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2日
康文署:接獲團體申請五月尾至六月初維園舉行活動 另分階段關閉足球場作維修
【有線新聞】康文署接獲團體申請於五月尾至六月初在維園舉行活動。 銅鑼灣的維多利亞公園有六個硬地足球場,部分被水馬圍封。康文署表示今年4月底至7月底期間,分階段暫停開放足球場,以作維修保養工程,現時1號及2號足球場正進行地面翻新工程。 另外康文署回應查詢時指,已接獲團體申請於5月26日至6月8日期間使用維園硬地足球場、中央草坪及籃球場舉辦活動。社交平台見到有家鄉市集嘉年華將於6月1日至5日在維園舉行,屆時將設300個攤位,售賣各省特色美食。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2日
倡AI融入學與教 田北辰冀滲透每一科 容海恩:須培養分辨虛假資訊能力
【有線新聞】立法會討論議員議案,促請政府研究改革中小學課程架構,檢視現時學科能否應對未來人工智能發展。教育局表示會持續優化課程,將人工智能融入學與教。 近年教育局積極在中小學推行STEAM教育,但未有納入人工智能應用課程,有議員提出議案討論。新界西北(實政圓桌)田北辰:「我要求中小學所有課程都要做到改革,完全融入AI元素。老師會教學生如何用AI學好那一科,如何用公開的資料作分析,提升學生的思維。單一科目修讀會不夠針對性,每一科教的性質不同,學員未必可以全面應用在所有學科,期望做到無處不AI,將AI概念滲透到每一科。」 亦有議員指中小學課程欠缺人工智能倫理教育,擔心學生墮入假資訊陷阱。選委會界別(新民黨)容海恩:「人工智能可能帶來私隱的泄露、算法的偏見 、假資訊的風險,需要引導學生建立負責任創新的價值觀。在科技資訊加入數據倫理單元,培養學生辨識深偽技術DEEPFAKE,分辨虛假資訊的能力。」 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回應議案時指,局方會持續優化中小學階段的數學、資訊科技和科學等基礎學科課程,將人工智能融入學與教;又説局方去年推出《香港學生資訊素養》學習架構,加強資訊評估及保障個人資料私隱等教育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2日
AMG仁滙醫務疑結業|海關接獲2,278宗投訴 最高涉款近$3萬
【有線新聞】仁滙醫務集團懷疑結業,海關共接獲2,278宗投訴。 海關表示截至星期三下午五時,收到2,278宗投訴涉及仁滙懷疑結業的事件。其中一宗最高涉款金額達29,000多元,正循違反《商品說明條例》方向調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2日
申訴專員公署舊報告下架 巿民查閱需親赴辦公室 設個半小時時限、可手機拍照
【有線新聞】巿民查閱申訴專員公署下架報告,需要到公署辦公室,並設時限。 以往公眾可在申訴專員公署網站查閱過往的調查報告,但公署上周更新網站後,2023年前的調查報告及資料等全部下架,公眾若要查閱需要另行申請。 本台記者周二以巿民身份申請,今日收到電郵通知須在指定時間到位於上環的辦公室查閱,時間有一個半小時,可自備紙張和筆,亦可用手機拍攝文件。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2日
政府削減中、小學教育開支 教大校長李子建:教育界應共渡時艱
