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科技|深海探測 北冰洋科學考察任務
【有線新聞】中國第15次北冰洋考察由「雪龍2」號、「極地」號、「深海一號」和「探索三號」四艘船共同實施,任務圓滿完成。
這次破冰之旅由「雪龍2」號負責引航,開闢作業區域,「深海一號」搭載潛水器「蛟龍」號到下潛水域。考察隊稱,北極環境較一般水域複雜,任務有一定難度。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潛航員齊海濱:「在北極我們要面臨風、浪、流、冰、霧、寒等諸多複雜作業環境,尤其是在大面積冰區作業時,我們要選擇合適的下潛點,綜合考慮浮冰的情況,這些都和我們其他海區深潛是不同的。」
任務採用兩船協同、同步觀測模式,收集到的海洋數據可比性大幅提升,亦填補了北冰洋高緯區域環境參數的空白,有助驗證中國深海探測能力。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許學偉:「此次『蛟龍』號實現首次中國載人深潛極地冰區下潛,將中國載人深潛由全海深向全海域突破,代表我國深海進入、深海探測的科技實力不斷提升。」
為了應對極端環境,科研團隊對「蛟龍」號進行了「升級改造」,確保潛水器液壓系統、鈦合金等部件可在極地中正常運作。蛟龍號首潛副駕駛趙晟婭:「離水面大概100米左右,我們就可以通過多波束和向上的攝像機觀察母船位置,結合二次抛載控制潛水器上浮速度,在船尾進行定點回收。母船不用根據出水位置找(潛水器),這是我們針對北極的作業模式上的創新。」
除了「蛟龍」號,「深海一號」的通信導航設備亦有全面提升,讓它可以在濃霧、強電磁干擾下,繼續與「蛟龍」號保持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