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4日
內地企業出海專班督導委員會舉行首次會議
【有線新聞】內地企業出海專班督導委員會舉行首次會議。 施政報告提出整合投資推廣署、貿發局及香港駐內地的辦事處成立出海專班,由商經局局長丘應樺督導,主動招攬有意拓展海外業務的內地企業以香港為平台「出海」。丘應樺表示,會支援內地企業拓展國際業務,轉化為香港經濟的新動能,鞏固香港國際商貿樞紐的地位。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4日
入境處打擊黑工拘16人
【有線新聞】入境處打擊黑工行動,拘捕16人。 被捕其中十人是印尼籍及菲律賓籍女傭,年齡介乎26至43歲,涉嫌違反逗留條件。另外6人懷疑是聘用黑工人士,包括經營公司或餐廳相關負責人。黑工主要受僱於賓館清潔房間或是在餐廳做侍應,他們主要透過朋友及同鄉介紹工作,以現金出糧,日薪大約100至500港元不等。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4日
委內瑞拉有礦井水浸倒塌 至少14死 據報仍有人被困
【有線新聞】委內瑞拉東南部暴雨成災,有礦井水浸倒塌,至少14死,據報仍然有人被困。 當局在事發的金礦礦井成立臨時指揮中心,展開搶救工作。救援人員抽走礦井的積水,再評估井內情況,拯救被困的人。事發的礦井距離首都加拉加斯東南約850公里,當地周一持續暴雨,洪水湧入三個礦井導致倒塌。有生還者說水流好急,部分人未能及時逃生被沖走,當局已經尋回多具遇難者遺體。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4日
阿爾巴內塞等政要個資於美國行銷公司網站外洩
【有線新聞】澳洲總理阿爾巴內塞等多名政要的個人資料,包括私人電話號碼外洩。 外國傳媒報道,有美國行銷公司的網站聲稱透過人工智能技術收集數以億計個人和企業的資料,包括電郵地址和電話號碼等,並儲存在資料庫中讓會員查閱。除了阿爾巴內塞,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兒子小特朗普的資料亦被外洩。阿爾巴內塞的辦公室說上個月已知悉事件,澳洲副總理馬爾斯指政府已通知有關部門採取措施應對。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4日
財會今年67項撥款獲批 涉款1,268億
【有線新聞】立法會財委會今屆會期結束,今年67項撥款申請全數獲批,涉款1,268億元。 財委會舉行年結記者會,全年會議總時數超過71小時,比去年少約19小時。其中44項撥款申請未有在財委會上進一步討論,平均每個項目花約1個半小時審議。主席陳振英強調不少項目已於其他委員會會議或場合經充分討論。陳振英:「只是有極少數的委員沒有發言,當然公眾的立場這個情況都是不理想。隨著公眾對立法會議員的期望愈來愈高,對履職要求亦愈來愈高,相信都是自律問題來的,問或者不問都是議員自己決定。」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4日
駕駛時使用所謂「智駕神器」 杭州男子犯危險駕駛罪
