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9日
孫東:河套園區企業可獲開放使用跨境數據 助發展生命健康科技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提出要加快發展河套,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表示,園區企業可獲開放使用跨境數據,有助發展生命健康科技。他又期望未來所有政府部門,都會利用人工智能提升效率。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表示,河套區港深創科園第一期首三座大樓已經落成,餘下的五座目標在2027年起陸續落成。當中「河套香港園區跨部門審批專班」涉及18個部門及機構,協調及促進部門間的合作。孫東指現時正與近30間企業磋商,部分已經簽約及遷入,目標今年內舉行開園儀式,並正落實跨境數據流動政策。孫東:「關鍵敏感數據要過來 ,我們開放力度比國家自貿區大,自貿區不允許的數據,在河套是可以的。當然我們要加強規管,這是對河套公司重大的支持。對從事生命健康科技的企業,我們之後敏感的生物樣品是可以跨境到香港做科研,包括人類遺傳基因相關樣品。」 至於政府去年提出設立生命健康研發院,局方將制定「1+3」架構,即一個由政府領導,設於河套區的「總院」,以及分別由港大、中大及科大領導的三個分院將聚焦在不同領域。 另外,施政報告提出成立的「AI效能提升組」中,選定三個政府部門作為試點,孫東期望會增至10個部門以上,未來亦會針對部門需求,提升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9日
環保署:淘汰歐盟四期柴油商業車特惠資助計劃延長一年
【有線新聞】淘汰歐盟四期柴油商業車特惠資助計劃延長一年。 考慮目前運輸業界經營面對挑戰和困難,環保署公布淘汰歐盟四期柴油商業車輛特惠資助計劃下,於2010年及2011年首次登記的相關柴油車,申請資助的截止日期延長1年。當局希望2027年底前,可分階段淘汰約4萬輛歐盟四期柴油商業車輛,包括柴油貨車、非專利巴士和小型巴士。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9日
李家超出席世界粵商大會 指會制定政策吸引企業落戶香港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世界粵商大會,以視像致辭時指,香港是廣東最大的外資來源地,鼓勵商家把握機遇,又會制定政策吸引企業落戶香港。 李家超:「特區政府將制訂促進產業和投資的優惠政策包,吸引企業落戶香港,內地企業的戰略重心已轉向積極開拓新興市場,不再聚焦單一國家,政府會成立內地企業出海專班,主動招攬內地企業,利用香港平台『出海』,為企業制訂多元方案。」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9日
逾170個路口電子行人過路發聲裝置已完成安裝
【有線新聞】運輸署今年4月起陸續更換全港約2,000個路口的電子行人過路發聲裝置,超過170個路口已完成安裝。 新裝置可以透過無線遙控或「出行易」應用程式在夜間提高裝置的音量,便利視障人士過馬路,亦有發光組件、摸讀地圖,以及語音位置提示。運輸署已透過香港盲人輔導會免費派發專用遙控,預計2027年底完成更換餘下路口的發聲裝置。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9日
運輸署:明早調整或取消多條離島渡輪航線班次
【有線新聞】運輸署宣布周二上午調整或取消多條離島渡輪航線班次,提醒市民預留充裕時間出行。 由中環來往長洲、梅窩、坪洲、榕樹灣、馬灣和愉景灣的航班,以及坪洲往喜靈洲的特別班次,於上午8時20分至9時45分期間,有14班次延遲或提早開出,並會取消9個班次。期間營辦商會加強梅窩和愉景灣巴士班次,而維港內9條渡輪航線亦可能會臨時調整服務,最長影響約30分鐘。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9日
中學助理校長涉嫌銷毀貪污證據 遭廉署落案起訴妨礙司法公正
【有線新聞】一名中學助理校長拒絕受賄後,涉嫌與一名家長銷毀貪污證據,被廉政公署落案起訴妨礙司法公正。 38歲的學生家長去年八月要求屯門廠商會蔡章閣中學助理校長孔少丹安排兒子入讀中二,孔少丹告知要求入學試合格,家長之後透過支付工具向孔少丹發送一萬元人民幣,他拒絕接受並向校長匯報。廉署人員展開調查後,提醒他切勿刪除與家長的電話訊息,但孔少丹和家長會面後,涉案家長刪除二人先前所有電話訊息,兩人被控妨礙司法公正,今日下午在屯門裁判法院提堂。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9日
垃圾徵費|謝展寰強調:徵費僅推動減廢回收工具 現階段未決定取消
