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丫海難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04日
南丫海難|死因庭下周二召開 遇難者家屬冀還原真相:近13年、我從未忘記
【有線新聞】2012年南丫海難39人罹難,慘劇至今快13年,在遇難者家屬爭取下,死因庭下周二召開,據了解會傳召海事專家及處理410名證人供詞,家屬希望透過研訊可以還原真相。 海難倖存者趙炳全:「我在姐姐的墓前講過,我希望追究這件事的真相,有人隱瞞事實的希望他出來交代。我都很辛苦,想想十多年來真的不想不記得,沒有想過忘記。」2012年十一國慶,趙炳全與家人出海觀賞煙花,他們乘搭的「南丫四號」遭港九小輪「海泰號」撞擊,不足兩分鐘沉沒,趙炳全僥倖生還,但海難奪走他的姐姐和其餘38人的性命。 之後的獨立調查委員會報告,運房局內部報告披露船隻沒有安裝水密門,與設計圖則有出入,船上的救生衣亦不足,17名海事處職員處理不當,兩名船長和海事處兩名高層官員先後被定罪及判監。 家屬認為仍有疑團未解,亦不滿當時死因庭決定不研訊,直接裁定遇難者「非法被殺」,幾經申訴上訴庭才頒令召開死因研訊,排期至今近兩年,家屬最期待是終於可以盤問證人。趙炳全:「『南丫四號』的傷痕真的很深,奈何這個傷痕造成的原因是甚麼?『海泰號』為甚麼有一塊鐵片在那裏?有些人是需要出來作供,交代自己設計船隻為甚麼會犯錯,誰負責批准圖則?」 趙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27日
南丫海難|死因研訊明年5月展開 料需時60日、不設陪審團
【有線新聞】南丫海難死因研訊排期明年5月展開,預計需時60天。 死因庭閉門處理研訊前檢討,排期明年5月6日開審,由裁判官獨自審理,意味着不設陪審團。研訊會有7名死者的親屬參與,有利害關係的人會收到死亡調查報告,包括410名證人供詞,死因庭明年1月14日再進行研訊前檢討,包括處理親屬要求提供更多資料。 2012年的南丫海難導致39人死亡,死因庭2020年決定不召開死因研訊,直接裁定死者非法被殺,家屬之後上訴得直,獲頒令召開研訊。
- 有線新聞
- 2023年09月28日
南丫海難|距今11年 死因研訊尚沒審期 家屬冀公開調查報告:是一個心結
【有線新聞】星期日是南丫海難十一周年,家屬如願獲上訴庭批准召開死因研訊,但至今未有審期,家屬希望將政府對海事處的內部調查列為證物,公開整份報告。 海難倖存者趙炳全:「看到海,一想到當時的情況,恐懼感仍然跟隨著我,聽到海浪聲感到害怕。姐姐最後一刻看到她,仍然歷歷在目。」海難家屬古太:「我們希望找出真相。」海難家屬徐志盛:「對於我們的親人,叫他們怎樣安息。」 經歷11年終於如願,2個月前法庭頒令召開死因研訊,海難家屬梁淑玲:「這麼多年,唯一一次可以在鏡頭面前笑。」 家屬面前還有法援一關,趙炳全:「聆訊這麼長,負擔不到訟費。我們要求正式的死亡原因,奈何要家屬負擔,非常不公平。」 趙炳全說警方聯絡過家屬一次確定難屬身份,但死因研訊開審日期未有,會傳召甚麼證人未知,當年的運房局對海事處的內部調查報告亦一直未完整公開。趙炳全:「是家屬一個心結,最重要一部分,揭示當時有甚麼人要負責。不公開是因為牽涉政府人員,揭露身份對他們不公平。但對家屬呢?對家屬公平嗎?」 大律師嚴康焯:「取決死因裁判官認為資料對死因研訊有沒有關係,有沒有幫助,如認為有關係可以對任何人士及文件作出搜證,只要成為死因研訊證據一部分,
- i-Cable
- 2023年07月27日
南丫海難|家屬:由絕望看到希望 冀死因庭可盤問證人 籲市民聯絡警方提供資料
【有線新聞】南丫海難家屬申請召開死因研訊上訴得直,家屬期望可以盤問證人,釐清事件始末,呼籲有資料的市民聯絡警方。 海難發生近11年間,家屬經歷獨立調查和訴訟,終於獲上訴庭批准召開死因研訊,形容是由絕望中看到希望。海難倖存者趙炳全:「真的想哭出來,很開心,很欣慰,起碼我們知道當時事件始末,其實一直對家屬是個謎,只是表面證供、事件,解釋不到船隻為何沉得這麼快。沉得這麼快,死得這麼快。」「南丫四號」迅速下沉 ,懷疑因為「海泰號」船頭加裝了金屬鐵片,家屬期望在死因庭可以親自盤問證人。 趙炳全:「不在香港的,真的無辦法,如果不願意回來作供,我們真的沒辦法,唯有埋沒良心做人。」 前立法會議員涂謹申:「「之前有17個(海事處人員紀律處分),如果發言前言不對後語,有新發現,可能開庭後就未必只是17個,我的看法不只是紀律調查,如果有證供披露了,刑事可以重新覆核。」 一直協助海難家屬的涂謹申說,估計要一段時間處理文件和委任律師,才可以開庭,呼籲有資料的市民聯絡警方。
- i-Cable
- 2023年07月26日
南丫海難|兩難屬上訴得直將召死因研訊 趙炳全:要對死去親人有交代 運物局:不評論