【有線新聞】內地有人駕駛時使用所謂「智駕神器」,被判犯危險駕駛罪成。當局指會對違法的裝置加強監管。 杭州一名男子上月喝酒後使用「智駕神器」駕車,自己則在司機位旁邊睡覺。期間車輛突然在道路中間停駛,阻塞交通,被途人發現報警。這名男子最終被判危險駕駛罪成,處拘役及罰款。 所謂「智駕神器」聲稱在司機脫手時仍可令輔助駕駛系統持續運行,而車輛不會發出接管警報。專家指這類「智駕神器」並不合法,因為裝置令司機脫離了對車輛的控制,威脅公共安全。所謂「神器」的生產、銷售和使用者均要承擔法律責任,政府部門表示會加強監管,呼籲消費者切勿購買。 隨著自動駕駛系統不斷改良,相關法律責任令人關注。工信部曾發布通知,指車企不得宣傳智能駕駛和自動駕駛,亦不得虛構或誇大輔助駕駛功能。專家解釋根據內地標準,汽車駕駛自動化有分級,目前市面銷售的車輛最高都只不過屬於「組合駕駛輔助系統」級別,必須要靠人駕駛或者操控,而真正意義上的自動駕駛車輛目前仍處於示範運營至小規模試點的過渡階段。駕駛人的法律責任相信不會在短期內改變。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4日
土力工程處研發新一代AI山泥傾瀉警告系統 明年正式投入使用
【有線新聞】土力工程處自行研發新一代人工智能山泥傾瀉警告系統,明年正式投入使用。 新一代系統的人工智能學習分析了1996至2023年間300多場暴雨下,約6萬個人造斜坡數據及特徵,系統會按自動雨量站數據,實時估算山泥傾瀉報告數目。土力工程處指新系統的敏感度比現有系統更高,更有效預測區域性降雨帶來的山泥傾瀉風險,這套系統已在今年雨季試運行,結果顯示逾九成的山泥傾瀉個案系統都成功預測。 土力工程處處長張偉文:「打個比喻我們估算是11、12宗,結果是10宗,差別可能說是10%,當然系統我們不希望低估,要理解一個警報系統,我們寧願它高估一點,好過低估,如果低估是有危機。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4日
霸道業主偷運挖泥車建地宮 隱瞞兩個月淪危樓始揭發 物管卸責:無權阻止
【有線新聞】裝修誤拆主力牆偶有聽聞,為了建地下室偷挖地基更是駭人聽聞。安徽就有名業主偷偷運送挖泥車入大廈基座,自行搭建「秘密工地」,趁鄰居日間外出上班時開工,夜晚再摸黑運走泥頭,長達兩個月未被發現。直接鄰居驚見家中爆現裂縫才揭發事件。涉事物業公司事後宣稱「無權阻止」,遭網民質疑「攔外賣是好手,攔土方車咋就不行了?」 地基穩定性不合格 檢測建議立即補救 據內地傳媒報道,涉事六安市霍山縣景秀藍灣小區,李姓業主指控黃姓業主私自開挖近300平米地下室,導致整棟樓32套房屋開裂,「我家在頂樓9樓,我家沒有一面牆是完整的,都有縫隙,橫向的縱向的八字形的。有的現在已經直接滲水了,我家窗台上面的大理石直接斷掉」。據了解,大廈經鑒定為C級,即部分承重結構不能滿足安全使用要求,房屋局部處於危險狀態,構成局部危房。 據檢測報告顯示,建築物基礎承台下地基呈孤立且破損岩石柱狀,該柱狀地基穩定性不滿足標準要求;開挖範圍內承台外沿墊層已全部破壞,承台下部特力層破壞深度約0.9米至1.3米。部分基礎染混凝士局部破損,鋼筋外漏,基礎樑南側面發現4處裂縫,最大縫寬0.19毫米,最大長度279毫米,建議立即實施有效處理方案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4日
小米SU7再傳「鎖門自燃」 消防出動電鋸切門 司機成焦屍 警檢測:涉嫌酒駕
【有線新聞】內地電動車事故屢惹關注,再有小米電動車於車禍後懷疑「車門鎖死」,導致路人欲救無從,眼白白看著司機葬身火海。成都警方證實該宗周一發生的車禍起因是司機醉酒駕駛,而小米官方在回應外界質疑時強調「車輛收到碰撞信號將整車解鎖,但以警方調查為準」。 救援者:已打開門把 但拉不動車門 內地傳媒報道,時發在13日凌晨成都天府大道,涉事車型為小米「SU7 Ultra」電動車。根據現場影像顯示,該車疑似高速行駛時撞上中央分隔島後起火,車體隨即陷入猛烈燃燒。事故發生後有多名路人立即嘗試協助,試圖以手肘或鞋底擊打車窗,但未能擊破玻璃。其後有人拿出滅火器噴灑,但由於火勢迅速蔓延,無法再靠近車輛。 據傳媒引述救援者吳先生表示,當時隱藏式車門把手已打開,「但拉不動車門」。眾人破窗後,發現司機身上還有安全帶,火勢太快無法將其拉出。另有目擊者表示,消防員趕到時火已經受控,「但是中間火勢變大,最後也滅了。人沒有救出來,最後是用電鋸切開的門。」 小米:接收碰撞信號 會觸發整車解鎖 由於今年3月底亦發生一宗涉及小米SU7事故,該型車於高速公路嚴重碰撞,「導致車門鎖死,電池爆燃」,三名女大學生罹難,引發公眾關注。針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4日
