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4日
小五女生合謀毒害男同學 爆料者揭「誰是受害者」 法官拒減罰:過失不相抵
【有線新聞】台灣早前揭發一宗罕有「草本毒害同窗」案,全部涉案者均是小五學生,最終多名肇事女生的家長被判罰款賠償,但案情引發公眾討論,揭發班主任疑似長期「包庇」男學生的騷擾行為,引致四名女生「聯手」報復。 至少兩度下毒 其中一人後悔制止 據台灣傳媒報道,涉事小學位於台中,4名女學童因不滿男同學言行,涉在2023年4月間「合謀」對男同學下毒,將具有毒性的「黃金葛汁」帶到學校後,摻入男童的水壺內,導致男童飲用後有嘔吐、腹瀉、嘴麻症狀。女童們認為首次下毒「效果不夠明顯」,同年5月4日準備再落毒,但其中一人因後悔制止。下毒女同學在座位留有裝毒汁玻璃瓶,被男童發現後通報校方處理。 校方查出下毒者曾寫紙條,向其他女同學說「決定取消毒他,並且再一次給他警告,但還是要把那瓶帶著,以防他又要對我不利」。事後校方舉行協調會,只有一名女童和家長公開道歉認錯,男方因而對其餘三名女童連同家長,求償100萬元精神撫慰金及1萬多元醫藥費。 男生長期性騷擾 游泳堂近距離看胸 有知情者向傳媒爆料,指控男學生長期有性騷擾行為,令女生害怕,「雖然下毒絕對是錯的,但其實4名女童才是受害者」。據監察院報告引述女童供稱,曾多次被男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4日
大國科技|壓縮空氣儲能兼發電 新型儲能技術助減能源浪費
【有線新聞】可再生能源的優點繁多,但供電量容易受天氣等因素影響。另一方面,內地不少城市都存在用電高峰期供電不足,低谷期能源浪費的現象,開發新型儲能技術便成為減少能源浪費的關鍵。 壓縮空氣儲能電站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壓縮空氣來儲存能量和發電,在電力盈餘時利用多餘的電力推動機器將空氣壓縮並儲存起來,到用電高峰期再釋放壓縮空氣推動發電機組,從而向電網供電。不過,壓縮後的空氣可以儲存在哪呢?科學家想到利用廢棄鹽穴。 鹽穴是指用水溶法採鹽後形成地下洞穴,通過管道將清水注入地下近千米的岩鹽層,將岩鹽溶解後再抽出。隨著岩鹽愈採愈多,便會形成巨大的鹽穴,鹽穴內壁附有鹽晶,承壓能力強,且可通過鹽晶的重結晶過程「修復」裂縫,使得鹽穴具備良好的氣密性。 至於缺乏鹽穴的地區亦可採用人工硐室取代,在甘肅酒泉,世界首台人工硐室壓縮空氣儲能項目已進入設備安裝階段。這裡的地下人工硐室能裝下600節高鐵車廂,是世界上最大容量的承壓式人工硐室。 在青海格爾木市的示範項目則採用液化的方式把壓縮空氣儲存起來,這種方式的最大好處是擺脫地理條件限制,而且能持續恆壓地提供氣源。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4日
北美房車賽季後賽 夏林贏得第3站冠軍
【有線新聞】北美房車賽季後賽,夏林贏得第3站冠軍。 賽事在拉斯維加斯上演,夏林駕駛紫色戰車排頭位起步。比賽過程發生多次意外,拜仁從後撞中泰迪倫,齊齊退出。重新起步又再碰撞,不少人收掣不及,更多戰車受牽連。 夏林換上新輪胎,尾段愈戰愈勇,倒數4圈超越隊友比斯高,成功帶到尾,拉開1秒533首名衝線,取得生涯第60場勝仗,直入季後賽決賽,在車隊前「燒胎」慶祝。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4日
貿易戰|中國即日起向美國船隻徵收港口費 首年每淨噸400元人民幣
【有線新聞】交通運輸部即日起向美國船隻徵收港口服務費,以反制華府同類措施。 交通運輸部發布對美國船隻收取特別港務費的實施辦法,美國企業、組織及個人擁有或營運以及懸掛美國國旗的船隻靠泊中國港口,需按每淨噸收取400元人民幣,明年4月17日起每淨噸收費增加至640元人民幣,到2027及2028年再分別加價至880及1,120元人民幣。同一艘船一年內只需繳付不超過5個航次的特別港務費,但如果船隻由中國建造就可獲豁免徵費。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4日
俄烏戰爭|澤連斯基周五訪美與特朗普會面 商加強烏方遠程打擊能力
