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金百科|內地「價格法」成法律武器打擊惡意低價競爭?!
【有線新聞】為搶佔市場、內地外賣平台推「零元購」等補貼,引致亂象叢生。官媒不斷發聲、試圖透過輿論平息惡性競爭之際,「價格法」亦剛好在這個時候作出修正的諮詢,特別在打擊低價傾銷行為上能夠「有法可依」。
「價格法」在1998年推出以來首度作出修訂,在過去的27年,互聯網平台等新經濟、新行業生態以及新營運模式不斷湧現,「價格法」亦是時候「與時並進」。其實相關的修訂在2023年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之中,由國家發改委以及市監總局成立修法工作小組起草修正草案初稿。
今次修正草案共10條,主要涉及三方面,最為外界關注的就是「不正當價格行為」相關條款的修訂,尤其是有關「低價傾銷」的規定。修正草案將低價傾銷的適用範圍從「商品」擴展到「商品和服務」,規範對象除了「經營者」本身之外,還新增了「強制其他經營者按其定價規則低價傾銷」的行為。
修訂清楚地界定低價傾銷的兩個核心要素,手段、即是以低於成本傾銷,另一個是目的即是排擠對手、或者獨佔市場,修正後可以監管執法提供了有力支持。分析認為「價格法」修訂後將與「反壟斷法」以及「反不正當競爭法」互相協同,建構起更全面的市場監管體系,有助於營造公平競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