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8日
東涌道搗非法加油站及武器庫 四人被捕
【有線新聞】警方在東涌道搗破非法加油站及武器庫,拘捕四人。 行動中檢獲數十把開山刀、金屬棍及彈簧棍、少量懷疑毒品,以及3,800公升未完稅汽油,市值約10萬元,應課稅值約2.3萬元。四人被捕,包括三名本地男子及一名內地男子,部份有黑社會背景,涉嫌透過不同途徑走私未完稅汽油再出售圖利。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8日
施政報告|初生子女額外免稅額延長 許正宇:慮及公共財政 鼓勵生育「組合拳」有效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將初生子女額外免稅額延長至兩年,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指當中考慮到公共財政等因素,又強調特區政府鼓勵生育的「組合拳」措施見到成效。 許正宇:「都是綜合考慮,當然看需求,究竟推出這些措施的成效在何.你見到我們過去,其實結果是正面,有3%的增長。同時我們當然要考慮我們自己能付多少,及財政方面的考慮等等,所以其實很難一言而貫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8日
施政報告|建議引入「按實補價」 陳茂波:冀減發展阻力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建議引入「按實補價」,發展私人工商業用地時改用實際興建樓面面積及用途計算補地價,最少達到興建面積上限的六成,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希望減少發展阻力。 陳茂波:「如果我們不用這方法,舉例有一塊地,整體地積比有5,如果土地比較大,要一早支付整塊地,以5地積比計算地價,發展起來可能有相當部分沒去到這個地積比,資金壓力尤其在前期就很大,如是者甚至未必一定『計得掂數』,如果『計唔掂』甚至可能不發展,變相我們連這些收入也失去。」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8日
施政報告|冀明年完成北都專屬法例 成立園區公司發展 陳茂波:持否決權保留主導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提出加快北都發展,目標明年完成專屬法例立法授權政府成立園區公司,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稱注資後由公司決定如何運用,但會透過投票權或董事局組成來確保產業符合方向。 政府成立「北都發展委員會」,明確加快北都發展步伐,預期洪水橋率先看到成效。洪水橋片區第四季將以「雙信封制」招標,鐵路站附近約10公頃商業用地會先興建短期使用的低密度設施。待「北都專屬法例」通過,將授權政府成立園區公司,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首筆專項撥款要立法會批准,隨後注資不同園區公司就由公司決定如何運用,政府會保留主導權確保符合產業和招商引資方向。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我們可以在股權上『揸細股』,但投票權較大,甚至這個投票權帶有否決權,某些事情要小股東,即是我們同意才可以做。董事局裡政府派甚麼人、多少人,甚至可以限制董事局,哪些決策必須得到我們同意才做,例如舉債比例多少。」 如何確保公帑運用得宜,陳茂波相信公司有管治體系,亦會定期公開年報表,會否分紅就視乎未來發展,「這些公司全資由政府擁有,賺到的錢最後都是屬於政府,至於賺到是否分回來,我們留有彈性,看看接下來發展計劃如何。例如機管局過去一段時間有盈利,有分紅給政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8日
陳茂波:美國聯儲局減息利好營商 惟非必定跟隨美息走勢
