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創未來|初創研發情緒手帶 分析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生情緒狀態 助治療師適時調整教學
【有線新聞】有初創研發情緒手帶,紀錄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生的生理數據,分析其情緒狀態,在他們情緒爆發前預早通知老師或治療師,及時調整教學模式。
今年8歲,患有自閉症的Christopher,3歲開始接受「應用行為分析」治療,透過訓練改善行為問題。訓練開始前治療師黃曉峰先為Christopher戴上情緒手帶, 手帶連接人工智能系統感應器會監測課室的溫度、濕度和光線,平板電腦就會錄影訓練的過程。
當了5年治療師的黃曉峰指,情緒手帶能隨時隨地收集和記錄小朋友心跳等生理數據,分析他們的心理及情緒狀況,比傳統只是用紙筆記錄更科學化,治療師更可以適時作出教學調整,令治療更有效率。
應用行為分析治療師黃曉峰 :「我一開始望向他的時候,佢都笑得幾開心,一直和我玩,但是情緒系統告訴我,他有少少不開心、憤怒或不高興的狀態,我再望向他的時候,再玩多一兩局,發現原來他很緊張,害怕自己快要輸。我可以先作準備,他有機會出現一些情緒反應,我可以作調整,例如玩遊戲的時候可能可以讓他少少,亦可以預先跟他說,如果之後輸了要保持冷靜,甚至他真的輸了,他有保持冷靜,我可以讚賞他,幫他建立良好行為。」
要作出準確的評估和分析,必須要有龐大的數據庫支持,研發團隊花了2萬小時,蒐集特殊學習需要兒童的情緒數據,希望系統可以有助紓緩業界人手不足的問題。
貝智人工智能創辦人黃俊文:「很多非政府組織缺乏足夠治療師,很多小朋友在等待治療的階段,其實是有一個空窗期,我們發現原來我們可以幫助這些家長,找我們培訓出來的大學生,當他們接受一定程度的訓練後,利用系統都可以幫助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小朋友做訓練,可以幫輕到很多非政府組織在人手不足、欠缺治療師的方向,協助他們做更多的服務。」
黃俊文期望本港的教育科技應用,未來可以與其他科技領域般愈來愈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