕後,仍向下屬下達毋須持平報道的編採指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9日
黎智英案|控方指黎智英持續請求制裁以達至個人目的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控方結案陳詞指黎智英持續促請外國制裁,還柙後仍下達毋須持平的編採指示,又指蘋果日報的文章沒有提出解決辦法或建議,具煽動意圖。 黎智英由囚車押送到西九龍法院,控方指黎智英於2019年4月起串謀蘋果高層勾結外國勢力,至2020年5月發起「一人一信救香港」,公開請求外國干預香港事務。控方指,雖然黎智英的行動無明確主張制裁,亦發生在國安法生效前,並無違法,但信件在網上直接發送到美國白宮,又持續了數日,反映黎智英在原定串謀協議的參與。國安法生效後,他意識到國際的關注,所以聯絡外國政要和媒體,繼續請求制裁以達至個人目的,及至被捕後仍下達毋須持平報道的編採指示。 法官李運騰問黎智英是否知道美國高官會留意他的發言,抑或因為Mark Simon告訴他,控方指兩樣皆是,亦不只有單一證據。李運騰質疑屬於傳聞證供,反問一百人講同樣說話是否就等於真確,控方指需考慮整體環境證據,黎智英意圖透過描繪中國負面和不實形象,為外國干預提供正當理由,又指蘋果日報的文章沒有提出解決辦法或建議具煽動意圖。 法官杜麗冰問如果寫飲用水問題的文章是否必須提出解決方法,控方指不用,但阻撓施政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