【有線新聞】南丫海難發生接近11年,兩名死者家屬上訴,要求召開死因研訊,獲高院上訴庭裁定得直,頒令召開死因研訊。運輸及物流局說案件進入司法程序,不作進一步評論,會盡力配合死因研訊。家屬梁淑玲和趙炳全領取判詞後,感謝上訴庭頒令召開死因研訊。 南丫海難死者家屬趙炳全 :「這11年間有過放棄的心,但奈何想到我逝世的親人死因不明不白時,我認為不可以對死者沒有一個交代。」 南丫海難死者家屬梁淑玲:「原因會不會是行政架構、工作操守,都會影響到大家往後的生活,或者會不會令將來再有其他不愉快事件發生。我們盡量要去避免,這是開死因庭最重要的原因。」 2012年國慶日,兩艘船在南丫島對開水域相撞,釀成39人死亡、92人受傷。死因庭2020年決定不召開死因研訊,直接裁定39名死者「非法被殺」,家屬去年再入稟要求開庭,遭高院原訟庭駁回,他們不服上訴。 上訴庭在判詞說,為南丫海難死者召開死因研訊符合公眾利益,調查委員會報告出爐後出現新證據,可以引申為一系列的系統問題,例如為何海事處在定期檢驗沒有發現船隻設計不符規定,調查委員會報告也未有考慮海員工時長的問題。 上訴庭認為召開死因庭可揭露機構或系統上的缺陷,防止同
- i-Cable
- 2023年06月16日
南丫海難|高院早前拒開死因庭 兩難屬上訴 押後至六個月內頒布決定
【有線新聞】高院原訟庭早前駁回南丫海難家屬要求召開死因庭申請,兩名家屬不服上訴,高院上訴庭開庭處理。 提出上訴的梁淑玲和趙炳全沒有到庭,他們的代表律師陳詞指,死因研訊關乎公眾利益,讓死因裁判官或陪審團針對涉及意外的所有團體或公司作出建議、避免悲劇重演。舉例指南丫海難的報告主要針對海事處作建議,但涉案仍有很多其他團體,例如海員工時長等可能也是問題。又指召開死因研訊,重點並非追究哪間公司或哪個員工要負責任,是讓家屬有機會在公開研訊過程盡可能知道家人的死因。 上訴庭三名法官聽取陳詞後,押後在六個月內頒布決定。
- i-Cable
- 2022年12月22日
南丫海難|死者家屬就召開死因庭遭駁回提出上訴
【有線新聞】十年前南丫海難家屬要求召開死因庭,被高等法院駁回,家屬已提出上訴。 家屬早前向法院提交新證據,包括南丫四號船艙圍板高度不達標,海泰號船頭懷疑用了鋼片加固,法官認為召開死因庭可能有助了解更多撞船的經過,但問題是能否為公眾帶來更多有用的建議,認為不足以說服法庭,以公眾利益為由,召開死因庭重新審視。
- i-Cable
- 2022年11月24日
南丫海難|死者家屬入稟召開死因庭遭駁回 家屬感失望:應有更多空間解釋細節
【有線新聞】十年前南丫海難39人死亡,家屬入稟要求召開死因庭被駁回,判詞說明白家屬希望為摯愛的死追尋每一個細節,但不認為家屬提交的新證據足以說服法庭以公眾利益為由召開死因庭重新審視,家屬說非常失望,會研究下一步行動。 延期一個月頒下的判詞,家屬說公義不只遲到、還缺席。家屬趙炳全:「應該有更多空間解釋整個南丫海難事件的細節,我認為仍然未足夠,奈何這樣的判決,感到非常失望,已經可以說走到死路了。」 2012年國慶夜,南丫四號與海泰號相撞,39人死亡,為甚麼南丫四號迅速沉沒,判詞說獨立調查委員會已經解答了,是因為缺少了一道水密門;八年後警方完成調查,建議召開死因研訊。 法官說明白家屬有合理期望,問題是召開死因庭的話,能否為公眾帶來更多有用的建議,獨立調查委員會已經揭露不同部門在造船、驗船出錯,不只是審視直接死因,亦追溯至1994年南丫四號的設計和建造過程,認為足以達至一個結論,就是遇難者死於不合法被殺。個別海事處人員犯錯,獨立調查委員會及之後的刑事調查已經處理了。 法官同意家屬應適當地參與獨立調查委員會聆訊,但不認為會帶來太大幫助,接納他們提交的新證據,包括南丫四號船艙圍板高度不達標、海泰號
- i-Cable
- 2022年09月20日
南丫海難|死者家屬稱發現新證據 入稟求開死因庭 高院下月底頒判詞
【有線新聞】十年前南丫海難造成39人死亡,三名死者家屬入稟要求下令召開死因研訊,高等法院下月底頒判詞。 代表家屬入稟的,包括事發時在南丫四號的趙先生,南丫海難倖存者趙炳全:「心情真的很難形容,我希望做的事,政府不做,我們來到法庭真的很無奈,要來到最後一步了。」家屬梁小姐:「這事發生太久了,如果拼圖不再完成,只會愈來愈少,我們都想重新生活,如果十年都沒有真相,如何重新生活?」 2012年國慶夜,南丫四號與海泰號相撞後沉沒,39人死亡。死因裁判官前年去信家屬,指獨立調查委員會報告及相關的刑事審訊已披露遇難者死因,裁定他們死於非法被殺,毋須召開研訊。 家屬代表律師在庭上說找到新證據,質疑南丫四號船艙的圍板高度不達標,海泰號船頭用了鋼片加固,懷疑是導致南丫四號迅速下沉原因。負責造船的財利船廠沒有安裝水密門,海事處人員驗船亦沒發現,涉及重大公眾利益,要求法庭頒令召開死因研訊釐清真相和責任,又說雖然只有三名家屬入稟,但如果法庭批准召開研訊,應該讓所有家屬參與。 法官說需時審視多年來的文件,押後至下月31日頒判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