立法會選舉|至今13人棄選 李家超:正常人事更替 暫未有行會成員辭任
【有線新聞】立法會至今13名現任議員放棄競逐12月換屆選舉,過半年屆70歲。行政長官李家超認為一代新人換舊人屬正常,參選與否是個人選擇,尊重議員的決定,至今無收到行會成員通知辭任。 立法會換屆選舉12月舉行,年過70歲議員中,有過半放棄競逐連任。行政長官李家超兩度被問到出任公職是否有70歲界線,做法會否由立法會延伸至行政長官及問責官員。李家超:「每個組織因為換屆而更換人事,無論是立法會甚至不同團體都經常出現,一代新人換舊人。所以這對於我們延續不同組織運作尤其立法會,以及培育新人才,令我們可以薪火相傳,讓不同人士有機會展現自己能力貢獻社會,這是正面發展。」 不參選的張宇人、陳健波、林健鋒及廖長江身兼行會成員,行會又是否都需要換人。李家超:「行政會議成員的任期與特區政府的五年任期一致,即是至2027年6月30日。沒有行會成員表示打算在任期完成前辭任。」 至於立法會大量「換血」會否影響行政及立法機關的關係,李家超說政府重視立法會意見,期待有心人參選。 李家超又肯定今屆立法會務實及高效工作,通過約130條法案,較上屆超出六成,包括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及簡樸房規管條例,形容是處理了多年難以解決的問題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4日
據了解政府周四辦選舉座談會
【有線新聞】據了解,政府周四將舉行選舉座談會。 座談會周四早上在政府總部舉行,主題是12月的立法會選舉,由特首李家超主講。部分獲邀嘉賓亦有機會發言,預計逾300人出席,包括政府官員、人大政協、社團代表,立法會議員方面,部分宣布不爭取連任的也有獲邀。座談會其中一個目的是希望增加社會對立選的關注。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4日
立法會選舉|「班長」廖長江棄選 累計13人不競逐連任 謝偉銓:下周內會交代意向
【有線新聞】再有資深立法會議員表態不參選,最新宣布的是68歲的廖長江,至今累計13名現任議員不競逐連任。建測界議員謝偉銓稱仍在徵詢業界意見,下周內會交代。 有建制派「班長」之稱的商界(二)界別議員廖長江宣布不參選,他說出任了三屆議員,想做的、必須做的都已經做到,包括修改議事規則和23條立法、帶領建制派跟反對派抗爭。香港已由治及興,崎嶇之路已基本踏平,是合適時候交棒。 至今多名年滿70歲的議員決定不爭取連任,包括航運交通界易志明,但他否認年過70歲就不能再參選的説法。易志明:「很多議員出來表示不再參選,年紀層都很闊的,所以你剛才說的懷疑基本上不存在的。有否新人,一定有,我們當然會推薦,不過他能否成功得到提名出來參選要日後才知道。」 70歲的謝偉銓說下星期內會公布是否參選,正徵詢業界意見,被問到是否因年齡受壓。謝偉銓:「不同時間,意向都有不同考慮。今屆來説,其實家中有些變化,都是不同時段的考慮,做什麼工作無壓力就假的,工作上、家庭上有壓力,或是社會上有壓力,業界也有壓力。在這方面,如何消除壓力,年齡就是能力問題、動力問題。這方面我之前曾經表態,年齡是否決定因素,去到這個(年齡)就不應做了。