【有線新聞】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周五將到訪美國華盛頓,與總統特朗普會面。 澤連斯基指雙方可能會討論他在會上提出的一系列措施,強調今次訪美的重點是加強烏克蘭防空和遠程打擊能力,以及對俄羅斯加強施壓。華府暫未公布會面消息。 特朗普和澤連斯基連續兩天通電話,商討烏克蘭的武器要求,包括可深入打擊俄羅斯境內目標的戰斧巡航導彈。特朗普更警告,若俄羅斯不盡快結束俄烏戰事,華府可能會向烏克蘭提供戰斧導彈。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4日
以哈戰爭|逾20國領袖出席加沙和平峰會 內塔尼亞胡缺席
【有線新聞】20多國領袖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出席加沙和平峰會。 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加沙和平峰會的出席者逐一握手,包括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西方和中東多國領袖以及國際組織代表亦有與會,獲邀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則未有到場。 特朗普之後和其他協助以色列和哈馬斯斡旋的國家——埃及、卡塔爾和土耳其的領袖簽署加沙和平方案文件,為加沙未來奠定基礎。東道主埃及總統塞西呼籲以色列人開啟和巴勒斯坦人和平共存的新篇章,重申支持兩國方案。特朗普就宣稱加沙戰爭已經結束,指中東和平這個看似不可能的目標已經實現。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4日
新疆天山天池國慶吸客12.9萬 將推冰雪旅遊打造世界級生態度假區
【有線新聞】新疆天山天池是當地重點景區之一,當局致力以天山為核心,推動成為世界級生態旅遊度假區,每年吸引不少國內外遊客慕名參觀高山湖泊的四時美景。 新疆天山天池以壯麗自然景色聞名,乘纜車登上馬牙山,高山湖泊,峰稜若刃。山脈以博格達峰為首,海拔達5,000米,部份山頭開始積雪。而天池則是新疆最高最大的冰磧湖,這裡自2013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不少國內外遊客到新疆都慕名而來。 河北遊客李小姐:「心胸感覺開闊了,一下子就像路上來的那首歌,叫《向天再借五百年》,來到這你就有一種一覽天下的感受。北京、上海這樣大都市城市,大家肯定會去得比較多,但是像這樣的地方充滿了異域風情。 上到馬牙山,這裡有海拔3,000米高,遊客可以在這裡欣賞天池以及附近山脈的景色。 國慶黃金周八天,天山天池總共接待遊客12.9萬人次,旅遊經濟收入6471萬人民幣,兩者都按年增長4%。今年截至中秋,遊客有三百萬人次,按年增長一成。因應即將進入冬季遊覽模式,景區會重點推動冰雪旅遊,包括冰上帆船等高端賽事,亦會推出不同優惠。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4日
首九月港人外遊求助約2,600宗 入境處提醒慎用無人機拍攝防觸法例
【有線新聞】入境處今年首九個月接獲約2,600宗在外港人求助,提醒外遊時要慎防觸犯外地法例。 入境處早前推出兒童繪本,向幼稚園及小學生講解外遊貼士及領事保護。今年首三季協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組共收到2,609宗求助,近半是遺失旅行證件,要由中國駐外使領館發出臨時證件,一般需時一至兩日;其餘較多求助涉及患病入院或者交通意外。 入境處提醒外遊時除了要準備多幾份護照副本、留意旅遊保險保障條款,影相打卡都要小心。入境處總入境事務主任(國際協作)謝振鋒:「要留意身處的地方、處所,譬如南韓汗蒸幕公共浴場可不可以拍攝,避免騷擾到其他人或拍攝其他人私隱,有機會令大家惹上官非。近年很多人喜歡玩無人機,大家到外國想玩無人機前都要非常小心留意,因為有些國家對使用無人機有非常嚴謹規定,舉例萬一拍攝到軍事禁區,可能有很嚴重法律後果。莫講最後決定如何,有機會耽誤他們的行程或回港的時間。」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4日
海關荃灣破私煙儲存倉拘兩男 檢$2,900萬貨