【有線新聞】教大公布未來六年策略發展方向,學士課程將引入國家安全教育,希望建立學生愛國愛港情操。對於教師自殺問題,教大指作為培育教育工作者角色,會主動協助改善學生身心靈健康。 教大公布2025年至2031年的策略發展藍圖,旨在培育應對未來發展的教育工作者,擴展研究領域以及加強與世界各地學府聯繫等,並擬定實踐方法,包括引入新學士課程元素,涵蓋國家安全與法律教育、國情體驗、創業創新和數碼能力,學生必修和必須合格。 教育大學校長李子建:「我想特別勾畫,我們很強調正面價值觀,正面的價值觀從師德到身心靈健康到愛國主義教育,再到國家安全教育方面。在道德上要清楚我們要守法,亦要有愛國的情操、愛國愛港的情懷,這是必須的雙核心、雙方向發展。」 對於近日有教師自殺,教大說學生課程中有通識課作為必修課,從而培養學生正向態度,同時期望透過全面推動教師專業化,提升學生抗壓能力。教育大學副校長(研究與發展)陳智軒:「我不相信這是特別標籤教師,社會上每人面對壓力也很大,我們如何為學生,學生輔導處的做法一開始就為學生做精神健康評估,如發現他傾向開始有問題會主動聯繫他,將他加入不同項目,我提及過我們有正向心理項目。」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2日
發展局拒絕精進建築續牌 6月20日除名 六個發展項目受影響
【有線新聞】精進建築不獲續牌,六個發展項目受影響,包括3個公營房屋項目。 涉及安達臣道冧天秤事故的精進建築有限公司,下月20日起將從一般建築物承建商名冊中除名,「精進建築」承建的6個發展項目屆時需要停工,包括3個公營房屋項目、一個房協資助出售房屋項目,以及港大學生及員工宿舍項目。房委會及建築署會爭取在「精進建築」離場後兩個月內,安排接手的承建商進場,餘下一個柴灣政府大樓工程早前已經被發現工程進度不理想,會盡快更換承建商。 「精進建築」的註冊早在2023年4月屆滿,發展局指「精進建築」的地盤分別在2020、22及23年發生致命事故,導致5人死亡,所以今次處理續期申請需時較長。發展局局長甯漢豪:「精進建築亦多次向署方提交補充資料,署方需要核實和審慎考慮這些資料,並交由承建商註冊事務委員會完成相關的面試程序,仔細評估精進建築的能力。此外由於精進建築就程序問題都有提出疑問,需要整個過程中徵詢律政司意見,確保程序公正穩妥、合法合規。」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2日
電子告票6.15起實施 警方將推網上平台予繳交罰款
【有線新聞】警方下月15日起開始以電子方式發出交通違例告票,同時推出網上平台接受網上繳交罰款。 下月15日起,警方會以短信或電郵形式向違例車主或司機發出告票,電子告票不會附有任何連結,同日亦會啟用網上繳款平台,市民可透過告票編號及車牌在網上繳交罰款。 電子告票推行初期,警方會繼續沿用實體告票,同時收到電子及實體告票的人士只需繳交一次罰款,警方指要視乎實際情況再考慮何時停用實體告票,又指目前有六成半的車主及兩成四的司機已更新電子聯絡方式,相信措施實行一年後有條件將所有違泊告票轉用電子方式發放。交通總部交通管理及違例檢控科警司聶凱鵾:「雖然駕駛執照持有人更新周期是十年,但車主的更新周期只是一年,因為違例泊車法例上要負責的人是車主,所以在第一年其實我們已經有條件將違例泊車的告票全面電子化,而這佔每年告票總數超過八成。」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2日
港粵合辦廣東美術百年大展 鄭雁雄:香港成廣東美術家對外交流重地
【有線新聞】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聯同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合辦「廣東美術百年大展」,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期望大灣區文化藝術交流能提升社會的家國情懷。 李家超:「我們已成立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並每年籌辦『中華文化節』,進一步提升香港市民的民族自信。我勉勵藝術界要銘記先烈為民族存亡而戰的堅定意志,以中華文化藝術軟實力,向觀眾呈現家國情懷的要義,提醒社會珍視得來不易的和平。」 中聯辦主任鄭雁雄致詞時表示,粵、港兩地文化是中華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為中國美術事業繁榮發展作出貢獻。香港美術則與嶺南畫派關係密切,成為廣東美術家對外交流重地。 今次展覽將展出高劍父、黎雄才等嶺南名家百多件作品,即日起至6月2日在會展展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2日
