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9日
警察搗破犯罪集團 涉4年洗黑錢近6億元 拘捕89男66女
【有線新聞】警方搗破犯罪集團,涉嫌透過娛樂場所售賣毒品、經營非法賭檔及酒吧,4年來清洗黑錢近6億元,拘捕89男66女,年齡介乎16至76歲。 行動中檢獲大量籌碼、撲克牌及開山刀等。警方上月派出卧底警員潛入犯罪集團娛樂場所,發現一名本地黑社會頭目透過集團經營或者操控的酒吧兜售毒品,同時經營無牌酒吧及賭檔,並指派家人及集團成員透過銀行戶口及開設公司洗黑錢。4年來金額超過6億元,上星期起採取行動,接連搗破15個集團操控場所。 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警司陳仲欣:「犯罪集團在尖沙咀區內經營多間持牌樓上酒吧,他們首先派年輕人在酒吧內與酒客混熟,繼而引誘酒客吸食毒品,甚至向他們兜售毒品,包括可卡因及近年興起的依托咪酯。另外,團夥在各區商業大廈或者工業大廈開設很多無牌娛樂場所,包括無牌酒吧或者由真人發牌的百家樂賭檔,他們以免費餐飲作為招來去吸引賭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9日
尚苑中菜廳輸入外勞後炒本地工人 遭勞工處行政制裁 孫玉菡:懲罰足夠阻嚇性
【有線新聞】尖沙咀尚苑中菜廳聘用外勞後解僱本地工人,被勞工處實施行政制裁。 尚苑位於南洋中心,勞工處早前接獲投訴指中菜廳經補充勞工優化計劃聘用外勞後解僱本地工人,調查後確定違反規定。勞工處宣布行政制裁該公司,包括撤銷公司獲批的外勞配額及拒絕處理未來兩年提交的申請。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該中菜廳已聘的11名外勞可以繼續工作,但一旦他們離職配額就會失效,他提醒僱主需優先聘用本地勞工。如需裁員,必須先裁減外勞。「目前在香港工作的11名外勞會容許他們繼續工作,因為已經來港。如果他們要轉工,我們都會容許他轉工,但原則是一旦離開有關配額就會馬上失效。對於涉事僱主來說,認為這個懲罰足夠阻嚇性,希望發出強烈訊息,給予所有申請外勞僱主知道程序很清晰本地工人優先就業。」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9日
學校網絡安全指南出爐 助中小學提升網絡安全資訊 杜絕人為漏洞
【有線新聞】新學年即將開始,網絡安全業界推出學校網絡安全指南,幫助學校提升網絡安全認識及應對能力。 香港互聯網註冊管理公司聯同政府數字政策辦公室及警方網罪科,早前推出網絡防禦一站通,因應教育界數碼化和未來風險,計劃推廣至中、小學界,並將最新網絡安全資訊整合至香港學校網絡安全指南,包括遇到網絡攻擊時的應對流程及可採取措施,提升學校教職員對網絡安全的整體認知,以杜絕人為問題導致的安全漏洞,保障學校的合法權益和教育環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9日
反毒品行動拘29人 最細僅13歲 警:販毒有年輕化趨勢
【有線新聞】警方採取反毒品行動,破獲590粒懷疑依托咪酯、1.5公斤可卡因、560克氯胺酮,以及580克大麻花等。行動中拘捕29人涉嫌販運危險藥物,最小的只有13歲。警方指販毒有年輕化趨勢。 東九龍總區反三合會行動組總督察何啟豪:「9人是21歲或以下年輕人,3人是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士,更甚包括一名13歲男童,涉嫌向喬裝探員販運毒品。可見有年輕人意識薄弱,容易因為想賺快錢被毒販利用,情況令人關注。另外在行動中留意到有些毒販全日制方式租用出租車輛和司機作販毒用途,警方有理由相信這些司機知悉情況參與販毒行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9日
旺角五月致命車禍警方重組案情 測試客貨車盲點