【有線新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美國聯儲局減息利好營商,但本港息口調整受多項因素影響,並非必定跟隨美息走勢。 陳茂波:「起碼大家覺得利息環境應該接下來比較寬鬆一些,供樓的市民亦可以略為『唞一唞氣』。我覺得這是好事,對經營中企業,利息負擔輕一些,亦是一件好事。因為要考慮香港市場資金狀況如何,所以回落時,速度幅度雖然大方向一致,具體幅度、速度亦要審時度勢。」 陳茂波又說受貨物出口、服務輸出帶動,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長約3%。由於外圍變數太多太大,例如美國關稅、保護主義取態,現階段維持全年經濟增長預測介乎2至3%。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8日
彌敦道藥店涉「斤變両」 呃內地客買近萬元花旗蔘 男店員被捕
【有線新聞】海關在尖沙咀彌敦道一間藥店拘捕一個男人,涉嫌以「斤變両」手法,誘使內地遊客購買總值近萬元的花旗蔘。 涉嫌觸犯應用虛假商品說明的27歲男店員被帶返海關總部調查。海關8月接到一名內地旅客報案,指在彌敦道一家藥店購買手信後,有店員推銷花旗蔘。在確認價格為680元之後購買一斤,店員隨即將花旗蔘切片,並向他收取9,792元。 海關就店員涉及不良營商手法展開調查並採取行動,相關罪行最高可被罰50萬及監禁5年。國慶黃金周將至,海關表示會繼續加強執法,嚴厲打擊不良營商行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8日
九龍醫院五旬婦覆診時發難 刀片鎅傷多名護士被捕
【有線新聞】九龍醫院有病人用刀片鎅傷多名護士,涉嫌傷人、普通襲擊及藏有攻擊性武器被捕。 警方在九龍醫院調查。上午十一時許,55歲女病人在門診覆診期間突然情緒激動,取出刀片揮舞,四名護士制止時遭鎅傷,其中兩女一男送院。病人及後被制服和拘捕,警員在她身上及手袋搜出五塊各長約4厘米刀片,及一把長約27厘米陶瓷刀,消息指病人有精神病紀錄。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8日
施政報告|李家超:AI發展空間無限 不會為「AI效能提升組」設KPI
【有線新聞】立法會舉行施政報告答問會,行政長官李家超指執行政策的責任必歸部門首長,需要將問責制度清晰化。又說AI發展空間無限,不會為「AI效能提升組」設KPI,但要求3個月內就政府內部應用AI交報告。 行政長官李家超到立法會出席施政報告答問會,有議員問到早前研究的「高層官員責任制」,為何最終改稱「部門首長責任制」。林琳:「市民角度去理解,可能會覺得高級公務員包括常秘級別的,到部門首長級别,會否降級變成署長級別。」李家超:「如果每個部門首長都做好管理,即我每個將軍,他的士兵都能打仗、打勝仗,我做大元帥的,一定是管將軍。常秘是協助司局長制定政策,所以制定政策的責任,必歸司局長、必歸行政長官,執行方面就必歸部門。」 施政報告又宣布成立「AI效能提升組」,由政務司副司長擔任組長統籌部門應用AI,重組工作流程,有議員建議訂立KPI。李慧琼:「無論企業還是個人,想在港開公司,可以透過AI科技賦能,在很短時間、一個星期內,就能完成申請,讓我們能吸引最多企業落戶香港,按你說,我希望我們能夠取金牌。」李家超:「如果用英文說,sky is the limit(天空就是界限),在初階時,我訂立任何指標,我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8日
南丫海難|死因研訊開始結案陳詞 家屬質疑財利船廠董事羅愕瑩虛構證供
【有線新聞】南丫海難死因研訊開始結案陳詞,家屬一方質疑財利船廠董事羅愕瑩虛構證供,以掩飾漏裝水密門;船廠就堅稱為滿足規例,設計時決定移除水密門。 遇難者家屬趙炳全到庭旁聽,家屬代表大律師首先陳詞,引述海事專家指如果「南丫四號」尾艙有水密門,即使撞船都不會迅速沉沒,有足夠的救援時間,強調水密門在今次研訊至關重要。又指沒有文件顯示「南丫四號」在設計初段就決定移除水密門,質疑財利船廠董事羅愕瑩證供有多個版本,可能是為個人或船廠聲譽而說謊,以掩飾船廠疏忽。 財利的代表資深大律師指,「南丫四號」的設計是根據標書要求,參考有六塊水密艙壁的「東區一號」,但為了滿足「一艙進水不沉」和「船總長度一成」規例,才選擇移除水密門,又稱研訊重點並非羅愕瑩有否錯誤理解規例。 家屬一方又認為,海事處多年來都沒有改善雙更制海員輪班工作24小時的問題,希望裁判官可提出建議。 港九小輪代表律師指海員並非無間斷工作,船上有提供床鋪和廚房,制度能減少通勤時間,行業人手短缺,須平衡公眾乘船需求。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8日