世界海關組織亞太區首腦會議閉幕 陳子達:香港下屆出任審計委員會亞太區代表
【有線新聞】第26屆世界海關組織亞太區首腦會議閉幕,海關關長陳子達說,香港將在下屆出任審計委員會的亞太區代表。 陳子達:「香港海關將出任世界海關組織審計委員會其中一個亞太區代表,參與審視組織政策和行政程序,為此我們已成立專業團隊,當中有很多具備專業會計資格的年輕成員。藉住這個參與,我們可以為海關年輕一代提供寶貴的國際事務參與經驗,並進一步提升他們的專業技能和決策能力。」 陳子達又稱,由香港海關主導的亞太區海關電子驗證平台,上星期完成首次試驗,一艘由深圳經香港運送到泰國的貨運船成功遙距認證電子產地來源證,獲得關稅優惠。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2日
教大公布6年藍圖 學士課程融入國安教育 學生須完成課程並合格
【有線新聞】教大公布未來六年策略發展方向,學士課程將引入國家安全教育。 教大策略發展藍圖涵蓋培育應對未來發展的教育工作者,擴展研究領域,以達到實質影響,加強與世界各地學府聯繫等,將推出課程改革,引入新學士課程元素等,包括國家安全與法律教育、國情體驗、創業創新和數碼能力,學生必修和必須合格。 至於近期有教師自殺,教大說希望透過全面推動教師專業化提升其抗壓能力。教育大學副校長(研究與發展)陳智軒:「我不相信這是特別標籤教師,社會上每人面對壓力也很大,我們如何為學生,學生輔導處的做法一開始就為學生做精神健康評估,如發現他傾向開始有問題,會主動聯繫他,將他加入不同項目,我提及過我們有正向心理項目。」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2日
南丫海難|承認預簽驗船證書、信同事完成程序後發放 海事處高級驗船主任否認為「橡皮圖章」
【有線新聞】2012年南丫海難死因研訊,作供的海事處時任驗船主任稱會預簽驗船證書,但相信同事做好驗船程序後才會發放;又確認年度檢驗水密裝置只是一項指引,定期驗船紀錄上並無列明。 曾為「南丫四號」發出多張驗船證書的時任高級驗船主任徐新明供稱,沒直接參與「南丫四號」驗船過程,但他需按規定在驗船證書上簽署。他指簽發證書沒有特別指引,有時候驗船工作尚未完成已經要預簽,待驗船督察完成檢查後在現場發放。死因研訊主任質疑預簽無法確保之後會完成所有驗船項目,徐新明稱不可能負責,之後驗船程序的同事會撰寫檔案,所以信納他們會做好工作。他之後確認每年年檢都要檢驗水密裝置,不過這只是其中一項指引,定期驗船紀錄上沒有列明。 家屬代表大律師提出,根據多名驗船督察早前作供對驗船項目都有不同理解,徐新明稱相信他們有接受足夠基本訓練,可憑經驗自行判斷。他同意自己是最後把關人,但否認是橡皮圖章,又指任何表格都不會十全十美,不可能涵蓋每個項目。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2日
沙田威院地盤工人疑中暑身亡 勞工處:地盤有防暑措施、正深入調查原因
【有線新聞】威爾斯親王醫院重建地盤一名工人昨日懷疑中暑身亡,勞工處初步調查顯示,地盤有提供防暑措施,需更多時間調查案件。 勞工處副處長(職業安全及健康)馮浩賢:「我們初步見到工地本身做了要做的防中暑措施,工友出事的地點是一個有遮蔭的空間,所以在這個時刻,我們不能清楚說出事件的成因是甚麼。我們的同事包括醫生都會深入調查,審視事件緣由,避免將來有類似事件發生。」 馮浩賢表示,去年有30宗中暑工傷個案,提醒僱主根據指引按熱壓力水平制定防暑措施,包括設置遮陰上蓋、提供散熱設備等;又與職安局推出防中暑用品資助計劃,資助中暑風險較高的12個行業購買防暑裝備,勞工處會在暑假期間會加強巡查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