【有線新聞】旺角五月有途人懷疑遭客貨車撞死,警方聯同政府化驗所到場拍照蒐證。 現場在亞皆老街與上海街交界,警方早上安排一輛客貨車駛到現場,並在上海街行人過路處擺放一個人形公仔,客貨車其後由亞皆老街左轉入上海街,測試客貨車轉彎時是否有盲點、看不見途人。期間政府化驗所人員協助紀錄相關情況。 該宗交通意外發生於五月底,一名66歲男子過路遭客貨車撞倒傷重不治,司機涉嫌危險駕駛導致他人死亡被捕,獲准保釋候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9日
議員指舊樓劏房冷氣機亂駁排水、欠管理 倡政府資助加裝排水管
【有線新聞】食環署加強打擊冷氣機滴水,發出逾5,200張通知書,有議員認為措施有成效,但指不少舊樓劏房冷氣機亂駁排水情況普遍,加上欠缺管理,難以解決滴水問題。 在旺角上海街一帶,行人路上各處都有積水,抬頭望有冷氣機排水管懸空,水直接滴落地面,有些甚至連水管都沒有。油尖旺區是被食環署「點名」的冷氣機滴水黑點之一,當區區議員表示,這類情況在區內很普遍。油尖旺區議員黃舒明:「因為劏房冷氣亂駁,地方奇形怪狀,天井亦會有,有些人直接了當會滴在別家樓下晾衣服的地方,都屢見不鮮。其實以往要去取證真的很困難,入夜後才滴水,住戶叫苦連天,無法入屋,無法取證,亦沒有甚麼辦法。」 有立法會議員表示,有些舊樓法團無法運作,即使知道有滴水亦很難處理,建議政府透過資助協助他們加裝排水管,亦可以透過地區團體調解,不能夠單以票控方式處理。九龍中(A4聯盟)楊永杰:「例如有些議員辦事處平時都收到一些投訴冷氣機滴水問題,是否可以先透過關愛隊或者資助一些地區團體去處理及協調,或者調解方式去處理,可以減少食環署出動的頻率,都是解決問題辦法。」 至於其他私人樓宇,物業服務公司協會指物管公司接獲冷氣機滴水投訴後會先聯絡相關住戶,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9日
打風|天文台:一號風球至少維持至下午6時
【有線新聞】一號戒備訊號至少維持至下午6時,天文台表示,熱帶低氣壓正穩定移向海南島以南海域,預料未來數小時將於香港西南偏南掠過,風力將增強。 署理高級科學主任沈志泰:「這個熱帶低氣壓以及中國東南部的高壓脊共同影響之下,本港部分地區,包括離岸和高地間中吹強風,大家要特別注意海有湧浪,應該遠離岸邊並停止所有水上活動。至於天氣預測方面,預測下午部分時間有陽光和炎熱,今晚大致多雲、有一兩陣驟雨,風方面會吹和緩至清勁,東至東北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9日
東九龍線|集運系統方案獲批 路政署:目標明年上半年招標 爭取2033年或之前通車
【有線新聞】政府6月就東九龍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方案刊憲,路政署指至今未收到反對意見,獲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批准方案,目標明年上半年招標。 路政署表示由項目獲批撥款,至今已舉行超過20場地區諮詢及實地考察,並邀請業界提交優化設計方案,優化方案刊憲期間未收到反對意見,已獲運流局局長批准方案。署方將全力推進項目環評報告,更改車廠用地用途規劃,目標於明年上半年招標,27年批出建造合約,爭取於33年或之前通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9日
抗戰勝利80周年|李慧琼、陳勇到西貢烈士紀念碑獻花 冀閱兵傳承抗戰精神