施政報告|有議員關注外勞有否熔斷機制 李家超:要動態留意、因時制宜
【有線新聞】有議員在答問會上提出應考慮失業率,進一步限制輸入外勞,亦有議員關注施政報告附篇提出完善教師註冊的詳情。 本港最新失業率維持3.7%,當中餐飲服務業失業率繼續錄得上升至6.8%,施政報告提出輸入侍應和初級廚師有新要求,不少立法會議員期望政府進一步收緊。選委會界別(勞聯)林振昇:「政府還有沒有甚麼保就業措施,包括會不會考慮在一些失業率高的行業設外勞人數上限。」港島東(民建聯)梁熙:「是否會考慮設計一個熔斷機制,如果單一行業超過某個失業率,就停止輸入外勞。」行政長官李家超:「不可以鐵板一塊,不理事實,所以要動態留意,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勞福局會盯緊,幾個措施推行後我們會再看看情況如何。」 施政報告附篇提出要完善教師註冊機制,包括引入執業證書及定期更新要求,不過施政報告正文未有交代方向,教育界議員認為現時教師執業要求已十分嚴格。教育界(教聯會)朱國強:「有傳媒說當局希望杜絕有人取得教師註冊後多年都不在校任教的現象,其實在座議員中好幾位都是這種教師來的,取得教師資格但不在學校執教,他們是不是日後就會被釘牌?」李家超:「雖然某個專業沒有執業,但從事研究、在大學從事有關工作,都是延續的。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8日
打風|天文台:一號風球將於今日維持 評估周五需否改發更高信號
【有線新聞】一號戒備信號生效,天文台表示將於今日維持。 一個熱帶低氣壓集結在本港東南偏東約500公里,預料向西北移向廣東東部沿岸,由於它的環流較細,今日大部分時間跟本港保持約300公里或以上距離,天文台會視乎熱帶氣旋強度,強風區跟本港距離,以及本地風力變化,評估否需要在星期五改發更高信號。 天文台署理高級科學主任沈志泰:「按照現時預測,熱帶氣旋將於今明、兩日逐漸增強,靠近廣東的東部沿岸,留意屆時它會受東北季候風影響,而轉向偏西方向移動,移近珠江口一帶,不過它的登陸位置和強度仍然存在變數。預料本港今日下午天氣仍然酷熱,明天風勢有所增強,驟雨逐漸增多,星期六會間中有驟雨及狂風雷暴,雨勢有時頗大。」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8日
施政報告|有市民關注經濟不景 李家超:正值產業轉型、沒自信心難競爭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香港正經歷產業轉型的過渡期,而施政報告中提出11項支援中小企措施,期望能夠幫助業界。亦提及不派發消費券,是考慮到政府有財政壓力,認為應將開支花在工程項目上。 鄰近地區透過派發消費券刺激經濟,香港未有跟從,行政長官李家超解釋,本港財赤約1,200億元,財政儲備約5,000多億元,與環境好的時候有一段距離。李家超:「如果派5,000元消費券,將會花300億,300億是甚麽概念,興建啟德體育園用了300多億,用一次性措施派發消費券,還是在現時財政有壓力時,用好300億做其他事情,這是我的考慮,所以預留300億在工程方面。」 有市民關注香港經濟不景,李家超回應稱香港經濟增長仍有百分之二至三,產業結構轉型是常態,政府希望「雪中送炭」,推出11項支援中小企的措施。吳先生:「香港經濟應該有居安思危,街上很多空置店舖,貨櫃碼頭又沒有大貨櫃船進入,甚至赤柱已經很靜,沒有外國人,旅遊不行、運輸又不行。」李家超:「過程會有『洗牌』作用,需要適應,適應期會過。長遠來說是改變產業結構,令我們在經濟波動中更穩固,船更加穩,就算未來有更大風浪,船隻已經變成大郵輪、不是小艇。我們當然有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