【有線新聞】海關在荃灣搗破私煙儲存倉,拘捕兩名男子,檢獲600萬支懷疑私煙及260公斤懷疑未完稅煙草。 被捕的38歲本地男子及37歲越南籍男子,分別報稱司機及無業,檢獲的懷疑私煙市值約2,900萬元,應課稅值約2,100萬元。海關昨晚在區內一幢工廈發現兩名男子在貨車車尾搬運一板可疑紙箱,於是上前截查,並於樓上單位檢獲該批懷疑私煙及煙草,現場亦發現大批包裝工具。 海關估計該批私煙除了供應本地巿場外,亦會重新包裝出口至其他煙稅較高的國家,賺取差價。兩周前另一宗同類案件同樣涉及外籍人士,不排除兩者涉及同一私煙集團。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4日
中電撥逾4千萬助政府資助機構節能 靈實護養院料年省50萬度電
【有線新聞】中電協助政府資助機構進行節能工程,至今五個月已接獲約30間機構申請。 靈實護養院是首批受惠機構,已經完成所有節能工程,包括換上變頻式冷氣機、LED及感應光管。而靈實醫院則正在部分樓頂安裝太陽能板及塗上製冷塗層,預計所有工程完成後每年可節省約50萬度電,相等於逾120個家庭一年用電量。 計劃由中電撥款4,400萬,為合資格政府資助機構及學校進行能源審核、度身訂造節能方案,並資助改善工程,每個機構上限500萬元。有受惠機構指醫療及社福界在碳減排上較為落後,希望有更多資助。 基督教靈實協會行政總裁林正財:「我們從同事的行為去改善,下班記得關掉電腦,例如離開房間要關燈、關冷氣,這些我們都做齊了,始終會有樽頸位。有些設施比較舊,能源效益無新設施般好,需要更換所有冷氣機,所費都不少,對於一個機構來說是大負擔。」中華電力企業發展總裁莊偉茵:「政府資助機構是首次納入節能改善計劃的對象,反應都好正面,差不多超過30個機構申請,會視乎申請情況及反應,不時修訂項目有否需要進一步推廣予更多需要機構。」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3日
醫健通|醫衞局明起推認證計劃 逾180間私營醫護機構可上傳病歷
【有線新聞】醫衞局推出認證計劃,全港逾180間私營醫護提供者可上傳病歷到醫健通。 認證計劃周二推出,涉及約740個醫護服務地點,包括西醫、醫務化驗及放射診斷中心,認證按可上傳的電子紀錄數量分為金、銀、銅,獲金認證的醫療提供者可上傳多於5種紀錄,相關認證會張貼在服務地點,市民亦可透過醫健通網站查詢。醫衞局同時為私營醫護提供者提供最多為期12個月每月500元的資助,鼓勵他們使用可連接醫健通的臨床醫療管理系統。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3日
諾貝爾獎|三學者獲經濟學獎 研究創新促進經濟 兩得主斥特朗普政策適得其反
【有線新聞】本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由3位學者獲得,表揚他們解釋由創新推動的經濟增長,其中兩名得主知悉獲獎後均批評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遏抑創新。 今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分別為美國西北大學教授莫基爾、法國經濟學家阿吉翁及美國布朗大學教授豪伊特。至於獎金共有1,100萬瑞典克朗,折合約900萬港元,莫基爾將得一半,餘下一半由另外兩名得主共分。諾貝爾委員會指出人類科技雖然不斷進步,但只有過去200年,才首次在歷史上實現持續經濟增長,三人的研究則是圍繞如何有效利用創新促進經濟。 莫基爾的研究指出新科技可能受到既有利益集團抵制,社會需對變革保持開放態度,並且要懂得將出色的設計和意念轉化為商品。至於阿吉翁和豪伊特則曾在1992年發表論文,構建一個數學模型,揭示科技推陳出新的過程,本質上是「創造性破壞」,需平衡研發投資、利率環境及家庭儲蓄等環環相扣的因素,才可有效令創新促進經濟。 阿吉翁知悉得獎後表示去全球化和關稅壁壘均不利經濟增長,又呼籲歐洲向中國和美國取經,學習在國防和AI等領域推行產業政策。豪伊特則表示讓製造業回歸美國,政治上或許合理,但不是好的經濟政策,發動關稅戰只會令所有人的市場規模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