【有線新聞】政府暫緩垃圾徵費,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強調,徵費只是推動減廢回收的工具,現階段政府並未決定取消,又指若每天的垃圾棄置量減少至9,000噸,將不用興建第三座焚化爐。 政府表示今屆內不會推行垃圾徵費,謝展寰稱考慮到經濟環境氣氛欠佳及社會各界的訴求,決定暫緩,重申垃圾收費只是工具。謝展寰:「我們不是說暫緩就什麼都不做,剛才也說收費是一種工具,我們覺得這種工具現階段未能用的時候,我們覺得應該用另一種方法減少垃圾,推廣回收。其實這個爭議,市民的認知度突然多了很多,在這裏看見市民的習慣改變了很多,這是我重點。希望我們未來繼續透過宣傳教育,夥拍不同業界的夥伴去做,將文化習慣的改變擴大,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謝展寰強調政府沒有放棄將人均垃圾棄置量減少40至45%的目標。謝展寰:「我們在北部都會區預留了地方興建第三個焚化爐,但如果我們能夠將廢物(棄置量)減少至每日少於9,000噸,我們便不用興建第三個焚化爐。我們可以節省數以百億計的錢,減少處理廢物費用,每年可以減少數以億計的錢,所以這是我們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短期目標。」 至於2021年8月已通過的都市固體廢物收費相關條例草案,謝展寰表示法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9日
孫東:會以中短期租約盡快安排合適公司進駐河套香港園區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提及河套香港園區會考慮以「邊建設、邊進駐」模式讓企業可提早進駐,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表示,又會以中短期租約盡快安排合適公司進駐。 孫東:「第一期的第二、第三批次,包括未來的第二期建築也是採取這樣的模式,建好一棟、條件成熟就盡快進去。我們現在兩座是實驗室大樓馬上就要提供用,原來我們也預留部分空間,包括為初創企業進駐。如果現在有合適的公司急著要入駐,我們採取中短期的租約方式。總之只要有需求、滿足條件,就盡可能的先安排入駐。」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9日
垃圾徵費|謝展寰:若每天垃圾棄置量減至9,000噸 將毋須建第三座焚化爐
【有線新聞】政府暫緩垃圾徵費,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政府沒有放棄將人均垃圾棄置量減少40至45%,又指若每天的垃圾棄置量減少至9,000噸,將不用興建第三座焚化爐。 謝展寰:「我們在北部都會區預留了地方興建第三個焚化爐,但如果每日(垃圾棄置量)減少至少於9,000噸,我們便不用興建第三個焚化爐。我們可以節省數以百億計的錢,減少處理廢物費用,每年可以減少數以億計的錢,所以這是我們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短期目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9日
愛民邨塌樹|有樹木專家質疑過度修剪綠葉影響生長 房署高級園境師:會繼續跟進
【有線新聞】愛民邨老橡樹受颱風吹襲倒塌,房屋署嘗試原址重植。房署高級園境師解釋,因安全理由需將樹幹修剪至最小,以免枝條斷裂後亂飛,並有足夠力度將樹木竪起。對於樹木專家質疑橡樹缺乏綠葉影響生長,表示署方會繼續跟進橡樹生長情況。 房屋署高級園境師(樹木管理及園藝)區鳳儀:「我們會一路澆水,有專人隔幾天看生長狀況,大家留意我們用枝條保育,會有育苗,看看生長情況如何。希望可以生長枝條,育苗也可以在附近,讓它慢慢生長在一起。」 她又表示,部分塌樹的枝條亦被運送至環保署Y-PARK重新培育為幼苗,日後將會育苗移植到愛民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9日
海洋公園鬼屋被指影射蔡天鳳碎屍案 龐建貽:重視市民意見、已更改設計
【有線新聞】海洋公園「哈囉喂」傳媒預覽,有鬼屋場景佈置被指影射未結案的謀殺案,海洋公園表示非常重視市民意見,已立刻更改設計。 龐建貽:「這件事全部都是虛構,萬聖節海洋公園25年來都是來玩、開心、驚嚇一下,如果令不同人有疑慮,我們非常重視,立刻已更改設計、作出調整。上周三本來是員工、團隊預展,無奈因為十號風球取消,所以自己團隊也未有機會看,事後大家也上了一課。希望大家給年輕的朋友、做創作的朋友一些機會,讓他們了解更多,明白到場景有創意之餘,都要考慮更多因素。」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9日
原擬立法強制往宅回收 環保署:已推《回收約章》 自願方法或更有效
【有線新聞】垃圾徵費繼續暫緩,政府原定去年向立法會交法案,強制住宅物業進行回收,環保署最新指自願性質的《回收約章》可能比立法更有效。 垃圾徵費繼續暫緩實施,官方其中一個理據是即使不徵費,垃圾棄置量都持續下跌,回收率則不斷上升。環境運動委員會主席郭美珩:「其實這正正告訴我們從數據看,慢慢培養了一個回收文化,還有培養市民回收習慣。」 「綠在區區」營辦團體負責人邱榮光:「有些地方(垃圾徵費)要求很高,未必一定可以完全達到目標,我覺得香港來說,我對香港市民有信心,大家都可以行多一步。」 環保署指如果趨勢持續,利用即將落成及正在籌備的兩個焚化設施已經可以達致「零廢堆填」。環保署副署長鄭健:「我們在減廢回收的時候,既要兼顧民情、我們的政策和措施,亦要因時制宜。我們會持續跟業界去探討,共同去找大家都認為適合、較務實的環保措施。」 要「因時制宜」的還包括原定透過立法強制住宅物業進行回收,原本去年交立法會審議,最終成為不達標的施政KPI,政府講到明今年年中要檢視,不過至今「未見影」。環保署被追問時指徵費暫緩後已推出《減廢回收約章》,至今逾900個私人住宅響應,形容比立法有效。鄭健:「大部分屋苑已經有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