【有線新聞】民建聯與中旅集團舉辦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 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人大代表陳勇等到西貢斬竹灣抗日英烈紀念碑默哀及獻花,李慧琼說香港在抗戰上有重要角色,與國家緊密相連,現今的和平安定是由烈士犧牲換來。今年適逢抗戰勝利80周年,國家會舉行閱兵活動,她期望閱兵能將抗戰精神傳承下去。 李慧琼:「當然我們都很期待在閱兵過程中,看到國家會如發布會所述會有不少新武器展現,亦期待、知道、看到不同的國家都參與閱兵活動,顯示國家在外交及軍事方面都取得新的成績。」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9日
食環署嚴打冷氣機滴水 發逾5,200張通知書 議員促資助舊樓加裝排水管
【有線新聞】食環署加強打擊冷氣機滴水,發出逾5,200張通知書。有議員認為措施有成效,不過不少舊樓外牆未有安裝冷氣機排水管,建議政府執法同時可以協助業主加裝排水管。 九龍中(A4聯盟)楊永杰:「有些大廈外牆是沒有排水管,就算有冷氣機滴水也好,因為冷氣機要盛載排水之後再透過排水管排出去才行。但有些大廈是沒有的,因為即使知道有滴水都不能解決。所以我們都希望政府可以提供更多援助,資助大廈可以裝設排水管去處理,甚至協助法團去申請資助。」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9日
抗戰勝利80周年|長春「中日友好樓」見證戰後親情 日本遺孤養父母後代盼和平友好
【有線新聞】吉林長春市有座公寓是由日本企業家出資興建,專為戰後收養日本孤兒的中國養父母提供晚年的安居之所。隨著這批養父母陸續離開人世,他們的後代都希望社會珍惜得來不易的和平,推進中日友好。 中國養父母後代趙喜貴:「回國之前,我們全家照。上日本回來帶的衣服啥的都是我姊的,彩電、冰箱、一切,電話、從這裡到外的衣服。像我媽的、我的,都是那時候的日本貨。」趙喜貴口中的姊姊,是他母親戰後收養的一個日本女孩。1988年日籍姊姊回日本與家人團聚,之後每兩年也會來中國探望他們一家。 1991年他跟母親搬入「中日友好樓」,成為這裡首批住客,居於這裡的都是日本遺孤的中國養父母及後代,他們也有住屋和經濟困難。趙喜貴:「那年代條件不好,就這一個兒女,還給他含辛茹苦,就送回日本。就自個兒孤苦伶仃的,若沒老伴活下去就剩一個。」 「中日友好樓」樓高三層,是在當地市政府支持下、由一位日本企業家出資興建,張凡的父親張洪恩當年也參與籌劃項目。張凡:「這個當時在中國水平就是比較高,你看比我們的樓梯要寬一點,要考慮老年人或旁邊有人攙扶走方便。樓梯踏步的高度,高度也比我們矮,所以這個樓非常適合老年人住。」當年這裡最多29戶養父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9日
依托咪酯|上半年呈報吸食人數超去年全年 警接12宗舉報 校園驗毒續用驗尿、驗髮
【有線新聞】今年上半年呈報吸食依托咪酯人數338人,已超過去年全年總數,警方今年8月設立舉報熱線,禁毒專員李基舜說至今收到12宗舉報,而校園驗毒計劃沿用驗尿或驗頭髮方式,他相信學生較易適應。 新學年即將開始,禁毒處把依托咪酯納入「健康校園計劃」校園自願檢測,沿用驗尿或驗頭髮方式。禁毒專員李基舜接受傳媒訪問說,試紙驗尿即場有結果並會再覆檢,政府化驗所亦會把關。 李基舜:「負責測試的非政府機構和我們學界商討過之後,都認為最少的改變也是最方便,令學生最易適應。跟校長、老師、家長做了大量功夫,希望他們明白整個健康校園計劃原則、初心其實是鞏固學生遠離毒品的決心,而非捉拿、拘捕他們,減少家長和校長顧慮。」他說計劃已推行超過10年,無令學校受標籤。 健康校園計劃參與中學由2019年178間增加至268間,超過全港一半,李基舜說會繼續游說更多學校參與計劃,包括商討減省行政程序。依托咪酯正名後不再用「太空油」稱呼,李基舜說最新禁毒廣告宣傳上已取得一定成效,「宣傳上也突出了食用這個毒品之後一些很壞的效果,一個喪屍的形態,相信很多年輕人其實都顧及自己的形象,都不想自己吸毒變喪屍被人放上網。」警方今年八月開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